《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11)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11)
1. 論怪病多屬痰
人身之病,匹百有四,載之《素問》,《靈樞》者已詳八九,外不過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淫,內不過喜怒憂思驚恐悲七情之傷,變見於臟腑經絡皮毛之間而為病,安有所謂怪也?即有云怪病者,如人廟登家,飛屍鬼擊客忤,亦由人之本氣不足,邪乘虛襲,見為譫妄邪祟,若有神靈所憑,故《靈樞》有青黃赤白黑屍鬼之症,何一非五臟素虛而為之形也?庸工不曉病機,一遇不識二症,輒云怪病多屬痰,況痰非人身之所素有,及津液既病而成痰,則亦隨所在經絡而見症,豈可藉此一語,藉以為口實耶!
白話文:
人體的疾病,種類繁多,數不勝數,在《素問》、《靈樞》等醫書中已記載了八九成。外在的病因不過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的侵襲,內在的病因不過是喜、怒、憂、思、驚、恐、悲七種情緒的傷害,這些病因會影響臟腑、經絡、皮毛,進而產生疾病,哪有什麼奇怪的病呢?
即使有人說有怪病,例如人神附體、飛屍鬼擊、客忤等,這些也是由於人體的正氣不足,邪氣乘虛而入,導致精神恍惚、邪祟作祟,像是被神靈附體一樣。因此,《靈樞》中提到了青、黃、赤、白、黑、屍鬼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五臟虛弱而導致的病變。
一些庸醫不懂病理,遇到不認識的疾病就隨口說怪病都是痰引起的。但痰不是人體原本就有的東西,而是津液病變而成,它會隨著經絡分布而出現不同的病症。怎麼能用一句「怪病都是痰」來搪塞病人呢?
2. 兒科盜汗自汗
汗者,心之液,而血之異名,古云小兒盜汗不須治者,以其神氣未全,血脈流溢,易於滲泄,言其未甚者耳。若汗久不己,則氣血虧損,何以為長養之用耶!蓋陽主氣,氣為衛,陰主血,血為榮,人之一身,負陰抱陽,平則寧,偏則病,故陰虛,陽必走而發熱,汗出如水,熱而湧,陽虛陰必乘,故發厥汗出,如水冷而流,其自汗者,謂不因發散,不因勞動,或昏或睡,自然而出,宜速為治,久則亡陽,亡陽則氣怯氣怯則脈虛,脈虛則神散,神散則不能主持,而為驚為搐。
然又不可強止,止則閉遏陽氣,而作熱煩燥矣,盜汗者,睡熟則出,醒則復收,意同盜賊之義也。有因血氣未固,膚腠未密,過加溫暖,熏蒸生熱,熱搏於心也,為邪勝,而律液不能內藏者,有傷冷傷熱冷熱交爭,陰陽不順,津液泄越者,有心虛驚恐,神氣不能收攝精華者,有餐冷物過度,致傷脾土,土虛不能制其水液者,大法養心育脾,滋陰降火為要。
白話文:
汗,是心臟的液體,也可以說是血液的別稱。古人說小兒盜汗不需治療,是因為他們神氣尚未健全,血脈流通容易溢出,容易滲漏,這只是說明他們病情還不嚴重而已。但如果汗出久久不止,就會損耗氣血,怎麼能用來滋養身體呢?
一般來說,陽主氣,氣是身體的防禦力量;陰主血,血是滋養身體的物質。人體是由陰陽構成,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衡則會生病。因此,陰虛時,陽氣就會外散,導致發熱出汗,汗水如水般涌出,熱熱的。陽虛時,陰氣就會佔據主導地位,因此會出現發厥、出汗,汗水冰冷而流出。
所謂自汗,指的是沒有因為發散、勞動等原因,而在昏睡或清醒時自然流汗。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治療,因為長期自汗會導致陽氣虛損,陽氣虛損則氣力不足,氣力不足則脈搏虛弱,脈搏虛弱則神氣渙散,神氣渙散則無法控制身體,導致驚恐、抽搐。
但是也不能強行止汗,因為止汗會阻礙陽氣的運行,導致發熱、煩躁。盜汗指的是睡熟時出汗,醒來時汗就停止了,就像盜賊一樣偷偷地來偷走汗水。
盜汗的原因有很多:
- 有可能是血氣尚未凝固,皮膚毛孔沒有緊閉,過度溫暖導致熏蒸生熱,熱氣聚集在心臟,邪氣過盛,導致津液無法內藏。
- 也可能是受寒受熱交替,陰陽失調,津液外泄。
- 還可能是心臟虛弱,驚恐不安,神氣無法收攝精華。
- 也有可能是食用冰冷的食物過度,損傷脾臟,脾臟虛弱無法控制水液。
總之,治療盜汗要以養心育脾,滋陰降火為主。
蓋本元充實者,睡則神氣斂納於內,本元不足者,睡則神氣浮越於外,汗亦因之流溢,醒則惕然氣聚,汗亦因之收藏,總由陰不平,陽不秘耳。有頭汗者,是邪傳諸陽,津液上奏也,手足汗者,胃主四肢,陽明濕熱也。更有脾虛自汗,亦多出額上,汗黏人手,尤宜速救胃氣,否則亦令陽亡。
又有因汗後病後,重亡津液,陽氣偏盛,水不用火,是以臟腑積熱,熏灼肌體,消燥骨髓,變成骨蒸日晚發熱,肌削頰赤,肌干黃瘦,夜有盜汗,五心煩熱,四肢倦困,飲食減少,成為疳勞者,然人賴衛氣固其表,所以肌肉溫,皮膚充腠理肥,若衛氣一虛則肌肉不溫,皮膚不充,腠理不肥,津液無拘,為之妄泄,氣不衛則六脈不充血不榮,則神不備,治之者,若不調補氣血,而用閉遏強止之方,則里病未除,更增留熱肌表之患矣。然有汗之而無汗者,是津液內竭,或寒中榮深,而腠里閉也。
汗之而大汗不止者,因元陽本虛,受邪亦輕,治者誤汗之過也。
白話文:
人體元氣充沛,睡覺時精氣神就會收斂於內,元氣不足,睡覺時精氣神就會外溢,因此容易流汗。醒來時,元氣凝聚,汗液就會收斂,這都是陰陽失衡造成的。頭部流汗,是邪氣侵犯陽氣,津液上涌;手腳流汗,是胃主四肢,陽明經濕熱所致。脾虛也會導致自汗,多見於額頭,汗液黏膩,要及時調理脾胃,否則會損耗陽氣。
汗後或病後,因體液大量流失,陽氣偏盛,導致水火不濟,臟腑積熱,灼傷肌體,消磨骨髓,從而出現骨蒸潮熱、肌肉消瘦、面頰發紅、皮膚乾燥、黃瘦、夜間盜汗、五心煩熱、四肢乏力、食慾不振,最終發展成疳勞。人體依靠衛氣保護肌表,使肌肉溫暖、皮膚豐滿、腠理緊密。一旦衛氣虛弱,就會出現肌肉不溫、皮膚鬆弛、腠理疏鬆、津液外泄的情況。氣虛則六脈不充,血液運行不暢,精神萎靡。治療時,若不調補氣血,而用閉塞汗孔的藥物,會導致內病未除,反而加重表邪留滯的症狀。
有些人雖然流汗,但汗液很少,這是因為體液枯竭,或寒邪深入,腠理閉塞。
汗出過多且止不住,是因為元陽原本虛弱,受邪氣影響也較輕,可能是治療失當,過度排汗所致。
3. 團參湯
治小兒虛汗、盜汗。然心血液盛,亦發為汗,故宜收斂心氣。
人參,當歸(炒,各二錢),共銼散,用雄豬心一個,切三片,每服二錢,猜心一片,井水同煎,食遠服。一方加黃耆,二錢蜜炙。
白話文:
治療小兒虛汗、盜汗。但如果心血充盈,也會導致出汗,所以要收斂心氣。用人參、當歸(炒過,各兩錢)研磨成粉,再用雄豬心一個,切成三片,每次服用兩錢,搭配豬心一片,用井水一起煎煮,飯後服用。另一種方法是在此基礎上,加入黃耆兩錢,用蜂蜜炙過。
4. 牡蠣散
治小兒自汗。
牡蠣(煅),黃耆(蜜炙),生地黃,入浮麥、麻黃根同煎,食前服。
白話文:
治療小兒出汗。
將牡蠣煅燒後,與蜜製的黃耆、生地黃一起,加上浮小麥和麻黃根一同煎煮,飯前服用。
5. 止汗散
人參,白朮,茯苓,黃耆(蜜炙),當歸,甘草(炙,各一錢),用生薑一片,入麥麩同煎,食前服。
白話文:
將人參、白朮、茯苓、黃耆(蜜炙)、當歸、甘草(炙,各一錢)以及生薑一片,放入麥麩中一起煎煮,於飯前服用。
6. 撲汗方
牡蠣,麻黃根(各一兩),赤石脂,糯米粉,煅龍骨各五錢),為輕細末,綿包藥,撲於身上。
白話文:
將牡蠣、麻黃根(各一兩)、赤石脂、糯米粉、煅龍骨(各五錢)研磨成細粉,用棉布包裹藥粉,敷於身上。
7. 方脈自汗盜汗合參
自汗屬氣虛,陽虛血虛濕痰,宜人參黃耆,少佐桂枝,陽虛製附子亦可少用,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涼膈散主之。自汗盜汗,並忌生薑,以其開腠理也。盜汗屬血虛陰虛,小兒不須治,當歸大黃湯甚效,但藥性寒而人虛者,兼用黃耆、甘草補氣之味,麻黃根治盜汗甚捷,蓋其性能行周身之表,引諸藥至衛分而固腠理也。盜汗發熱,因陰虛者四物加黃柏,兼氣虛加參耆白朮。
白話文:
自汗是因为气虚,或阳虚血虚、湿痰阻滞,可以用人参、黄芪,少量桂枝来调理。如果阳虚,还可以少量使用附子。如果火气上蒸,导致胃中湿气蒸腾而发汗,可以用凉膈散来治疗。自汗盗汗都忌讳使用生姜,因为它会开泄腠理。盗汗是因为血虚阴虚,小儿一般不需要治疗,当归大黄汤效果很好。如果体质虚弱,可以加黄芪、甘草来补气。麻黄根治疗盗汗效果迅速,因为它可以行周身表,将药力引至卫分,固护腠理。盗汗伴有发热,如果是阴虚导致的,可以用四物汤加黄柏;如果是气虚导致的,可以加人参、黄芪、白术。
盜汗者表裡汗出,非任自汗而自出也,多因心虛所致,宜斂心氣益腎水,使陰陽調和,水之升降,其汗自止。《經》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驚惶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然肥人多自汗,以其多氣虛也。
瘦人多盜汗,以其多陰虛有火也。但臟腑盡有津液,一經勞倦所傷,皆足以致汗出,然血之與汗,異名同類,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五臟六腑表裡之陽,皆心主之,以行其變化,隨時升降,所在之處而生津;亦隨其火擾,所在之處泄而為汗,是汗盡由心出也。醒而出汗曰自汗,屬陽虛。睡而出汗曰盜汗,屬陰虛。汗者心之陽,寢者腎之陰,一則陽虛不能固表,一則陰虛不能閉臟也。有胃腑旁達於外為手足汗者,有胃熱熏蒸頭顱自汗而屬實者,故外感初症多自汗。
白話文:
盜汗的成因與治療
盜汗是指人在睡夢中出汗,而非自主流汗,多由心虛所致。這種汗不是單純的汗液流出,而是表裡同時出汗。其原因在於心氣不足,導致腎水不足,陰陽失調,水液失衡,因此汗液無法正常蒸發,而出現盜汗。
《經》書中記載:「陽氣過盛,身體發熱卻不出汗;陰氣過盛,則容易出汗,身體發冷。」由此可知,盜汗的形成與陰陽失調密切相關。
此外,不同臟腑的虛弱也會導致不同類型的汗出:
- **飲食過飽:**容易出汗,原因在於胃氣過盛。
- **驚嚇失精:**容易出汗,原因在於心氣受損。
- **勞累過度:**容易出汗,原因在於腎氣不足。
- **驚恐不安:**容易出汗,原因在於肝氣鬱結。
- **體力勞動:**容易出汗,原因在於脾氣虛弱。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者容易出現自汗,原因是他們多氣虛。而瘦弱者容易出現盜汗,原因是他們多陰虛有火。
雖然各個臟腑都含有津液,過度勞累會損傷這些津液,導致出汗。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液與汗液同源,只是名稱不同,因此,失血者不會出汗,出汗者也不會有血。
五臟六腑表裡的陽氣,都受心臟主導,心臟通過氣血的運行,調節陰陽的升降,滋生津液。同時,心火也會隨氣血運行,在各處發揮作用,並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因此,汗液最終都源自心臟。
清醒時出汗稱為自汗,屬於陽虛;睡夢中出汗稱為盜汗,屬於陰虛。汗液代表心臟的陽氣,睡眠代表腎臟的陰氣,陽虛則陽氣不足,無法固守肌表,導致自汗;陰虛則陰氣不足,無法閉合臟腑,導致盜汗。
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例如胃腑氣虛導致手足出汗,胃熱上蒸導致頭部出汗,這些屬於實證,多見於外感初期。
总结
盜汗是由於心虛、陰虛或其他臟腑虛弱導致的,其機制與陰陽失調、水液失衡有關。治療盜汗需要根據病因辨證論治,重點在於補益心氣、滋養腎水,使陰陽調和,水液平衡,從而達到止汗的效果。
海藏曰:與寒脈散三黃丸,三日病已,蓋腎主五液,化為五濕,腎水上行,乘心之虛,心火上炎而入肺,欺其不勝皮毛以是而開,為汗出也。先以涼膈散瀉胸中相火,次以三黃丸瀉心火以助陰,則腎水退舍而還本臟,玄府固閉而汗自己矣。此可以證初起實熱為汗之一見,然非概可以有餘之法治不足也。
《經》曰:心之液為汗。東垣曰:坤土主濕,在人為脾胃,夫人之汗,猶天地之陰氣,為霧為雨也。《內經》獨主於心,東垣又指脾胃而言,蓋心屬火主熱,脾胃為土主濕,濕熱相搏,為汗明矣。如天氣下降,地濕上升,乃成霖雨。又如甑中燒酒,非湯火熏淘,則不能成涓滴也。
白話文:
海藏認為,對於寒脈散加上三黃丸的治療,三天就能治癒疾病。因為腎主宰五液,化為五濕,腎水上行,趁著心虛弱,心火上炎進入肺部,趁機突破肌膚表層而外泄,這就是出汗的原因。首先用涼膈散瀉去胸中相火,然後用三黃丸瀉去心火以助陰,這樣腎水就會退回本臟,玄府閉合,汗出就會停止。這可以證明初期實熱是出汗的一個表現,但不能用補益的方法治療虛損。
經書記載:心的液體就是汗。東垣說:坤土主濕,在人體內就是脾胃,人的汗液就如同天地之間的陰氣,如同霧和雨一樣。《內經》只認為汗與心有關,而東垣則認為脾胃也有關係,這是因為心屬火主熱,脾胃屬土主濕,濕熱相搏,就會產生汗液。就像天氣下降,地上的濕氣上升,就會形成雨水一樣。又像蒸酒的甑中,如果沒有湯火熏蒸,就無法產生酒滴一樣。
然人身清陽之氣上行達表,實腠理而固皮毛,謂之衛氣,衛氣象天,天包地外,一氣統攝,猶衛氣包護一身。《經》云,陽密乃固,陽密者即腠理密也。此氣主於肺,而本於胃,故胃充則衛實。自汗、盜汗之症,為病雖一,其源不同。自汗者乃陽虛氣虛有濕,蓋陽氣虛則不能衛護肌表,故醒時津律然而汗出。
盜汗者,乃陰虛血虛有火也,陰血虛,則不能榮養於中,故睡里湊湊然而汗出也,腎多主之,以其閉藏之令失守也。然自汗陽虛,古今之定論,但真陰衰弱,亦令自汗,蓋陰虛則火動乘於陰位,陰精被火煎熬而出,猶干竹而以火燃之,亦有油也,不可概用參朮黃耆與桂枝斂之,但補其陰,則火自潛伏而汗自止矣。當兼以脈候辨之。
白話文:
人體的陽氣上升到體表,緊密地保護著肌膚和毛髮,這就是衛氣。衛氣就像天包覆著大地,統攝著全身,如同衛氣保護著全身一樣。經書中說,陽氣密實才能堅固,陽氣密實就是腠理緊密的意思。衛氣主要由肺主導,但根源在胃,所以胃氣充足,衛氣就強盛。自汗和盜汗雖然都是出汗,但病因不同。自汗是因為陽虛氣虛,體內有濕氣,陽氣虛弱,無法保護肌膚,所以清醒時就會自然地出汗。盜汗是因為陰虛血虛,體內有火氣。陰血不足,無法滋養身體,所以睡覺時就會微微地出汗。盜汗主要由腎主導,因為腎臟的閉藏功能失守。自汗是因為陽虛,這是古今醫學的共識,但如果真陰衰弱,也會導致自汗。陰虛則火氣旺盛,侵犯陰位,陰精被火氣煎熬而出,就像乾燥的竹子被火燒一樣,也會流出油脂。不能一概而論,用人參、黃芪、桂枝來收斂汗液,應該補益陰氣,火氣就會自行潛伏,汗液自然就會停止。需要根據脈象進行辨證論治。
方書多言血與汗異名而同類,丹溪因之,遂有在內為血,在外為汗之論,似乎血即是汗,汗即是血矣。奚知血與汗之由來,有不可以同類並言者,《經》云:心主血,血生於心;又云:腎主五液,人心為汗;又云:汗者,心之液,此言汗為心之液,而非曰心之血。血生於心,統於脾,藏於肝,其源則自水穀之精氣,受於中焦,變化取汁,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以奉生身者也。
若夫汗則為人身之津液,因腠理疏豁,皮毛不能外護,暑濕熱之邪干之,則津液而為汗,是汗乃身之陽氣所化,故《經》曰:陽加於陰謂之汗,此可以氣言,而不可以血類也。且夏天毫竅不密,湯水入胃,汗即流溢,津液外耗,小便短少,冬天腠里閉密,汗不外溢,小便頻多,此更可見汗屬津液,而非可血類也更明矣。況人之一身有涕、淚、涎睡、便溺,皆屬一水之化,而發於九竅之中。
白話文:
古籍中常说血和汗虽然名字不同,但本质相同。丹溪先生因此认为,血在体内,汗在体外,仿佛血就是汗,汗就是血。但血和汗的来源不同,不能混为一谈。《黄帝内经》说:心主血,血生于心;又说:肾主五液,人心为汗;还说:汗者,心之液,意思是汗是心的液体,而非心的血液。血生于心,由脾统摄,藏于肝,其源头是水谷的精气,在中焦吸收转化,和调于五脏,滋养六腑,以维持生命。
至于汗,则是人体的津液,因腠理疏松,皮毛无法保护,暑湿热邪入侵,导致津液外泄成为汗。所以汗是人体阳气转化而来,因此《黄帝内经》说:阳加于阴谓之汗,这是从气而言,并非从血的角度。而且,夏天毛孔开泄,喝水后汗就流溢,津液外耗,小便减少;冬天毛孔闭合,汗不外溢,小便增多。这更能说明汗属于津液,并非血液。况且人体的鼻涕、眼泪、唾液、睡液、大小便等,都是水的转化,从九窍中排出。
故鼻之所出曰涕,目之所出曰淚、口之所出曰唾、曰涎,二陰之所出曰便溺,而皮膚之所泄則曰汗,汗若可以血類之,則涕淚涎唾便溺,亦可以血言之矣。但心為君主,汗為心液,汗多之害,與亡血之害不甚遠耳,非若便溺之無大關害也。
夫自汗屬陽虛有濕,盜汗屬陰虛有火,古哲之定論,然《經》曰:陽者衛外而為固也,但火與元氣勢不兩立,故火盛則陽衰,陽衰則衛虛,其所虛之衛行陰,當瞑目之時,正氣無力,以固其表,故腠理開,津液泄而為汗,迨寤則目張,其行陰之氣復還於表而汗止矣。謂之盜汗,《經》名寢汗也。
自汗盜汗,雖分陰虛陽虛,然悉屬於衛,且衛氣者,實由穀氣之所由化,肺臟之所分布,即天真之陽,必得是而後充大,無是則衰微,變症百出,豈止汗乎。
白話文:
鼻子分泌的叫涕,眼睛分泌的叫淚,嘴巴分泌的叫唾液,也叫涎液,兩陰分泌的叫大小便,而皮膚排泄的則叫汗。若將汗比作血液,那麼涕、淚、涎、唾、便溺也可以用血液來形容。但心臟是人體的主宰,汗液是心臟的津液,出汗過多造成的危害,與失血造成的危害相差無幾,不像大小便,並無重大危害。
自然出汗屬於陽虛體濕,盜汗則屬於陰虛體火,這是古人留下的論斷。但《經》書上說:陽氣負責保護肌體外在,使其堅固。然而火氣與元氣勢不兩立,所以火氣旺盛就會導致陽氣衰弱,陽氣衰弱就會導致抵抗力下降,而虛弱的抵抗力會趨向陰氣,當閉目休息時,正氣不足以固護肌體外在,導致毛孔開張,津液外泄形成汗液。等到醒來睜眼時,趨向陰氣的氣血又回到體表,汗液就止住了。這種汗叫做盜汗,古書上也稱之為寢汗。
自汗和盜汗雖然分為陰虛和陽虛,但都屬於衛氣不足。而衛氣是由谷氣轉化而來,由肺臟來分配,是人體先天之陽氣。必須得到谷氣轉化的氣血充盈,才能使陽氣充沛,否則就會衰弱,產生各種病變,豈止出汗而已。
汗由血化,血自氣生,在內為血,在外為汗,然汗者心之液也,而腎又主五液,故汗證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者。心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則外傷而自汗,不分寤寐,不因勞動,而自能出也,腎陰衰,不能內營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睡則汗出,醒則倏收。《經》曰:津脫者,腠里開,汗大泄也。
然二者之汗,各有冷熱之分,因寒氣乘陽氣而發者,所出之汗必冷,因熱氣乘陰虛而發者,所出之汗必熱,雖然,亦有熱火過極,亢則害承乃制,反兼勝已之化,而為冷者有之,此又不可不察也。
較而論之,則自汗為甚,蓋盜汗真元猶未盡虛,自汗則真元耗散,腠里皆開,肺失統氣之權,不能固表,故毫竅疏豁,任其潰泄,勢必陽亡陰竭而後己,故自汗陽虛,治當補氣,以衛外,盜汗陰虛,治當滋陰以榮內,一以溫熱補益,一以清涼滋補,總不外收斂固密為主。至若肺虛未固其皮毛,脾虛者收其中氣,心虛者益其血脈,肝虛者禁其疏泄,腎虛者。
白話文:
汗之源流與治法:
汗液由血液轉化而來,血液則由氣生成。在體內為血,在外則化為汗。汗液是心臟的津液,而腎臟主宰著人體五種津液,所以汗症皆源於心腎虛弱。
心陽虛弱,無法抵禦外邪,導致自汗,不論醒睡,無需勞動,汗液自然流出。腎陰不足,無法滋養內臟,導致盜汗,睡覺時汗出,醒來後汗液迅速消失。《經》書中記載:津液耗損,毛孔開張,汗液大量流出。
然而,這兩種汗症各有冷熱之分。因寒氣侵襲陽氣而導致的汗症,汗液必定冰冷;因熱氣乘虛陰虛而導致的汗症,汗液必定發熱。不過,也有熱火過盛,陽氣過亢,反過來克制陰氣,導致汗液冰冷的情況,這一點需仔細辨別。
相比之下,自汗更為嚴重。因為盜汗時真元尚未完全耗損,而自汗則真元散失,毛孔全部開張,肺臟失去統攝氣機的能力,無法固守肌表,所以毛孔疏鬆,任由汗液流出,最終導致陽氣衰竭,陰液耗盡。因此,自汗屬陽虛,治宜補氣,以固護肌表;盜汗屬陰虛,治宜滋陰,以滋養內臟。總之,治療汗症以收斂固密為主要原則。
此外,如果肺虛導致皮毛不固,脾虛導致氣血不能收斂,心虛導致血脈虛弱,肝虛導致疏泄失調,腎虛導致精氣不足,都可能導致汗症。
助其封藏,更當觀五臟,宜溫宜補,或潤或燥,不得膠乎一定也。
仲景曰:汗多則亡陽,陽去則陰勝也,重虛其表,陽虛極矣。甚為寒中,有服止汗固表藥不應,愈斂愈出,止當理心血,蓋汗乃心之液,心無所養,不能攝血,故溢而為汗也,宜大補黃耆湯,加酸棗仁也。有微熱者加石斛。凡治自汗,既用人參、黃耆,當必少佐桂枝、防風,以助其達表之力。
陽虛甚者,更必少加附子,以翼參耆之助。內傷虛損,總用補中益氣湯,少加麻黃根製附子為佐助,但升柴須少用,而必蜜炙以抑其升發暴悍之性,又欲其引參耆至表,復不可缺。食滯中宮,熱氣聚胃而上炎,則頭汗出,然在病後產後,悉屬陽虛,誤治必死。當心汗出,名心汗,乃思慮傷脾,以生脈散或補心丹治之。
白話文:
幫助它封閉藏納,還要觀察五臟的狀況,需要溫補,或滋潤或燥熱,不能一成不變。
張仲景說:出汗過多就會損傷陽氣,陽氣耗損就會陰氣過盛,這樣就加重了表面的虛弱,陽氣極度虛弱了。非常寒冷的情況下,如果服用止汗固表藥物沒有效果,反而越收斂越出汗,就應該調理心血,因為汗液是心臟的津液,心臟沒有營養,不能收攝血液,所以就會溢出成為汗液。應該服用大補黃芪湯,加入酸棗仁。如果伴有微熱,就加石斛。凡是治療自汗,用人參、黃芪的時候,必須少加桂枝、防風,來幫助它達表的力量。
陽虛嚴重者,還必須少加附子,來幫助人參、黃芪。內傷虛損,總是用補中益氣湯,少加麻黃根製附子作為輔助,但升麻柴胡要少用,而且一定要蜜炙,來抑制它升發暴躁的性質,又希望它引導人參、黃芪到達表層,所以不可缺少。食積中焦,熱氣聚積在胃中向上炎熱,就會出頭汗,但是疾病之後和產後,都是屬於陽虛,錯誤治療必死。當心臟部位出汗,叫做心汗,是思慮傷脾造成的,可以用生脈散或者補心丹來治療。
至陰之處,或兩腿挾中,行走勞動,汗出腥穢,此下焦濕熱不行也,以滲濕熱為主。遇飲食湯飯,鼻上多汗,此肺虛乘熱也,宜益肺涼血。兩脅之下動輒有汗,此肝虛乘熱也,宜補肝養血。飲食汗出如洗,日久心虛液耗,令人消渴偏風,宜及早治之。脾經濕熱,淫於四肢,使手足心常有汗,宜抑陽流濕。
平人半身出汗,夏月半身有汗,此皆氣血不足所致,夭之兆也。凡衄血吐血,頭額汗多,而身上無汗,為陽亡陰竭,及汗出不至足者死。汗出發潤,如油之黏,如珠之綴,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即三陽絕汗也,不治。脈不為汗衰者,死。額汗如雨,喘促弄色,四肢厥冷,湯藥俱嘔者,死。
大如貫珠,轉出不流者,六陽氣絕也死。
白話文:
陰冷潮濕的地方,或兩腿之間,行走勞動時汗出腥臭,這是下焦濕熱不通暢,需要以滲濕除熱為主。吃飯喝湯時,鼻子上出汗,這是肺虛被熱氣侵襲,需要滋養肺部、清涼血液。兩肋下稍微活動就出汗,這是肝虛被熱氣侵襲,需要補益肝臟、滋養血液。吃東西就出汗,持續很久,就會導致心虛津液耗損,讓人口渴、偏風,應盡早治療。脾經濕熱流竄到四肢,導致手腳心經常出汗,需要抑制陽氣、去除濕氣。
普通人半邊身體出汗,夏天半邊身體出汗,這些都是氣血不足導致,是夭折的徵兆。凡是鼻出血、吐血、額頭出汗很多,但身上沒汗,這是陽氣衰竭陰液耗盡,還有汗出不到腳的人也會死亡。汗出濕潤,像油一樣黏膩,像珠子一樣串連,或者像雨一樣淋漓,擦也擦不完,這是三陽絕汗,無法治療。脈象不因汗液減少而衰弱,就會死亡。額頭汗如雨下,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四肢冰冷,湯藥都吐出來,就會死亡。
汗珠大如珍珠,滾出來卻不流動,這是六陽氣絕,也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