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9)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9)
1. 肺癰方
用芥菜滷,煎一沸,入壇中封口,藏於地內,隔三年取起,患者飲一杯,神效。
白話文:
將芥菜煮沸後,倒入罐中密封,埋在地下三年,取出後讓患者喝一杯,效果神奇。
2. 紫菀散
治咳嗽,唾中有膿血虛勞症,肺痿肺癰。
人參,桔梗,茯苓(各一錢),阿膠(炒),甘草,紫菀(各五分),知母,貝母(各一錢五分),五味子(十五粒),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咳嗽、痰中带血、虛勞、肺痿、肺癰,可用人參、桔梗、茯苓各一錢,阿膠炒制,甘草、紫菀各五分,知母、貝母各一錢五分,五味子十五粒,用水煎服。
3. 甘桔湯
治咽痛肺癰吐膿。
桔梗(炒,一兩),甘草(五錢),水煎空心服,吐盡膿為效。
一方
治肺癰久不斂口者,用合歡樹皮,即槿樹皮,一名夜合,同白斂二味煎服,最佳。
白話文:
治療咽喉疼痛、肺部化膿吐膿的方子:將桔梗炒制後取一兩,甘草取五錢,用水煎煮,空腹服用,直到把膿吐乾淨為止,即可見效。
另一個方子:治療肺部化膿久治不愈,導致口氣難聞的,可以用合歡樹皮(也叫槿樹皮或夜合樹皮),與白斂一起煎服,效果最佳。
4. 痰飲大小總論合參
人稟二氣以生,有清有濁,陽之清者,為元氣,陽之濁者,即為火,陰之清者,為津液,陰之濁者,即為痰,故痰者,乃血氣津液不清,熏蒸結聚而成。一有此生,便有此氣血津濃,有此氣血津液,便有此痰火,乃清濁邪正之氣,變化必然之理,但不可使清濁混淆,邪害正氣耳。《經》曰: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飲積:又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甚則飲發。
《內經》論痰皆因濕土為害。《內經》有飲字而無痰字,至仲景始立五飲之名,而痰飲居其一。然脾為生痰之源。夫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何痰之有?惟脾虛不能致精於肺,下輸水道,則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鬲淤而成痰。故治痰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
白話文:
人體從天地精氣中誕生,有純淨也有濁穢。陽氣純淨的稱為元氣,陽氣濁穢的則稱為火;陰氣純淨的稱為津液,陰氣濁穢的則稱為痰。因此,痰是由於氣血津液不純淨,在體內蒸熏凝聚而成的。人生下來就有氣血津液,而氣血津液存在,就會有痰火,這是清濁邪正之氣的自然變化,不可讓清濁混淆,使邪氣傷害正氣。
《黃帝內經》說:「太陰之氣在泉中,濕氣過盛,就會使人患上飲積症。」又說:「土氣過盛,雨水濕氣流行,嚴重就會導致飲發。」
《黃帝內經》認為痰皆因濕土之氣所致。雖然《黃帝內經》中有「飲」字,但沒有「痰」字,直到張仲景才創立了五飲之名,其中之一就是痰飲。然而,脾臟是生痰的根源。
飲食進入胃中,經過消化吸收後精氣上輸脾臟,脾氣將精氣散布上達肺臟,通調水液,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臟經絡運行,怎麼會有痰呢?只有當脾虛弱,不能將精氣送到肺臟,下輸水道時,清氣難以上升,濁氣難以下降,就會停留在體內,阻塞氣道,形成痰液。因此,治療痰症要先補脾,脾臟恢復正常運作,痰自然會消散。
雖然人但知痰之標在於脾,而不知痰之本更在腎。蓋痰者,水也。有腎虛不能制水,水泛為痰,是無火之痰,痰清而稀;陰虛火動,火結為痰,是有火之痰,痰稠而濁。稠者為痰,稀者為飲,水濕其本也,得火則結為痰,隨氣升降,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其變不可勝窮。
析而言之,痰有五,飲亦有五,而治法因之以變,在脾經者名曰濕痰,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收,腹脹食滯,其痰滑而易出。在肺經者名曰燥痰,脈澀面白,氣上喘促,灑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在肝經者,名曰風痰,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秘澀,時有燥怒,其痰青而多泡。
白話文:
雖然人們都知道痰的表象在脾,卻不知道痰的根本更在腎。因為痰是由水造成的,腎虛不能控制水,水泛濫就會變成痰,這就是無火的痰,痰清而稀;陰虛火旺,火凝結就會變成痰,這就是有火的痰,痰稠而濁。稠的叫做痰,稀的叫做飲,水濕是它們的根本,遇到火就會凝結成痰,隨著氣的升降,在肺就會咳嗽,在胃就會嘔吐,在頭就會頭昏,在心就會心悸,在背就會發冷,在脅就會脹痛,變化無窮。
簡單來說,痰有五種,飲也有五種,治療方法也隨之而變,在脾經的叫做濕痰,脈象緩慢,面色發黃,肢體沉重,嗜睡不愛活動,腹部脹滿,食積不化,痰滑而易於排出。在肺經的叫做燥痰,脈象澀,面色蒼白,氣喘呼吸急促,反覆出現寒熱,悲傷憂愁,痰黏稠難以排出。在肝經的叫做風痰,脈象弦,面色青,四肢沉重,大小便排泄不暢,經常感到燥怒,痰呈青色並帶有泡沫。
在心經者,名曰熱痰,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口乾唇燥,時多喜笑,其痰堅而成塊。在腎經者,名曰寒痰,脈沉面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其痰有黑點而多稀。若其人索盛今瘦,水走腸間轆轆有聲,心下冷極,名曰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名曰懸飲,飲水流於四肢,當汗不汗,身體疼重,名曰溢飲。欬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名曰支飲,膈滿嘔吐,喘欬寒熱,腰背痛,目淚出。
其人振振惡寒,身瞤惕者,名曰伏飲更有一種,非痰非飲,時吐白沫,不甚稠枯,此氣虛不能約束津液,故涎沫自出,不可用利藥,宜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以攝之。嗟乎!五痰五飲,證各不同,稍或不詳,妄投藥劑,非徒無益,而反害之。
白話文:
心經裡出現的痰叫做熱痰,脈搏洪大、臉色發紅、煩躁發熱、心痛、口乾唇燥、經常喜歡笑,痰質堅硬成塊。腎經裡出現的痰叫做寒痰,脈搏沉細、臉色發黑、小便急痛、腳冷發涼、心生恐懼,痰中帶有黑點而且稀薄。如果患者本來胖現在瘦,水在腸道里流動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心窩處冰冷,叫做痰飲。喝水後,水流到脅下,咳嗽或吐口水會引起疼痛,叫做懸飲。水流到四肢,應該出汗卻不出汗,身體沉重,叫做溢飲。咳嗽嘔逆、呼吸困難、無法平躺,身體腫脹,叫做支飲,胸膈脹滿、嘔吐、喘咳寒熱、腰背疼痛、眼睛流淚。
有些人經常打寒戰、身體顫抖,叫做伏飲。還有一種情況,既不是痰也不是飲,會吐出白色泡沫,不黏稠也不乾燥,這是因為氣虛無法約束津液,導致唾液自然流出,不能使用利水藥,應該用六君子湯加上益智仁來收斂。唉!五種痰、五種飲,症狀各不相同,稍微不了解,就隨便用藥,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造成傷害。
至如脾肺二家之痰,尤不可混,脾為濕土,喜溫燥而惡寒潤,故二術星夏為要藥,肺為燥金,喜涼潤而惡溫燥,故二母、二冬、地黃、桔梗為要藥,二者易治,鮮不危困,每見世俗惡半夏之燥,一見有痰,便以貝母代之。若是脾痰則胃氣易傷,飲食愈減矣。即使肺痰,亦毋過於涼潤,以傷中州,稍用脾藥,以生肺金,方為善治,蓋即肺中之濁痰,亦以脾中之濕為母,故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然天下無逆流之水,由乎風也。
人身無倒上之痰,由乎氣也。故善痰治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更不治痰而補脾,脾得健運,而痰自化矣。
白話文:
脾和肺這兩個臟腑的痰,不能混為一談。脾屬濕土,喜歡溫燥,厭惡寒冷潮濕,所以二術在夏季時是重要藥物。肺屬燥金,喜歡涼潤,厭惡溫燥,所以二母、二冬、地黃、桔梗是重要藥物。這兩種痰都很容易治療,很少會危及性命。常看到世俗之人害怕半夏的燥性,只要見到痰,就用貝母來代替。如果是脾痰,則容易傷胃氣,飲食會越來越少。即使是肺痰,也不要過於涼潤,以免傷及脾胃,要稍微用點脾藥,以滋養肺金,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因為即使是肺中的濁痰,也是由脾中的濕氣所生,所以治療痰而不調理脾胃,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天下沒有逆流的水,是因為風力的作用。人體也沒有倒著向上流的痰,是因為氣力的作用。所以善於治療痰的人,不治痰而治氣,氣順了,全身的津液也會隨氣而順暢,更不治痰而補脾,脾氣健運,痰自然會消散。
痰在人身,非血非氣,生於脾土,謂之津液,周流運用,血氣由之,如道路然,而不可無者,但濕盛過多,加以外感,固滯於中,或煽以相火上攻心臆,斯為患耳。凡有怪症、莫不由茲,故丹溪有十病九痰之論,但治其痰之所因,使津液各歸其經,而非痰矣。故曰痰者,津液之病名也。
苟氣血清順,則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惟氣血濁則津液不清,熏蒸成聚,而變為痰,痰之本水也。原於腎,痰之動濕也。主於脾,古人用二陳湯為治痰通用者,所以實脾燥濕,治其標也。然以之而治濕痰、寒痰、痰飲、痰涎則是矣。
若夫痰因火上,肺氣不清,咳嗽時作,及老痰,郁痰結成黏塊,凝滯喉間,吐咯難出,此等之痰,皆因火邪炎上,熏於上焦,肺氣被郁,故其津液之隨氣而升者,為火熏蒸,凝濁鬱結而成,歲月積久根深蒂固,故名老名郁,而其原則火邪也,病在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間,非中焦脾胃濕痰,冷痰、痰飲、痰涎之比也,故湯藥難治,亦非半夏、茯苓、蒼朮、枳殼、南星等藥所能治也。
白話文:
痰存在人體內,既不是血也不是氣,它產生於脾土,被稱為津液,在全身循環運作,血氣依靠它流動,就像道路一樣不可或缺。但是,濕氣過盛,加上外感因素,就會阻滯在體內,或者被心火引燃向上攻心,就會產生病症。各種奇怪的病症,大多是由此而來,所以丹溪先生說十種病症中有九種是由於痰引起的。只要治療痰形成的原因,讓津液各歸其經,就不會有痰了。所以說,痰是津液生病的名称。
如果氣血清澈順暢,津液就能流通,哪來的痰呢?只有氣血濁滯,津液才會不清澈,被熏蒸聚集,就變成痰。痰的根本是水,源於腎,痰的活動是濕氣,主宰於脾。古人用二陳湯治療痰,這是因為它可以補脾燥濕,治療的是表面症狀。用它治療濕痰、寒痰、痰飲、痰涎,是有效的。
至於痰因為火氣上炎,肺氣不清,咳嗽時作,以及老痰、郁痰結成黏塊,凝滯喉間,吐咯難出,這些痰都是因為火邪炎上,熏蒸上焦,肺氣被郁,所以津液隨著氣上升,被火熏蒸,凝濁鬱結而成。時間久了,根深蒂固,所以稱為老痰、郁痰。而其根本原因是火邪,病在心肺之間,咽喉部位,與中焦脾胃的濕痰、寒痰、痰飲、痰涎不同,所以藥物難以治療,也不可以用半夏、茯苓、蒼朮、枳殼、南星等藥物治疗。
惟在開其鬱,降其火,清潤肺金而消化之,緩以圖治,庶可取效,故曰熱痰者,痰困火盛也。痰即有形之火,火即無形之痰,痰隨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橫行,變生諸症,不可紀極,火借氣於五臟,痰借液於五味,氣有餘則為火,液有餘則為痰,氣能發火,火能役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順其氣也。
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或在臟腑,或在經絡,所以為病之多也。若夫寒痰、濕痰、熱痰則易治。至於風痰、燥痰、老痰則難治也。膠結多年,如樹之有蘿,屋之有塵,石之有苔,託附相安,驅導湧滌,徒傷他臟,此則閉拒不納耳。
分而治焉,寒則溫之,濕則燥之,熱則清之,風則散之,燥則潤之,老則軟之,總而治焉,用人參、甘草以補脾;半夏、白朮以燥濕;陳皮、青皮以降氣;茯苓、澤瀉以滲水,是舉其綱也。
白話文:
治療關鍵在於開解鬱結,降伏火氣,滋潤肺金,消化痰液,慢慢調理,方能見效。所以說,熱痰就是痰火旺盛。痰是有形的火,火是無形的痰,痰隨火上升下降,火引導痰橫行,變化成各種疾病,難以盡數。火依靠五臟之氣,痰依靠五味之液,氣盛則生火,液盛則生痰,氣能生火,火能驅使痰,所以治療痰必須降火,治療火必須順氣。
痰的特性是隨著氣的升降無處不到,可能在臟腑,可能在經絡,因此能造成很多種疾病。寒痰、濕痰、熱痰比較容易治療。至於風痰、燥痰、老痰就比較難治。膠結多年,就像樹上的藤蘿、屋頂的灰塵、石頭上的苔蘚,相互依附,安然相處,如果強行驅趕清除,只會傷害其他臟器,這樣就無法被吸收。
針對不同病症,分別施治:寒痰就溫暖它,濕痰就乾燥它,熱痰就清涼它,風痰就散開它,燥痰就滋潤它,老痰就軟化它。總體而言,可以用人參、甘草補脾;半夏、白朮燥濕;陳皮、青皮降氣;茯苓、澤瀉滲水,這些是治療痰的總綱。
如寒痰加以附子、薑桂;濕痰加以蒼朮、厚朴;食積痰加以麴櫱、山楂;熱痰加以芩、連、梔子;風痰加以南星、皂角;燥痰加以栝蔞、杏仁;郁痰加以枳殼、香附;老痰加以海石、芒硝,是張其目也。雖然,痰症又有挾虛者,不可不加以補藥而運之,則愈虛,而津液愈凝,即藥力而無正氣以助之。則獨力難行矣。
故挾氣虛者,加以四君,血虛加以四物,脾虛治以六君,腎虛治以八味、六味,分其表裡上下,審其寒熱虛實,未有不中病情者。若徒以燥濕消痰為事,血液潛耗,胃脘乾枯,藥助病邪,展轉深涸,以無傷性命之輕症,受成隔噎不可救之沉疴矣。
白話文:
針對不同類型的痰症,中醫有相應的藥物來對治:寒痰用附子、薑桂;濕痰用蒼朮、厚朴;食積痰用麴櫱、山楂;熱痰用芩、連、梔子;風痰用南星、皂角;燥痰用栝蔞、杏仁;郁痰用枳殼、香附;老痰用海石、芒硝。這些都是針對痰症的具體表現而採取的措施。
然而,痰症也可能伴隨身體虛弱,單純用藥消痰可能無濟於事,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對於氣虛者,要配合四君子湯;血虛者,要配合四物湯;脾虛者,要配合六君子湯;腎虛者,要配合八味、六味地黃丸。
在治療痰症時,要根據病人的寒熱虛實、表裡上下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才能選用最合適的藥物。如果只注重消痰,忽略了身體的虛弱,反而會加重病情,甚至導致不可逆的後果。
津液受病化為痰飲,或吐咯上出,或凝滯胸膈,或留聚腸胃,或流注經絡四肢,遍身上下,無處不到,其為病也,為喘咳,噁心嘔吐,痞膈壅塞,關格異病,泄瀉眩暈,嘈雜怔忡,驚悸顛狂,寒熱癰腫,或胸間轆轆有聲,或背心一點洋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百病中多有兼痰者,然更有新久輕重之殊,新而輕者,形色清白稀薄,氣味亦淡,久而重者,黃濁稠黏,咳之難出漸成惡味,酸辣腥臊鹹苦,甚至帶血而出。
然痰生於脾胃,故治宜實脾燥濕,但隨氣而升,故尤宜順氣,氣升屬火,故順氣在於降火,熱痰清之,濕痰煥之,風痰散之,郁痰開之,硬痰軟之,食積痰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中氣虛者,更宜固中氣以運之。若徒加攻削則胃氣愈虛,而痰愈多。況人之病痰火者,十之八九。
白話文:
體內的津液受到病邪的影響,就會變成痰飲。痰飲可能會向上咳出,也可能停留在胸膈,或積聚在腸胃,甚至流入經絡四肢,遍佈全身,無處不到。因此,痰飲會導致各種疾病,例如喘咳、噁心嘔吐、胸悶氣塞、關節疼痛、腹瀉頭暈、胃部不適、心悸失眠、驚恐發狂、發熱腫脹,以及胸部有咕嚕咕嚕的聲音、背部發冷、四肢麻木等。很多疾病都伴隨著痰飲,而痰飲又分為新舊、輕重兩種。新生的、輕微的痰飲,呈現清白稀薄的狀態,氣味也比較淡。久而重的痰飲則會變得黃濁粘稠,難以咳出,並逐漸散發出惡臭,甚至出現酸、辣、腥、臊、鹹、苦等味道,嚴重者還會帶血咳出。
痰飲主要產生於脾胃,因此治療時需要健脾燥濕。由於痰飲會隨著氣向上升,所以更要順氣。氣向上升屬火,因此順氣的關鍵在於降火。熱痰需要清熱,濕痰需要溫化,風痰需要散風,郁痰需要疏通,硬痰需要軟化,食積痰需要消食。位於上部的痰飲需要用藥物使其吐出,位於中部的痰飲需要用藥物使其排出。如果中氣虛弱,更需要固補中氣來推動痰飲。如果單純地使用攻伐性的藥物,反而會使胃氣更加虛弱,痰飲更加增多。況且,人體中因痰火而病的,十之八九。
老人不宜速降其火,虛人不宜盡去其痰,攻之太甚則病轉劇而致危殆。
丹溪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然痰在皮裡膜外,則遍體遊行,腫而色白,滯而不痛,宜導達疏利。痰因火走則體多小塊,色紅痛甚,流走無定,宜解毒清火為主。痰膠固稠濁,及脈浮者,俱用吐法。眼胞及眼下如煙煤者痰也。氣虛不能攝涎,其痰不甚稠黏者,不可用利藥,宜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以攝之。
中焦有痰則飲食雖少,胃氣亦賴所養,卒不便虛,故病有痰者,必淹延久而不思食,胃亦不虛,若攻之盡則虛矣。內傷中氣虛者,必用參朮,佐以薑汁以傳送陣下,痰在膈上,必用吐法,瀉亦不能去。風痰多見奇症,溫痰多見倦怠軟弱,熱痰挾風外症為多,痰在腸胃間可下而愈,在經絡中非吐不可,吐中便有發散之義,黃芩治熱痰,假其下火也。竹瀝滑痰,菲薑汁不能行經絡,五倍子能治老痰。
白話文:
老年人不能快速降低體內熱氣,虛弱的人不能完全去除痰液,過度進攻治療反而會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丹溪說:人體中下部出現腫塊,大多是痰。如果痰停留在皮膚和膜的表面,就會在全身遊走,腫脹而顏色發白,停滯不痛,應該以疏導暢通為主。如果痰因熱氣而移動,就會出現很多小塊,顏色發紅,疼痛厲害,流動不定,應該以解毒清熱為主。痰液黏稠、阻塞,以及脈搏浮滑的,都可以採用吐法。眼瞼和眼下方出現像煤煙一樣的物質,也是痰。氣虛無法收斂唾液,痰液不太黏稠的,不能用利藥,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加入益智仁來收斂。
中焦有痰,即使飲食量少,胃氣也能依靠它來滋養,所以並不會突然虛弱。因此,患有痰症的人,病程會很長,不愛吃東西,胃也不虛弱,如果過度進攻治療,就會導致虛弱。內傷導致中氣虛弱的,一定要用人參、白朮,配合薑汁來幫助藥物傳送至下焦。痰停留在膈膜上的,一定要用吐法,瀉法不能去除。風痰大多表現出奇特的症狀,溫痰大多表現出倦怠軟弱,熱痰夾雜風邪的外症比較多。痰停留在腸胃之間,可以用瀉法治療,停留在經絡中的,就必須用吐法,吐法也有發散的作用。黃芩可以治療熱痰,因為它能降低體內的熱氣。竹瀝可以化痰,生薑汁不能通暢經絡,五倍子可以治療陳舊的痰。
凡用吐藥,宜升提其氣便吐也。如防風、山梔、川芎、桔梗、牙茶、生薑、齏汁之類,或用瓜蒂散,蒼朮治痰成窠囊,一邊行者極妙,痰挾瘀血則遂成窠囊。眩運嘈雜乃火動其痰,用二陳湯加山梔子、苓連之類。噫氣吞酸,此食鬱有熱,火氣上動,以黃芩為君,南星、半夏為臣,橘紅為使,熱多加青黛。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
痰在皮裡膜外,非薑汁、竹瀝不能通。白芥子亦能散皮裡膜外之痰氣,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痰在四肢,非竹瀝不開,痰結核在咽喉中,不能出入,用化痰藥,加咸潤軟堅之味,如栝蔞、杏仁、海石、桔梗、連翹,少佐朴硝薑汁蜜和丸噙服之。海粉即海石,熱痰能降,濕痰能燥,結痰能軟,頑痰能消,可入丸散,不可入煎藥。
白話文:
要使用吐藥,需選擇能提升氣機的藥物來促進嘔吐。像是防風、山梔、川芎、桔梗、牙茶、生薑、齏汁等,或用瓜蒂散,蒼朮治療痰液形成的空囊,效果極佳。痰液夾雜瘀血也會形成空囊,頭昏眼花、喉嚨乾癢是火氣擾動痰液所致,可用二陳湯加山梔子、苓連等。噯氣、吞酸是食物積滯生熱,火氣上衝,可用黃芩為主藥,南星、半夏為輔,橘紅為引,熱盛加青黛。痰積在脅肋下,非白芥子無法通達。
痰停留在皮肉之間,非薑汁、竹瀝無法暢通。白芥子也能散解皮肉間的痰氣,善於運用者,能收到奇效。痰積在四肢,非竹瀝無法打開,痰結核在咽喉中,無法進出,可用化痰藥,再加上鹹潤軟堅的藥物,例如栝蔞、杏仁、海石、桔梗、連翹,再用少許朴硝、薑汁、蜂蜜製成丸藥含服。海粉即海石,可降熱痰、燥濕痰、軟化結痰、消散頑痰,可加入丸散,不可煎藥服用。
小胃丹治膈上痰熱,能損胃氣。凡治痰用利藥過多,致脾氣虛,則痰易生而多。天花粉大能降膈上熱痰,痰在膈間,使人顛狂,或健忘,或風痰,皆用竹瀝,亦能養血,與荊、瀝用,功治稍重,能食者,用此二味效速穩當。韭汁治血滯不行,中焦有飲,自然汁飲二三盞,必胸中煩燥不寧而後愈。
節齋論痰,而首揭痰之本於腎,可為發前人所未發,惜乎啟其端而未竟其說,其所制之方,皆治標之藥,而其中寒涼之品甚多,多致損胃,惟仲景先生云:虛氣有痰,用腎氣丸補而逐之。吳茭出又云:八味丸治痰之本也。此二公者,真開後學之蒙瞶,濟無窮之夭在,蓋痰者,病名也。
白話文:
小胃丹可以治療胸膈上方的痰熱,但它會損傷胃氣。如果用過多利尿藥物治療痰症,就會導致脾氣虛弱,反而更容易產生痰。
天花粉可以有效地降解胸膈上方的熱痰。痰停留在膈間,會讓人神志不清、健忘,或出現風痰。可以用竹瀝治療,竹瀝還能滋養血液。如果同時使用荊芥和竹瀝,療效會更顯著,但藥性較強。對於能吃飯的人,使用這兩種藥物效果很快且安全。
韭汁可以治療血瘀不通,中焦積聚水飲。喝兩三杯韭汁,胸中煩躁不安後就會痊癒。
節齋論述痰症,首先指出痰的根源在於腎臟,這一點前人沒有說過,可惜他只是提出了這個觀點,並沒有繼續深入探討。他所制定的方劑都是治療表面的藥物,其中寒涼藥物很多,容易損傷胃氣。只有仲景先生說:「虛氣有痰,用腎氣丸補氣逐痰。」吳茭出又說:「八味丸治療痰的根本。」這兩位大師真正開導了後學,救治了無數生命。因為「痰」只是一個病症名稱。
原非人身之所有,非水泛為痰,則水沸為痰,但當分有火無火之異耳。腎虛不能制水,則水不歸源,逆流泛濫而為痰,是無火者也。故用八味丸以補腎火。(張)常用加牛膝、五味子更效。陰虛火動則水沸騰動於腎者,猶尤火之於海,龍興而水附,動於肝者,猶雷火之出於地,疾風暴雨,水隨波湧而為痰,是有火者也。
故用六味丸以補水配火,(張)常用加牛膝、麥冬、五味子更妙,此不治痰之標,而治痰之本也。故善於治腎虛者,先以六味八味壯水之主,益火之原,復以四君子,或六君子,補脾以制水。於脾虛者,既投以補中,理中實脾,復以六味八味,制水以益母,使子母互相濟養,而治痰之道盡矣。
白話文:
痰不是人體原本就有的,不是水泛濫就成了痰,而是水沸騰了才變成痰,只是要分有火和無火兩種情况。腎虛無法控制水,水就會不回歸本源,逆流泛濫形成痰,這是無火的情況。因此要用八味丸來補腎火,常加牛膝和五味子效果更佳。陰虛火動則水在腎中沸騰,就像火燒海一樣,龍興起,水跟著波動;火動於肝,則像雷火從地底下冒出來,疾風暴雨,水隨著波浪湧起,形成痰,這是由於有火。
因此要用六味丸來補水配火,常加牛膝、麥冬和五味子效果更妙。這種方法不是治標,而是治本。善於治腎虛的人,先用六味八味丸來壯水之主,益火之源,再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補脾來制水。對於脾虛的人,先用補中益氣湯、理中湯來補脾,再用六味八味丸,制水以益母,讓母子互相滋養,這樣治痰的方法就徹底了。
龐安常有言,有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侮不得清肅下行,由是津液凝濁而生痰,不生血者,此當以潤劑,如門冬、地黃之屬滋其陰、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而息焉,則痰自清矣。投以二陳立見危殆,有腎虛不能納氣歸原,原出而不納則積,積而不散則痰生焉,八味丸主之。然蒙筌謂地黃泥膈生痰,為痰門禁藥,以薑汁炒之。
嗟乎!若以薑汁炒之,則變為辛燥,地黃無用矣。蓋地黃正取其濡潤,能入腎經。若雜於脾胃藥中,則土惡濕,安得不泥膈生痰?八味六味丸中諸品,皆少陰經的藥,群隊相引,直入下焦,名曰水泛為痰之聖藥,空腹服之,壓以美膳,不留胃中,此仲景制方立法之妙。
白話文:
龐安常說,當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到火氣侵襲而無法清肅下降,就會導致津液凝濁而生痰,無法生血,這時應該用潤劑,像是門冬、地黃等滋陰藥,讓上逆的火氣回歸本位而熄滅,痰自然會消散。如果用二陳湯,效果立見危殆。還有一種情況是腎虛不能納氣歸原,氣散出而不歸位就會積聚,積聚而不散就會生痰,這時候就應該服用八味丸。不過有人說地黃會泥膈生痰,是治療痰的禁忌藥,要用薑汁炒過。
唉!如果用薑汁炒地黃,就會變成辛燥,地黃就沒有用了。地黃之所以有效,就是因為它能滋潤,並且可以入腎經。如果把它跟脾胃藥一起服用,就會讓脾土惡濕,難道不會泥膈生痰嗎?八味丸、六味丸中的藥物,都是少陰經的藥,相互引導,直達下焦,可以說是治療水泛為痰的聖藥。空腹服用,然後用美味的食物壓住,不留在胃中,這就是仲景制方用藥的妙處。
(張)按:臟腑津液受病為痰,隨氣升降,理之常也。若在皮裡膜外,及四肢關節曲折之地,而臟腑之痰何能流注其所,此即本處津液,遇冷遇熱,即凝結成痰而為病,斷非別部之津液受病成痰,舍其本位而移於他部者,況氣本無形,故能無微不達,而液隨氣運,亦可籍氣周流。若至津液受病成痰,則變為有形而凝滯,焉能隨氣流通於至微至密之所耶?
六味地黃湯、八味地黃湯
並見癆瘵門。
白話文:
根據中醫理論,臟腑津液生病就會形成痰,而痰會隨著氣的升降運行,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痰停留在皮膚、肌肉、關節等部位,就不可能是臟腑裡的痰跑到這些地方去的,而是這些部位的津液本身受寒受熱,凝結成痰而導致疾病。這並不是說別的地方的津液生病變成了痰,然後離開原來的位置跑到其他地方去的。要知道,氣是無形的,所以它可以到達任何角落,而津液依附於氣運行,也就能藉著氣的運行而到達全身。然而,當津液生病變成痰後,就會變成有形物質,並會凝滯停留在原地,它不可能再像氣一樣自由地穿梭在身體的微細管道裡了。
這跟癆瘵病也有關聯,可以用六味地黃湯或八味地黃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