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二 (4)

1. 錦囊咳嗽方按

肺最居上,氣最清肅,苟無因以迫,何有咳嗽不寧之患乎?迫之者,不外乎外因風寒,內因痰火,氣而已然。初感風寒者,自作風寒正治,倘稍郁久成熱,則嬌臟易傷,發散寒涼,俱宜禁用,蓋每多腎水向已有虧,肺金久失滋養,藉此傳染之傷風新咳,頓成緊急癆瘵之沉疴,倘識認不早,從標清理,後救無及。

(張)常遇此症,其候壯熱憎寒,咳嗽頻甚,痰唾稠黏,精神困倦,肌膚日瘦,六脈弦洪而數,久按無神。當此之際,若欲消痰,適足助其燥槁之勢,此痰乃水泛所生,非痰藥所能消之者也。若欲清火,適足以傷胃氣,此火乃無形之火,非寒涼所能折之者也。若欲理氣,適足以耗散真元,此氣乃丹田至寶之元氣,曰無陰相濟,不得已而上浮,非桑皮、桔紅所能理者也。津滋日耗,銷爍日增,陰已虧而火愈盛,榮行脈中,故脈洪數無倫,亦迫於勢也。

水中之真火上炎,徹骨之大熱乃壯,火乘金候,焚灼難堪,苟非重用火中補水之方,奚堪涸轍。燎原之勢?每用或八味或去附子,倍加熟地,更入牛脈、麥冬、五味子作湯,大劑,日二劑,食前溫服,裨真火藏源,尤雷自熄。夏陰一得,焦爍稍回,漸見無汗之骨蒸,為有汗而熱解。

然虛火一退,若真元虛極者,倦怠必來,補氣之功,便宜接續,真陰衰極者,真陽一復,燥涸難除,補水之功又須倍加,當此熱病而熱藥,勢可駭人。然本病而本治,實切至理,每臻神效,敢具後方。

白話文:

[對於錦囊咳嗽方的理解]

肺臟位於身體的上方,負責處理的氣最為清潔肅靜,如果沒有特定的原因壓迫它,怎麼會出現咳嗽不停,無法平靜的困擾呢?這些壓迫肺臟的因素,不外乎是外在的風寒侵襲,或是內在的痰火旺盛,都是氣的問題。初次感受風寒時,應以風寒的正常療法治療,但如果風寒稍微鬱積過久轉為熱症,那麼脆弱的肺臟就容易受損,這時使用發散或寒涼的藥物都應該避免,因為這類病人通常腎水已經有所虧損,肺金長時間缺乏滋養,利用這個新的感冒咳嗽,立刻轉變為嚴重的肺結核,如果未能及早認知並從根本治療,後果將不堪設想。

(張)我經常遇到這種病情,病徵包含高燒怕冷,劇烈咳嗽,痰液濃稠粘稠,精神疲憊,體重逐漸下降,脈搏緊繃且快速,但細按下去卻無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消除痰液,反而會增加其乾燥程度,因為這些痰液是由水濕泛濫產生,不是靠化痰藥能解決的。如果想要清火,反而會傷害到胃氣,因為這是無形的火,不是寒涼藥物能抑制的。如果想要調理氣機,反而會消耗真元,因為這股氣是丹田中珍貴的元氣,由於缺乏陰氣滋潤,不得不上升,不是桑白皮、桔紅能調理的。體內的津液每天都在消耗,熱量每天都在增加,陰氣已經虧損而火氣更加旺盛,血液在脈絡中運行,所以脈搏洪大且快速,這也是形勢所逼。

體內的真火向上炎燒,導致整個人體內熱度極高,火氣趁著肺金的時機,焚燒得讓人難以忍受,除非使用大量補水的藥方,否則如何能夠承受如此乾涸的困境,火勢蔓延的威脅?每次使用藥方,可能是八味地黃丸或者去掉附子,大量加入熟地,再加入牛膝、麥門冬、五味子煮湯,大量服用,一天兩次,在飯前溫服,這樣才能讓真火歸根,自然火氣就會消失。一旦夏天的陰涼出現,體內的燥熱稍微減緩,漸漸地可以看到原本無汗的潮熱,開始出汗而熱度降低。

然而,虛火一退,如果真元已經極度虛弱,必然會感到疲憊,補氣的工作必須接續進行,如果真陰已經衰竭,即使真陽恢復,仍然無法去除燥渴,補水的工作必須加倍努力。在這種熱病中使用熱藥,可能讓人感到害怕。但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確實符合至高的道理,每次都能達到神奇的效果,因此我敢在此提供後面的藥方。]

2. 加減八味地黃湯

是方不論春夏秋冬,凡咳嗽不止,痰唾槁枯,身熱骨痛,頭眩目脹,或時畏寒,六脈弦數,肌肉日瘦,夜不能寐,甚有兩頰之間腫硬者,俱投服而愈。精神更長,是所謂火中求水,其源不絕也。

懷熟地(八錢至一兩餘),丹皮(一錢),山茱肉(二錢),茯苓(三錢五分),山藥(二錢四分),澤瀉(鹽水炒,一錢),牛膝(一錢),麥冬(三錢),五味子(六分),肉桂(臨煎刮去粗皮,一錢),如尺脈無神者,加熟附子一錢,水三大碗,煎一碗,食前溫服,日二劑,不煎渣,服後隨進飲食壓之,數劑後,熱退嗽減。

六脈洪緩無力,身體倦怠,照前方沖參湯服,愈後每早淡鹽湯吞服八味丸四五錢,隨以後方培養榮衛之膏滋一大丸,白湯化服,是猶點燈之添油膏也。

懷熟地(十二兩),懷生地(囫圇清水淨,切片,六兩),麥冬(去心,五兩),天冬(去心,三兩),丹皮(四兩,胃脈不甚大者,減一兩),生白芍(二兩,肝脈大極者,加一兩),生米仁(六兩),地骨皮(二兩,清水淨),牛膝(三兩,寸強尺弱者,加一兩),以上清水煎,取頭汁,二汁去渣,熬成極濃膏滋,入後藥收成大丸。

揀人參(三兩二錢,微火焙燥,研極細末),白茯苓(微火焙燥,研淨末,三兩),白茯神(微火焙燥,研細,二兩四錢),上阿膠(蛤粉拌炒成珠,研細末,三兩,),煉老白蜜(三兩),上入前膏滋內,丸成大圓,每圓重四五錢,每早空心白湯化服一丸,於服八味丸之後。如尺尚弦數,咽乾口燥者,此水少不能以配之也。

當令每日以熟地二三兩,麥冬四五錢,煎濃汁二三碗,浩飲代茶,如是調理當即愈也。

白話文:

這個處方無論春夏秋冬,只要咳嗽不停,痰液乾涸,身體發熱,骨頭疼痛,頭暈眼脹,偶爾會覺得冷,六脈呈現緊繃且快速,肌肉逐日消瘦,夜晚難以入眠,甚至有些人兩頰間出現腫脹硬化的情況,服用後都能痊癒。精神也會更好,這就是所謂的在火中尋找水源,確保其源頭不斷。

使用熟地(8錢到1兩多)、牡丹皮(1錢)、山茱萸肉(2錢)、茯苓(3錢5分)、山藥(2錢4分)、澤瀉(用鹽水炒過,1錢)、牛膝(1錢)、麥冬(3錢)、五味子(6分)、肉桂(煎煮前颳去粗糙外皮,1錢)。如果下肢脈搏無力,可再加熟附子1錢。用水三大碗煎煮至剩一碗,飯前溫熱服用,一天兩次,不需煎第二次,服後馬上進食壓住藥效,幾次後,熱度降低咳嗽減少。

如果脈象洪大緩慢無力,身體疲憊乏力,就按上述處方加入人參湯服用。康復後每天早上用淡鹽水吞服八味丸4、5錢,再服用後方的大丸,這是補充營養和增強免疫力的膏滋,用白開水溶化後服用,就像是給燈添加油膏。

使用熟地(12兩)、生地(用清潔的清水洗淨,切成片,6兩)、麥冬(去心,5兩)、天冬(去心,3兩)、牡丹皮(4兩,如果胃脈不大,可減1兩)、生白芍(2兩,如果肝脈太大,可加1兩)、薏仁(6兩)、地骨皮(2兩,用清水洗淨)、牛膝(3兩,如果寸脈強尺脈弱,可加1兩),以上材料用清水煎煮,取第一次的濃汁,第二次煎煮後去掉殘渣,熬製成濃厚的膏滋,加入後面的藥物收製成大丸。

選擇人參(3兩2錢,用微火烘烤乾燥,研磨成細末)、白茯苓(用微火烘烤乾燥,研磨成淨末,3兩)、茯神(用微火烘烤乾燥,研磨成細末,2兩4錢)、阿膠(與蛤粉拌炒成珠狀,研磨成細末,3兩)、老白蜜(3兩),以上材料加入前面的膏滋內,製成大丸,每個丸子重約4、5錢,每天早上空腹用白開水溶化服用一丸,在服用八味丸後。

如果下肢脈搏仍舊緊繃且快速,咽喉乾燥口渴,這表示體內水分不足,無法平衡火氣。

應讓病人每天服用熟地2、3兩,麥冬4、5錢,煎煮成濃稠的汁液2、3碗,大量飲用代替茶,這樣調理就能馬上康復。

3. 潤肺飲

生地(二錢五分),麥冬(去心,二錢),土貝母(去心、切片,一錢五分),天花粉(一錢),苦桔梗(八分),生甘草(四分),廣桔紅(鹽湯泡,八分),白茯苓(一錢),肥白知母(一錢),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潤肺飲】

配方如下:生地黃2.5錢,麥門冬(去掉心部)2錢,土貝母(去掉心部並切成片狀)1.5錢,天花粉1錢,苦桔梗0.8錢,生甘草0.4錢,廣陳皮(先用鹽水浸泡)0.8錢,白茯苓1錢,肥大的白色知母1錢。以上藥材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4. 越婢加半夏湯

治肺脹喘嗽,鼻扇肩怡。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甘草(一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五枚),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肺部腫脹、呼吸困難且咳嗽,甚至鼻子張開用力呼吸,肩膀也因呼吸困難而抬高的情況。

使用的藥材有: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甘草一兩,半夏半升,以及大棗十五枚。先用水六升來煮麻黃,煮的時候要將上面的泡沫去掉,之後再加入其他的藥材一起煮,煮到只剩下三升的藥汁。然後將藥汁分成三次,在溫暖的狀態下服用。

5. 觀音應夢飲

定喘止嗽,詳載《本草》胡桃條下。

大參(一錢),胡桃(二枚,去殼留衣),薑棗水煎,臨臥煎服。

白話文:

[觀音應夢飲]這個處方能平定喘息並止住咳嗽,詳細的藥效記載於《本草》胡桃的條目下。

所需藥材及劑量為:人參一錢,胡桃兩顆(去殼但保留外皮),用薑和棗來煮水煎藥,在睡前服用此煎好的藥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