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上 (10)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上 (10)

1. 靈蘭秘典論篇

《靈蘭秘典論》曰:十二臟之相使,貴賤何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任治於物,故為君主之官,清靜棲靈,故曰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位高非君,故宮為相傅。主行營衛,故治節由之。)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勇而能斷,故曰將軍。

潛發未萌,故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剛正果斷,故官為中正,直而不疑,故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者,在胸中兩乳間,為氣之海。心主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氣,以氣布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生,分布陰陽,故官為臣使也。)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包容五穀,是為倉廩之官,營養四旁,故為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傳道,謂傳不潔之道。變化,謂變化物之形。故云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復化,傳入大腸,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強於作用,故曰作強,造化形容,故云技巧。在女則當其伎巧,在男則當其作強。)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引導陰陽,開通閉塞,故官司決瀆,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位噹噹孤腑,故位者,部居下而藏津液,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泄。

故曰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失則災害至,故不得相失。)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

白話文:

【靈蘭祕典論篇】

《靈蘭祕典論》提到:人體內的十二個臟腑是如何相互配合,它們的重要性和角色又是如何呢?

心臟,是主宰全身的君王,精神意識從這裡產生。(它管理全身,所以被稱為君王,又因為清靜且能容納靈魂,所以說精神意識從這裡產生。)

肺臟,像一位輔佐君王的宰相,管理調節身體機能。(位置高但不是君王,因此被比喻為宰相。主要負責運行血液及營養物質,所以調節功能由此展現。)

肝臟,像一個勇猛的將軍,策劃思考的能力從這裡發出。(因為它勇猛且能做出判斷,所以被比作將軍;潛藏的智慧在必要時被啟動,所以策劃思考能力由此產生。)

膽囊,是一個公正的法官,決斷力從這裡展現。(因為它堅毅果斷,所以被比喻為法官;直率且無疑慮,所以決斷力由此展現。)

膻中,是個忠誠的臣子,歡樂的情緒從這裡產生。(膻中位於胸腔兩乳之間,是氣血的海洋。心臟作為君主,負責傳達命令,膻中主掌氣血,藉由氣血分配陰陽能量,當氣血和諧且心情舒適,歡樂的情緒就會產生,並且負責分配陰陽能量,所以被稱為忠誠的臣子。)

脾胃,是糧倉的管理者,五種味道的食物從這裡消化。(包容各種食物,所以被稱為糧倉的管理者,營養素被吸收並滋養四周,所以五種味道的食物從這裡消化。)

大腸,是傳遞的官員,食物的形態轉換從這裡發生。(傳遞指的是排泄廢物,轉換指的是改變食物的形態,所以被稱為傳遞的官員,食物的形態轉換從這裡發生。)

小腸,是接受和盛放的官員,食物的轉化從這裡開始。(接受胃部送來的食物,盛放並進一步消化,然後再傳送到大腸,所以被稱為接受和盛放的官員,食物的轉化從這裡開始。)

腎臟,是強壯的官員,精巧的技能從這裡產生。(因為它在生理作用上很強壯,所以被稱為強壯的官員,創造生命的形貌,所以精巧的技能從這裡產生。對於女性來說,這是指生育能力;對於男性來說,這是指強壯的體魄。)

三焦,是疏浚的官員,水分的排泄從這裡進行。(引導陰陽能量,打通堵塞,所以被稱為疏浚的官員,水分的排泄從這裡進行。)

膀胱,是都市的管理者,津液被儲存於此。(因為它是獨立的器官,所以被稱為都市的管理者。位於下方並儲存津液,如果得到氣海的能量來轉換,就能順利排尿。

所以說得到能量的轉換,才能排出。)

以上這十二個官員,不能失去協調。(失去協調就會帶來災難,所以不能失去協調。)因此,如果主宰的官員清明,那麼其他的官員就能安定,這樣養生就能延年益壽;如果主宰的官員混亂,那麼其他的十二個官員就會陷入危險,使得道路堵塞不通,形體受到重大傷害,這樣養生就會招致禍患。

2. 六節臟象論篇

《六節臟象論》曰: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六六之節,謂六竟於六甲之日,以成一歲之節限。九九制會,謂九周於九野之數,以制人形之會通也,言人之三百六十五節,以應天之六六之節久矣。)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

(六六之節,天之度也。九九制會,天之數也。所謂氣數者,生成之氣也。周天之分,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十二節氣均之,則氣有三百六十日而終,兼之小月,日又不足其數矣。是以六十四氣而常置閏焉。何者?以其積差分故也。大地之生育,本阯陰陽,人神之運為,始終於九氣,然九之為用,豈不大哉!《律書》曰:黃鐘之律,管長九寸。冬至之日,氣應灰飛,由此則萬物之生、咸因於九氣矣。

古之九寸即今之七寸三分,大小不同,以其先秬黍之制而有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制,謂準度。紀,謂綱紀。准日月之行度者,所以明日月之行遲速也。紀化生之為用者,所以彰氣至而始應也。氣應無差,則生成之理不替,遲速以度,大小之月生焉。

故日移長短,月移寒暑,收藏生長無失時宜也。)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也。(日行遲,故晝夜行天之一度,而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而猶有度之奇分也。月行速,故晝夜行無之十三度余,而二十九日一周天也。

言有奇者,謂十三度外,復行十九分度之七,故云月行十三度而有奇也。《禮儀》及漢《律曆志》云二十八宿及諸星,皆從東而循天西行,日月及五星,皆從西而循天東行。今太史說云:並循天而東行,從東而西轉也。諸歷家說。

月一日至四日,月行最疾,日夜行十四度余,自五日至八日行次疾,日夜行十三度余;自九日至十九日,其行遲、日夜行十二度余,二十日至二十三日,行又小疾,日夜行十三度余,二十四日至晦日,行又大疾,日夜行十四度余。今太史說月行之率不如此矣。月行有十五日前疾,有十五日後遲者,有十五日前遲,有十五日後疾者,大率一月四分之,而皆有遲疾,遲速之度,固無常准矣。雖爾,終以二十七日,月行一周天,凡行三百六十一度。

二十九日日行二十九度,月行二百八十七度,少七度,而不及日也。至三十日,日復遷,計率至十三分,日之八月方及日矣。此大盡之月也。大率其計,率至十三分日之十者,亦大盡法也。其計率至十三分之五之六而及日者,小盡之月也。故云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也。

白話文:

《六節臟象論》說:天依照六個六的節律,形成一年;人依照九個九的規律組成身體,計算起來,人也有三百六十五個關節,這與天地的長久運行相應。(六個六的節律,是指六個週期都結束於六甲的日子,形成一年的節限。九個九的規律,是指九個週期都周遍於九野的數目,用來形成人體的會合貫通,說明人有三百六十五個關節,與天體的六個六的節律相對應,已經很久了。)天體的六個六的節律,和人體的九個九的規律,是用來校正天體的運行軌跡和氣數的。

(六個六的節律,是天體的運行軌跡。九個九的規律,是天體的氣數。所謂氣數,是指生成之氣。周天分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將一度平均分配到十二節氣中,氣運行三百六十天結束,加上小月,天數就不足了。所以每過六十四個節氣就要設置閏月。為什麼呢?因為累積了誤差的緣故。大地的生育,本質是陰陽的交替,人的精神運轉,開始和結束都與九氣有關。而九的作用,難道不大嗎!《律書》說:黃鐘的律管長九寸。冬至那天,氣應和灰飛相應,由此可知萬物的產生都依賴於九氣。

古代的九寸相當於現在的七寸三分,大小不同,因為先前使用的秬黍的標準不同而產生了差異。)天體的運行軌跡,是用來規範太陽和月亮的運行。氣數,是用來記載化生作用的。 (規範,是指校正。記載,是指綱紀。校正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軌跡,是用來顯示太陽和月亮運行的快慢。記載化生的作用,是用來彰顯氣到達時開始產生相應的變化。氣應沒有差錯,那麼生成變化的道理就不會改變,快慢按規律運行,就會產生大月和小月。

所以太陽的運行使晝夜長短發生變化,月亮的運行使寒暑發生變化,收藏和生長都不會錯過時機。)天為陽,地為陰;太陽為陽,月亮為陰;運行有分界,周轉有規律,太陽每天運行一度,月亮每天運行十三度多一點,所以有大小月三百六十五天形成一年,累積氣的餘數就形成了閏月。(太陽運行慢,所以每天晝夜運行天體一度,三百六十五天運行一周天,還有度的餘數。月亮運行快,所以每天晝夜運行十三度多,二十九天運行一周天。

說有多餘的,是指十三度之外,又運行了十九分之七度,所以說月亮每天運行十三度多一點。《禮儀》和漢代的《律曆志》說,二十八星宿和許多星星,都從東邊順著天體向西運行,太陽和月亮以及五行星,都從西邊順著天體向東運行。現在的太史說:都順著天體向東運行,從東向西轉動。各歷法家說法不一。

月亮從初一到初四,運行最快,每天運行十四度多;從初五到初八,運行速度稍快,每天運行十三度多;從初九到十九,運行速度慢,每天運行十二度多;從二十到二十三日,運行速度又稍快,每天運行十三度多;從二十四日到月末,運行速度又快,每天運行十四度多。現在的太史說月亮的運行速率不是這樣。月亮的運行有前半個月快,後半個月慢,也有前半個月慢,後半個月快的情況,大致上一個月可以分為四份,都有快慢,快慢的程度,沒有固定的標準。雖然這樣,月亮最終還是以二十七天運行一周天,總共運行三百六十一度。

二十九天,太陽運行二十九度,月亮運行二百八十七度,少了七度,比太陽慢。到三十日,太陽位置又移動,計算到十三分,太陽第八個月才追上月亮。這是大月的滿月。大致計算,計算到太陽的十分之十三,也是大月的計算法。計算到太陽的五分之十三或六分之十三才追上月亮的,是小月。所以說大小月三百六十五天形成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