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五 (9)

1. 抱龍丸

抱者,保也。龍者,肝也。肝應東方青龍木,木生火,謂生我者,父母也。肝為母,心為子,母安則子安,蓋心藏神,肝藏魂,神魄既定,驚從何生?故曰:抱龍丸。

琥珀,人參,天竺黃,檀香,茯苓(各一兩五錢),炙甘草(去節,三兩),枳殼(炒)枳實(炒,各二兩),辰砂(五兩),山藥(炒,一斤),牛膽南星(一兩),金箔(百片)為末,取新汲水和丸,如圓眼大,陰乾,用蔥白湯,或薄荷湯下。如痰壅嗽甚,生薑湯下。心悸不安,燈心湯加珍珠末下。

白話文:

【抱龍丸】

「抱」這個字,有保護的意思。「龍」在這裡指的是肝臟。肝臟對應著東方的青龍木象徵,而木能生火,就好比生我者是我父母一樣。肝臟是母,心臟是子,只要母親平安,兒子自然也平安。因為心臟儲藏神識,肝臟儲存魂魄,當神魂安定,驚嚇又從何而來呢?因此有了這個名稱:抱龍丸。

藥材包括:琥珀、人參、天竺黃、檀香、茯苓(各50克)、炙甘草(去除節部,90克)、炒過的枳殼和枳實(各60克)、辰砂(150克)、炒過的山藥(500克)、牛膽汁處理過的南星(30克)、金箔(一百片)。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新打上來的井水調和成丸,大小像龍眼一樣,放在陰涼處晾幹。服用時,可以用蔥白湯或是薄荷湯吞服。如果痰多咳嗽嚴重,可以使用生薑湯吞服。若是心悸不安,則可以使用燈心湯加上珍珠末一同服用。

2. 霹靂散

牙皂,細辛,川芎,白芷,躑躅花為末,用燈心蘸點鼻內,得噴嚏為驗,藥忌火焙。

白話文:

【霹靂散】

成分包括:牙皁、細辛、川芎、白芷、躑躅花,這些藥材磨成粉末。使用時,以燈心草沾取少許藥粉,點入鼻內,若能引起打噴嚏即表示藥效生效。需要注意的是,這藥物在製作過程中切忌使用火烤乾燥。

3. 青州白丸子

治風痰湧盛,嘔吐涎沫,口眼喎斜,手足癱瘓,小兒驚風,及痰盛泄瀉。

白附子(生用),南星(生用,二兩),半夏(水浸,生衣,生用,七兩),川烏(去皮、臍,生用,五錢),為末,絹袋盛之,水擺出粉,以盡為度,貯瓷盆,日暴夜露,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曬乾,糯米糊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癱瘓酒下;驚風薄荷湯下,三五丸。

此足厥陰太陰藥也。痰之生也,由風由寒由濕,故用半夏。南星之辛溫,以燥濕散寒,川烏、白附之辛熱,以溫經逐風。浸而暴之者,殺其毒也。(此治風痰之上藥也。然熱痰迷竅,非其所宜。)

白話文:

這款藥物名為「青州白丸子」,適用於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痰多,症狀包含噁心嘔吐、口水增多、面部口眼歪斜、手腳無力甚至癱瘓、孩童因風邪引發的驚嚇風癇,以及因痰多導致的腹瀉。

藥方成分包括:生白附子、生南星(各二兩)、生半夏(需先用水浸泡,保留其外衣,用量為七兩)、川烏(去皮和中心,用量為五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裝入絹袋內,然後用水搖晃,將其中的澱粉充分洗出,直到完全洗淨為止。再將藥末存放在瓷盆中,白天曝曬,夜晚則露天放置,春天曬五天、夏天曬三天、秋天曬七天、冬天曬十天,待完全曬乾後,加入糯米糊調和,製成大小如綠豆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粒,用薑湯送服;若為癱瘓患者,可用酒送服;若是孩童因風邪引發的驚嚇風癇,則用薄荷湯送服三至五粒。

這款藥物主要針對肝經和脾經的疾病。痰的產生,可能是因為風邪、寒氣或濕氣,因此使用半夏來對抗。南星的辛溫特性,能有效去除濕氣並驅散寒氣;川烏和白附子的辛熱性質,則能溫暖經絡、驅除風邪。藥材需先浸泡再曝曬,目的是為了降低其毒性。(此藥是治療風痰的良藥,但對於熱痰導致的精神混亂,則不適用。)

4. 消驚丸

治小兒驚風,鎮心利痰解熱。

人參,天麻(煨),茯苓,硃砂,全蠍(去毒,炒),殭蠶(炒),羚羊角,犀角(各一錢),麝香(一字),膽南星(四錢),為細末,蜜丸,芡實大,葛蒲煎湯,研化,食後服。

白話文:

【消驚丸】

用於治療小兒因驚嚇引起的風癥,有鎮靜心神、化痰及退熱的功效。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經過煨製的天麻、茯苓、硃砂、去掉毒素並炒過的全蠍、炒過的殭蠶、羚羊角、犀角(每種各一錢)、麝香(一字量)、膽南星(四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加入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芡實,然後用葛蒲煎煮的湯來研磨融化,飯後服用。

5. 至聖寧心丹

治嬰孩安神退驚,止焦啼寧眠。

人參,防風,天麻(煨),蠍梢(去毒),龍腦(煨),真茯神,甘草(炙),酸棗仁(各一錢),硃砂(水飛五分),麝香(一字)

為極細末,白米飯和丸,如芡實大,用麥門冬去心煎湯,研化,食遠服。

白話文:

適用於安定嬰兒情緒,消除驚嚇,停止因焦躁而哭鬧,促進安穩睡眠。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防風、炮製過的天麻、去毒的蠍尾、炮製過的龍腦、真正的茯神、炙過的甘草、酸棗仁(以上各成分均為一錢)、水飛處理過的硃砂(五分)、麝香(微量)。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再用白米飯混合製成丸狀,大小約如芡實。服用時,需先以去掉心的麥門冬煎湯,再將藥丸研碎溶化在湯中,應在飯後一段時間服用。

以上是藥方的具體製作與服用方式。

6. 開牙散

細辛,南星,朴硝(各一錢),全蠍(五枚),麝香(五分),為末,以少許和烏梅擦牙,兼用細辛、皂角、荊芥末,吹人鼻中。

白話文:

【開牙散】

內容:取細辛、南星、朴硝各一錢,以及全蠍五枚,麝香五分,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使用時,取少量的藥粉與烏梅一同擦在牙齒上。同時,還可以將細辛、皁角、荊芥磨成末,吹入鼻中使用。

7. 琥珀散

治急慢驚風,涎潮昏冒,目瞪驚搐釣肚。

辰砂,琥珀,牛黃,殭蠶,全蠍,南星(牛膽制),白附子(炮),天麻,代赭石,乳香,蟬蛻(各一錢),麝香(五分),龍腦(一字)

為末,三歲半子,薄荷金銀湯下。慢驚加附子。

白話文:

【琥珀散】

這帖藥方用於治療兒童突然或長期的抽搐驚風症狀,症狀包含口水多、意識模糊、眼神呆滯、肌肉驚跳和腹部收縮。

藥材包括:硃砂、琥珀、牛黃、僵蠶、全蠍、南星(需經過牛膽處理)、炮製過的白附子、天麻、代赭石、乳香、蟬蛻(這些藥材各取一錢),麝香(五分),以及龍腦(微量)。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對於三歲左右的孩子,應以薄荷及金銀花煮成的湯來服用此藥粉。若病情屬於長期的驚風,則需添加附子於藥方中。

8. 抱龍丸

治痰嗽驚風,時作潮熱。

牛膽南星(一兩),天竺黃(五錢),辰砂,雄黃(各二錢五分),麝香(一錢另研),為末,濃煎甘草水,煮麵糊丸,芡實大,薄荷湯下一丸。

白話文:

[抱龍丸]用於治療有痰咳嗽、驚風症狀,以及時常出現的潮熱。

藥方成分包括:牛膽處理過的南星(一兩),天竺黃(五錢),辰砂,雄黃(各二錢五分),麝香(一錢,需單獨研磨成粉)。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後,使用濃煎的甘草水和煮好的麵糊製成藥丸,大小約芡實那麼大。服用時,以薄荷湯送服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