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3)

1. 方脈鼻衄齒衄舌衄肌衄合參

鼻氣能通於腦,血上溢於腦,故從鼻而出,名為鼻衄。若因風寒暑濕,流傳經絡,湧泄清道而致者,皆外所因,積怒傷肝,積憂傷肺,煩思傷脾,失志傷腎,暴喜傷心,皆能動血,隨氣上溢而致者,皆內所因,飲酒過多炙爆辛熱,或墜車損撲而致者,皆不內外因也。《原病式》曰:衄者。

陽熱怫鬱於足陽明經。丹溪曰:衄血出於肺,言肺者,以竅言也。言陽明者,以血海言也。又有洗面而衄,日以為常,猶風行水動,面熱而陽明之火上升,血亦隨之也。若產後口鼻有黑氣及鼻衄者,名胃絕,此症多不可治。遇有此者,急取緋線一條,併產婦頂心發兩條,緊繫中指節即止。

白話文:

鼻子和腦部相通,血液上湧到腦部就會從鼻子流出來,這就是鼻衄。鼻衄的原因可以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包括風寒暑濕入侵經絡,導致血液上涌;內因包括積怒傷肝、積憂傷肺、煩思傷脾、失志傷腎、暴喜傷心,這些情緒都能使血液流動加速,隨氣上涌而導致鼻衄。另外,飲酒過度、食用辛辣食物、跌撞損傷也會導致鼻衄,這些情況屬於既非外因也非內因。

古籍《原病式》中記載,鼻衄是因為陽熱鬱結在足陽明經。醫學家丹溪認為,鼻衄是肺竅出現問題,而足陽明經是血液匯集的地方。有些人經常洗臉後就流鼻血,這是因為陽明經的熱氣上涌,帶動血液也一起上涌。產婦如果出現口鼻黑氣和鼻衄,稱為「胃絕」,這種情況大多難以治療。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用红色线一条,和产妇头顶上的两根头发,紧紧绑在中指关节上,就能止血。

衄不止而頭汗者,死。

凡血從齒縫中,或齒根出者,謂之齒衄。有風壅,有腎虛,風壅者,消風散外,以祛風擦牙散。腎虛者,以腎主骨,齒者骨之餘,虛火上炎,服涼藥而愈甚者,此屬腎經下虛上盛,宜鹽湯下安腎丸,仍用青鹽炒香附黑色為末,擦之。然少陰氣多血少,故其血必點滴而出,齒亦隱隱而痛,多欲者犯之,亦有胃熱而牙斷出血者,陽明氣血俱多,火旺則血如潮湧,善飲者多犯此,宜清其熱,清胃散主之。

白話文:

如果鼻子不停流血,而且頭上還流汗,那就很危險,可能會死。

一般來說,血從牙縫或牙根流出來,就叫做齒衄。齒衄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風邪壅塞,另一種是腎虛。風邪壅塞者,可以用消風散來治療,並用祛風擦牙散來去除風邪。腎虛者,由於腎臟主骨,牙齒是骨骼的延伸部分,腎虛會導致虛火上炎,如果服用涼藥反而更嚴重,這屬於腎經下虛上盛,應該用鹽湯送服安腎丸,同時用青鹽炒香附,炒到黑色,研磨成粉末,擦在患處。

不過,少陰經氣比較多,血比較少,所以血會一滴一滴地流出來,牙齒也會隱隱作痛,喜歡吃辛辣食物的人容易犯此病。還有一些人,是因為胃熱導致牙齒斷裂出血,這屬於陽明經氣血都比較多,火氣旺盛,導致血如潮水般涌出,喜歡喝酒的人容易犯此病,需要清熱,可以用清胃散來治療。

有毛竅中出血者,名曰肌衄。因陽氣怫鬱於內,不能敷揚於外,致陰血上乘陽分,留淫腠理,日久陽氣開發,則陰血不能歸經,故血從毛竅出也。宜開鬱清氣涼血之劑,如相火內動,而乘陰分以致熱血沸騰者,宜滋陰降火之劑,前人主乎肺熱,以肺主皮毛也。用男胎髮燒灰撲之,有因大喜傷心,喜則氣散,血隨氣而溢於表者,宜涼心以斂之。

胸前有一孔,常出血水,名曰心漏,用嫩鹿茸去毛,酥炙,附子,炮,去皮、臍,鹽花共末,棗肉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兼治腎虛腰痛如神。

白話文:

毛孔出血稱為肌衄,是因陽氣鬱結於內,無法散發,導致陰血上湧,淤積在毛孔,日積月累,陽氣發散,陰血便無法回歸經脈,從而流出毛孔。治療需用開鬱清氣、涼血的藥物,若因心火旺盛導致熱血沸騰,則需滋陰降火。古人認為肺主皮毛,因此常針對肺熱治療。另外,用男胎髮燒灰撲灑患處,也有效果。若因過度喜悅導致心氣散失,而使血液外溢,則需要用涼心藥物收斂。

胸前有一個孔洞,經常流出血液和水,稱為心漏,可用去毛的嫩鹿茸、炮製去皮臍的附子、鹽花共研成末,用棗肉做成丸藥,每次空腹用酒吞服三十丸,可治療腎虛腰痛,效果顯著。

舌衄者,舌上無故出血如線不止,或如管孔者是也。宜香薷汁一升,日三服,外以槐花炒末,乾摻之。

耳中出血,少陰火動也。龍骨燒灰,吹入即止。

血分三部,藥有輕重。犀角地黃湯,治上血,如吐衄之類;桃仁承氣湯,治中血,如血蓄中焦下痢膿血之類;抵當湯丸,治下血,如蓄血如狂之類,此治有餘血症之大概也。

白話文:

舌头无缘无故出血,像细线一样止不住,或像管孔一样,就是舌衄。可以用香薷汁一升,每天喝三次,外用炒过的槐花末,撒在出血的地方。

耳朵出血,是少阴火动引起的。用龙骨烧成灰,吹入耳中即可止血。

血分为三部分,药物也有轻重之分。犀角地黄汤治疗上血,如吐血、鼻出血等;桃仁承气汤治疗中血,如血积在中焦导致下痢脓血等;抵当汤丸治疗下血,如蓄血导致狂躁等。这是治疗血症的大概方法。

2. 大薊散

治辛熱傷肺,嘔吐血,或一碗半升,名曰肺疽。

大薊根,犀角屑,升麻桑白皮杏仁(去皮尖),蒲黃桔梗(各二錢),甘草(炙,五分),分作二服,水煎。

白話文:

治療辛熱傷肺,導致嘔吐出血的病症,可以用大薊根、犀角屑、升麻、桑白皮、杏仁(去掉皮尖)、蒲黃、桔梗(各二錢),甘草(炙,五分),分為兩劑,用水煎服。

3. 獨參湯

治吐血暴甚,昏暈不止。

人參一兩為末,用雞子白調如稀糊,以匙挑服,五更服之尤妙。或用童便沖參汁俱可。

白話文:

治療吐血非常嚴重,甚至昏倒不停。

用人參一兩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成稀糊狀,用湯匙舀來服用,凌晨五更時服用效果特別好。或者也可以用人參汁加上孩童的尿液來沖服。

4. 藕節散

治吐衄不止。

藕汁,生地黃汁,生蜜(五匙),大薊汁(各三合),和勻每服一小鐘,不拘時服。

白話文:

治療不停止的吐血、鼻血。

藕汁,生地黃汁,蜂蜜(五匙),大薊汁(各三合),調和均勻,每次服用一小杯,不限時間服用。

5. 款花補肺湯

人參,麥冬(各一錢二分),五味子(十五粒),款冬花紫菀桑白皮(炒,各一錢),當歸(一錢五分),芍藥,知母,貝母,茯苓橘紅(各八分),甘草(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取人參、麥冬各一錢二分,五味子十五粒,款冬花、紫菀、桑白皮(炒)各一錢,當歸一錢五分,芍藥、知母、貝母、茯苓、橘紅各八分,甘草五分,用水煎服。

6. 丹溪方

治見血後,脾胃弱,精神少血不止者。

人參(一錢),黃耆(二錢),五味子(十三粒),芍藥,甘草當歸,麥冬(各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出血後,脾胃虛弱,精神萎靡,血流不止的患者,可以用人參一錢,黃耆二錢,五味子十三粒,芍藥、甘草、當歸、麥冬各五分,水煎服用。

7. 必勝散

治男婦血妄流溢,或吐,或唾,或衄。

小薊人參蒲黃當歸熟地川芎烏梅(去核,各一兩),每服六錢,水煎服。

一方

治諸血上行,用韭菜汁、薑汁、童便,磨鬱金飲之,其血自清。如無鬱金,以山茶花代之。或用藕節搗汁飲之。或用茅根絞汁飲之,日三服。

一方

治婦人經血逆行,或血腥吐血,韭汁沖童便立效。

白話文:

針對男性或女性血氣妄行、流溢,或吐血、流口水、鼻出血等狀況,可以用小薊、人參、蒲黃、當歸、熟地、川芎、烏梅(去核,各一兩)煎服,每次服用六錢。

此外,針對血氣上涌的狀況,可以將韭菜汁、薑汁、童便混合磨碎鬱金飲用,可使血氣清涼。如果沒有鬱金,可以用山茶花代替。也可以將藕節搗碎取汁飲用,或用茅根絞汁飲用,每日服用三次。

另外,針對女性經血逆行或血腥吐血的情況,可以用韭菜汁沖童便,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