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1)

1. 吐血(兒科)

《經》曰:營者,水穀之精也。調和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濡潤亙通,靡不由此。夫吐血者,是營衛氣逆也。《經》曰: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夫心者,血之主;肺者,氣之主。氣主噓之,血主濡之,榮養百骸,溉灌筋脈,榮衛相濟,升降上下,自然順適,不失常道。

若一有所傷,疾斯作矣。或外干六淫,內因七情,氣乃留而不行,血乃壅而不濡,內外抑鬱,不能流注,是以熱極湧泄,寧無妄動之虞,郁久奔升難御猛行之銳,血猶水也,決諸東則東流,決諸西則西流,氣之使血,其勢相然者耶!是以氣逆而血亦逆矣。且氣有餘便是火,火乘於血,得熱妄行,流溢無拘,上奔而為吐血也。

白話文:

《經》書中說:營氣是水穀的精華,調和於五臟,滋養六腑,才能進入脈絡。營氣由脾臟生化,由心臟統領,儲藏於肝臟,宣佈於肺臟,排泄於腎臟,滋潤全身,無處不依靠它。吐血,就是營氣和衛氣逆亂所致。

《經》書中說:咳嗽帶血,就是陽脈受傷。心臟是血液的主宰,肺臟是氣息的主宰。氣息主導著呼吸,血液滋養著全身,榮養百骸,滋潤筋脈,營氣和衛氣相互協調,升降出入,自然順暢,不違背常規。

一旦受到損傷,就會生病。可能是外邪侵襲,或是內傷七情,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氣血瘀滯,內外阻塞,無法正常流通,因此熱氣過盛,就會從口鼻湧出,難以控制;長期鬱積,就會向上衝擊,難以抵擋其猛烈的衝擊。血液如同水一般,往東流就會往東流,往西流就會往西流,氣息帶動血液,勢必如此。因此,氣逆則血亦逆。

而且,氣盛則化為火,火氣乘虛而入血液,因熱氣而妄行,四處流溢,不受控制,向上衝擊,就形成了吐血。

有因飲食太飽,胃寒不能消化,故吐所食之物。氣血相沖,因傷肺胃亦令吐血者,有之,然陽明主乎多血。若為熱鬱內逼,任令妄行,故小兒吐血,屬胃者,十有七八。更有尚在襁褓而吐血者,多由重幃暖閣,火氣熏迫或過啖辛辣,流於乳絡,兒飲之後,停滯不散,積溫成熱,熱極上崩,是以或吐、或衄、或下為尿血者有矣。若久嗽氣逆,面目浮腫而嗽吐血者,是肺虛損也,隨症治之。

白話文:

有些人是因為飲食過飽,胃寒無法消化食物,所以會吐出吃進去的東西。也有因為氣血衝撞,損傷肺胃而吐血的,不過陽明經主宰著全身血氣,所以吐血多半屬於陽明經的病症。

如果因為內熱鬱積,迫使氣血妄行,就會造成小兒吐血,而這類情況屬於胃病的可能性高達七八成。有些還在襁褓中的嬰兒也會吐血,這大多是因為過於溫暖的環境,火氣逼迫,或是餵食過多辛辣食物,導致這些熱氣進入乳絡,嬰兒喝奶後無法完全消化吸收,積累成熱,熱氣到達極點就會向上衝出,所以才會出現吐血、鼻出血或尿血的情況。

如果長期咳嗽、氣逆,臉色浮腫,而且伴隨咳嗽吐血,這是肺部虛損的表現,就需要根據具體症狀進行治療。

2. 辰膠散

治小兒吐下血。

阿膠(炒),蛤粉(各一錢),辰砂(水飛),為末,用藕汁白蜜調服。

又方

消瘀止血,用藕節曬乾,為末,人參白蜜同煎湯調服。

白話文:

治療小孩吐血或拉血,可以用炒阿膠和蛤粉各一錢,以及水飛辰砂研磨成粉,再用藕汁和白蜜調和服用。

另一個方法是止血消瘀,可以將藕節曬乾磨成粉,再用人參和白蜜煎湯調服。

3. 犀角地黃湯

治血虛火盛,吐衄妄行,溺血便血。

犀角鎊末,生地黃,白芍藥,牡丹皮(各一錢五分),水煎去渣,入犀角末服之,如忿怒致血者,加山梔、柴胡。

凡稟陰氣至純者,莫過於犀角,得濁陰下降者,莫過於地黃,白芍酸收,丹皮清降涼血止血之要品,瀉南實北之神方也。因於怒者,氣必逆上,故加山梔以屈曲下行;肝喜疏泄,故加柴胡以達其木鬱。本用四味獨名犀角地黃者,所重在二味,白芍、丹皮不過佐助耳。

白話文:

治療血虛火盛、吐血、流鼻血、尿血、便血等症狀,可以用犀角磨成粉,搭配生地黃、白芍、牡丹皮,一起水煎去渣,再加入犀角粉服用。若因憤怒導致出血,可以加山梔、柴胡。犀角陰氣最純,生地黃則能使濁陰下降。白芍收斂酸性,丹皮清熱涼血止血,是瀉南補北的神方。因憤怒而致病者,氣逆上行,因此加山梔使其屈曲下行;肝喜疏泄,所以加柴胡以疏解肝鬱。此方主要以犀角和生地黃為主,白芍、丹皮只是輔助藥物。

4. 當歸補血湯

治氣血虛熱,面赤煩渴,脈大而虛。

黃耆(炙,一兩),當歸(酒洗,二錢),水煎,空心服之。

東垣曰:《經》云脈虛血虛;又云:血虛發熱。此多得於飢飽勞役,症類白虎,惟脈不長實為辨耳,誤服白虎湯必死。黃耆乃甘溫補氣之劑,此本血虛,何反用之為君耶?《經》曰:治病必求於本;又曰:陽生陰長,故血虛補氣,治其本也。佐以當歸之潤,正與陰血相投,二物並行,則上下表里,無處不到,故名補血湯。

白話文:

治療氣血虛熱、臉紅口渴、脈搏大而虛弱的症狀,可以用黃芪(炙,一兩)和當歸(酒洗,二錢)水煎服,空腹服用。

東垣說,《經》書中記載脈虛則血虛,血虛則發熱。這種病多因飢飽勞役引起,症狀類似白虎湯證,但脈搏不長不實可以辨別。如果誤服白虎湯,必然會死。黃芪味甘性溫,可以補氣,此病是血虛,為何用它做主藥呢?《經》書中說,治病必須求本,又說陽生陰長,所以血虛要補氣,治的是根本。用當歸來潤燥,正好與陰血相合,兩者一起作用,則上下表里,無處不到,因此稱為補血湯。

5. 雙荷散

治卒暴吐血。

藕節(七個),荷葉頂(七個),同蜜擂細,水煎去滓,溫服。

白話文:

治療突然大量吐血。

使用藕節七個,荷葉頂七個,與蜜一起搗碎後,用水煎煮,過濾掉渣滓,趁溫熱時服用。

6. 天冬湯

治思慮傷心,吐血衄血。

人參(五錢),遠志(去心,甘草水煮),白芍藥,天門冬(去心),麥冬門(去心),黃耆,藕節,阿膠(蛤粉炒),沒藥,當歸,生地黃(各一兩),甘草(炙,五錢),每服四錢,姜水煎溫服。

白話文:

用人參五錢、遠志(去心,甘草水煮)、白芍藥、天門冬(去心)、麥冬門(去心)、黃耆、藕節、阿膠(蛤粉炒)、沒藥、當歸、生地黃(各一兩)、甘草(炙,五錢),每服四錢,用薑水煎溫服,可以治療因思慮過度而傷心導致的吐血和鼻出血。

7. 方脈吐血咳血咯血唾血合參

《經》曰: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吐血;又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苑於上:又曰: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胞移熱於膀胱,則癃而尿血;又曰: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

夫血者,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髒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出入升降,濡潤宣通,靡不由此也。

飲食日滋,故能陽生陰長,取汁變化而赤為血,注之於脈,充則實,少則澀,生旺,則諸經恃此長養,衰竭,則百脈由此空虛,血盛則形盛,血弱則形衰,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亢,故血者,難成而易虧,失調則變生於反掌,火載則上行,挾濕則下行,為病種種。

白話文:

經典中記載,陽明經氣逆亂,就會出現喘咳、發燒、容易驚嚇、流鼻血、吐血等症狀。又說,大怒會導致氣血逆流,而使血液上涌。還說,脾臟的熱氣移到肝臟,就會導致驚嚇、流鼻血;膀胱的熱氣移到膀胱,就會造成小便困難、尿血。此外,經書中還提到,如果陰氣凝結,第一次就會便血一升,第二次就會便血二升,第三次就會便血三升。

血液是由脾臟生成和轉化,由心臟統率,儲藏在肝臟,由肺臟輸布,由腎臟排泄,滋養全身。眼睛依靠血液才能看見,耳朵依靠血液才能聽到,手依靠血液才能拿取,手掌依靠血液才能握緊,腳依靠血液才能行走,臟腑依靠血液才能滋潤,腑臟依靠血液才能運作。血液在體內循環往復、升降運行,濡潤和疏通全身,一切都要依靠血液。

飲食每天滋養身體,所以能夠使陽氣生長、陰氣滋長。血液由飲食的精華轉化而成,呈現紅色,注入血管之中。血液充足則血管充盈,血液不足則血管收縮。血液旺盛,則全身經脈依靠它來滋養,血液衰竭,則全身經脈因此而空虛。血液旺盛則身體強壯,血液衰竭則身體衰弱。心神平靜則陰氣滋長,勞累奔波則陽氣亢盛。所以,血液不易生成,卻容易損耗,一旦失調,就會發生各種疾病。血液如果被火氣所載,就會上行;如果夾雜濕氣,就會下行,由此會引起各種各樣的疾病。

妄行於上則吐衄,衰涸於中則虛勞,枯槁於外則消瘦,忘反於下則便紅,移熱膀胱則溺血,滲透腸間為腸風,陰虛陽搏則為崩中,濕蒸熱瘀則為滯下,熱極腐化則為臟血,火極似水,血多紫黑,熱勝於陰則為瘡瘍,濕滯於血則為癮疹,凝澀於皮膚則為冷痹,蓄之在上則為妄,蓄之在下則為狂,跌撲損傷則瘀血內聚,血行清道出於鼻,血行濁道出於口,咳血衄血出於肺,嘔血出於肝,吐血出於胃,痰涎血出於脾,咯血出於心,唾血出於腎。

耳血曰衈(音二),鼻血曰衄,膚血曰血汗,口鼻俱出曰腦衄,九竅俱出曰大衄,便血清者屬營虛有熱,濁者屬熱與濕,色鮮者屬火,黑者火極,血與泄物並下者,屬有積,或絡脈傷也。尿血因房勞過度,陰虛火動,營血妄行,血色黑黯,面色枯白,尺脈沉遲者,此下元虛冷,所謂陽虛陰必走也。

白話文:

胡亂行動,就會吐血或流鼻血。體內虛弱衰敗,就會虛勞。體表枯竭,就會消瘦。氣血倒流向下,就會大便出血。熱氣移到膀胱,就會尿血。熱氣滲入腸道,就會腸風。陰虛陽盛,就會崩漏。濕熱瘀滯,就會便祕。熱氣極度,就會腐爛血肉。火氣極盛,就會像水一樣,血色紫黑。熱氣超過陰氣,就會生瘡。濕氣滯留在血中,就會起疹子。血氣凝滯在皮膚,就會患上風寒痺痛。積聚在頭部,就會神志不清。積聚在腹部,就會發狂。跌打損傷,就會瘀血積聚。血氣清淨,從鼻子流出。血氣混濁,從嘴巴流出。咳血、流鼻血,都是肺部病變。嘔血,是肝臟病變。吐血,是胃部病變。痰中有血,是脾臟病變。咯血,是心臟病變。唾血,是腎臟病變。

耳朵出血,叫做衈。鼻子出血,叫做衄。皮膚出血,叫做血汗。口鼻同時出血,叫做腦衄。九竅都出血,叫做大衄。大便出血,如果血色清澈,是營氣虛弱、熱氣上炎。如果血色混濁,是熱氣與濕氣交雜。如果血色鮮紅,是火氣過盛。如果血色發黑,是火氣極度旺盛。如果血與排泄物同時排出,可能是積聚在體內,或是血管受損。尿血,可能是房事過度,陰虛火旺,營氣亂行,血色黑暗,面色枯白,尺脈沉遲。這是下元虛寒,所謂“陽虛則陰必走”的症狀。

有嘔吐紫凝血者,《原病式》云:此非冷凝,由熱甚銷爍,以為稠濁,熱甚則水化制之,故赤兼黑而紫也。有汗血者,由大喜傷心,喜則氣散,血隨氣行也。下血,先見血後見便為近血,自大腸來,先有便後見血為遠血、自肺胃來,腸胃本無血,由氣虛腸薄,故血滲入而下出也。

東垣曰:除傷寒家衄血外,凡雜病見血,多責其熱,血上行為逆,其治難,下行為順,其治易,故血上行,或唾、或嘔、或吐,忽變而下行為惡痢者,吉兆也。丹溪曰:口鼻出血,皆是陽盛陰衰,有升無降,血隨氣上,越出小竅,法當補陰抑陽,氣降則血自歸經矣。

有陽氣虛本虛,復為寒涼傷之,以致肅殺之氣,色脈並見沉而不浮,尺小於寸,右弱於左,色夭而血黯者,用生脈散加肉桂一錢,熟附子一錢,甘草五分;繼以理中八味,相須間服,喘嗽痰血,皆為平復,故《三因方》云:理中湯,能止傷胃吐血,以其方最理中脘,分別陰陽,安定氣血,凡患人果身受寒氣,口食冷物,邪入血分,血得冷而凝,不歸經絡而妄行者,其血必黑黯。其色必白而夭,其脈必微遲,其身必清涼,不用薑桂,而用涼血之劑殆矣。

白話文:

如果有人嘔吐出紫色的凝血,根據《原病式》記載,這不是因為寒冷凝結,而是由於熱氣太盛,把血液燒灼得濃稠,熱氣過盛就會導致水份蒸發,因此血液會呈現紅色和黑色混合的紫色。如果有人出汗帶血,這是因為過度歡喜傷了心臟,歡喜會導致氣散,血液隨著氣一起流動。

下血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先看到血後看到大便,稱為近血,來自大腸;先看到大便後看到血,稱為遠血,來自肺胃。腸胃原本沒有血液,是因為氣虛腸薄,導致血液滲入腸道而排出。

東垣指出,除了傷寒導致的鼻出血以外,其他疾病出現出血,大多是因為熱氣。血液向上流動是逆行,治療起來困難;血液向下流動是順行,治療起來容易。因此,如果血液原本向上流動,表現為吐血、嘔血或鼻出血,突然轉為向下流動,出現惡痢,就是吉兆。

丹溪說,口鼻出血都是因為陽氣旺盛,陰氣衰弱,血液向上流動而無法下降,隨著氣向上衝出毛細血管。治療方法應該是補陰抑陽,讓氣下降,血液自然就會回到經絡。

如果有人陽氣虛弱,又受到寒涼的損傷,導致肅殺之氣,面色和脈象都沉而不浮,尺脈小於寸脈,右手脈弱於左手,面色蒼白,血液黯淡,應該服用生脈散加肉桂一錢、熟附子一錢、甘草五分;之後再服用理中八味湯,交替服用。這樣可以緩解喘嗽、痰血等症狀。因此《三因方》記載,理中湯可以止住傷胃吐血,因為理中湯最能調和中脘,分清陰陽,安定氣血。如果病人確實是受寒氣,吃了冰冷食物,寒邪入侵血分,血液遇到寒氣凝結,不歸經絡而亂跑,血液就會呈黑色黯淡,面色蒼白,脈象微弱遲緩,身體清涼。這種情況下,不應該用生薑、肉桂,而應該使用涼血的藥物。

凡用藥者,要認血來本原,不可妄治,以致變亂。夫治血,當明血出何經?不可概曰吐血衄血,多是火載血上,錯經妄行越出上竅,過用寒涼。夫火者,無形之氣也,非水可比,安能稱載?蓋血隨氣行,氣利則血循經,氣逆則血亂,氣有餘即是火也。實由氣逆而血妄行,兼於火化,因此為甚。

《經》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是也。又東垣曰:血妄行上出於鼻口者,皆氣逆也。況血得寒則凝,得熱則行,見黑則止,跡此觀之,治血若不行兼之調氣,而純以寒涼是施,則血不歸經,且為寒所凝滯,雖暫止而復來也。且脾統諸血,寒涼傷脾,脾虛尤不能約束諸血,其變症可勝言哉!然調氣更莫如導火,火歸而氣自順矣。

白話文:

使用藥物時,必須了解出血的根本原因,不可隨意治療,以免造成混亂。治療出血,要先明白血是从哪條經絡出來的,不能籠統地說吐血、鼻血都是火氣上炎导致的。事实上,很多吐血、鼻血都是因为火氣帶動血液上行,經絡錯亂,血氣妄行衝出上竅,因此過度使用寒涼藥物是錯誤的。火是一種無形的氣,不能用水來比擬,怎麼能說火載血呢?實際上,血液隨著氣運行,氣順暢則血循經絡,氣逆則血亂,氣過盛就是火。真正的病因是氣逆导致血妄行,加上火氣助長,所以病情加重。

古籍记载:「怒則氣逆,甚則嘔血,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是也。」又東垣先生說:「血妄行上出於鼻口者,皆氣逆也。」此外,血遇到寒就會凝固,遇到熱就會流動,遇到黑色就會止住。由此可見,治疗出血不能只用寒凉药,还需调理气血,否则血无法归经,还会被寒气凝滞,虽然暂时止住,但很快又会复发。而且脾脏主统血,寒凉伤脾,脾虚更不能约束血液,其变化难以预料。因此,调理气血,最好的方法是引導火氣归位,火归位气自順暢。

吐血者,榮氣溢入濁道,留聚膈間,滿則吐血,名曰內衄。然先哲皆以為熱,其因於寒者,理亦有之,何則寒邪屬陰?榮血亦屬陰?風傷衛,寒傷榮,各從其類,人果身受邪,口食寒物,邪入血分,郁遏內熱,無從發泄,血乃沸騰在上則從口而出,在下則從便而出。若此者,實病機之所有,焉得為盡無也。

但其血色之黑,與吐血因熱極而反兼水化者相似,茲則宜於脈證間求之,脈微遲而身清涼者,寒也。洪數而身煩熱者,熱也。寒則溫之,熱則清之,治法大不同矣。若吐血發渴者,名為血渴,宜四物湯,或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吐血的人,是因為身體的精華之氣溢出,流入到污穢的通道,停留在隔膜之間,積滿了就會吐血,這叫做內衄。雖然古時候的醫家都認為吐血是因為熱,但其實也有因為寒的原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寒邪屬於陰性,而精血也屬於陰性。風邪傷及衛氣,寒邪傷及精血,各依其性質作祟。如果人體真的受到寒邪侵襲,吃了寒涼的食物,寒邪侵入血分,鬱積在體內導致內熱無處發泄,血液就會沸騰,向上則從口中吐出,向下則從肛門排出。像這樣的情況,確實是疾病機理的一部分,怎麼會說完全沒有呢?

不過,吐血時血色發黑,和因為熱極而反過來導致水液化為血吐出來的情況很相似,因此需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脈搏微弱遲緩,身體清涼的,就是寒邪;脈搏洪大而數,身體煩躁發熱的,就是熱邪。寒邪就用溫熱的方法治療,熱邪就用清熱的方法治療,治療方法大不相同。如果吐血還伴隨口渴,叫做血渴,可以用四物湯,或者十全大補湯來治療。

凡內傷暴吐血不止,或勞力過度,其血妄行出如湧泉,口鼻皆流,須臾不救,急用人參一兩,或二兩,為細末,入飛羅面二錢,新汲水調如稀糊,不拘時啜服;或用獨參湯亦可。古方純用補氣,不入血藥,何也?蓋陽統乎陰,血隨乎氣,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令無形生出有形也。

若有真陰失守,虛陽泛上,亦大吐血,又須八味地黃湯,固其真陰,以引火歸源,正不宜用人參,及火既引之而歸矣。人參又所不禁,陰陽不可不辨,而先後之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況人參雖謂補陽,乃陽中之陰藥。若與白朮、黃耆同用,峻補後天元氣之陽,與附子、鹿茸同用,大補先天元氣之陽,與當歸、地黃同用,則補陽中之陰,率領群陰之藥,上至陽中之陰分,所佐一異,功用便殊矣。

白話文:

如果有人內傷導致突然大量吐血不止,或是因為勞累过度,血氣妄行,像泉水般涌出,口鼻都流血,眼看著就要沒救了,可以緊急用一兩或二兩人參,研磨成细末,加入两钱的飞罗面,用新汲取的清水调成稀糊状,不分时间服用;或者使用獨參湯也可以。古方只用补气,不加止血药,这是因为阳气统领着阴血,血液随着气血而流动。有形的血液不能快速生成,而无形的阳气需要紧急固护,让无形的阳气生成有形的血液。

如果有人真阴亏虚,虚阳上浮,也大量吐血,就需要使用八味地黄汤来固护真阴,引火归源,这时就不适合使用人參。等火气引回来之后,人參才能使用,因为阴阳要辩证,先后的顺序也要分清楚,这需要靠医生的判断,不能一概而论。虽然人參被认为是补阳之药,但实际上它是阳气中阴性的药物。如果与白术、黄芪一起使用,就是峻补后天元气之阳;如果与附子、鹿茸一起使用,就是大补先天元气之阳;如果与当归、地黄一起使用,就是补阳气中的阴性部分,统领所有阴性药物,上至阳气中的阴性部分。人參的搭配不同,功效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凡失血之後,必大發熱,名曰血虛發熱。古方立當歸補血湯,用黃耆一兩,當歸二錢,名曰補血,而以黃耆為君,陽旺能生陰血也。如丹溪於產後發熱,用參、耆、歸、芎,黑姜以佐之,或問曰,乾薑辛熱,何以用之?蓋姜味辛,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新血,況炒黑則止而不走。

若不明此理,見其大熱,六脈洪大,而誤用發散之劑,或以其象白虎湯症,而誤用白虎,立見危殆,慎之哉!

曹氏云:吐血須煎乾薑、甘草作湯與服,或四物理中湯亦可,如此無不愈者。若服生地黃、藕汁、竹茹去生便遠。《仁齋直指》云:血遇熱則宣流,故止血多用涼藥。然有氣虛挾寒,陰陽不相為守,榮氣虛散,血亦錯行,所謂陽虛陰必走耳。外必有虛冷之狀,法當溫中,中溫則血自歸經絡,可用理中湯加南木香,或乾薑甘草湯。

白話文:

失血後常常會發高燒,這叫做血虛發熱。古時候的方子「當歸補血湯」就用黃耆和當歸來補血,其中黃耆是主要的藥材,因為它性溫能補陽,而陽氣旺盛就能滋生陰血。就像丹溪先生治療產後發熱,就用人參、黃耆、當歸、川芎、黑薑來輔助治療。有人可能會問,乾薑性辛溫,為什麼要用它?因為薑味辛,能引導血藥進入氣分,幫助生成新的血液,而且炒黑後就不會燥熱,反而能止血。

如果不懂這個道理,看到病人發高燒,脈象洪大,就錯誤地使用發散藥,或者誤以為是「白虎湯」的症狀而使用白虎湯,就會立刻出現危險,一定要謹慎!

曹氏說:吐血應該用乾薑、甘草煎湯服用,或者用四物湯也可以,這樣幾乎都能治癒。如果服用生地黃、藕汁、竹茹,反而會讓血不容易凝固。仁齋直指裡面說:血液遇到熱就會擴散流動,所以止血大多用涼藥。但如果體虛寒,陰陽失衡,氣虛散開,血液也會錯亂流動,也就是陽虛則陰必走。外觀上會表現出虛寒的症狀,應該溫暖脾胃,脾胃溫暖,血液就會自然回到經絡,可以用理中湯加南木香,或者乾薑甘草湯來治療。

其效甚著,又有飲食傷胃,或胃虛不能傳化,其氣逆上,亦能吐衄,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最宜,出血諸證,每以胃藥收功,切不可投以苦寒之劑,故曰:實火之血,順氣為先,虛火之血,養正為先,氣壯自能攝血也。

《褚氏遺書》云:喉有竅,咳血殺人,腸有竅,便血殺人。便血猶可治,咳血不易醫,喉不容物,毫髮必咳,血既滲入,愈滲愈咳,愈咳愈滲,飲溲溺者,百不一死,(言之太過),服寒涼者,百不一生(的確之論),血雖陰類,運之者,其陽和乎,玩陽和二字,褚氏深達陰陽之妙者矣。

白話文:

藥效顯著,若因飲食傷胃,或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導致氣逆上衝,出現吐血或鼻出血,則以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最為合適。各種出血症狀,大多可用胃藥治療,切忌使用苦寒藥物。所以說,實火引起的出血,應以順氣為先;虛火引起的出血,應以養正為先,氣血充盈自然能止血。

褚氏遺書中說,喉嚨有開口,咳血容易致命;腸道有開口,便血也會致命。但便血尚可治療,咳血則難以醫治。喉嚨容不下異物,哪怕是毫毛都會引起咳嗽,血液一旦滲入,就會越滲越咳,越咳越滲,喝水、排尿、排便者,十不存一(言過其實),服用寒涼藥物者,十死無生(確實如此)。血液雖屬陰性,但運行需要陽氣,褚氏精通陰陽之道,因此強調「陽和」二字。

時珍曰:小便性溫不寒,飲之入胃,隨脾之氣,上歸於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其舊路,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其味鹹而走血,故治血病。便當乘熱即飲,則真氣尚存,其行自速,冷則惟有鹹寒之性而已。若煉成秋石,則真元之氣漸失,不及童便遠矣。

海藏云:胸中聚集之殘火,腹裡積久太陰,上下膈絕,脈絡部分,陰陽不通,用苦熱以定於中,使辛熱以行於外,升以甘溫。降以辛潤,化嚴肅為春溫,變凜烈為和氣,汗而愈也。然餘毒土苴猶有存者,周身陽和,尚未泰然,胸中微躁而思涼飲,因食冷物,服涼劑,陽氣復消,余陰再作,脈退而小,弦細而遲,激而為衄血、吐血者有之,心肺受邪也,下而為便血、溺血者有之,腎肝受邪也,三焦出血,色紫不鮮,此重沓寒濕,化毒凝泣,水穀道路浸潰而成。若見血症,不詳本末,便用涼折變乃生矣。

白話文:

李時珍認為,童尿性溫不寒,喝下去後進入胃裡,隨著脾氣上達肺部,下行通暢水道,進入膀胱,這是它原本的運行路線,因此能治療肺病,引導體內熱氣下降。童尿味鹹,能入血,故可治血病。飲用童尿時,應趁熱喝,這樣真氣還存在,運行速度快,冷了就只剩鹹寒的性質。如果煉成秋石,真元之氣就會逐漸消失,療效遠不如新鮮童尿。

海藏說,胸中聚集的殘餘熱氣,腹部積累已久的太陰之氣,上下隔絕,脈絡不通,陰陽失調,需要用苦熱之物來安定內部,用辛熱之物來疏通外圍,用甘溫之物來上升,用辛潤之物來下降,將嚴寒轉化為溫暖,將凜烈轉化為和緩,出汗後就會痊癒。然而,殘留的毒素仍然存在,全身陽氣尚未完全恢復,胸中微躁,想喝冷飲,因此食用冷物或服用涼性藥物,陽氣又會消退,餘毒再次發作,脈象變得微弱、細小而遲緩,嚴重者還會出現鼻出血、吐血,這是心肺受邪;下行則出現便血、溺血,這是腎肝受邪;三焦出血,血色紫暗,這是寒濕重疊,化毒凝結,水穀通道腐爛所致。如果出現血症,不了解病因病機,就使用寒涼藥物,就會加重病情。

黃柏、知母既所禁用,治之將何如?若與前所論理中溫中無異法,何必分真陰真陽乎?殊不知溫中者,理中焦也,非下焦也,此係下焦兩腎中先天之真氣,與心肺脾胃後天有形之體,毫不相干,且乾薑、甘草、當歸等藥,俱入不到腎經,惟仲景八味腎氣丸斯為對症,腎中一水一火,地黃壯水之主,桂附益火之原,水火既濟之道,蓋陰虛火動者,乃腎中寒冷,龍宮無可安之穴宅,不得已而遊行於上,故血亦隨火而妄行,令用桂附二味純陽之火,加於六味純陰水中,使腎中溫暖,如冬月一陽來復於水上之中,龍雷之火,自然歸就於原宅,不用寒涼,而火自降,不必止血而血自安矣。

白話文:

黃柏、知母既然不適合使用,那麼要如何治療呢?如果跟之前提到的溫中方法一樣,那為什麼還要區分真陰真陽呢?其實溫中是調理中焦,而不是下焦。下焦是兩腎,包含先天真氣,和心、肺、脾、胃後天有形的身體,完全沒有關係。而且乾薑、甘草、當歸等藥物,都無法進入腎經,只有仲景的八味腎氣丸才是對症下藥。腎中有一水一火,地黃滋養腎水,桂枝、附子則補益腎火,水火相濟的方法,正是陰虛火動的治療之道。陰虛火動是因為腎中寒冷,龍宮沒有可以安放的地方,不得已而向上遊走,所以血液也跟著火氣亂竄。因此要使用桂枝、附子這兩種純陽之火,加入六味純陰水中,使腎臟溫暖,就像冬天的一陽之氣開始回升,龍雷之火自然會回到原位,不用寒涼,火自然下降,不用止血,血自然安定了。

若陰中水乾而火炎者,去桂附而純用六味,以補水配火,血亦自安,亦不必去火,總之保火為主,此仲景二千餘年之玄秘,豈後人可能筆削一字哉!

凡腎經吐血者,俱是下寒上熱,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之假症,世人不識,而為其所誤者多矣。宜以假寒治之,所謂假對假也。但此症有二,有一等少陰傷寒之症,寒氣自下腎經而感,小腹痛,或不痛,或嘔,或不嘔,面赤口渴,不能飲水,胸中煩躁,此作少陰經外感傷寒看,須用仲景白通湯之法治之,一服即愈。

又有一等真陰失守,命門火衰,火不歸原,水盛而逼其浮游之火於上,上焦咳嗽氣喘,惡熱面紅,嘔吐痰涎出血,此係假陽之症,須用八味地黃引火歸原。然茲二方,俱是大熱之藥,但上焦煩熱正盛,復以熱藥投之,入口即吐矣。須以水探冷,假寒騙之,下嗌之後,冷性既除,熱性始發,太陽一照,龍雷之火自息,因而嘔噦皆除,倘有方無法,何以通拒格之寒也。若誤為實熱而服寒涼,頃刻立化,慎之哉!

白話文:

如果體內陰液不足而陽氣過旺,就應該停止使用桂枝和附子,改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補陰液,調和阴阳,血氣自然就會安定。也不需要刻意去火,總之要以保住陽氣為主要目標。這是張仲景兩千多年來的精妙醫術,後人怎麼可能隨意修改呢?

凡是腎經吐血的人,都是下寒上熱,陰盛於下,逼迫陽氣上浮的假象。世人不懂這個道理,常常被誤導。應該用治療虛寒的方法來治療這種假象,所謂假對假治。但是這種症狀有兩種:一種是少陰傷寒的症狀,寒氣從下往上侵犯腎經,導致小腹疼痛,或者不痛,或者嘔吐,或者不嘔吐,臉色發紅,口渴,不能喝水,胸中煩躁不安。這屬於少陰經外感傷寒,需要用張仲景的白通湯來治療,一服藥就能痊癒。

還有一種是真陰虧損,命門火衰,火氣不能歸位,水氣過盛,把浮游的陽氣逼到上焦,導致上焦咳嗽氣喘,發熱面紅,嘔吐痰涎帶血。這是假陽的症狀,需要用八味地黃丸引導火氣歸位。然而這兩個方子都是大熱的藥物,如果上焦煩熱正盛,再用熱藥治療,就會一吃就吐。所以應該用冰冷的藥液來欺騙它,等到藥液下咽之後,寒性消失,熱性才會發揮作用,就像太陽照耀一樣,龍雷之火自然就會熄滅,嘔吐也會停止。如果沒有這樣的辦法,怎麼能化解寒氣呢?如果誤以為是實熱而服用寒涼的藥物,就會瞬間致命,要謹慎啊!

血之來也,雖火以迫之,然此火宜導以歸源,則血亦歸經,切忌原藥,則反激浮火逆上,且傷胃氣,脾愈不能統血矣。更宜養肝,使肝氣平而血有所歸,切忌伐肝,蓋《經》曰:五贓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肝為將軍之官,而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職也。若再伐之,則無力攝血收藏,而血愈不止矣。

更宜行血不宜止血,蓋吐血者,氣逆上壅,而血不行經絡也。行血則血循經,不止自止。若勉強止之,則瘀血凝滯,胸脅脹滿,發熱惡食,反成痼疾。況血生化於脾,而脾又統血,倘不以調理脾胃為主,而概用四物純陰傷胃,徒增其病矣。故《醫貫》曰:服寒涼者,百不一生,服溲溺者,百不一死。

白話文:

血液的產生,雖然需要火氣來推動,但這股火氣要引導回源頭,這樣血液才能回到經脈中。忌諱用寒涼的藥物,否則會刺激浮火逆流向上,傷及胃氣,脾臟就更難以統御血液了。更要養護肝臟,使肝氣平和,血液才能回歸正道。忌諱損傷肝氣,因為古書記載:「五臟藏精氣而不瀉。」肝臟是將軍之官,主掌藏血,吐血就是肝臟失職的表現。如果再損傷肝臟,它就沒有力量攝取血液、收藏血液,血就會止不住。

更應該要促進血液循環,而不是止血。因為吐血是因為氣逆上壅,血液無法順暢流經經脈。促進血液循環,血液就能順著經脈流動,自然就會止住。如果勉強止血,就會造成瘀血凝滯,胸脅脹滿、發熱惡食,反而變成頑固的疾病。況且血液是由脾臟生化,脾臟也統御血液,如果不好好調養脾胃,反而用四物湯這種純陰的藥物傷胃,只會加重病情。所以古書說:「服用寒涼藥物的,十個就活不了一個,服用尿液的,十個就死不了。」

然而久則能傷胃氣,甚言寒涼之不可用也。失血一證,危急駭人,醫療鮮效,或暴來而頃刻即斃,或暫止而終亦必亡,敢問有一定之方,可獲萬全之利否,請備言之,凡血症先分陰陽,有陰虛有陽虛,陽虛補陽,陰虛補陰,此直治之法,無所共知。又有真陰真陽,陽根於陰,陰根於陽。

真陽虛者,從陰引陽,真陰虛者,從陽引陰,復有假陰假陽,似是而非,多以誤人。此真假二字,曠世之所不講,舉世之所未聞,在雜病不可不知,在血症為尤甚也。既分陰陽,又須分三因,風寒暑濕燥火,外因也。過食生冷,好啖炙爆,醉飽無度,外之內也。喜怒優思恐,勞心好色,內因也。

白話文:

然而長期服用寒涼藥物,會傷及胃氣,所以說寒涼之物不可輕易使用。失血症狀危急可怕,治療效果甚微,有的突然發作,頃刻便會喪命,有的暫時止住,最終也難逃一死。請問是否有一種固定的方子,可以達到萬全之效呢?請詳細說明。

凡是血症,首先要區分陰陽,有陰虛和陽虛。陽虛就補陽,陰虛就補陰,這是直接治療的方法,無人不知。還有真陰真陽,陽源於陰,陰源於陽。

真陽虛者,要從陰引陽,真陰虛者,要從陽引陰。還有一些假陰假陽,看似如此,實則不然,容易誤導人。這真假二字,歷代醫家都不曾講述,舉世皆未聽聞,在治療雜病時不可不知,在治療血症時尤為重要。

除了區分陰陽,還要區分三因,即風寒暑濕燥火,屬於外因;過食生冷,喜食炙爆,醉酒飽食無度,屬於外因引起內患;喜怒憂思恐,勞心好色,屬於內因。

跌撲閃肭,傷重瘀蓄者,不內外因也。既分三因,而必以吾身之陰陽為主,或陰虛而挾內外因也,或陽虛而挾內外因也。蓋陰陽虛者,在我之正氣虛也。三因者。在外之邪氣有餘也。

然《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治其虛,安問其餘?或曰:吐衄血者,從下炎上之火,暑熱燥火,固宜有之,何得有風寒之症?殊不知六淫之氣,俱能傷人,暑熱者,十之一二,火燥者半,風寒者半,而火燥之後,卒又歸於虛寒矣。《經》曰: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刑,民病血溢血泄,是火氣能使人失血也。

又云,太陽司天,寒淫所勝,血變於中,民病嘔血,血泄鼽衄善悲,是寒氣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血見,是濕氣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少陰司天之政,水火寒熱,持於氣交,熱病生於上,冷病生於下,寒熱凌犯,而爭於中,民病血溢血泄,是寒熱凌犯,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陰司天之政,初之氣風濕相薄,民病血溢,是風濕相搏,能使人失血也。

白話文:

跌倒碰撞或是閃到筋骨,傷勢嚴重且瘀血積聚,不單純是外力造成的傷害,也與內在因素有關。中醫將這種病因分為三種:外邪、內傷和不調。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自身陰陽的狀況,可能是陰虛或是陽虛,而這兩種虛弱的狀態又會受到外邪或內傷的影響。因為陰陽虛弱,就表示自身的正氣不足,而三因指的是外來的邪氣過盛。

古籍中說,邪氣之所以能入侵,是因為人體正氣虛弱,不治療虛弱的根本,又怎麼能治好其他問題呢?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吐血或鼻出血會跟風寒有關呢?難道不是因為體內有熱火上炎嗎?其實六種外邪都能傷人,其中暑熱只佔十分之二,燥熱佔一半,風寒也佔一半,而且燥熱之後,往往又會轉變成虛寒。古籍中記載:如果一年中火氣過旺,炎熱流行,就會傷害肺金,導致民眾出現血溢血泄的症狀,說明火氣能讓人失血。

另外,古籍中還提到:如果太陽主氣,寒邪過盛,就會導致血氣逆亂,造成民眾嘔血、血泄、鼻出血和容易悲傷,說明寒氣能讓人失血。還有,太陰主氣,濕邪過盛,就會導致民眾血瘀,說明濕氣能讓人失血。此外,少陰主氣,水火寒熱失衡,就會導致民眾血溢血泄,說明寒熱交戰也能讓人失血。最後,太陰主氣,風濕互相侵襲,也會導致民眾血溢,說明風濕交搏也能讓人失血。

又云:歲金太過,燥氣流行,民病反側,咳逆甚而血溢,是燥氣能使人失血也。六氣俱能使人血溢,何獨火乎?況火有陰火陽火之不同,日月之火與燈燭之火不同,爐中之火與龍雷之火不同。

又有五志過極之火,驚而動血者,火起於心,怒而動血者,火起於肝,憂而動血者,火起於肺,思而動血者,火起於脾,勞而動血者,火起於腎,能明乎火之一字,而於血之理思過半矣。

河間先生,特以五運六氣暑火立論,故專用寒涼以治火,而後人宗之,不知河間之論,但與仲景《傷寒論》對講,各發其所未盡之旨耳。非通論種種不同之火也。自東垣先生出,而論脾胃之火,必須溫養,始禁用寒涼。自丹溪先生出,而立陰虛火動之論,亦發前人所未發,可惜大補陰丸、補陰丸,二丸中俱以黃柏知母為君,而寒涼之論,又盛行矣。養葵先生持撰陰陽五行之論,以申明火不可以水滅,藥不可以寒攻,其利溥哉!

白話文:

有人說,如果一年中金氣過盛,就會導致燥氣流行,百姓容易出現翻來覆去睡不好、咳嗽得很厲害甚至吐血的症狀,這是因為燥氣會讓人失血。其實六氣都能讓人吐血,不只是火氣。而且火氣本身也有陰火陽火之分,太陽和月亮的火和燈燭的火不同,爐子里的火和雷電的火也不同。

還有五種情緒過度也會導致火氣上升,驚嚇會導致心火上升而吐血,憤怒會導致肝火上升而吐血,憂愁會導致肺火上升而吐血,思慮過度會導致脾火上升而吐血,勞累會導致腎火上升而吐血。只要能明白火這個字的真正含義,就能理解血液運行原理的一大半了。

河間先生特別強調五運六氣中的暑火,所以主張用寒涼的方法治療火症,後人就照著他的理論,卻不知道河間的理論只是針對《傷寒論》提出的補充,並不是針對所有火症的通用理論。從東垣先生開始,就強調脾胃之火需要溫養,不能用寒涼的方法。丹溪先生又提出陰虛火動的理論,也比前人進一步,只可惜「大補陰丸」和「補陰丸」都以黃柏知母為主藥,寒涼的理論還是流行。養葵先生秉持陰陽五行理論,強調火不能用水滅,藥物不能用寒涼來攻治,真是造福天下啊!

六淫中雖俱能病血,其中獨寒氣致病者居多,何也?蓋寒傷榮,風傷衛,自然之理,又太陽寒水,少陰腎水,俱易以感寒,一有所感,皮毛先入,肺主皮毛,水冷金寒,肺經先受,血亦水也,故經中之水與血,一得寒氣皆凝滯而不行,咳嗽帶痰而出,問其人必惡寒,切其脈必緊,視其血中間必有,或紫,或黑數點,此皆寒淫之驗也。醫者,不為詳審,便以為陰虛火動,而概用滋陰降火,病日深而死日迫矣。

趙氏嘗用麻黃桂枝湯一服,得微汗而愈,蓋汗與血一物也。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贅方於後,以為因寒致血者之治法。

白話文:

六淫致病,寒氣傷血為多,其理何在?

六種外邪中,雖然都能傷害血液,但其中以寒氣致病者最多。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寒氣傷人體的陽氣,而風邪傷人體的衛氣,這是自然規律。再者,太陽經屬陽,主寒水;少陰經屬陰,主腎水,二者皆易受寒氣影響。一旦人體感寒,皮毛最先受到侵襲,而肺主皮毛,又因水性寒涼,金性亦寒,所以肺經最先受到寒氣侵襲。血液本為水,因此經絡中的水與血,一旦接觸到寒氣,便會凝滯不流。這時,患者會出現咳嗽帶痰的症狀,詢問患者,必然會感到惡寒,切其脈象,必然緊澀,觀察其血液,中間必然會有紫色或黑色的斑點,這些都是寒邪入侵的徵兆。

然而,有些醫生不仔細辨證,就認為是陰虛火動,一味使用滋陰降火藥物,結果病情日益加重,命不久矣。

趙氏曾用麻黃桂枝湯一劑,患者僅僅出點微汗,病情便痊癒。這是因為汗與血本為一物,奪取血液則無汗,奪取汗液則無血。因此,我將此方附於後,作為治療寒氣致病,傷及血液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