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19)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19)

1. 人參敗毒散

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項強睛暗,鼻塞聲重,風痰咳嗽,及時氣疫癘鬼瘧,諸瘡斑疹等症。

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茯苓(一兩),甘草(五錢),每服一兩,加生薑、薄荷,煎服。

喻嘉言曰:暑濕熱三氣門中,推此方為第一。三氣合邪,豈易當哉!其氣互傳則為疫矣。方中所用皆辛平,更有人參大力者,荷正以祛邪,病者日服二三劑,使疫邪不復留,詎不快哉。奈何俗醫減人參,曾與他方有別耶。又曰:傷寒宜用人參,其辨不可不明。蓋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驅之,惟元氣旺者,外邪始乘藥勢以出。

若素弱之人,藥雖外行,氣從中餒,輕者半出不出,重者,反隨元氣縮入,發熱無休矣。所以虛弱之體,必用人參三五七分,入表藥中,少助元氣,以為驅邪之主,使邪氣得藥一湧而出,全非補養衰弱之意也。

即和解藥中有人參之大力者居間,外邪遇正,自不爭而退舍,否則,邪氣之縱悍安肯聽命和解耶?不知者,謂傷寒無補法,邪得補而彌熾,即痘疹瘧痢以及中風、中痰、中寒、中暑、癰疽產後初時概不敢用,而虛人之遇重病有可生之機,悉置不理矣。

古方表汗用五積散,參蘇飲,敗毒散,和解用小柴胡、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方,皆用人參,領內邪外出,乃得速愈,奈何不察耶,外感體虛之人,汗之熱不退,下之和之熱亦不退,大熱呻吟,津液灼盡,身如枯柴,醫者技窮,正為元氣已漓,故藥不應耳,倘元氣未漓,先用人參三五七分,領藥深入驅邪,何至汗和不應耶。東垣治內傷外感,用補中益氣加表藥一二味,熱服而散外邪,真有功千古。

傷寒專科從仲景至今明賢方書無不用參,何近日醫家單除不用,全失相傳宗旨,使體虛之人百無一活,會不悟其害之也。嘉靖已末,江淮大疫,甚至口瘡赤眼,大小腮腫喉閉,當從中治,而用少陽陽明二經藥,並用敗毒散倍人參,去前胡獨活,服者盡效,萬曆已卯大疫,用本方復效。

崇禎辛已王午,大飢大疫,道饉相望,汗和藥中惟加人參者多活,更有發斑一症最毒,惟加參於消斑藥中,全活甚眾。凡饑饉兵荒之餘,氣候失和,加之飲食起居不節,以人之虛逢天之虛,致患時氣者,尤宜此法。若用正傷寒之治,大汗大下,豈不誤甚。

白話文:

這份古文描述的是「人參敗毒散」這個藥方的使用範圍及原理。

主要用於治療因感冒引起的頭痛,畏寒高燒,頸部僵硬,視力模糊,鼻塞聲音沙啞,風痰咳嗽,以及流行性傳染病如瘟疫、瘧疾,各類皮膚疹子或瘡痍等症狀。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桔梗、茯苓(一兩)、甘草(五錢)。每次服用一兩,可以加入生薑、薄荷一同煎煮服用。

喻嘉言指出,在暑、濕、熱三大氣候因素中,這個藥方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當這三種氣候因素結合形成邪氣,對人體造成的影響是難以抵擋的。如果邪氣在人體內互相傳播,就會造成瘟疫。此藥方所使用的都是辛平之物,加上人參這種強力的補品,可以扶正祛邪。患者每天服用兩到三劑,可以使瘟疫邪氣不再停留於體內,這樣不是很好嗎?

然而,一些常規醫生會減少人參的用量,這與其他藥方有何不同呢?對於感染風寒的患者,使用人參是有必要的,這一點必須清楚。因為人體受到外來邪氣的侵襲,必須藉由出汗來驅逐它。只有那些元氣旺盛的人,邪氣纔能夠順著藥力排出體外。

對於體質較弱的人來說,即使服用了藥物,但體內的元氣卻可能因此萎靡不振。輕微的情況可能是邪氣無法完全排出,嚴重的則是邪氣反而隨著元氣縮回體內,導致持續發燒。因此,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必須加入三到七分的人參在表面藥物中,以稍微增強元氣,作為驅邪的主要力量,讓邪氣得以一鼓作氣地被藥物排出體外,這並非為了補養體弱。

即使是在和解藥物中,若能有強大人參作為介面,外來邪氣遇到正氣自然會退避三舍,否則,邪氣豈會輕易屈服於和解的力量?但有些人不知道,認為感染風寒不能使用補品,因為邪氣得到補品會更加猖獗。他們對於痘疹、瘧疾、痢疾、中風、中痰、中寒、中暑、癰疽、產後初期等情況,一律不敢使用人參,導致體質虛弱的人遇到重病時,即使有生存的機會,也被忽略不計。

古方中用於表汗的五積散、參蘇飲、敗毒散,以及和解的柴胡湯、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都包含人參,目的是引導體內邪氣排出,從而加速康復。為什麼不理解這一點呢?對於體質虛弱且受外感的人來說,如果出汗後熱度仍未下降,或者進行排泄後仍無改善,患者會感到極度痛苦,身體的津液被耗盡,身體如同枯木。醫生面對這種情況往往束手無策,這正是因為元氣已經耗盡,所以藥物無法發揮作用。如果元氣尚未耗盡,先服用三到七分的人參,引導藥物深入體內驅逐邪氣,就不會出現出汗和排泄都無效的情況了。

東垣治療內傷外感,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一兩味表藥,熱服以散去外邪,這是千百年來的良方。

自張仲景以來,所有傷寒專科的名醫們,在治療過程中都會使用人參,為什麼現在的醫生卻單獨剔除了它的使用,完全背離了前人的原則,使得體質虛弱的人幾乎沒有生存的機會,卻不明白這樣的行為會帶來多大的危害。

在明朝嘉靖年間的江淮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甚至出現口腔潰瘍、紅眼病、大小腮腺腫脹、咽喉閉塞等症狀。針對這些情況,應該從中治療,使用少陽和陽明兩條經絡的藥物,同時加倍使用人參,去除前胡和獨活,結果服用的人都見效了。萬曆年間再次發生大規模瘟疫,使用同樣的藥方再次見效。

崇禎年間,發生了大饑荒和大瘟疫,沿途可以看到許多餓死的屍體。在汗和藥物中只加入人參的人,大多數存活下來。更有一種非常致命的發斑症狀,只要在消除斑疹的藥物中加入人參,就能挽救許多人的生命。

在饑荒、戰亂之後,氣候不調和,加上飲食和作息不節制,當人的虛弱遇上天氣的虛弱,容易感染時疫,這種情況下,這個方法特別適用。如果按照正統的傷寒治療方式,大量出汗或大量排泄,豈不是會造成更大的誤差。

2. 建中湯

主傷寒腹中急痛。

膠飴(一升),甘草(一兩,炙),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大棗(十二枚,去核),生薑(三兩,切),水七升,煮三升,去滓,納膠飴,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用建中,恐甘緩在上也。

陽氣傳太陰而痛,其症有二,腹滿便閉按之痛者,實也,宜下之。腸鳴泄利而痛者,虛也,宜與建中湯。成氏曰:脾應中央,一有不調,則榮衛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湯溫建中臟,故建中名焉。膠飴甘溫,甘草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故以飴為君,甘草為臣,桂枝辛熱辛散也,潤也。榮衛不足潤而散之,芍藥酸寒,酸收也,泄也。

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枝、芍藥為佐,生薑辛溫,大棗甘溫,胃者,衛之源,脾者,榮之本,衛為陽,益之必以辛,榮為陰,補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榮衛通,是以薑棗為使。

普濟消毒飲

見頭痛門。

白話文:

【建中湯】

主治:用於治療因感受寒邪導致腹部劇烈疼痛。

藥方成分:膠飴一公升,炙甘草一兩,去皮桂枝三兩,芍藥六兩,去核大棗十二枚,切片生薑三兩。

煎製方法:先用水七公升煮藥材至剩三公升,去除藥渣後加入膠飴,用小火慢慢溶解,待溫後服用一公升,每日三次。

注意:嘔吐患者不適合使用建中湯,因為甘味藥物可能停留在上焦。

當陽氣傳遞到太陰經絡時引起疼痛,可分為兩種情況:若腹部脹滿、便祕且按壓會痛,這是實證,應採用瀉下法;若是腸鳴、腹瀉且疼痛,這是虛證,適合使用建中湯。

成氏解釋:脾臟負責身體中間部位的運作,一旦功能失調,會影響營養和津液的運行。因此,建中湯能溫暖並強化中臟,故名為建中湯。膠飴和甘草具有甘味,能緩和緊張,所以以膠飴為主要成分,甘草為輔助。桂枝性辛熱,有助於散發,芍藥性酸寒,有助於收斂,這些成分能幫助津液的運行。薑和大棗具有辛甘味,能滋養脾胃,促進營養和津液的生成。綜合以上成分,建中湯能調理脾胃,促進營養和津液的運行。

【普濟消毒飲】

此方詳見頭痛門。

3. 九味羌活湯

主兩感傷寒,及四時不正之氣,憎寒壯熱,頭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

羌活,防風,蒼朮(一錢五分),細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一錢),生薑、蔥白水煎服。

吳昆曰:非其時而有其氣,長幼之病多相似。藥之辛者,得天地之金氣,於人則為義,故能匡正而黜邪,羌活蒼細芎芷皆辛物也,邪在太陽治以羌活,邪在陽明治以白芷,邪在少陽治以黃芩,邪在太陰治以蒼朮,邪在少陰治以細辛,邪在厥陰治以川芎,防風為諸藥之卒,徒生地去血熱,甘草和諸藥,而除氣中之熱,易老自序云:冬可治寒,夏可治熱,春可治溫,秋可治燥,是諸路之應兵也。但陰虛氣弱之人,非所宜

白話文:

[九味羌活湯]

主要用於治療感受外邪,包括兩種以上感受的感冒以及四季中因氣候異常導致的疾病,症狀如畏寒發高燒、頭痛、身體痠痛、口渴等,且這些症狀在人羣中的表現大致相同。

藥方組成包括羌活、防風、蒼朮(一錢五分)、細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一錢)。使用時,將所有藥材與生薑、蔥白一同用水煎煮後服用。

吳昆解釋道:當季節與天氣狀況不符,即非其季節卻出現該季節的氣候,此時無論年長或年幼,大多會有類似的病症。辛味的藥材,因其具有天地間金氣的屬性,在人體中能象徵義氣,因此能調整體內狀態,排除邪氣。羌活、蒼朮、細辛、川芎、白芷都是辛味藥材。若邪氣在太陽經,就用羌活來治療;邪氣在陽明經,就用白芷來治療;邪氣在少陽經,就用黃芩來治療;邪氣在太陰經,就用蒼朮來治療;邪氣在少陰經,就用細辛來治療;邪氣在厥陰經,就用川芎來治療。防風在藥方中如同士兵,保護其他藥材的功效,生地黃能去除血液中的熱毒,甘草則能調和各種藥材,並消除體內的熱氣。易老在自序中提到:此方在冬天可用來治療寒症,在夏天可用來治療熱症,在春天可用來治療溫熱性疾病,在秋天可用來治療燥熱。就像是各個方面的備用軍隊。然而,對於陰虛氣弱的人來說,此方可能不太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