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上 (8)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上 (8)

1. 陰陽應象大論篇

)因其重而減之,(重則減去之。)因其衰而彰之。(因病氣衰,攻令邪去,則真氣堅固,血色彰明。)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臺,故衛氣溫,則形分足矣。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由此,則精不足者,補五臟之味也。

)其高者,因而越之;(越,謂越揚也。)其下者,引而竭之:(引,謂泄引也。)中滿者,瀉之於內。(內,謂腹內。)其有形者,漬形以為汗;(邪,謂風邪之氣,風中於表則汗而發之。)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在外故汗發泄也其慓悍者,按而收之;(慓,疾也。悍,利也。

氣候急利,則按之以收斂。)其實者,散而瀉之。(陽實則發散,陰實則宣瀉。)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陰曰柔,陽曰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所謂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也。)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決,謂決破其血。)氣虛宜掣引之。

(掣,讀為導,異,引也。則氣行調暢。)

白話文:

對於病情重的,要用減法治療(減輕病勢);對於病氣衰弱的,要用加強的方法來顯現療效(讓正氣強盛,氣色好轉)。形體虛弱的,要用補氣的方法來溫養;精氣不足的,要用食物的滋味來補養。(衛氣可以溫暖肌肉、充實皮膚、潤澤毛孔、管理開合,所以衛氣溫和,形體就充足了。腎臟主導水液,接受五臟六腑的精華並儲藏,五臟功能強盛才能正常排泄,因此精氣不足,要用食物的味道來補養五臟。)

對於向上升的病邪,要順著它往上宣散出去;對於向下走的病邪,要引導它向下排泄乾淨。腹部脹滿的,要從內部瀉下去。對於有實質形態的病邪,要用浸漬身體的方式讓它以汗的形式排出;病邪在皮膚表面的,要用發汗的方式讓它排出。對於病勢快速猛烈的,要用按壓的方法來收斂。對於實證的,要用發散的方法來疏洩。要仔細分辨陰陽,來區分柔和與剛強,陰病要用治療陽的方法,陽病要用治療陰的方法(也就是從陰來引導陽,從陽來引導陰,用右邊的方法治療左邊的病,用左邊的方法治療右邊的病)。要確定血氣的運行,讓它們各自回到應有的位置。血實的要用破血的方法來治療,氣虛的要用引導的方法來調暢(讓氣的運行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