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上 (7)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上 (7)
1. 陰陽應象大論篇
(衰之甚也。)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知,謂知七損八益,全形保生之道也。)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澹之能,縱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聖人不為無益,以害有益,不為害性而順性,故壽命長遠與天地終。
)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在上故法天。)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在下故法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
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其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陰陽之應天地,猶水之在器,器圓則水圓,器曲則水曲,人之血氣亦如是,故髓不足則邪氣留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理,(陽為天,降精氣以施化,陰為地,布和氣以成形,五行為生育之井裡,八風為變化之綱紀。八紀,為八歲之紀。
五里,為五行化育之理。)故能為萬物之父母。(陽天化氣,陰地成形,五里運行,八風鼓折,收藏生長,無替時宜,故能為萬物變化之父母也。)清陽上天,濁陰歸地,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清陽上天,濁陰歸地,然其動靜,蓋由神明之綱紀耳。)天氣通於肺,(以納至清之氣以象天。
)地氣通於嗌,(以納水穀之濁以象地。)風氣通於肝,(風生木故。)雷氣通於心,(雷象火之有聲故。)穀氣通於脾,(谷空虛,脾受納故。)雨氣通於腎,(腎注水故。)六經為川,(流注不息故。)腸胃為海,(以皆受納也。)九竅為水注之氣。(清明者,象水之內明。
流注者,象水之流注。)以天地為之陰陽,(以人事配象,則近指天地以為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夫人汗泄於皮腠者,是陽氣之發泄耳。然其取類於天地之間,則云騰雨降而相似也。)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陽氣散發,疾風飛揚,故以應之。)暴風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背天之紀,違地之理,則六經反作,五氣更傷,真氣既傷,災害之至可知矣。)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病,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熱傷胃及膀胱,寒傷腸及膽氣。)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濕氣盛則榮衛之脈不行,故感則害於皮肉筋脈。)故因其輕而揚之,(輕者發揚則邪去。
白話文:
(衰弱到極點。)所以說,懂得養生之道就會強壯,不懂就會衰老。(這裡的「知」指的是懂得七損八益的道理,以及保養形體、延年益壽的方法。)愚笨的人能量不足,聰明的人能量有餘。能量有餘就會耳聰目明,身體輕盈強健,老年人恢復年輕,年輕人更加強壯。因此,聖人行事順應自然,享受恬淡寧靜,在虛無寂靜中放縱慾望,所以壽命無窮,與天地同存,這就是聖人修養自身的方法。(聖人不做沒有益處的事情,不傷害有益的事情,不違背天性而順應天性,所以壽命長久,與天地同在。)
西北方天空不足,所以西北方屬陰,人的右耳和右眼不如左邊清晰。(因為天在上,所以效法天。)東南方大地不足,所以東南方屬陽,人的左手和左腳不如右邊強壯。(因為地在下,所以效法地。)東方屬陽,陽氣精華都向上聚集,向上聚集則上部明亮而下部虛弱,所以使人耳聰目明,但手腳不夠靈便。西方屬陰,陰氣精華都向下聚集,向下聚集則下部強盛而上部虛弱,所以使人耳目不夠聰明,但手腳靈便。
如果都受到邪氣侵襲,邪氣在上則右邊受損嚴重,邪氣在下則左邊受損嚴重,這是天地陰陽不能完全協調的緣故,所以邪氣會停留在這些地方。(陰陽應對天地,就像水在器皿中,器皿是圓的,水也是圓的;器皿是彎曲的,水也是彎曲的。人的血氣也是這樣,所以髓不足,邪氣就會停留在體內。)所以天有精華,地有形體,天有八個綱紀,地有五種法則。(陽為天,降下精氣以施展變化;陰為地,散布平和之氣以形成形體。五行是生育的法則,八風是變化的綱紀。八綱紀指的是八歲的年紀,五法則是五行化育的法則。)因此,天地能成為萬物的父母。(陽天化育精氣,陰地形成形體,五行運行,八風鼓動變化,收藏生長,沒有時序的錯亂,所以能成為萬物變化的父母。)清陽之氣上升於天,濁陰之氣歸於地,天地的運動與靜止,是由神明來掌管綱紀的。(清陽之氣上升於天,濁陰之氣歸於地,但它們的運動和靜止,是由神明來掌管綱紀的。)天氣與肺相通,(這是為了納入最清純的空氣,以象徵天。)地氣與咽喉相通,(這是為了納入水穀的濁氣,以象徵地。)風氣與肝相通,(因為風能生木。)雷氣與心相通,(因為雷像火一樣有聲音。)穀氣與脾相通,(因為穀物是空虛的,脾臟接受和納藏穀物。)雨氣與腎相通,(因為腎臟主導水。)六經就像河流,(因為它們的流注從不停止。)腸胃就像海洋,(因為它們都接受和納藏。)九竅是水液注出的通道。(清澈明亮,像水內在的光明;流注,像水的流動。)用天地來比喻陰陽,(用人體來配對象徵,就用天地來比作陰陽。)陽氣的汗液,用天地的雨水來稱呼,(人的汗液從皮膚毛孔排出,是陽氣的發散。從天地間的相似之處來看,就像雲騰雨降一樣。)陽氣,用天地間的疾風來稱呼。(陽氣散發,疾風飛揚,所以用來對應。)暴風像雷,逆亂之氣像陽,所以如果治理身體不效法天的綱紀,不運用地的法則,災禍就會降臨。(違背天的綱紀,違反地的法則,那麼六經就會反常,五臟之氣就會受損,真氣受損,災禍的來臨是可以預見的。)
所以天的邪氣,侵襲就會損害人的五臟;(八風帶來邪氣,成為經風,觸犯五臟,邪氣就會引發疾病。所以天的邪氣侵襲就會損害人的五臟。)水穀的寒熱之氣,侵襲就會損害六腑;(熱氣損傷胃和膀胱,寒氣損傷腸和膽氣。)大地的濕氣,侵襲就會損害皮膚肌肉和經脈。(濕氣旺盛就會使營衛之氣運行不暢,所以侵襲就會損害皮膚肌肉和經脈。)所以應該根據邪氣的輕重來發散它,(輕的邪氣發散就可以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