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17)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17)

1. 桃仁承氣對子

治熱邪傳裡,熱蓄膀胱,其人如狂,小水自利,大便黑,小腹滿痛,身目黃,譫語燥渴,為蓄血證,脈沉有力,宜此湯下盡黑物即愈。未服前而血自下者,為欲愈,不宜服。

桃仁,桂枝,芒硝,大黃,芍藥,柴胡,青皮,當歸,甘草,枳實,姜水煎好,入蘇木煎汁三匙服。

白話文:

[桃仁承氣湯]

用於治療由熱邪侵入身體內部,熱氣積聚在膀胱的情況,患者可能表現出類似瘋狂的行為,小便能自然排出,但大便色黑,小腹部會有滿脹和疼痛感,皮膚和眼睛也可能出現黃疸,伴有胡言亂語、口乾舌燥和極度口渴等症狀,這些都是體內蓄積血液的徵兆,如果脈搏深沉且有力,適合使用此湯劑來排除體內的黑色物質,一旦排盡即可痊癒。若在服用藥物之前,血液自行排出,這是病情正在康復的跡象,此時不需再服用藥物。

所需藥材包括:桃仁、桂枝、芒硝、大黃、芍藥、柴胡、青皮、當歸、甘草、枳實,先以薑水煮沸,再加入蘇木煎煮的汁液三匙混合後服用。

2. 桃仁承氣湯

治蓄血中焦,腹中急結,下利膿血。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桂心,芒硝,甘草(各二兩),大黃(四兩),水二碗,煎一碗,去渣,內芒硝,待沸溫服。

腹中急結,緩以桃仁之甘,中焦蓄血,散以官桂之辛,蓋甘以緩之,辛以散之也。熱甚血凝,或干閉,或下膿血,非硝黃不足以徹其藩籬,入甘草者欲其委曲搜剔,不欲其一往而盡耳。按:犀角地黃湯,治上焦之血,抵當湯,治下焦之血,此治中焦之血。《準繩》曰:宜用桂心。

舊本作桂枝者誤也。喻嘉言曰:用桃仁以達血,所加桂枝以解外邪,大抵因外邪者,用桂枝專治蓄血者,則桂心可也。

白話文:

【桃仁承氣湯】

用於治療血液在中焦區域積聚,導致腹部有緊急結塊感,並出現下痢伴有膓血的情況。

藥方成分:桃仁(50個,去皮去尖)、桂心、芒硝、甘草(各二兩)、大黃(四兩)。先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一碗,然後去除藥渣,加入芒硝,待再次沸騰後溫服。

腹部緊急結塊,可用桃仁的甘味緩和;中焦區域血液積聚,可用桂心的辛辣來分散。甘味能緩和,辛辣能分散。若熱度過高導致血液凝固,或是乾燥閉塞,或是下痢伴有膓血,單單硝黃還不足以穿透阻礙,加入甘草是為了更細緻地搜刮清除,避免一次性完全排空。根據《準繩》記載:應使用桂心。

舊版藥方中寫作桂枝的是誤會。喻嘉言認為:使用桃仁可以促進血液流通,加入桂枝可以解除外來的邪氣,大體而言,若是因為外來邪氣,使用桂枝;專門治療血液積聚的情況,則應選擇桂心。

3. 抵當湯

治傷寒日深,表症仍在,蓄熱下焦,脈微沉,不結胸發狂者,小腹脹而硬,小便自利者,瘀血症也。或陽明蓄熱而狂,大便雖硬,而反易,其色黑者,有蓄血也並宜。

桃仁(七個),大黃(二錢五分),水蛭(炒),虻蟲(各十個,去翅足,炒),上分作二服,水一鍾,煎半鍾,溫服,未下再服。

白話文:

【抵當湯】用於治療傷寒病情持續加深,表面病症仍然存在,熱能積聚在下焦(身體下半部),脈搏微弱且沉,不會出現結胸和發狂現象,但小腹會腫脹且堅硬,小便能自然排出的情況,這是由於瘀血造成的症狀。或者是在陽明經蓄熱導致的狂躁,大便雖然硬,但是排便反而容易,且大便顏色為黑色,這表示體內有蓄積的血液,這種情況都適合使用此方。

藥材成分:桃仁(七顆),大黃(約9克),水蛭(炒過),虻蟲(各十隻,去掉翅膀和腳,炒過)。以上藥材分成兩次服用,每次用水一碗煎至半碗,溫熱時服用,如果一次未見效應,可再次服用。

4. 大柴胡湯

治陽邪入里,表症未除,里症又急。

柴胡(八兩),黃芩(三兩),枳實(四枚,炙),芍藥(三兩),生薑(五兩),半夏(半斤),大棗(十二枚,去核),大黃(二兩,酒洗),水一斗二升,煮六升,去滓,再煎一升,日三服。

成氏曰:大滿大實則有承氣湯。如不大堅滿,惟邪熱甚而須攻下者,必須輕緩之劑,乃大柴胡也。傷寒可下則為熱,折熱必以苦,故以柴胡為君,黃芩為臣。《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泄實折熱,必以酸苦,故以芍藥、枳實為佐,辛者散也。散逆氣者,必以辛。甘者,緩也。

緩正氣者,必以甘,故用半夏、薑、棗為使也。加大黃,功專盪滌,不加恐難攻下,應以為使也。表症未除者,寒熱往來,脅痛口苦尚在也。里症又急者,大便難而燥實也。此為兩解之劑。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情況,當外來的病邪深入體內,但身體表面的症狀尚未消除,同時體內的問題也變得緊急。

藥方如下:柴胡(約32公克)、黃芩(約12公克)、炙過的枳實(4個)、芍藥(約12公克)、生薑(約25公克)、半夏(約240公克)、去了核的大棗(12個)、酒洗過的大黃(約8公克)。用水約4.8公升來煎煮這些藥材,煮到剩下約2.4公升,濾掉藥渣後,再將藥汁煮濃縮至約0.4公升,每天分三次服用。

成氏解釋說,對於非常嚴重且實證的情況,我們有承氣湯來治療。但如果病情並非極度堅硬脹滿,只是邪熱非常嚴重需要進行攻下的療法時,就需要使用較為輕柔緩和的藥物,那就是大柴胡湯了。對於傷寒病來說,如果可以使用攻下的療法,代表病況屬於熱性。要消滅這種熱性,必須使用味道苦澀的藥物,所以柴胡是主要的藥材,黃芩作為輔助。

根據醫經記載:酸苦的藥物可以產生湧吐的效果,適合用來消除實證和降溫,所以芍藥和枳實作為輔助藥材。辛味的藥物具有散發效果,能驅散體內的逆氣,因此選擇辛味的藥物。甘味的藥物具有緩和效果,可以保護正常的氣血運行,所以使用半夏、薑和棗作為調和的藥物。加入大黃,其功能專門於清潔腸胃,如果不加可能難以達到攻下的效果,所以認為它也是重要的藥材。如果表面的病徵還未消失,例如寒熱交替出現、肋側疼痛或口苦等症狀仍在。而體內的問題也變得緊急,像是大便困難且乾燥結實。這個藥方就是為了同時解決體表和體內的問題而設計的。

5. 小柴胡湯

治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脅痛耳聾,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痛,或脅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此邪在少陽經,半表半裡之症也。

柴胡(八兩),黃芩,人參,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去核),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進三服。

成氏曰:邪在表則寒,在裡則熱,半表半裡,故寒熱往來。在表則不滿,在裡則脹滿,止言胸脅苦滿,知在表裡之間,少陽行身之側,胸脅為少陽之部,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在表則呻吟,在裡則煩亂。《經》曰:陰人之陰則靜,默默者在表裡之間也。在表則能食,在裡則不能食,不欲飲食者,邪在表裡之間,未至於不能食也。

在表則不煩嘔,在裡則煩嘔,心煩喜嘔者,邪在表,方傳裡也。《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柴芩之苦,以發傳邪之熱,里不足者,以甘緩之,參草之甘,以緩中和之氣,邪半入里,則裡氣逆,辛以散之,半夏以除煩嘔,邪在半表,則榮衛爭之,辛甘解之,薑棗以和榮衛。此為半表半裡之劑。

太陽經之表熱,陽明經之標熱,皆不能解也。若夫陽氣虛寒,面赤發熱,脈沉足冷者,服之立至危殆,即大便不實,脈息小弱者,皆在所禁信乎,用方不當,皆可殺人,不獨峻劑也。近世醫家不分表裡寒熱虛實,凡見發熱概用此方,去參投之,取其平穩。設遇虛症,豈不誤甚!

白話文:

【小柴胡湯】主要治療的是因感冒後五到六天,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感覺胸部和側腹部緊悶難受,側腹部疼痛甚至耳鳴聽力下降,沉默寡言且食慾不振,心裡煩躁易噁心嘔吐。或者胸部有煩悶感但不噁心嘔吐,或者口渴,或者腹部疼痛,或者側腹部有壓迫感,或者心臟下方有悸動感,小便排泄不順暢,或者雖不口渴但身體微熱,或者咳嗽等。這些都是病邪進入少陽經絡,處於半表半里的症狀。

藥方組成為:柴胡八兩,黃芩、人參、炙甘草、生薑各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去核。先用水十二升煮藥,煮至剩六升後去渣,再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溫服。

成氏指出:如果病邪在體表,會感覺寒冷;在體內,則會感到熱。而半表半里的情況,就會出現寒熱交替。在體表不會感到脹滿,但在體內就會,只說胸部和側腹部有緊悶感,就可知病邪在表裡之間,因為少陽經絡行走在身體的側邊,胸部和側腹部是少陽經的部位,其脈絡連接到耳朵,所以會出現胸部和側腹部疼痛,並伴隨耳鳴。在體表會呻吟,在體內則會感到煩亂。根據醫經所述:處於表裡之間的人,會表現出沉默寡言。在體表會有食慾,但在體內則不會,不想吃東西,表示病邪在表裡之間,但尚未嚴重到無法進食的地步。

在體表不會感到煩躁噁心,在體內則會,感到心煩想嘔吐,表示病邪正在從表傳至裡。根據醫經所述:內部有過多的熱,就要用苦味的藥材來發汗,柴胡和黃芩的苦味可以幫助發散病邪的熱氣。體內氣血不足,就要用甘味的藥材來調和,人參和炙甘草的甘味可以調和體內的氣血。病邪已經半進入體內,體內的氣血就會逆流,辛味的藥材可以幫助散開,半夏可以消除煩躁和噁心。病邪在半表狀態,體表和體內的血液就會互相競爭,辛甘的藥材可以幫助解決,薑和棗可以協調體表和體內的血液。這就是針對半表半里的藥方。

然而,對於太陽經的表熱和陽明經的標熱,這個藥方並不能解決。如果是陽氣虛弱、面色蒼白、手腳冰冷、脈搏微弱的人,服用後可能會立即陷入危險,包括大便不成形、脈搏細弱的人,都應該避免使用。如果用錯藥方,同樣可能致命,不僅僅是劇烈的藥物才會。近年來,醫生們往往不分表裡寒熱虛實,看到發燒就一律使用這個藥方,去掉人參,認為這樣比較安全。但如果遇到虛弱的病人,這樣做豈不是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