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10)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10)

1. 論傷寒汗藥宜早下藥宜遲

傷寒之病,莫先於分經表裡,治表裡之法,莫先於分汗下緩急,汗下遲早一差,變症百出,是以前人論治傷寒,有曰汗藥宜早,下藥宜遲,此二語緊要法也。曰宜早者,謂風寒之邪自表而入,即當速為發表,邪從表解,免其傳裡而病,即仲景所謂,覺病須臾,即宜早治,不避晨夜是也。曰宜遲者,謂風寒之邪,傳入於裡,攻下必須在正陽陽明之腑。

俟邪熱壅盛於裡,下之則去其邪熱而愈,所謂應犯而犯似乎無犯。若邪熱未盛於裡而早下之,則正氣受傷,傍流陰寒之氣乘虛痞聚,即仲景所謂下早恐成痞氣與結胸是也。此云遲早,論治法之先後,非論時刻之早晚也。奈有以發汗當在午前陽分,攻下當在午後陰分,以早遲一字,竟以日候之早晚論之,支離穿鑿,莫此為甚。

白話文:

傷寒病的治療,莫過於分清表裡,而治療表裡的方法,莫過於分清發汗、下瀉、緩解和急救。發汗、下瀉的時機早晚稍有偏差,就會產生各種變症。因此,古人論述傷寒治療,有「汗藥宜早,下藥宜遲」的說法,這兩句話是治療傷寒的关键。

「宜早」指的是,風寒之邪從體表侵入,應該立即使用發汗藥物,讓邪氣從表散解,避免傳入內裡而加重病情。這正如仲景所說:「覺病須臾,即宜早治,不避晨夜」。

「宜遲」指的是,風寒之邪已經傳入內裡,攻下藥物必須等到陽明經氣盛時,才能有效去除邪熱而康復。這正如所謂「應犯而犯似乎無犯」,如果邪熱還未盛於內而過早使用攻下藥物,就會傷及正氣,使陰寒之氣趁虛而入,形成痞氣或結胸。這正是仲景所說「下早恐成痞氣與結胸」的原因。

這裡所說的「遲早」,指的是治療方法的先後順序,而不是指具體的時間早晚。然而,有些人誤解了這一點,認為發汗應該在上午陽氣旺盛時進行,攻下則應該在下午陰氣盛時進行,硬是用「早遲」一字來指代時間早晚,這種牽強附會的說法實在荒謬。

且有既不明傷寒治法,又不識雜證類傷寒,往往妄投汗下之藥,以致虛人元氣,變證叢生,未有不因之而斃者矣。

白話文:

有些人不明白如何治療傷寒,也不認識各種類似傷寒的病症,常常胡亂使用發汗或瀉下的藥物,導致病人元氣虛弱,病狀變得複雜多變,最終往往因此喪命。

2. 論傷寒可下不可下

《經》曰:中滿者,瀉之於內;又曰:土鬱奪之。謂下之令其疏泄也。然欲攻病邪之標,必先審正氣之本。如傷寒寸脈弱而無力者,切忌發吐,尺脈弱而無力者,切忌汗下,俱宜小柴胡湯和之。若小便數而赤,大便結而脈沉實者,日數雖少,邪已傳裡,病宜下之,失下則聚熱不散,無黃、發狂等症生焉。

如脈浮大,小便清長,日數雖多,病未傳裡,未成熱結,不可下也,下之則虛其陰,陰氣弱於中,陽邪攻於內,所謂引賊破家也。並宿滯未熟,表邪未盡,亡血潰瘍,動氣噁心,六脈無力,睡臥安寧,虛結年高,病久產後,均忌大下。內傷元氣不足,有食停滯,當補瀉兼施,補中益氣,加熟大黃潤而行之。

白話文:

中醫認為,如果肚子脹滿,要從內部瀉掉;如果氣機鬱結,要疏通它。也就是說,要讓身體的氣血流通順暢。但是,要治療病邪,必須先了解正氣的狀態。比如說,傷寒病人如果寸脈弱而無力,就不能用發吐的方法治療;如果尺脈弱而無力,就不能用汗下方法治療,都應該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如果病人小便頻數而顏色赤紅,大便乾燥而脈象沉實,即使病程很短,病邪已經深入內部,應該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否則就會積聚熱氣,導致黃疸、發狂等症狀。

如果病人脈象浮大,小便清澈量多,即使病程較長,病邪還沒深入內部,沒有形成熱結,就不能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否則會損傷陰氣,導致陽邪入侵,如同引賊入室,造成更大的傷害。此外,如果病人有食物積滯未消,表邪未盡,失血潰瘍,氣機不暢,噁心嘔吐,六脈無力,睡眠安穩,虛弱體質,年老體弱,病後產後等情況,都忌用下瀉的方法。如果病人內傷元氣不足,有食物停滯,應該用補瀉兼施的方法治療,補中益氣,並加入熟大黃,潤腸通便。

更有太陽、少陽並病,是半表半裡之症,宜和之者也。若誤下之,則太陽表邪入里,而為結胸,少陽里邪攻於腸、胃而為臟結,或開腸洞泄,便溺不禁而死,故身熱惡寒,邪在表也,可汗不可下。發熱惡熱,熱在裡也,可下不可汗。邪在半表半裡,汗下俱禁之人,皆曰汗多亡陽,不知下多亦亡陽,以亡陰中之陽,故曰亡陰耳。

若不嘔不渴,睡臥安寧,身無大熱,惟心下覺痛,時欲進食,下痢頻頻,舌有白苔者,是寒在胸中,熱聚丹田,此謂臟結,因邪結於中,氣不得通於下,故心下覺痛也。至若白苔不退,是上焦寒盛,寒盛則其結愈固,傷寒以陽盛為順,陰盛者,逆候也。如至五六日間,胸無結滯,但日中煩躁不眠,至夜微能安靜者,是過下過汗而陰陽亡也。

白話文:

當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時,這是半表半裡的症狀,需要調和治療。如果錯誤地使用瀉下藥,太陽經的表邪會入里,導致結胸,而少陽經的里邪會攻擊腸胃,造成臟結,甚至開腸洞泄,便溺失禁而死。所以,如果出現發熱惡寒,說明邪氣在表,可以發汗,但不可瀉下。如果出現發熱惡熱,說明熱氣在裡,可以瀉下,但不可發汗。對於半表半裡的症狀,既不能發汗也不能瀉下的病人,都說汗多傷陽,卻不知道瀉下太多也會傷陽,因為瀉下會傷陰,而陰中包含陽氣,所以叫做亡陰。

如果病人沒有嘔吐、口渴,睡眠安穩,沒有明顯發熱,只是心下感覺疼痛,偶爾想進食,頻繁腹瀉,舌苔發白,這是寒氣積聚在胸中,熱氣聚集在丹田,稱為臟結,由於邪氣結聚在裡面,氣機無法通往下焦,所以心下會感到疼痛。如果白苔不退,說明上焦寒氣過盛,寒盛則結滯更牢固。傷寒以陽盛為順,陰盛則為逆。如果到了五六天,胸部沒有結滯感,只是白天煩躁不安,睡不著覺,到晚上才能稍微安靜,這是因為過度瀉下和發汗,導致陰陽俱虛。

蓋晝主陽,在晝則陽氣欲復,因虛不勝邪,故煩躁不寧也。夜稍安靜者,陽虛不能與之爭,邪熱遇陰,故少解也。如陰陽未脫者,至夜而陰復之,至日而陽復之,則數日陰陽漸復,邪氣自當潛退矣。如逐日更甚者,此正氣散亂於內,邪氣縱橫於中也,不治。然傷寒汗下之後,不可便用參耆大補,宜用小柴胡湯加減和之。

若即加大補,則邪氣得補,而熱復盛,所以謂傷寒無補法此也。惟挾虛類傷寒,脈見無力者,並勞力傷寒者,不在禁補之例,更宜須分陰陽二症,陰症者,身靜重語無聲,氣難布息,口鼻氣冷身涼,水漿不入,二便不禁,面上惡寒是也。陽症者,身動輕語有聲,口鼻氣熱身烙是也。

更當以脈之有力無力辨之。

白話文:

白天屬陽,白天陽氣想要恢復,但因虛弱抵擋不住邪氣,所以感到煩躁不安。夜晚稍微安靜下來,是因為陽氣虛弱無法與邪氣爭鬥,邪熱遇見陰氣,所以稍微緩解。如果陰陽沒有完全脫離,到了晚上陰氣恢復,到了白天陽氣恢復,這樣陰陽逐漸恢復,邪氣自然會消退。如果病情逐日加重,這是正氣散亂於內,邪氣橫行於中,無法治癒。但是傷寒汗下之後,不可馬上用人參、黃耆大補,應該用小柴胡湯加減調和。

如果馬上大補,邪氣就會得到補充,熱症又會加重,所以說傷寒無補法就是這個道理。只有虛弱類傷寒,脈象無力的,還有勞力傷寒,才不在禁補之列,更應該區分陰陽兩種症狀。陰症表現為身體靜止,說話沒聲音,氣息難以流通,口鼻氣息冰冷,身體發涼,水漿不能入口,大小便失禁,臉上怕冷。陽症表現為身體活動,說話有聲音,口鼻氣息熱,身體發熱。

更應該根據脈象的有力無力來辨別。

3. 傷寒可吐不可吐

《經》曰:在上者,因而越之。凡尺脈有力強健者,可吐。食滯中脘,脹悶噁心,頭痛身熱,寸脈滑盛者,可吐。痰滿胸膈,不得升降,因而小便不通者,可吐。肝氣鬱結,中脘痛悶者,可吐。若尺脈微弱,兩寸不滑,胸膈不悶者,不可吐。脾胃素虛,面色痿黃,右寸大而無力者,不可吐。

中氣虛而痞脹,不能不化者,不可誤吐。吐後心火既降。陰道必強,大禁房室悲憂,致增他病,咎歸於吐。

白話文:

《經》說: 上部(指頭部)有病症的,可以通過嘔吐來治療。

凡是尺脈有力強健的人, 可以嘔吐。

如果食物停滯在中脘, 導致腹脹、噁心、頭痛、發熱,並且寸脈滑而有力,** 可以嘔吐。**

如果痰液積滿胸膈, 導致呼吸不暢,** 而且小便不通,** 可以嘔吐。

如果肝氣鬱結, 導致中脘疼痛、悶脹,** 可以嘔吐。**

但是,如果尺脈微弱, 兩寸脈位不滑,** 而且胸膈不悶脹,** 就不可以嘔吐。

如果脾胃本來就虛弱, 面色萎黃,** 右寸脈位雖然大卻無力,** 就不可以嘔吐。

如果中氣虛弱, 導致腹脹,** 而且無法自然消散,** 就不可以誤用嘔吐法。

嘔吐之後,心火下降, 陰氣必然增強。** 此時要嚴禁房事、悲傷憂愁,** 否則會加重其他疾病,** 責任要歸咎於嘔吐。

4. 辨傷寒可汗不可汗

凡脈浮大者,日數雖多,在表宜汗。若六七日後,邪熱少退,胸膈亦和,是表裡己平也。而如咽喉乾燥,汗出無多,此乃津液枯竭,不可發汗,汗則亡陽。更淋家不可發汗,夫淋是太陽熱傳膀胱也,汗之則津液愈竭,客熱愈增,以致膀胱虛燥,小便便血。衄家不可發汗,夫衄則上焦已亡血矣。

汗之復竭上焦津液,血不榮則筋不舒,陰既虛則目不瞑而成痙痓。少陰病脈沉細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難治。脈動數微弱者,不可發汗。脈沉遲在裡者,不可發汗。腹中左右有動氣者,不可發汗,及產後潰瘍,年高病久,氣虛血虛,均不可無汗。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大,即使病程較長,但疾病仍在表層,應該用汗法治療。如果六七天後,熱邪稍退,胸膈也舒適,就表示表裡已經平復。但如果咽喉乾燥,出汗不多,這是津液枯竭,不能發汗,發汗會損傷陽氣。淋病患者也不可發汗,淋病是太陽熱邪傳入膀胱,發汗會使津液更加枯竭,熱邪更盛,導致膀胱虛燥,小便帶血。鼻衄患者也不可發汗,鼻衄表示上焦已經失血。發汗會進一步耗竭上焦的津液,血不能濡養筋脈,陰氣虛損,就會導致眼不能閉合,出現痙攣抽搐。少陰病脈象沉細而數,病邪在裡,不可發汗。少陰病患者,只是四肢厥冷無汗,如果強行發汗,必定會擾動血氣,可能從口鼻,或從眼睛流血,這就是下厥上竭,難以治療。脈象動而數,但微弱,不可發汗。脈象沉遲,病邪在裡,也不可發汗。腹部左右有氣體動盪者,不可發汗。產後潰瘍、年老體弱、久病氣虛血虛的人,也不可發汗。

故夫汗者,治在表也。然汗法有三,一曰溫散。天遇寒勝之時,人逢陰勝之臟,夫陽氣不充,則表不能解,雖身有大熱,必用辛溫。一曰涼解,炎熱熾盛,表裡枯涸,陰氣不營,亦不能汗,宜用辛涼。一曰平解。病在陰陽之間,既不可溫,又不可涼,但宜平用,期於解表而已。

凡已得汗而脈尚躁盛者,此陰脈之極也,死。脈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若得汗而脈靜者,生。

凡病人神采外揚者,病發常多汗而躁急,蓋神既外揚,津無管束而妄泄。《經》所謂:陽虛虛陰必湊之,必須內守,方可逆挽。老子所謂: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真對症之藥也。若夫用藥,必取草木之性,下達而味沉重者,恆使勿缺。如灌園而頻頻沃之,以杜其枯竭也。

白話文:

出汗是治療表證的方法,但汗法有三种:温散、凉解和平解。遇上寒邪入侵,体内阳气不足,表层无法解表,即使身热,也要用辛温之法;炎热酷暑,表里枯竭,阴气不足,也无法出汗,宜用辛凉之法;若病在阴阳之间,既不能温也不能凉,就应采用平性的方法,只要解表即可。

如果已经出汗但脉象仍躁盛,则是阴气衰竭,必死;如果脉象躁盛但不出汗,则是阳气衰竭,同样必死。只有出汗后脉象平静,才能活命。

病人神采外露,往往伴随大量出汗和躁动不安,这是因为神气外泄,津液失控而妄泄。经书上说:“阳虚则阴必凑之”,必须内守精神,才能逆转局势。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正是针对这种病症的良药。用药方面,必须选取性寒沉重的草木药材,持续服用,不可间断,就像灌溉花园一样,要经常浇水,防止其枯竭。

所以傷寒過經熱不止,或發汗不徹用紫蘇煎湯,納入大壺,置被中接汗,內服辛涼之藥,使汗易出,而勿耗傷陰分也。

白話文:

因此,對於傷寒過了發病期但發熱仍未停止的情況,或者發汗不夠徹底的時候,使用紫蘇煎湯,裝在大壺裏,放在被子裏幫助排汗,同時內服辛涼的藥物,讓汗容易出來,而又不會過度損耗體內的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