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4)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 (4)
1. 論傷寒痞症
凡發熱惡寒其脈浮者,傷於陽也。若下太早,則邪盡入於裡,而為結胸。如不發熱而惡寒,其脈沉緊者,傷於陰也。若早下之,則邪聚結於心下而為痞。《經》曰:濁氣在上,則生䐜脹。又曰: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是也。然必結心下者,以陰受氣之處也,結胸則滿而痛為實,痞則滿而不痛為虛,痞滿下利者為虛,便閉者為實。若小便不利,其狀如痞,攻而不散者,是水飲內蓄,以致津液不行,治宜散水則愈。
若心下痞而惡寒者,是表裡症俱未解,當先解表,後與攻痞可也。大抵諸痞皆熱,故攻之多寒劑,所以諸瀉心湯,皆治傷寒痞滿,蓋滿在心胸,不在胃也。或雜病痞滿,有寒熱虛實之不同,《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氣於四臟,結而不散,則為痞。凡傷寒之痞,從外之內,故宜苦瀉。
雜病之痞,從內之外,故宜辛散。更有素因有積,又遇傷寒,寒氣入里,與積相合而為痞,乃使臟氣結而不通,此亦為臟結,必痛引少腹,入陰筋而死。
白話文:
[討論傷寒引起的痞症]
凡是出現發燒怕冷,且脈象浮動的人,這是因為陽氣受損。如果過早使用下法治療(如瀉下),則會導致病邪完全進入身體內部,進而形成結胸的病症。
若是沒有發燒卻怕冷,且脈象沉緊的人,這是因為陰氣受損。如果過早使用下法治療,則會讓病邪在心下聚集結塊,形成痞症。
根據古籍記載:濁氣上逆,就會產生脹滿的感覺。又說:病源於陰虛,卻誤用下法治療,結果就是造成痞症。然而,病癥之所以會集中在心下,是因為這是陰氣受損的部位。結胸會讓人感到飽脹且疼痛,是實證;痞症會讓人感到飽脹但不疼痛,是虛證。痞症伴隨下痢的是虛證,而便祕的則是實證。如果小便不暢,病狀看似痞症,但使用攻下法卻無法改善,這可能是因為體內蓄積了水分,導致津液運行不暢,應當採用排水法來治療。
如果心下有痞症且怕冷的人,表示表證和裏證都還未解決,應當先解表,再治療痞症。大多數的痞症都是由熱造成的,因此治療多使用寒性藥物,這也是為什麼各種瀉心湯都能治療傷寒所引起的痞滿,因為這些病滿的部位是在心胸,並非在胃。
至於其他疾病的痞症,會有不同的寒、熱、虛、實表現,《保命集》提到:脾臟無法將氣運送到其它四臟,氣血在體內結聚不散,就會形成痞症。凡是由傷寒引起的痞症,都是由外向內發展,因此適合使用苦味的瀉下藥物。
而其他疾病的痞症,是由內向外發展,因此適合使用辛味的散氣藥物。另外,如果原本就有宿疾,又感染傷寒,寒氣進入體內,與原有疾病結合形成痞症,會使臟腑氣血結聚不通,這也稱為臟結,患者會感到劇烈的疼痛,且疼痛會延伸到下腹部,甚至影響生殖器官,導致死亡。
2. 辨溫熱
溫熱之病,因外感內傷,觸動鬱火自內而發之於外,初則表裡俱熱,宜用辛涼之劑,兩除表裡之熱。久則表熱微而裡熱甚,又宜如承氣湯。苦寒之劑以瀉之,則熱退身涼,而病自己也。倘不諳伏氣溫熱之症,表裡俱熱者,而認作即病傷寒之症,用麻黃湯辛溫之劑以發表,則內熱愈甚,而斑黃狂亂之症起矣。或未用辛涼之劑以解表,便用承氣湯苦寒之劑以攻裡,則表熱未去,而結胸虛痞之症見矣。
白話文:
【辨識溫熱病】
溫熱病症,是因為外部感染與內部損傷,引動了鬱積的火氣從內部爆發至外部所導致。初期會出現內外都熱的現象,這時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同時消除內外的熱。
若病情延長,外表的熱會稍微減輕,但內在的熱會更嚴重,這時應使用像承氣湯這種苦寒的藥物來治療,藉此將熱排出,身體冷卻後,疾病就會自然痊癒。
然而,如果對潛藏的溫熱病症狀不熟悉,將內外都熱的情況誤認為即刻感染的風寒病症,使用麻黃湯這種辛溫的藥物來發汗,那麼內在的熱反而會更嚴重,進而可能引發皮膚黃疸、精神錯亂等症狀。
或者,在未使用辛涼藥物解表前,就直接使用承氣湯這種苦寒的藥物來攻擊內熱,結果可能是外表的熱還未消退,卻出現胸部脹痛、虛弱及消化不良等症狀。
3. 傷寒夾驚變驚
(傷寒門中雜症惟此小兒多犯而與大人異治)
夾驚者,因邪熱乘心,熱極生風,是以手足為之動搖,精神為之恍惚,咬乳面紅,痰壅氣喘,喉有鋸聲,口噤目竄而變驚候也。如痰熱皆在上焦橫擾者,可即吐之。若三焦俱客者,可即下之,熱中病即止,不可盡劑,蓋吐則傷氣,氣虛者悸,下則亡血。血虛者驚,故有過劑之後,而變慢驚者多矣。
白話文:
在傷寒疾病中,這種混雜症狀特別常見於小孩,且其治療方式與成人不同。
所謂的「夾驚」,是因為邪惡的熱氣影響到心臟,熱氣過盛導致身體產生類似風邪的反應,因此會出現手腳抖動、精神恍惚的症狀,吃奶時咬牙切齒、臉色泛紅,有痰塞住導致呼吸困難,喉嚨發出類似鋸木頭的聲音,口閉緊、眼神散亂,這都是驚嚇的表現。如果痰和熱都在上半身橫行幹擾,可以採取催吐的方式治療。若全身上下都受到影響,則應立即進行瀉下治療,熱氣一消退,病情就會停止,但不可過度使用藥物,因為催吐會傷害元氣,氣虛的人會感到心悸;瀉下會流失血液,血虛的人容易驚嚇,因此,過度使用藥物後,轉變成慢性驚嚇的情況很多。
4. 傷寒夾食
夾食者,有病先病時病後而得,如食後外感停滯,胸次既病,而為脹滿,大便酸臭,腹痛氣急者,此即病先所得是也。如胃氣衰微,邪熱入伏,以致消穀引食。若胃氣未虛,必與邪氣相爭而吐者,易治。如胃弱而既不能化,又不能爭,以致熱結胸膈者,此脾胃虛弱,即病時所得是也。
如病少痊,志食無度,以致停滯發熱者,此為食復,即病後所得是也。宜隨症虛實施治,實者,消導為先,虛者,佐以養胃。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傷寒夾食」的情況,意思是當一個人在生病期間或生病前後,因飲食不當而導致病情複雜。具體來說,如果一個人在吃飯後突然受到外界影響(例如天氣變化)而導致食物在胃裡滯留,進而引起胸部不適,胸口脹滿,大便味道酸臭,腹部疼痛,呼吸急促,這就是生病前因為飲食不當導致的問題。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一個人的胃功能已經減弱,再受到邪熱侵襲,會導致消化過快,胃口大開,想吃更多的食物。但如果胃部尚未虛弱,它會和邪氣抗爭,可能導致嘔吐,這種情況較容易治療。然而,如果胃部已經很虛弱,既無法正常消化,也無法和邪氣抗爭,導致熱量在胸膈部位積聚,這就是脾胃虛弱所導致的問題,也就是生病時因飲食不當造成的結果。
最後,如果一個人病後稍有好轉,但因控制不住食慾,過度飲食,導致食物在胃裡停留,再次發燒,這就是所謂的「食復」,即病後因飲食不當導致的問題。
對於這些情況,應根據病情虛實來調整治療方法。如果是實證,即身體狀況較強壯,應優先進行消化導瀉;如果是虛證,即身體狀況較虛弱,則應輔以養胃的方法來調理。
5. 傷寒發斑
斑有溫毒,有熱毒,有胃爛。溫毒者,即冬受寒,至春陽與陰氣相搏而發是也。熱毒者,是暑氣伏胃,因遇寒而發是也。胃爛者,或誤下而熱乘虛入胃,或失下而熱不得外泄,毒氣入胃深極也。故斑者,毒也。毒者,乖戾失常,偏陰偏陽之至也。外因六氣相感,胃有熱毒熏蒸,胃主肌肉,熱甚傷血,裡實表虛,故令周匝遍體,狀如咬齧,紅赤者,生,紫黑者,死。以熱極而胃爛也。
舌苔唇裂者,不治。治宜解毒清涼,不可表藥取汗,蓋表虛里實,發汗則益令開泄,更增斑爛矣。其陰症發斑者,或因汗吐下後,中氣虛乏,或因欲事耗損真陽,或因過服涼藥,遂成陰症,寒伏於下,逼其無根失守之火,上熏肺胃,而發斑點,其色淡紅,隱隱見於肌表,與陽症發斑,色紫赤者不同。此胃氣極虛,若服寒藥立見危殆,吳鶴皋曰:以參耆桂附,而治斑法之變也。
醫不達權,安足語此?若因風熱挾痰,而作搔癢成塊者,此輕症也。當與解毒辛散則愈。
內傷斑者,乃內傷元氣不足之病,因氣血兩虛,亦身痛心煩作熱,但脈虛大,懶於言動,倦怠自汗為異耳。若妄作外感有餘治,立見傾危,速進補中益氣湯,熟眠熱止而愈。丹溪曰:內傷發斑者,胃氣極虛,一身之火遊行於外,宜補以降之,大健中湯最佳,內用參、耆、歸、芍、炙草、半夏、桂、附,以薑棗水煎服。
若內有伏陰,誤服涼藥,逼其虛陽,浮散於外,而為陰斑,脈雖洪大,按之無力,或手足逆冷過肘膝者,先用炮姜理中湯,以復其陽,次隨症治,不應加附子。
白話文:
[傷寒引發皮疹]
皮疹的出現可能源自溫毒、熱毒或是胃部受損。溫毒的產生,通常是由於冬季受寒,在春季時身體的陽氣與體內陰氣相互衝突所導致。熱毒的情況,則是在胃部潛藏的暑氣,遇到寒冷刺激而爆發出來。胃部受損,可能是因為錯誤地進行瀉下療法,導致熱氣趁虛而入胃;或是因為未能適時瀉下,熱氣無法從體內排出,致使毒氣深入胃部。因此,皮疹的出現,代表體內存在毒素。毒素的產生,是因為體內陰陽失調,偏離了正常狀態。外在因素可能受到六種氣候影響,胃部熱毒燻蒸,由於胃主掌肌肉,熱氣過盛會傷害血液,造成裡實表虛的狀態,使得皮疹遍佈全身,形狀類似被咬噬,呈現紅色的是可以康復,若是紫色或黑色,則預示著病情嚴重。這是因為熱氣過度,導致胃部受損。
舌苔厚且嘴脣乾裂的人,治療困難。治療時應著重於排毒與清涼,不可使用促發汗的藥物,因為表虛裡實的情況下,發汗反而會讓身體更加虛弱,增加皮疹的嚴重性。對於因陰症導致的皮疹,可能是因為出汗、嘔吐、瀉下後中氣虛弱,或是因為性行為耗損了體內的陽氣,或是因為過度服用寒涼藥物,形成陰症。寒氣積聚在下腹部,迫使無根無據的火氣上昇,燻蒸肺部和胃部,進而產生皮疹,顏色較淡紅,隱約出現在肌膚表面,與因陽症產生的紫紅皮疹不同。這表示胃氣極度虛弱,如果服用寒涼藥物,立即會面臨危險,吳鶴皋曾說:使用人參、黃耆、肉桂、附子等藥物,是治療皮疹的一種轉變。
醫生若不懂得靈活運用治療方法,如何能處理這種情況?如果是因為風熱夾雜痰濕,導致皮膚搔癢並形成塊狀,這是較輕微的病症,應使用解毒辛散的療法即可康復。
內傷導致的皮疹,是由於內傷元氣不足,氣血雙虛所致,也會有身體疼痛、心煩發熱的症狀,但脈象虛弱、口齒不清、疲倦自汗等現象是其特徵。若誤診為外感疾病,採用過度治療的方法,將立即面臨生命危險,應迅速給予補中益氣湯,待熟睡後熱度消退即痊癒。丹溪認為:內傷導致的皮疹,胃氣極度虛弱,身體的火氣流竄在外,應通過補充來調節,大健中湯是最佳選擇,內含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炙甘草、半夏、肉桂、附子等成分,用水與薑棗煎煮服用。
若是體內有潛在的陰寒,誤服涼藥,導致虛弱的陽氣浮散於外,形成陰斑,雖然脈象看似洪大,但實際上無力,或是手腳冰冷超過肘膝部位,應先使用炮姜理中湯來恢復陽氣,再根據具體症狀進一步治療,若無效則可加入附子。]
6. 傷寒發疹
疹與斑實無大別,惟斑隱隱於皮膚之間,視之則得,疹則累累於肌肉之上,手摹亦知。斑則六淫相感而發,疹則毒氣久蓄而成。斑以清涼化毒為主,疹以透肌托裡為先。然疹屬陽,頭面宜先發至為止,且疹屬心火,斑屬三焦無根之火,其上侵於肺則一也。雖皆蘊熱日久,陽乘於陰,而致斑點外作,大抵斑有虛陽,疹多實熱,故內傷發斑,虛火遊行於外者,宜補中益氣湯,加葛根、芍藥,或調中湯補而降之。疹則始宜透托,次宜清解而已。
然疹之虛者,可以治斑之法治疹,斑之實者,可以治疹之法治斑,故不必以斑疹分,但當以虛實判可也。
白話文:
【傷寒出疹】
疹和斑其實並無太大的區別,只是斑是隱藏在皮膚下,肉眼看可見;疹則是出現在肌肉表層,用手摸也能感覺到。斑是由六種外來病邪所引發,疹則是由體內長時間蓄積的毒素所形成。治療斑的主要方法是用清涼藥物去化解毒素,而治療疹則應首先讓它從肌肉中透出,再顧及內臟。然而,疹屬於陽性,通常會先從頭部和臉部開始出現,直至全身。疹和心火有關,而斑則與三焦無根之火相關,兩者對肺部的影響是一樣的。儘管都是因為長時間的內熱,導致陽氣過盛,使斑點向外顯現,但大致來說,斑有可能伴隨虛弱的陽氣,疹則多由實熱引起。因此,對於內傷導致的斑,如果虛火在外遊走,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葛根和芍藥,或者用調中湯進行補養和降火。
對於疹,初期應使其透出,後期再進行清熱解毒即可。
然而,對於虛弱的疹,可以用治療斑的方法來治療;對於實熱的斑,也可以用治療疹的方法來處理。所以,不必過於區分斑和疹,只要根據病情的虛實來判斷和治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