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九 (5)
雜症大小合參卷九 (5)
1. 濕門(兒科)
夫天下默然而受其累者,濕之謂乎。脾為身主,最苦於濕,惟最苦者,最易受焉。如上部所積。遇濕則為痰;下部所積,遇濕則為痢。如值太陰濕土司天者,此氣化之濕也。如淫雨襲虛,或寢臥卑處,而受地土蒸濕,或汗濕久沾,或冒露奔走,此外感之濕也。如嗜瓜果,飲乳酪,啜酒漿,喜生冷,此內傷之濕也。
如因母有濕病,或體肥而多濕者,此稟受先天之濕也。然輕清為天,重濁為地,故土濕犯病者,厥體必重,治法惟宜滲濕,而利小便,不可發汗,並忌向火烘襲,致濕內淫,變生別病。然濕本土氣,而火熱能生土濕,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濕復燥干,濕病本不自生,多因火熱拂鬱,而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滯而生水濕,雖為濕症,而又兼熱症也。故濕熱相因者此耳。
白話文: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默默承受著一種困擾,那就是濕氣的問題。我們的脾臟是身體的主宰之一,最怕的就是濕氣,因為最怕它,所以最容易受到它的影響。例如,身體上部的積聚,遇到濕氣就會形成痰;下部的積聚,遇到濕氣就會變成痢疾。
如果遇到太陰濕土當令的季節,這是氣候變化導致的濕氣。像連綿不斷的雨天侵蝕虛弱的身體,或者睡在低窪潮濕的地方,遭受地下的濕氣蒸騰,或者汗水長時間浸潤皮膚,或者在露水中奔跑,這些都是外來的濕氣。再比如過度食用瓜果、乳酪、酒類和生冷食物,這是內部受到濕氣的傷害。
如果母親本身就患有濕病,或者體型肥胖而容易聚集濕氣,這就是先天就帶有的濕氣。然而,輕盈清新的屬天,厚重渾濁的屬地,所以被土濕侵擾生病的人,身體必然沉重。治療方法主要是排濕,促進小便,不可以讓患者出汗,並且避免用火烘烤,以免濕氣在體內肆虐,引發其他疾病。
然而,濕氣本源於土氣,而火熱可以生成土濕,所以夏季炎熱時萬物都顯得濕潤,秋季涼爽時濕氣又會變得乾燥,濕病本身不會自發,多是由於火熱鬱結,使得水液無法正常運行,於是停滯下來形成水濕,雖然表現為濕病,但實際上還夾雜著熱病。因此,濕熱交加的情況就是這樣產生的。
2. 小除濕湯
白朮,半夏,甘草,陳皮,厚朴,蒼朮
姜水煎。
白話文:
【小除濕湯】
成分包括:白術、半夏、甘草、陳皮、厚朴、蒼術。
這些藥材需用薑水來煎煮。
3. 參朮散
治小兒初受濕氣,身體頭疼發熱,惡風多汗,面浮作嘔,小便不利。
人參,豬苓,乾薑(泡),白朮,澤瀉,赤茯苓,木通,燈心(七莖),車前子(一捻),水煎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小孩剛開始受到濕氣影響,出現身體頭痛、發燒,怕風且多汗,臉部浮腫有想吐的感覺,以及小便不順的症狀。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豬苓、炮製過的乾薑、白朮、澤瀉、赤茯苓、木通、燈心(七根)、車前子(一小撮),用水煎煮後服用。
4. 除濕湯
治中濕吐瀉,助脾去濕。凡濕氣傷筋,手足軟弱不能抬舉,疼痛等症。
人參,橘紅,藿香葉,蒼朮(米泔水浸炒),大腹皮,茯苓,半夏(薑汁製),白朮,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除濕湯】
這帖藥方用於治療因濕氣過重導致的嘔吐與腹瀉,並能強化脾胃,去除體內濕氣。對於因為濕氣侵襲肌肉,造成的手腳無力,難以舉動,以及相關的疼痛症狀,都有改善效果。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陳皮、藿香葉、炒過的蒼朮(先以米泔水浸泡)、大腹皮、茯苓、薑汁製過的半夏、白朮和甘草(每種藥材用量約為一錢),將所有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5. 方脈濕門合參(附濕熱)
濕為陰邪,《經》曰: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又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者土之氣,土者火之子,故濕能生熱,熱亦能生濕。然濕有自外人者,有自內出者,東南地卑多濕,故多從外入。凡患腿腳氣者居多,治當汗散,久者宜疏通滲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濕面乳酪飲酒,故寒氣怫鬱,濕不能越,以致腹脹如鼓,或通身浮腫,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內而出也。宜辨其元氣虛實,而通利二便,更須對症施治,不可執一概拘。
蒼朮乃治濕之要藥,上下部濕皆可用。若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臥,宜去濕痰,燥濕健脾,須用蒼白二朮、半夏、茯苓之類。凡治上部濕,宜蒼朮功烈。下部濕宜升麻提之,外濕宜表散,內濕宜淡滲,下焦濕腫及痛,並膀胱有火邪者,必須酒洗,防已、黃柏、龍膽草、蒼朮之類。
有在天之濕,雨露霧是也。在天者本乎氣,故先中表之榮衛。有在地之濕,泥水是也。在地者本乎形,故先傷肌肉筋骨血脈。有飲食之濕,酒水乳酪是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傷於脾胃。有汗液之濕,謂汗出沾衣,未經解換者是也。
有太陰脾土所化之濕,不從外入者也,陽盛則火勝,化為濕熱;陰盛則水勝,化為寒濕,其症發熱惡寒,身重自汗,筋骨疼痛,小便秘澀,大便溏泄,腰痛不能轉側,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
《經》曰:因於濕,首如裹。濕氣蒸於上,故頭重。又曰:濕傷筋,故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又曰:濕勝則濡泄。故大便溏泄,大便泄,則小便澀。又曰,濕從下受之,故跗腫。又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故腹脹肉如泥,濕氣入腎,腎主水,水流濕,各從其類,故腰痛。
東垣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聖人之言,雖布在方策,其不盡者,可以意求。夫濕淫從外而入里。若用淡滲之劑以除之,則降之又降,足復益其陰、而重竭其陽,陽氣愈削,則精神愈短,是陰重強,陽重衰,反助其邪之謂也。故用升陽風藥,兼實脾土以除濕即瘥,用羌、獨、升柴、防風、根炙甘草、制白朮、炒白芍,水煎熱服。大法云:濕淫所勝,風以平之。
又曰: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愈。又曰:客者除之,是因曲而為之直也。猶土在水中則為泥,得和風暖日,則成土矣。聖人之法,可以類推,舉一而知百也。
有腳氣類傷寒,發熱惡寒,必腳脛間腫痛,俱從濕治。《千金方》有陰陽之分,陰腳氣脛處腫而不紅,陽腳氣腫而紅者是也。有濕熱發黃一身盡疼,發熱者當從郁治,凡濕熱之物不鬱則不黃,當用逍遙散,切忌茵陳五苓散,用之者十不一生。
凡傷寒必惡寒,傷風必惡風,傷濕必惡雨,如傷濕而兼惡寒無汗,骨節疼痛、脈濡而浮,四肢痿弱,此表中濕也,名曰濕痹。宜滲泄分利,五苓加減。仲景有甘草附子湯,內用白朮、炙草、桂枝、附子四味。取白朮固中扶脾而燥濕,桂枝疏泄鼓舞以外散,附子辛熱以除陰寒凝滯,炙草溫中甘緩取暫以中留,勿任附子速下也。制方之妙,備得其宜矣。
若關節重痛,浮腫喘滿,腹脹類悶,昏不知人,其脈必沉而緩,或沉而微細,此名中濕,宜除濕湯。有破傷處,因澡浴濕從瘡口而入,其人昏迷沉重,狀類中濕,名曰破傷濕,宜白朮酒。
濕熱之原,因寒溫飢飽失常,喜怒勞役過度,以傷脾胃,脾胃為水穀之海,調則運行水穀而致精華,傷則動火,熏蒸水穀而為濕熱,且胃司納受,脾司運化,今脾既不運化,則飲食停積而濕熱愈生矣。治法壯者暫攻濕熱,虛者攻補兼施,而補脾消穀導水,三者不可闕一也。若一概妄治,愈攻愈虛,腫痛日甚,五皮五子反瀉其氣,卒至夭枉矣。
丹溪曰:首為諸陽之會,其位高,其體虛,其氣清,故清明系焉。何為濕熱熏蒸?清道不通,沉重不利,似乎有物以蒙之,久而不治,濕鬱為熱,熱而不去,熱傷於血,而不能養筋,故大筋軟短,而為拘攣,濕熱傷筋,不能束骨,故小筋弛長,而為痿弱。王太僕曰:素常氣疾,濕熱加之,氣濕熱爭,故為腫也。
陽氣漸盛,陰氣漸微,致邪伐正,氣不宣通,故四肢發腫,蓋諸陽受氣於四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