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九 (3)
雜症大小合參卷九 (3)
1. 六和湯
治氣不升降,霍亂轉筋,嘔吐泄瀉,寒熱交作。
縮砂仁,半夏,杏仁,人參,甘草(炙),赤茯苓,藿香葉,白扁豆(薑汁炒),木瓜,香薷,厚朴(薑汁製),薑棗水煎服。
白話文:
[六和湯]這方藥用於治療氣機不順,無法正常升降的情況,像是霍亂導致的肌肉痙攣,以及反覆的噁心嘔吐和腹瀉,還有時冷時熱的症狀。
所需藥材包括:縮砂仁、半夏、杏仁、人參、炙甘草、赤茯苓、藿香葉、薑汁炒過的白扁豆、木瓜、香薷、薑汁製過的厚朴。所有藥材加在一起,用水與薑、大棗一同煎煮後服用。
2. 清膈飲子
治小兒伏熱,嘔吐煩渴,五心熱,小便赤少。
香薷(三錢),淡竹葉,人參,半夏曲,檀香(各二錢),甘草(一錢),茯苓(三錢),粳米(五錢)
薑棗同煎,食遠冷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小孩潛藏體內的熱氣,導致的嘔吐、口渴煩躁,手心腳心發熱,以及小便呈現紅色且量少的症狀。
藥方成分包括:香薷(9克)、淡竹葉、人參、半夏曲、檀香(各6克)、甘草(3克)、茯苓(9克)、粳米(15克)。
煎煮時加入薑和棗,飯後一段時間趁冷服用。
3. 六一散
(一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
治傷暑。一方加辰砂名辰砂益元散;一方加青黛名青黛益元散。
滑石(六兩,研細,水飛),甘草(一兩,曬燥),為末,新汲水或冷燈心湯下。
白話文:
[六一散]
(又稱為益元散、天水散)
用於治療中暑。有一種配方會額外加入辰砂,稱為辰砂益元散;另一種則會加入青黛,稱為青黛益元散。
具體配方是:滑石六兩,需先研磨成細粉並用水飛法處理;甘草一兩,需晾乾後使用。兩者混合後研成粉末,服用時可用新打上來的井水或是冷燈心湯沖服。
4. 天生白虎湯
治中暑。搗西瓜汁,濾去渣,灌即醒。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中暑的情況。做法是將西瓜搗碎榨汁,然後過濾掉果肉渣滓,讓人喝下西瓜汁,喝了之後就會清醒過來。
5. 去桂五苓散
治小兒伏暑作渴。
豬苓,白朮,赤茯苓(各五錢),澤瀉(七錢五分),為末,用車前子、燈心同煎湯調服。如吐不止加生薑自然汁。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小孩因為暑熱潛藏在體內而產生口渴的症狀。
使用豬苓、白朮、赤茯苓(各自使用五錢),澤瀉(使用七錢五分),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車前子和燈芯草一起煎煮成湯,再以此湯來調和藥粉服用。如果嘔吐的情況持續不止,則可添加生薑的原汁一同服用。
6. 方脈暑門合參
暑為陽邪,心屬離火,故暑先入心,從其類也。六月暑氣盡出於地上,此氣之浮也。《經》曰:夏氣在經絡,長夏氣在肌肉,表實里必虛,氣熱則走泄,故《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然盛熱之氣著人,有冒、有傷、有中,三者有輕重之分,虛實之辨。若腹痛水泄者,胃與大腸受之,噁心者,胃口有痰飲也,此所謂冒暑也,可用黃連香薷飲為主,隨症加減。
蓋黃連退暑熱,香薷消蓄水,若身熱頭疼,躁亂不寧,或身如針刺者,此熱傷在肉分,為傷暑也,當以白虎湯加柴胡。如氣虛者加人參。若咳嗽寒熱,盜汗不止脈數者,熱在肺經,為中暑也。此乃盛火乘金,急治則可,遲則不救,宜用天水散之類,卻暑清肺,或生脈飲加減主之。
東垣論暑症,同冬月傷寒,傳變為症不一,彼為寒邪傷形,此則暑熱傷氣。若元氣虛甚,有一時不救者,與傷寒陰毒,頃刻害人實同也。
脈盛身熱,謂之中熱,乃有餘之症,其候頭疼壯熱,大渴引飲,宜清涼之劑。脈虛身熱謂之中暑,乃不足之症,其候頭痛惡寒,形面拘垢,宜用溫散之劑。甚有陰寒之極者,法當補陽氣為主,先哲大用姜附,此《內經》舍時從症之法也。若香薷飲者,乃散陽氣導真陰之劑,時珍曰:香薷乃是夏月解表之藥,猶冬月之用麻黃。若氣虛房勞用之,反成大害。
長夏炎蒸,濕土司令,故暑必兼濕。凡兒便秘煩渴,或吐或利者,以濕盛則氣不得施化也。故治惟宜扶脾和胃,以助施化,濕自散矣。
暑風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有因火者,有因痰者。夫火,君相二火也;暑,天地二火也,內外合而炎爍,所以卒倒也。痰乃人身之津液,因暑氣鼓激而為痰,礙塞心之發道,手足不知動躡而卒倒也。如人實者,二症皆可用吐。《經》曰:火鬱則發之。吐即發散也,吐醒後,可用清劑調治,切不可飲以冷水及臥濕地,閉絕三焦流通之氣,為害不小。
注夏者屬陰,而元氣不足。凡夏初春末頭疼腳軟,食少體熱者是也,宜補中湯,去升柴加炒柏白芍主之。
天時至於夏,天道南行,屬火而熱,在人則心應之。然寒則傷形,熱則傷氣,人與天地同一橐龠。夏月天之陽氣,浮於地表,人之陽氣,浮於肌表,況被盛暑所傷,膚腠疏豁,氣液為汗,發泄於外,是表裡之氣俱虛矣。不善攝生者,暑熱傷於外,生冷戕於中,若之何而能運化也。
是以水穀停積而為濕熱,發為嘔吐,為泄瀉,甚則吐瀉俱作,而揮霍亂也。若不即病,則濕熱怫鬱於內,他日為瘧為痢之所由也。人謂伏陰在內者,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其誤甚矣。
暑為陽邪,故蒸熱;暑必兼濕,故自汗;暑濕於心則煩,於脈則渴,於脾則吐利,上蒸於頭,則重而痛。暑能傷氣,故倦怠。夏至日後病熱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包絡之經,暑喜傷心故也。其脈虛或浮大而散,或弦細芤遲,蓋熱傷氣,則氣消而脈虛弱,治法大略宜清心,利小便,補真氣為要。
熱渴者,並宜滋水,蓋渴則陽氣內伐,熱含於腎,令人骨乏無力,總由火盛則金病,水衰腎與膀胱俱竭之狀,當急救之,滋肺氣以補水之上源,所以有生脈散,既扶元氣,復保肺生津耳。
一凡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為中暍,是動而得之,陽症也。其病必苦頭痛,發燥熱而惡熱,捫之肌膚則火熱,而汗大泄,無氣以動,大渴引飲,乃天熱外傷元氣也,宜清暑益氣,用香薷、黃連、扁豆、人參、黃耆、五味、知母、石膏之類。若吐瀉脈沉微者,不可用涼藥。
一凡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涼臺冷館,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陰症也。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而無汗,此為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辛溫之劑以解表解寒,發起陽氣,散水和脾則愈,用厚朴、紫蘇、乾葛、藿香、羌活、蒼朮之類,此名為中暑,實亦傷寒之類耳。
若外既受寒,內復傷冷,則於前藥再加乾薑、縮砂、神麯之類,此非治暑也,治因暑而致病者也。
一既傷暑熱,復傷生冷,當此陽外陰內之時,復犯外熱內寒之症,尤宜先治其內,溫中消食,次治其外,清暑補氣,仍以理脾為主,而於前陰陽二條內,相兼取用,蓋夏月陽氣浮外,陰氣伏內。若飲食勞倦,內傷中氣,或酷暑勞役,外傷陽氣者,常多患之,法當調補元氣,佐以解暑。
若陰寒之症,宜用大順散,桂附大辛熱之藥,此《內經》舍時從症之良法,令人患暑症歿,而手足指甲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溫其內,泛用香薷飲之類所誤,夫香薷飲乃散陽氣導泄真陰之劑也,有是症而服之,斯為對症。若未患暑病先服預防,適所以招暑也。加人元氣素虛,或房勞過度,而飲之者為禍尤甚。
若欲預防,惟生脈散為夏令最宜。
風寒濕皆地之氣,系濁邪,所以俱中足經,暑乃天之氣,系清邪而且屬火,所以多中手少陰心經,其症多與傷寒相似,但傷寒初病,未至煩渴,暑初病即渴,傷寒脈必浮盛,暑脈虛弱,為不同耳。
暑乃六氣之一,即天上火,惟此火可寒水折之,非比爐中火、龍雷火也。然暑傷心,心屬南方火,從其類也。小腸為心之腑,利心經暑毒,使由小腸出,故青蒿、香薷為要藥。暑病不得發汗者,蓋暑熱傷氣,汗為心液,汗多亡陽耳。
有因傷暑,極飲冷水,或醫者過投冷劑,致吐利不止,外熱內寒,煩躁多渴,甚欲裸形,狀如傷寒,此陰盛格陽,宜用溫藥香薷飲,加附子,或五苓湯佳,妙在肉桂,並宜冷服。蓋三伏之中,傷寒發熱,與傷暑發熱,症候相似,而治天淵,辨認不真,禍如反掌。《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夫寒傷形,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不傷形,所以脈虛。且心主脈,肺朝百脈,肺旺則四臟之氣皆旺,肺虛則脈絕短氣也。傷寒發熱,寒邪傷衛,邪客於表,故無汗,屬有餘症,主治在外。傷暑發熱,熱邪傷榮,元氣有傷,故多汗,為不足症,主治在內。總暑熱之邪,易傷元氣,況腹中陽虛,陰伏在內,故聖人立法,未有不顧天元之真氣為主。
有因冒暑,吐極胃虛,百藥不入,粒米不受,病甚危篤,急用人參一錢,黃連五分,薑汁炒焦,糯米一撮。水煎一小鐘,候冷,茶匙徐徐潤下,少頃再入一匙,得數匙不吐,盡一小杯,便可投藥食矣。若脈沉遲微細,手足厥冷者,又宜溫補,以熱藥冷飲之法,則黃連又所禁用矣。
四月屬已,五月屬午,火太旺則金衰。六月屬未土,太旺則水衰,故在夏候,宜滋養金水二臟為主,蓋腎水藉肺金以補其不足,今當金水兩衰,子母俱困,故古人於夏月獨宿淡味,兢兢業業,意有在也。十月屬亥,十一日屬子,正火氣潛藏,必養其本,然之真,以助來春生髮之氣,且春末夏初,無頭疼腳軟諸病,故《經》曰:冬藏精者,春不病溫。
人當酷暑,則身中之陽,體天道浮越地表而難藏,百脈之陰感時令,樹木流津而莫斂,中氣疏泄而耗散,一陰來復,而始生,火太旺,則金水受傷,陽既虛則心脾俱困,衛生君子,可不謹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