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九 (4)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九 (4)

1. 五物香薷飲

驅暑和中通用。

香薷,扁豆(炒),厚朴(薑汁炒),茯苓,甘草,水煎溫服。

白話文:

用來驅除暑氣並調和中焦。

香薷、扁豆(炒過)、厚朴(用薑汁炒過)、茯苓、甘草,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2. 生脈散

生津止渴,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乾出汗。

人參(一錢),麥冬(二錢),五味子(八分),水煎服。

火氣赫曦則金為所制,而絕寒水生化之源,故氣短倦怠,出汗者皆手太陰本症也。人參補氣為君,所謂損其肺者,益其氣也;五味子酸斂,能收肺家耗散之金;麥門冬甘寒,濡肺經燥枯之液。三者皆扶其不勝,使火邪不能為害也。司天屬火之年,時令燥熱之際尤為要藥。

白話文:

這方子用於治療因熱傷元氣導致的口乾、出汗、氣短、倦怠等症狀。人參補氣,五味子收斂肺氣,麥冬滋潤肺經,三者協同作用,可緩解燥熱對人體的傷害,特別適合在炎熱季節使用。

3. 人參白虎湯

治伏暑發渴,嘔吐身熱,脈虛自汗。

人參(二錢五分),知母(二錢),石膏(四錢),甘草(一錢),加粳米一合水煎。

白話文:

治療暑熱導致口渴、嘔吐、發燒,脈搏虛弱、容易出汗的症状,可以用人參二錢五分、知母二錢、石膏四錢、甘草一錢,加上一合粳米,用水煎服。

4. 香樸飲子

治大人小兒伏熱吐瀉,虛煩作亂。

人參,半夏(湯泡七次),香薷(各八分),蘇葉,木瓜,廣皮,厚朴,烏梅,扁豆(各七分),茯苓(一錢),澤瀉(六分),甘草(三分),棗姜同煎。

白話文:

治療大人小孩因暑熱引起的嘔吐腹瀉,以及虛煩不安,可用人參、半夏(湯泡七次)、香薷(各八分)、蘇葉、木瓜、廣皮、厚朴、烏梅、扁豆(各七分)、茯苓(一錢)、澤瀉(六分)、甘草(三分),與棗姜一同煎服。

5. 十味香薷飲

消暑氣和脾胃。

香薷,人參,陳皮,炒白朮,炙黃耆,炒扁豆,茯苓,厚朴(薑汁炒黑色),木瓜,炙甘草,水煎冷服。

白話文:

用香薷、人參、陳皮、炒白朮、炙黃耆、炒扁豆、茯苓、薑汁炒黑的厚朴、木瓜、炙甘草,加水煎煮後放涼飲用,可消暑氣和養護脾胃。

6. 六味五苓散

治伏暑熱,及胃濕而泄瀉煩渴,小便不利。

赤茯苓,澤瀉,豬苓,炒白朮,官桂,車前子,加生薑燈心,水煎溫服。

白話文:

治療暑熱導致的胃濕泄瀉、口渴、小便不利,可以用赤茯苓、澤瀉、豬苓、炒白朮、官桂、車前子,加生薑、燈心,用水煎服,溫熱服用。

7. 治暑風卒倒法

凡人中暑先著於心,一時昏迷,切不可飲以冷水,並臥濕地,以致閉絕三焦虛通之氣,且與暑氣相擊,禍在反掌,其法先以熱湯或童便灌之,及用布蘸熱湯熨臍並氣海,令暖氣透臍腹俟。其甦醒,然後進藥。若途中卒然暈倒,宜急扶在陰涼處,灌以童便或攪地漿飲之。

白話文:

人中暑時,首先會心慌昏迷,千萬別喝冷水,更別躺濕地上,這樣會阻礙三焦氣機的流通,還會與暑氣相衝,後果不堪設想。正確的做法是用熱湯或童尿灌下去,並用熱毛巾敷在肚臍和氣海穴,讓溫暖的氣流滲透進腹部,等病人醒過來再服藥。如果在路上突然暈倒,要趕快扶到陰涼處,灌童尿或地漿水。

8. 大順散

冒暑過飲,脾胃受濕,水穀不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

甘草(三斤,炒焦黃),乾薑(炒),杏仁(去皮、尖,炒焦枯),肉桂(去皮,不見火,各六兩四錢),為末,每服三錢。如煩渴井花水調下,或沸湯點服亦可。

白話文:

夏天貪涼喝太多冷飲,脾胃受寒濕侵襲,導致水谷消化不良,引起霍亂嘔吐,臟腑失調。用甘草、乾薑、杏仁、肉桂各適量,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可用井水或沸水調服。

9. 清暑益氣湯

治長夏濕熱蒸人,四肢精神困倦,身熱喘煩,心下膨悶,或利,或渴,自汗體虛。

人參,白朮(炒),陳皮,神麯(炒),澤瀉(各五分),黃耆(炙),蒼朮(制),升麻(各一錢),甘草,乾葛(各三分),五味子(九粒,杵)

熱傷元氣,清濁不分,《經》曰: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清氣在下,則生饗泄。黃耆、二術為元氣之保障,人參、五味為治節之藩籬,升麻、葛根引清氣上升,神麯、澤瀉分濁氣下降,陳皮和胃,炙草和中,根本充實,清濁不淆,雖有濕熱之邪無所客矣,故曰清暑益氣湯。

白話文:

清暑益氣湯 方劑說明

症狀: 長夏濕熱,蒸蒸發熱,四肢無力,精神倦怠,身體發熱,呼吸急促煩躁,心胸脹悶,或腹瀉,或口渴,容易出汗,體虛乏力。

藥物組成:

  • 人參五分
  • 白朮五分(炒)
  • 陳皮五分
  • 神麯五分(炒)
  • 澤瀉五分
  • 黃耆一錢(炙)
  • 蒼朮一錢(制)
  • 升麻一錢
  • 甘草三分
  • 乾葛三分
  • 五味子九粒(搗碎)

方劑原理:

濕熱傷及元氣,導致清濁不分,身體機能失調。

  • 《經》書中提到:濁氣上浮,就會造成腹脹;清氣下沉,就會導致腹瀉。
  • 黃耆、白朮補益元氣,是身體的根本。
  • 人參、五味子固護元氣,是身體的屏障。
  • 升麻、葛根引導清氣上升。
  • 神麯、澤瀉引導濁氣下降。
  • 陳皮和胃止嘔。
  • 甘草調和脾胃。

此方藥物互相配合,使元氣充沛,清濁分明,濕熱之邪無處可藏,故稱為「清暑益氣湯」。

10. 暑門要藥

清散暑氣,如薄荷、扁豆、香薷、木瓜、陳皮、厚朴、滑石、川黃連、生甘草、麥門冬、赤茯苓、連翹、黃芩、黑山枝、木通、澤瀉之類,隨候採用。

白話文:

要清散暑氣,可以使用像是薄荷、扁豆、香薷、木瓜、陳皮、厚朴、滑石、川黃連、生甘草、麥門冬、赤茯苓、連翹、黃芩、黑山枝、木通、澤瀉等藥材,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清暑調元,如人參、麥冬、生地、五味子、香薷、扁豆、黃連、茯苓、生甘草之類,隨候採用。

白話文:

清熱解暑,調理身體,可以使用人參、麥冬、生地、五味子、香薷、扁豆、黃連、茯苓、生甘草等藥材,根據情況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