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10)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10)

1. 一字散

治破傷風。

金頭蜈蚣(一條,去頭、足,炙),天麻(五錢),草烏頭(去蘆,五錢),香白芷(少許),全蠍(十個),為末,每服一字,發熱清茶下,發寒溫酒,或半夏茯苓下。

治破傷風,血凝心,針入肉三證如神,方用烏鴉翎燒灰,存性,細研,酒服一錢,或白滾湯下。

白話文:

治破傷風:

方一:

  • 金頭蜈蚣一條,去頭足,炙乾研末。
  • 天麻五錢,研末。
  • 草烏頭五錢,去蘆頭,研末。
  • 香白芷少許,研末。
  • 全蠍十個,研末。

以上五味藥材混合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發熱時用清茶送服,發寒時用溫酒送服,或用半夏、茯苓等藥材佐助服用。

方二:

  • 烏鴉翎燒成灰,保留藥性,研成細末。

每次服用一錢,用酒送服,或用白滾湯送服。

注釋:

  • 破傷風:古代醫學術語,指因傷口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肌肉痙攣、抽搐、牙關緊閉等。
  • 血凝心:古代醫學術語,指因血液凝固堵塞心脈,導致心臟功能障礙。
  • 針入肉三證:古代醫學診斷方法,指針刺入肉中,會出現疼痛、腫脹、出血等三種症狀。

現代白話文翻譯:

治療破傷風:

方法一:

  • 將金頭蜈蚣一條,去除頭部和足部,烤乾研磨成粉末。
  • 將天麻五錢研磨成粉末。
  • 將草烏頭五錢,去除根部,研磨成粉末。
  • 將香白芷少許研磨成粉末。
  • 將全蠍十個研磨成粉末。

將以上五種藥材混合在一起,研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發燒時用清茶送服,發冷時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半夏、茯苓等藥材輔助服用。

方法二:

  • 將烏鴉翎燒成灰,保留藥性,研磨成細粉。

每次服用一錢,用酒送服,或用白開水送服。

註解:

  • 破傷風:指因傷口感染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肌肉痙攣、抽搐、牙關緊閉等。
  • 血凝心:指因血液凝固堵塞心血管,導致心臟功能障礙。
  • 針入肉三證:古代醫學診斷方法,指針刺入肌肉會出現疼痛、腫脹、出血等三種症狀。

現代醫學提示:

上述治療方法屬於傳統中醫療法,僅供參考,請勿自行使用。如需治療,請咨詢專業醫生,以免延誤病情。

2. 方脈胃風合參

胃風者,因食後風冷而致其候,脹滿食飲不下。形瘦腹大,惡風頭汗,隔塞不通,其脈右關弦而緩帶浮,宜用胃風湯主之。又曰:胃風之症,治嘔而愈嘔者是也。此皆好食甘甜之物,膏粱之味,積久成熱,因而生風,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宜用川烏一兩,洗淨,去皮、臍,不去尖,以漿水一碗煮乾,每枚切作二片,復用漿水一碗煮盡,切作四片,每細嚼一片,以少溫水下,少頃,嘔遂止。古書之治法如此,臨症宜審用之。

白話文:

胃風是指吃飯後受風寒所致的疾病,症狀包括肚子脹滿、吃不下東西、身體消瘦、腹部卻很大、怕風、頭部出汗、消化不良,脈象右關脈弦而緩且浮。這時候可以用胃風湯來治療。此外,胃風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治療嘔吐反而會更厲害。這是因為患者平時喜歡吃甜食和肥膩的食物,長期積累熱氣,最終導致風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可以用川烏一兩,洗乾淨,去皮、臍,不去尖,用漿水煮乾,切成兩片,再用漿水煮完,切成四片,每次細嚼一片,用溫水送服,不久就能止嘔。古書記載的治療方法就是這樣,實際應用時要根據病情靈活運用。

3. 胃風湯

風冷入於腸胃,泄下鮮血,腸胃濕毒,下如豆汁。

人參,茯苓,川芎,當歸,桂,白朮,白芍(各等分),加粟米百粒,水煎服。如腹痛加木香。

白話文:

如果因為風寒入侵腸胃,導致拉肚子帶血,而且伴隨腸胃濕熱,排泄物像豆漿一樣,可以試試用人參、茯苓、川芎、當歸、桂枝、白朮、白芍等分,再加一百粒粟米,水煎服用。如果肚子痛,可以再加木香。

4. 方脈痛風五痹合參(附麻木虛癢)

《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風氣勝者為行痹,行痹者,行而不定也,今稱為走注疼痛,俗名流火及歷節風。寒氣勝者為痛痹,痛痹者,疼痛苦楚,關節浮腫,世稱為痛風及白虎飛屍。濕氣勝者為著痹,著痹者留著其處而不移,世稱為麻木不仁,或痛著一處,始終不移者是也。

凡風則陽受之,故為痹行,寒則陰受之,濕則皮肉筋骨受之,故為痹著而不去,皮膚不仁,是以夫痹從風寒濕之所生也。

《經》又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此以所遇之時。所客之處命名。以時令配五臟所合而言也,至陰者六月也。又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又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白話文:

《經》上說:風寒濕三種氣候因素同時入侵,就會導致痺症。風氣盛行時稱為行痺,行痺就是疼痛部位遊走不定,現在叫做走注疼痛,俗稱流火或歷節風。寒氣盛行時稱為痛痺,痛痺就是疼痛劇烈,關節腫脹,俗稱痛風或白虎飛屍。濕氣盛行時稱為著痺,著痺就是疼痛固定在一處,不會移動,俗稱麻木不仁,或是疼痛固定在某個部位,始終不移。

凡是風寒濕三種因素,風則陽氣受之,所以會導致痺症遊走,寒則陰氣受之,濕則皮膚、肌肉、筋骨受之,所以會導致痺症固定不移,皮膚失去知覺,因此痺症是由風寒濕所導致。

《經》上又說:冬季遇此症者稱為骨痺,春季遇此症者稱為筋痺,夏季遇此症者稱為脈痺,六月(至陰)遇此症者稱為肌痺,秋季遇此症者稱為皮痺。這是根據發病時間和病變部位命名的,以時令配五行所合而言。又說:痺症侵入臟腑者會致死,停留在筋骨間者會長期疼痛,停留在皮膚間者較易痊癒。又說:疼痛是因為寒氣過多,有寒氣就會疼痛。

其不痛不仁者,痛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營故為不仁,蓋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皮則寒,故此五者則不痛也。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皆由內虛為本,可以風名,不可以作風治也。

統旨曰:風痹者,遊行上下,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於關節,筋脈弛縱而不收也。寒痹者四肢攣痛,關節浮腫。濕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緩弱,皮膚不仁,精神昏塞。熱痹者臟腑移熱,復遇外邪客搏經絡,留而不行,陽遭其陰,故𥉂痹熻然而悶,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之狀,唇口反裂,皮膚色受。(《經》言:止有風寒濕三痹,此更有熱者,蓋郁久成熱,熱在三氣之內變生者耳。

白話文:

痺症不痛不仁,是因為疼痛時間長,深入骨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時而疏通時而阻塞,所以感覺不到疼痛。皮膚得不到氣血滋養,就會失去知覺,變得麻木。痺症在骨頭裡,就會感到沉重;在血管裡,就會血流凝滯;在筋腱裡,就會屈伸不利;在肌肉裡,就會麻木不仁;在皮膚裡,就會感到寒冷。因此,這五種情況都不會感到疼痛。

所有痺症都容易在寒冷時加重,在溫暖時緩解,這是因為內虛是根本原因,雖然可以用風來形容,但不能用治療風的方法來治療。

風痺會在全身遊走,隨著虛邪遊走,與氣血交搏,聚集在關節處,導致筋脈鬆弛,不能收縮。寒痺則會導致四肢攣痛,關節腫脹。濕痺會停留在一個地方,不易移動,伴隨多汗,四肢無力,皮膚麻木,精神昏沉。熱痺是臟腑的熱氣外散,遇到外邪入侵,阻塞經絡,陽氣被陰邪所傷,因此會感到痺痛灼熱,肌肉發熱,體表像老鼠在爬一樣,嘴唇開裂,皮膚顏色改變。古書上說只有風寒濕三種痺症,這裡還有熱痺,這是因為長期鬱積化熱,熱氣在風寒濕三氣之中變化而生。

)三氣合而為痹,則皮膚頑厚或肌肉痠痛,此為邪中,周身搏於血脈,積年不已則成癮疹風瘡,搔之不痛,頭髮脫落,治宜疏風涼血。總由營衛舍虛,外邪留居,血氣凝結而成也,太抵濕多則腫,熱多則痛,陰虛則脈弦數,而重在夜,陽虛則脈虛大則重在日。

痹者,閉也。五臟六腑正氣,為邪氣所閉,則痹而不仁。痹雖有五,多由體虛之人,腠理空疏,為風寒濕三氣侵入於皮脈肌筋骨,不能隨時驅散,留滯於內,久而為痹。其為病也,寒多則掣痛,風多則引注,濕多則重著。然風寒濕三氣客於經絡,為病不一,或為痛或為癢,或為麻痹不仁,或為手足緩弱,所以然者,有新久輕重之分,有濕痰死血之異耳。治以攻補兼施,而標本兼顧也。

白話文:

當三種氣(風、寒、濕)結合在一起,就會導致皮膚粗糙或肌肉痠痛,這就是邪氣入侵的表現。邪氣在血脈中遊走,長期不癒就會形成癮疹、風瘡,抓撓時不痛,頭髮也會脫落,治療需要疏風涼血。總體來說,這些疾病都是由於營衛虛弱,外邪滯留,導致血氣凝結所致。濕氣重則腫脹,熱氣重則疼痛,陰虛則脈象弦細數,而且病情在夜間加重,陽虛則脈象虛大,病情在白天加重。

痹症是指經絡閉塞,五臟六腑的正氣被邪氣阻礙,導致感覺麻木。雖然痹症有五種,但大多發生在體虛之人,他們的肌膚腠理疏鬆,容易被風寒濕三氣入侵皮脈、肌筋骨,無法及時驅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痹症。痹症的症狀根據三氣的比例不同而有所差異,寒氣重則會抽搐疼痛,風氣重則會牽引疼痛,濕氣重則會沉重壓迫。然而,風寒濕三氣侵入經絡,所引起的疾病並不相同,可能出現疼痛、瘙癢、麻木不仁、手足無力等症状,這些差異與發病時間、嚴重程度、濕痰、死血等因素有關。治療需要攻補兼施,同時兼顧標本。

薄桂味薄,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朮等藥至痛處成功;葳靈仙治上體痛風;漢防己治下體痛風。然虛弱人並當以氣血藥兼之。方能有力運行藥勢。

痛風者,古名痛痹,俗謂之白虎歷節風,即四肢骨節走症也。夫氣行脈外,血行脈內,晝行陽,夜行陰,各二十五度,得寒則行遲而不及,得熱則行速而太過,內傷外感則疾作矣。彼痛風者,因血受熱已自沸騰,或再涉冷受濕取涼,熱血得寒,汙濁礙澀,榮衛難行,堅牢閉礙,邪正交戰,所以作痛,夜痛甚者,行於陰也。

治當以辛烈暴悍之劑,流散寒濕開鬱行氣,破瘀豁痰,舒風和血,開發腠理,則怫鬱開,而血行氣和自愈,大約有餘則發散攻邪,不足則補養氣血,然亦有數種治法不能無異。或因風熱,或因痰,或在風濕,或因血虛,或濕痰濁血,流注為病,在下焦而道路遠者,非烏附氣壯者不能行,故用為引經。

白話文:

桂皮的味道淡薄,卻能有效地舒緩手臂疼痛。像南星、蒼朮等藥物可以直達疼痛部位,效果顯著;葳靈仙則專治上半身的痛風;漢防己則治療下半身的痛風。但體虛的人需要同時服用補氣血的藥物,才能有效地促進藥力運作。

痛風在古代稱為痛痹,民間俗稱白虎歷節風,指的是四肢骨節的疼痛。人體的氣血運行,氣行於脈外,血行於脈內,白天陽氣運行,晚上陰氣運行,各運行二十五度。遇到寒氣則運行遲緩,遇到熱氣則運行過快。內傷外感都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痛風的發病原因是血液受熱沸騰,或者在冷水中浸泡、受寒取涼,熱血遇到寒氣,就會變得污濁、阻塞,氣血難以運行,導致阻塞、疼痛。晚上疼痛加劇是因為陰氣在晚上運行。

治療痛風需要使用辛辣、猛烈的藥物,以散寒濕、開鬱氣、破瘀血、豁痰濁、舒筋活血、疏通腠理,讓鬱結之氣散開,血液運行順暢,就能自然痊癒。治療原則是,病邪過盛則攻邪散寒,氣血不足則補氣血。但是,痛風的病因複雜,治療方法也需要因人而異。有可能是風熱、痰濕、風濕、血虛、濕痰濁血等原因導致的,如果病灶在身體下部,距離較遠,則需要用烏頭這種氣力強勁的藥物引導藥力到達病灶。

若以為主治,非徒無益也,總肢節腫痛,因經絡感受風寒,郁久成為濕熱流注,肢節之內痛者火也。腫者,濕也。其治宜疏風燥濕,佐以調補氣血以助藥力運行,終以滋養肝腎,以壯筋骨堅強,此其治也。然痛要在勢如刀割,尚屬邪正相爭之象,若至全然不痛,則邪正混為一家,相安於無事矣。

《內經》論痹,四時之令,皆能為邪,五臟之氣,各能受病,六氣之中,風寒濕居其半,所謂雜至與合,則知非偏受一氣,可以致痹。又云:風勝寒勝濕勝者,則知但分邪有輕重耳。皮肉筋骨脈各有五臟之合,初病在外,久而不去,則各因其合,而內舍於臟,在外者祛之猶易,入臟者攻之實難,治外者散邪為亟,治臟者養正為先。

白話文:

認為單純治療疾病,其實沒有幫助,因為肢節腫痛大多是因為經絡受風寒影響,長期累積變成濕熱,流注到肢節內部,疼痛是火氣,腫脹則是濕氣。治療應該以疏風燥濕為主,輔以調補氣血幫助藥力運行,最終還要滋養肝腎,增強筋骨,才能徹底根治。不過,疼痛必須是像刀割一樣的劇烈,才能算邪氣正氣相爭的表現,如果完全不痛了,就代表邪氣正氣混為一體,相安無事了。

《內經》論述痹症,認為四季氣候變化都能導致病邪入侵,五臟氣血也都可能生病。六氣之中,風寒濕占了一半,所以痹症往往是由多種氣候因素共同造成,而非單純受某一種氣候影響。另外,《內經》也說,風勝、寒勝、濕勝,只是說明病邪的輕重程度不同而已。皮肉筋骨脈與五臟都有聯繫,病初時只在體表,如果長期不治,就會根據其聯繫,深入到臟腑。體表的病邪容易驅除,但進入臟腑的病邪就難以攻治。治療外在病邪要以散邪為急,治療內在病邪要以養正為先。

治行痹者散風為主,禦寒燥濕仍不可廢,大抵必參以補血之劑,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治痛痹者散寒為主,疏風燥濕仍不可缺,大抵必參以補火之劑,非大辛大溫,不能釋其凝寒之害也。治著痹者利濕為主,祛風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必參以補脾補氣之劑,蓋土強可以勝濕,而氣足自無頑麻也。

病退之後,內節欲以保精髓,慎寒冷以祛外邪,戒酒面以杜濕熱,服補養以生氣血,則病不復發矣。

痹之為證,有筋攣不伸,肌肉不仁,與風症相似,但風則陽受之,痹則陰受之,故多重著沉痛。其三氣之中,風氣者為行痹,故走而不守,不拘上下,左右關節之間,流走而痛,或三日五日,又移一處,俗名流火,又名白虎風,言其往來而痛,一如虎咬之狀,日輕夜重也。寒氣勝者為痛痹,因血脈寒凝,痛在一處而不移,俗名白虎飛屍。

白話文:

治療行動不便的痺症,以祛風為主,但防寒燥濕也不能忽略。通常還要加入補血的藥物,因為治風要先治血,血行通暢了,風自然就消滅了。治療疼痛的痺症,以散寒為主,疏風燥濕也不能缺少。通常還要加入補火的藥物,只有用辛辣溫熱的藥物,才能解除寒凝帶來的傷害。治療固定不動的痺症,以利濕為主,祛風解寒也不能缺少。通常還要加入補脾補氣的藥物,因為脾土強健可以勝過濕邪,而氣血充足自然就不會有麻木僵硬的症状了。

疾病痊癒之後,要注重保養精髓,避免寒冷以防外邪入侵,戒酒戒食麵食以防止濕熱,服用補益藥物以滋養氣血,這樣就能防止疾病復發。

痺症的表現,有筋絡攣縮不能伸展,肌肉失去知覺,和風症很相似,但風症是陽氣受損,痺症是陰氣受損,所以疼痛多沉重而持續。痺症的三種氣之中,風氣所致的稱為行痺,所以風氣遊走不定,不拘上下左右關節,疼痛遊走不定,有時持續三五天,又會轉移到別處,俗稱「流火」或「白虎風」,形容疼痛來回移動,就像老虎咬的樣子,白天輕微,晚上加重。寒氣盛者稱為痛痺,由於血脈寒凝,疼痛固定在一個地方,不隨意移動,俗稱「白虎飛屍」。

濕氣勝者為著痹,上下脈理滯塞不通,致令肌肉先麻而後木,木而不知痛癢,即所謂不仁,《經》又以所遇之時,所客筋骨皮肉脈之處而命名,非行痛著三者之外,另有骨筋之諸痹也。崔紫虛曰: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緊兼澀,三脈乃藥,則緊澀之脈,重痛沉著之症,皆純陰也。當助陽溫散之劑,方為對病。

《靈樞》曰:衛氣不行,則為麻木。丹溪曰:麻是氣虛,木是濕痰死血。然則曰麻,曰木者,以不仁中分而為二也。雖然亦有氣血俱虛。但麻而不木者,亦有虛而感濕,麻木並作者。又有因虛而感風寒濕三氣乘之,故周身掣痛,麻木並作者。古方謂之周痹;治法宜先汗而後補也。

白話文:

濕氣過盛就會導致痺症,導致上下脈絡阻塞不通,進而使肌肉先麻木後僵硬,僵硬到失去痛覺,這就是所謂的不仁。經書中又依據痺症發生的部位,將其分為筋骨、皮肉、脈等不同種類的痺症,除了行痛、著痛之外,還有骨筋痺等其他痺症。崔紫虛說:風寒濕氣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痺症,脈象浮緊兼澀,三脈皆為藥引,緊澀的脈象,以及重痛沉著的症狀,都屬於純陰。應該使用溫陽散寒的藥物來治療,才能對症下藥。

《靈樞》說:衛氣運行不暢,就會導致麻木。丹溪說:麻木是氣虛,僵硬是濕痰瘀血。因此,麻木和僵硬,是根據不仁的不同表現而劃分的兩個層級。雖然也存在氣血雙虛的情況,但單純麻木而不僵硬的,也有可能是虛弱體質感受濕氣所致;麻木和僵硬同時出現的,也有可能是虛弱體質感受風寒濕三氣侵襲所致,因此導致全身抽痛、麻木,這種情況古方稱為周痺;治療方法應先發汗後補。

當以類而推治,然麻木者,不仁之漸也。麻為木之微,木為麻之甚,古方名為麻痹。《原病式》曰:麻者亦猶澀也。由水液衰少而燥澀,氣血壅滯而不得滑澤通行,氣強攻衝而為麻也,俗方治麻多用烏附者,令氣行之暴甚,衝開道路,得以通利,則中氣行而麻自愈也。然烏附止能溫行,更必須兼以補益,蓋麻木未有不由於氣血兩虛也。

或謂麻木為風,雖三尺之童,皆以為然,然如久坐而起,亦有麻木,假如以繩縛系釋之,亦覺麻木,久則自已者,此非因風邪,乃氣不行也,故不須治風,當補其肺中之氣,則麻木自去。亦有因陰火乘其陽分,火動於中而麻木者,當兼治陰火則愈,不必去火補陰,而火自息也。

白話文:

治療麻痺症可以類推其他疾病,但麻痺是失去知覺的徵兆,不可輕忽。麻木和木僵程度不同,古方將其統稱為麻痺。《原病式》中說,麻痺就像澀滯一樣,是因為體內水分減少而變得乾燥,氣血流通不暢,氣機旺盛而導致麻痺。民間治療麻痺症常用烏頭,能快速疏通經絡,使氣血流通,從而改善麻痺。但烏頭只能溫通氣血,還需配合補益,因為麻痺大多是由於氣血虛弱引起的。

有人認為麻痺是風邪入侵,即使小孩也知道這個說法。然而,長時間坐著起身後也會出現麻痺,用繩子捆綁後解開也會麻痺,過一陣子就會自己恢復,這些都不是風邪引起的,而是氣血運行不暢。因此,不必治療風邪,只要補益肺氣,麻痺自然會消失。也有一些麻痺是因為陰火旺盛,導致陽氣受損而引起,需要同時治療陰火,陰火消退後麻痺自然會消失,不需要特意去火補陰。

大抵諸脈有餘,痹在表,諸脈不足痹在裡。

風者四時八方之氣,從鼻而入乃天之氣也。痰者五穀百物之味,從口而入,脾胃之濕所結乃地之氣也。故風勝者先治其風,痰勝者先治其痰,風與疾相等,則治風兼治痰,此定法也,《經》云:風之傷人也,先從皮毛而入,次傳肌肉,次傳筋脈,次傳骨髓,故善治者,先治皮毛,次治肌肉,由此觀之。乃從右而漸入於左也。

皮毛者右肺主之,肌肉者右胃主之,筋脈者左肝主之,骨髓者左腎主之,從外入者轉入轉深,故治皮毛治肌肉不使其深入也。又曰:濕之傷人也,先從足始,此則自下而之上,無分左右者也。從外入者,以漸而驅之於外,從下上者,以漸而驅之於下,此其治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如果身體各個經脈氣血充足,痺症就會表現在身體表面;如果經脈氣血不足,痺症就會表現在身體內部。

風是四季八方吹來的氣,從鼻子吸入,是屬於天的氣;痰是五穀百物的味道,從嘴巴吃進去,是脾胃的濕氣凝結而成的,屬於地的氣。所以,風盛就要先治療風,痰盛就要先治療痰,如果風和痰的病勢相當,就要同時治療風和痰,這是固定的方法。《經》書上說:風傷害人體,首先從皮膚毛髮開始,然後傳到肌肉,再傳到筋脈,最後傳到骨髓,所以善於治療的人,首先要治療皮膚毛髮,然後治療肌肉,以此類推。也就是說,風邪從右邊逐漸進入左邊。

皮膚毛髮是由右邊的肺臟所主,肌肉是由右邊的胃臟所主,筋脈是由左邊的肝臟所主,骨髓是由左邊的腎臟所主,風邪從外向內逐漸深入,所以要治療皮膚毛髮和肌肉,避免風邪深入。

另外,《經》書上還說:濕邪傷害人體,首先從腳開始,也就是說濕邪從下往上走,不分左右。從外向內進的,要慢慢地把它驅趕到外邊;從下往上走的,要慢慢地把它驅趕到下邊,這就是治療的方法。

十指麻木,丹溪云:是乃胃中有濕痰死血,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桃仁、紅花、附子。

有或腿足或肩背,一塊肌肉木者,此陽氣不足,不能周及,以致陰寒凝泣也。

身上虛癢者,是血不榮於腠理也。用四物湯加黃芩煎,調浮萍末服之。

白話文:

十指發麻,丹溪先生說:這是因為胃裡有濕痰和死血,應該服用二陳湯,再加上蒼朮、白朮、桃仁、紅花、附子。

有些人腿腳或肩膀背部,只有一塊肌肉發木,這是陽氣不足,無法遍及全身,導致陰寒凝結。

身上感到虛癢,是因為血液不能滋潤肌膚。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黃芩煎服,再調入浮萍粉末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