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三 (7)
雜症大小合參卷三 (7)
1. 甘枳湯
治嬰孩虛秘。
甘草,枳殼(各一錢),水煎,食前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嬰兒因為體虛而引起的便祕問題。
使用甘草和枳殼各一錢,用水煎煮後,在吃飯之前給嬰兒服用。
2. 三黃犀角散
治臟腑熱秘。
犀角屑,大黃(酒蒸),鉤藤,梔子仁,甘草,黃芩(各等分),為末,熱湯調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內臟和腸胃因熱氣導致的便祕問題。
使用犀牛角磨成的粉,與經過酒蒸的大黃,鉤藤,梔子的果實,甘草,以及黃芩,這些藥材份量均等,研磨成粉末後,用熱水調和服用。
3. 啼哭無聲(胎症)
聲音者,雖出於肺,實根於腎。凡兒初生,聲清響亮,神怡睡穩者,此稟賦充實,心腎不虧,水火既濟者也。若發聲不出,鬱郁而為,呃呃而作,上下氣不相乘者,此胎氣不足,雖日投藥餌,然根本已萎,無大益耳。惟有熱傷風感而音啞者,非關胎元,亦宜急治,久則金水並傷,子母俱困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新生兒啼哭無聲的情況。它提到聲音雖然由肺部發出,但其根源在腎臟。通常新生兒如果哭聲清脆響亮,且能安穩睡眠,這顯示他先天的體質良好,心臟和腎臟功能正常,身體的陰陽平衡。
然而,如果新生兒發不出聲音,只是憋著氣發出低弱的聲音,這可能是因為胎中的營養不足導致。即使每天給予藥物或補品,但因為根本的問題已經存在,對改善情況幫助不大。
此外,如果新生兒因感受風熱而聲音沙啞,這與胎中的營養無關,但也應立即治療。如果不即時處理,可能進一步損傷肺和腎功能,使母親和嬰兒都陷入困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