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4)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4)
1. 中風脈候吉凶
凡脈浮弦無力為風,浮滑不清為痰,浮數有力為火,沉弦有力為氣,沉實有力為便結,沉澀而數為血凝。凡下元無根,則兩腎脈不應,或沉滑微細,若尺浮而無力,腎氣不足,尺洪而弦數,腎陰大虧。若痰塞氣滿,並逆於上,有升無降,則虛弦搏急,一如沸釜,或精氣元氣一時暴絕,則虛散而欲絕。脈來緩滑或浮滑或滑數,有神者,易治;或弦滑或浮數。
或洪大者,難治。若兩脈絕無,下元已絕,寸關虛豁而空大,真氣已散,或舉之搏大,按之絕無,孤陽無依者死。
口開手撒遺尿者屬氣虛,為陽暴絕也,速宜大料參附補救之。如因無血而不能滋養其筋,是以舉動則痛者,為筋枯也,不治諸中或未蘇或已蘇,或初病或久病,忽吐出紫紅色者死。
白話文:
凡是脈象浮而弦細無力,就是風邪入體;浮而滑膩不清,就是痰濕阻滯;浮而數且有力,就是火熱上炎;沉而弦細有力,就是正氣不足;沉而實有力,就是大便不通;沉而澀且數,就是血液瘀滯。
凡是下元虛弱無根,則雙腎的脈象不會相互應,或是沉而滑膩微細,又或者尺脈浮而無力,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尺脈洪大而弦數,則腎陰嚴重虧損。
如果痰邪阻塞氣道,並逆流向上,有升無降,則脈象虛浮而搏動急促,就像沸騰的鍋子一樣;或是精氣元氣突然衰竭,則脈象虛散而將要消失。
脈搏來得緩慢而滑潤,或是浮而滑,或是滑而數,且有神氣的,比較容易治療;或是弦而滑,或是浮而數,或是洪大強勁的,就難治。
如果兩脈完全消失,下元已絕,寸關脈虛浮而空洞,真氣已散,或者摸起來搏動很大,按下去卻沒有感覺,是孤陽無依,必死無疑。
口張開,手撒開,小便失禁,屬於氣虛,是陽氣暴脫的表現,必須迅速用大料、人參、附子等藥物來補救。如果因為沒有血液來滋養筋脈,所以行動就疼痛,就是筋脈枯竭,無法治療。不論是正在發病,還是病癒復原,或是久病纏綿,突然吐出紫紅色血,都會死亡。
一凡中風口開為心絕,手撒為脾絕,眼合為肝絕,遺尿為腎絕,氣喘面黑鼻鼾為肺絕,及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面赤如裝,髮直搖頭上竄,或頭面青黑,汗如綴珠,並脈大數無倫者死。
白話文:
凡是中風,如果嘴巴張開表示心臟功能衰竭,手張開表示脾胃功能衰竭,眼睛閉合表示肝臟功能衰竭,遺尿表示腎臟功能衰竭,氣喘並且臉色發黑、鼻子發出鼾聲表示肺部功能衰竭,以及吐沫、目光直視、喉嚨裏像睡覺打呼嚕的聲音、肌肉消瘦筋骨疼痛、面色紅得不正常、頭髮豎起並搖頭、頭部或面部呈現青黑色、汗水如同連綴的珠子般滴下,還有脈搏大而快速沒有規律的,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死亡。
2. 參附湯
人參(一兩),附子(半個生用),水煎溫服。
白話文:
人參一兩,附子半個生用,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3. 稀涎散
治中風口噤,單蛾雙蛾。
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二片),牙皂(三錢,切片),明礬(一兩),先將礬化開,後入二味攪勻,待礬枯為末,每用三分吹入,諸病皆愈。痰涎壅盛者,燈心湯下五分,在喉者即吐,在膈者即下。
白話文:
治療中風導致口不能言,單側或雙側臉部麻痺,可用江子仁六粒,每粒分成兩片,牙皂三錢切片,明礬一兩。先將明礬溶化,再加入江子仁和牙皂攪拌均勻,待明礬乾燥成粉末,每次取三分吹入患者口中,各種病症皆可痊癒。若患者痰涎壅盛,可服用燈心湯五分,痰在喉嚨者則會吐出,痰在膈膜者則會排泄出來。
4. 易老天麻丸
天麻(祛風),牛膝(強筋),萆薢(祛風濕,強筋骨),玄參(壯水制火,各六兩),當歸(十兩,和血),杜仲(七兩,使筋骨相生),生地(一斤,益真陰),羌活(去骨節風,十兩),附子(泡,一兩,行經)蜜丸,一方有獨活五兩。
白話文:
這方藥包含以下藥材:
- 天麻(六兩):具有祛風功效。
- 牛膝(六兩):具有強筋功效。
- 萆薢(六兩):具有祛風濕、強筋骨功效。
- 玄參(六兩):具有壯水制火功效。
- 當歸(十兩):具有和血功效。
- 杜仲(七兩):具有使筋骨相生功效。
- 生地(一斤):具有益真陰功效。
- 羌活(十兩):具有去骨節風功效。
- 附子(一兩,泡):具有行經功效。
- 獨活(五兩):此藥材只在另一方中出現。
藥材以蜜丸的形式製成。
5. 活絡丹
治中風手足不仁,經絡有濕痰死血。
川烏(泡,去皮、臍),草烏(泡,去皮),膽星(六兩),地龍(即蚯蚓,洗,焙乾),乳香(去油),沒藥(另研,三兩三錢),酒丸酒下五七十丸。
白話文:
治療中風導致手腳麻木,是因為經絡中有濕痰和瘀血。用川烏(泡水,去皮和臍部)、草烏(泡水,去皮)、膽星(六兩)、地龍(即蚯蚓,洗淨,烘乾)、乳香(去油)、沒藥(單獨研磨,三兩三錢)製成酒丸,用酒送服,每次五七十丸。
6. 河間地黃飲子
治腎氣虛弱,語言謇澀,足膝痿廢。
熟地巴戟(去心),山茱,肉蓯蓉(去甲),附子(泡),五味子,石斛,白茯苓,石菖蒲,遠志(去心),肉桂,麥門冬(去心),上各一錢,入薄荷少許,薑棗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腎氣虛弱、說話口齒不清、腳膝無力等症狀,可以用熟地、巴戟(去心)、山茱、肉蓯蓉(去甲)、附子(泡)、五味子、石斛、白茯苓、石菖蒲、遠志(去心)、肉桂、麥門冬(去心)各一錢,再加少許薄荷,用薑棗水煎服。
腎之脈出然穀肉內踝,上踹及股,故虛則足痿不能行。其直者,挾舌本,故虛則舌謇不能言。地黃、巴戟、茱萸、蓯蓉、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附子、官桂,陽不足者溫之以氣也;遠志、菖蒲使心氣下交也;麥冬、五味壯水之上源也;茯苓、石斛走水穀之府,化榮衛而潤宗筋者也。不及肝者,肝腎同治也。
諸臟各得其職,則筋骨強而機關利矣,蹇澀痿廢夫復何虞!
朮附湯
見濕門。
白話文:
腎經的脈絡從腳內踝的然穀肉處開始,向上經過小腿到達大腿,所以腎虛的人就會腳軟无力,無法行走。腎經的直行部分,沿着舌根,所以腎虛的人就會舌頭僵硬,無法說話。地黃、巴戟、茱萸、蓯蓉等藥材,可以補益腎精;附子、官桂等藥材,可以溫補腎陽;遠志、菖蒲可以使心氣向下與腎氣相交;麥冬、五味子可以滋養腎水之源;茯苓、石斛可以通行水穀精華,滋養營衛,潤滑筋骨。如果腎虛的同時也涉及到肝臟,就要同時治療肝腎。
所有臟器都能各司其職,筋骨就會強壯,身體機能就會靈活,哪裡還會出現僵硬、痿弱、廢疾呢!
這是一個名叫「朮附湯」的方劑,可以用來治療濕氣病。
7. 三生飲
治中風,卒然昏憒,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語言謇澀等症。
生南星(一兩),生川烏(去皮),生附子(五錢,去皮),木香(二錢),每服一兩,加人參一兩煎。
此足太陰、陽明、厥陰,手少陽藥也。南星辛烈散風除痰;附子重峻溫脾逐寒;烏頭輕疏溫脾逐風。二藥通行經絡,無所不至,皆用生者,取其力峻而行速也。重加人參所以扶其正氣,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氣也。
白話文:
治療中風,突然昏迷,失去意識,痰液阻塞,說話含糊不清等症狀。
生南星(一兩),生川烏(去皮),生附子(五錢,去皮),木香(二錢),每服一兩,加入人參一兩煎煮。
這是足太陰、陽明、厥陰,手少陽的藥物。南星辛辣猛烈,可以散風除痰;附子沉重厚重,溫暖脾胃驅寒;烏頭輕柔疏通,溫暖脾胃驅風。兩種藥物能夠通暢經絡,無處不到,都用生藥,取其藥力強勁,效果迅速。額外加入人參是為了扶助正氣,少許加入木香是為了疏通逆氣。
8. 胃風湯
治風冷客於腸胃,饗泄完穀不化,及腸風下血。又治風虛能食,牙關緊閉,瘛瘲肉瞤,名曰胃風。
人參,白朮(土炒),茯苓,當歸(酒洗),芎藭,芍藥(酒炒),肉桂(各等分),加粟米百餘粒煎,此即十全湯去黃耆、地黃、甘草。
白話文:
治療因風寒入侵腸胃,導致腹瀉、消化不良、腸風下血等症狀。同時也治風虛導致食欲旺盛,牙關緊閉,抽搐、肌肉跳動的「胃風」。藥方以人參、白朮(土炒)、茯苓、當歸(酒洗)、芎藭、芍藥(酒炒)、肉桂(各等分)再加上粟米百餘粒煎煮,即為十全湯去除黃耆、地黃、甘草後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