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3)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3)
1. 論口眼喎斜
人口眼喎斜,皆血脈受病,有筋病脈病之分,多屬胃土也。《經》曰:足陽明與手太陽筋急,則目為僻眥急不能正視,是胃上之筋病喎斜也。又曰:足陽明之脈,挾口環唇,是胃上之脈病喎斜也。以口目常動,故風生焉。耳鼻常靜,故風息焉。然筋者,血所養,脈者血之府,《經》云:脈勿榮則筋急。
兼之邪乘虛襲,中於寒則筋急引頰,口喎目歪;中於風熱則筋脈縱緩,或燥槁牽引,皆令喎僻。然氣血無病,則雖熱未必緩,雖寒未必急,其寒其熱,多由氣血之虛所致,故不必以偏於左者,為左寒右熱,偏於右者為右寒左熱。凡拘急之所,即氣血所虧之處,總之,寒者病也,熱者氣也。
白話文:
嘴巴歪斜、眼睛斜視都是因為血脈生病,分為筋病和脈病,多半屬於胃土的問題。古書上說:足陽明經脈和手太陽經脈筋絡緊縮,就會導致眼睛斜視、眼角緊繃無法直視,這是胃部筋絡病變引起的歪斜。書上還說:足陽明經脈經過嘴巴周圍,這是胃部經脈病變引起的歪斜。因為嘴巴和眼睛經常活動,所以容易受到風邪的影響。而耳朵和鼻子比較靜止,所以較少受到風邪影響。但筋絡需要靠血液滋養,血管是血液的倉庫,古書上說:血管不通暢就會導致筋絡緊縮。
加上外邪趁虛而入,如果遇到寒邪,就會導致筋絡緊縮,拉扯臉頰,嘴巴歪斜,眼睛斜視;如果遇到風熱,就會導致筋絡鬆弛,或者乾燥僵硬牽扯,都會造成歪斜。不過,如果氣血沒有病變,即使有風熱也不一定會鬆弛,即使有寒邪也不一定會緊縮,寒熱的表現主要跟氣血虛弱有關,所以不必把嘴巴歪斜偏向左側就認定是左側寒邪右側風熱,偏向右側就認定是右側寒邪左側風熱。總之,身體部位僵硬緊縮的地方,就是氣血不足的地方。總而言之,寒邪是病邪,風熱是氣邪。
氣所不及之處,即為寒矣、病矣,豈有一經而寒熱之邪並中,一病而寒熱之氣兩殊者耶?明乎此,則凡百病之客乎一人也。雖有症候錯雜,究其原則在一也。
《靈樞》言:足陽明之筋,頰筋有寒則急引,有熱則筋弛縱,故左寒右熱,則左急而左緩,右寒左熱,則右急而左緩,陽氣不得宣行故也。《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偏枯喎僻,或左或右,血脈不周,而氣不勻也。治宜補正氣,行滯氣,疏風氣,使氣勻則風順矣。
白話文:
氣血運行不到的地方,就會感到寒冷,進而導致疾病。怎麼可能一條經脈同時出現寒熱兩種邪氣,或是同一個疾病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寒熱之氣呢?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理解所有疾病的根本原因都一樣,即使症狀看起來複雜,最終都歸結於氣血運行失衡。
《靈樞》提到,足陽明經的肌肉,臉頰肌肉如果受寒就會緊縮,受熱就會鬆弛。所以,左側受寒右側受熱,就會導致左側肌肉緊縮右側肌肉鬆弛;右側受寒左側受熱,就會導致右側肌肉緊縮左側肌肉鬆弛,都是因為陽氣無法正常運行的緣故。《經書》也說,邪氣入侵的地方,一定有氣虛,導致肢體偏癱、口角歪斜,可能是左側或右側,都是因為血脈不通暢,氣血不均勻。治療方法應該補益正氣、疏通阻塞的氣血、驅散風寒,讓氣血運行順暢,就能讓風邪消散。
2. 論厥類中風
王節齋云:人有飲食醉飽之後,或感風寒,或著氣惱,食填太陰,胃氣不行,須臾厥逆,昏迷不省,名曰食厥。若誤作中風中氣,治之立斃,惟以陰陽淡鹽湯探吐之,食出即愈。《經》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法當吐不吐則死。
有形體肥胖,平素善飲,忽舌本強硬,語言不清,口眼喎斜,痰氣上湧,肢體不遂,此肥人多中氣,以盛於外而歉於內,兼之酒飲濕熱,症乃成矣。須用六君子,加煨葛根神麯,多用人參以挽之,故元戎曰:酒濕之病,亦能作痹症,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強不正,渾似中風,當瀉濕毒,不可作風病治之而汗也。
白話文:
王節齋說:人如果在飲食過飽後,或是感受風寒,或是心煩氣躁,食物積塞太陰,胃氣無法運行,很快就會昏厥、昏迷不醒,叫做食厥。如果誤認為中風或中氣,治療不當就會致命,只可以用溫和的淡鹽水探吐,吐出食物就痊癒。《經》上說:上半身有脈搏,下半身沒有脈搏,應該要吐,不吐就會死。
如果體型肥胖,平時愛喝酒,突然舌根僵硬、說話不清、口眼歪斜、痰氣上涌、肢體麻痺,這是因為肥胖的人多半中氣充足,外盛內虛,再加上酒飲濕熱,就形成了這種病症。應該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煨葛根和神麴,多用人參來挽救。所以元戎說:酒濕之病,也能引起痹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不正,看起來很像中風,應該要瀉濕毒,不能當作風病治療而發汗。
盧砥鏡曰:《經》云,神傷于思慮則肉脫,意傷於憂愁則肢廢,魂傷於悲哀則筋攣,魄傷於喜樂則皮槁,志傷於盛怒則腰脊難以俯仰也。昔有孀婦,十指拳攣,掌重莫舉,肌膚瘡駁,風藥雜進不應,乃以舒郁調氣血而愈。
一久病滯下忽昏僕,目上視脈無倫度,注汗大泄,丹溪曰:此陰虛陽暴絕也。得之病後而酒且內,急治人參膏而灸其氣海,頃之手動。又頃之唇動、參膏成三飲而蘇,服盡數斤而愈。凡人大病後,及婦人產後,多有此症。夫丹田氣海,與腎脈相通,人有生之初,先生命門,胞系在臍,故氣海、丹田,實為生氣之源,十二經之根本,故灸而效。
白話文:
盧砥鏡說:《經》上記載,精神受思慮所傷就會肌肉消瘦,意志受憂愁所傷就會四肢無力,魂魄受悲哀所傷就會筋脈緊縮,魄受喜樂所傷就會皮膚乾燥,意志受盛怒所傷就會腰脊難以彎曲。從前有一個寡婦,十個手指頭都蜷縮起來,手掌沉重抬不起來,皮膚上長滿了瘡疤,用各種風藥治療都沒有效果,後來用舒緩鬱結、調和氣血的方法治療才痊癒。
有一個人久病之後突然昏迷不醒,眼睛往上看,脈象沒有規律,大量出汗,丹溪說:這是陰虛陽亢造成的。這種病是在生病之後喝酒才得的,要趕快用人參膏治療並且灸氣海穴,一會兒手就動了,再過一會兒嘴唇也動了,喝了三碗人參膏之後就醒過來了,喝了幾斤才痊癒。一般人得了大病之後,還有婦女生產之後,很多都有這種症狀。丹田氣海與腎脈相通,人剛出生時,命門先形成,臍帶連著胎盤,所以氣海、丹田,實際上是生氣的源泉,十二經脈的根本,因此灸氣海穴才會有效果。
3. 華佗救陽脫方
用附子一個,重一兩,切作八片,白朮、乾薑各五錢,木香二錢,同煎,先用蔥白一握,炒熟熨臍下,次候藥冷,灌服,須臾又進一服。
有婦人先胸脅脹痛,後四肢不收,自汗如雨,小便自遺,大便不實,口緊目瞤,飲食懶進十餘日,或以為中臟甚憂。立齋視之,曰:非也。若風既中臟,真氣既脫,惡症既見,焉能延至十日,乃候其色面目俱赤而或青,診其脈左三部洪數,惟肝尤甚,乃知胸乳脹痛,肝經血虛,肝氣否塞也。四肢不收,血虛不能養筋也。
白話文:
用附子一兩,切成八片,白朮、乾薑各五錢,木香二錢,一起煎煮。先用蔥白一握炒熟,熱敷在肚臍下方,等藥涼了再灌服,過一會兒再服用第二服。
一位婦人先前胸脅脹痛,後來四肢無力,不停地冒汗,小便失禁,大便溏瀉,嘴巴緊閉,眼睛直視,食慾不振,已經十多天了,有人擔心她的內臟病重。立齋大夫看過後說,不是這樣。如果風邪已經侵犯內臟,真氣已經耗散,惡症已經出現,怎麼可能拖到十天呢?仔細觀察她的臉色,發現面部紅潤,伴有青色,脈象左三部洪數,尤其肝脈明顯,因此判斷是胸乳脹痛,肝經血虛,肝氣鬱滯所致。四肢無力是血虛不能滋養筋脈的緣故。
自汗不止,血熱津液妄泄也。小便自遺,肝經熱甚,陰挺失職也。大便不實,肝木熾盛,克脾土也。連用犀角散四劑,諸症頓愈。又用加味逍遙散調理而安,後因鬱怒,前症復作,兼發熱嘔吐,飲食少思,月經不止,此木盛剋土而脾不能攝血也。用加味歸脾為主,佐以逍遙而愈,後每過怒或睡中手足搐搦,復用前藥即愈。
唐柳太后病風不能言,脈沉欲脫,群醫束手相視,許胤宗曰:此鉺湯藥無及矣。即以黃耆防風煮湯數十斛置床下,氣騰騰如霧熏蒸之,是夕語,更藥之而起。
白話文:
病人自汗不止,是因為血熱導致津液外泄。小便自遺是肝經熱盛,陰氣不足導致。大便不實則是因为肝火旺盛,克制脾土所致。服用犀角散四剂后,症状全部消失。接着服用加味逍遥散调理,身体恢复正常。但后来病人因郁怒,旧病复发,伴随发热、呕吐、食欲不振、月经不停,这是因为肝火太盛,克制脾土,导致脾脏不能收摄血液。服用加味归脾汤为主,辅以逍遥散后痊愈。之后病人每当生气或睡梦中手脚抽搐,就服用之前的药方,便能缓解。
唐柳太后患病,不能说话,脉象沉弱,快要断气,很多医生都束手无策。许胤宗说,服用汤药已经没有效果了,就用黄芪和防风煮成几十斛的汤,放在床下,热气腾腾如雾一般熏蒸太后,当晚太后就能说话了,接着换药,病就好了。
有人平居無疾,忽如死人,身不動搖,默默不知人事,目閉不開,口噤不言,或微知人惡聞人聲但如眩冒,移時方寤,此由出汗過多,血少氣並於血,陽獨上而不下,氣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氣過血還,陰陽復通,故移時方寤,名曰鬱冒。冒亦名血厥,婦人多有之。厥有陰陽,陽厥補陰,壯水之主,陰厥補陽,益火之源。
陽氣衰之者。陰必湊之,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名曰寒厥,宜六物附子湯。陰氣衰於下,則陽湊之,令人足下熱,熱甚則循三陰而上逆,謂之熱厥,宜六味地黃丸。肝藏血而主怒,怒則火起於肝,載血上行,故令血菀於上。血氣亂於胸中,相薄而厥逆,謂之薄厥,宜蒲黃湯,諸動屬陽,故煩勞則擾乎陽,而陽氣張大,勞火亢矣。
白話文:
有些人平常沒有病,突然像死人一樣,身體不動,昏迷不醒,眼睛閉著,嘴巴閉著不說話,或是稍微能感覺到人或聽到聲音,但像頭昏眼花,過一陣子才醒過來。這是因為出汗太多,血液不足,氣與血都跑到上半身,陽氣往上而不往下,氣阻塞不通,所以身體就像死人一樣。等到氣下降,血液回流,陰陽恢復暢通,就過一陣子才醒過來,叫做鬱冒。鬱冒也叫做血厥,婦女比較容易發生。厥分為陰陽,陽厥要補陰,滋補腎水,陰厥要補陽,滋補心火。
陽氣虛弱的人,陰氣就會聚集,導致五指到膝蓋以上都冰冷,叫做寒厥,應該服用六物附子湯。陰氣虛弱的人,陽氣就會聚集,導致腳底發熱,熱氣嚴重就會沿著三陰經往上逆流,叫做熱厥,應該服用六味地黃丸。肝臟藏血並且主怒,生氣就會肝火上升,把血液帶到上半身,所以血液就會往上衝。血氣在胸中紊亂,互相衝撞而發生厥逆,叫做薄厥,應該服用蒲黃湯。各種活動都屬於陽氣,所以勞累就會擾動陽氣,陽氣就會擴張,勞累之火就會旺盛。
火炎則水乾精絕,是以遷延至夏,內外皆熱,水益虧而火益亢,孤陽厥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宜人參固本丸。五屍之氣,暴淫於人,亂人陰陽氣血,形氣相離,不相順接,故令暴厥如死,名曰屍厥,宜蘇合香丸。寒痰迷悶,四肢逆冷,名曰痰厥。宜姜附湯。胃寒即吐蛔蟲,名曰蛔厥,宜烏梅丸加理中湯。
氣為人身之陽,一有拂鬱則陽氣不能四達,故令手足厥冷,與中風相似,但中風身溫,中氣身冷,名曰氣厥,宜八味順氣散。
白話文:
火氣旺盛就會導致津液乾燥,精氣耗損。因此,病情拖延到夏天,內外都會感到炎熱,津液更加虧損,火氣更加旺盛,陽氣獨盛而逆行,就像煎熬一樣,所以稱為煎厥,應該服用人參固本丸。五種屍氣暴發侵襲人體,擾亂人體的陰陽氣血,形神分離,彼此不能相合,導致突然昏厥,如同死亡,稱為屍厥,應該服用蘇合香丸。寒痰阻滯,迷蒙不清,四肢冰冷,稱為痰厥,應該服用姜附湯。胃寒導致嘔吐蛔蟲,稱為蛔厥,應該服用烏梅丸加上理中湯。
氣是人體的陽氣,如果受到阻礙鬱結,陽氣就不能通達四肢,導致手足冰冷,與中風相似,但中風患者身體溫熱,中氣不足的患者身體冰冷,稱為氣厥,應該服用八味順氣散。
人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寒暑相蕩,喜怒交侵,況斫削多端,氣血精神耗竭。烏得而無暴脫暴死之症?故中風之症,因賊風虛邪之觸而發者,不過十之一二,多屬內為氣血兩虛。氣虛則陰血不長,陰衰則熱極生風,虛風內戰。
神氣外馳,因而乃發,發則諸氣上逆而化火,諸熱亢極而化風,諸液結聚而為痰,諸水潮湧而為涎,斯時也,有升無降,有出無人,一如疾風暴,雷龍騰水湧之勢,一時暴絕,出其不意,所以絕無外感頭疼身熱畏風畏寒諸症,實因氣虛為本,風痰為標,而外觸者,不過標中之兼症也。
凡牛黃丸與蘇合丸所治有異,熱阻關竅,宜牛黃丸:寒阻關竅,宜蘇合丸。若手撒口開遺尿等死症,急用參附峻補,間有生者。若牛黃蘇合入口即斃,蓋寒熱阻閉之症,可作有形之症。若真元暴脫之症,必求無形有神之大藥,方能力挽無虞,其用風藥以治風,熱藥以治熱,毒藥以攻毒,氣藥以行氣,此用藥之大法,蓋同氣相求,衰之以屬也。至於反佐逆從之變,因病別宜,變化無窮,法不能以定之。
白話文:
人生本就陰陽相依,飲食與外貌相互影響,寒暑交替,喜怒交加,更何況日常勞碌奔波,氣血精神不斷消耗。這樣下去,怎麼可能不出現暴脫暴死的情況呢?所以中風的病症,雖然有少部分是因賊風邪氣入侵而起,但大多數是內在氣血兩虛所致。氣虛則陰血不足,陰虛則熱氣過盛生風,虛風在体内互相攻擊,精神外散,最终导致中風。
中風發作時,全身氣機逆流向上,化為熱氣,熱氣極盛又化為風,體內津液凝結成痰,水液上湧形成唾液,此時氣機上行無力下沉,外散無力收斂,就像疾風暴雨,雷電交加,水勢汹涌,突然間就失去意識,讓人猝不及防。所以中風患者不會出現外感頭痛發熱、畏風畏寒等症狀,根本原因是氣虛,而風痰只是表象,外感只是其中一種伴隨症狀而已。
治療中風的藥物,牛黃丸和蘇合丸各有不同用途。熱氣阻礙關竅,要用牛黃丸;寒氣阻礙關竅,要用蘇合丸。如果患者出現手腳冰冷、口開眼閉、尿失禁等瀕死症狀,要緊急使用人參、附子等大補藥物,或許還有救治的機會。但如果患者服用牛黃丸或蘇合丸后立即死亡,說明是寒熱交阻,已經形成有形的病症。而真正元氣耗盡,生命垂危的病人,需要尋找無形無相,卻又具有神奇療效的藥物,才能力挽狂瀾。治療時要根据情况,用风药治风,用热药治热,用毒药攻毒,用气药行气,這是用藥的基本原則,就像同氣相求,以相同之氣來補充衰敗之氣。至於藥物配伍的變化,以及因病制宜的靈活運用,則變化無窮,無法用固定的法則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