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2)
雜症大小合參卷八 (2)
1. 小續命湯
治中風不省人事,涎鳴反張,失音厥冷。
麻黃,人參,黃芩,川芎,芍藥,甘草,杏仁,防己,肉桂(各八分),防風(一錢),附子(泡,去皮、臍,四分),薑棗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中風昏迷,流口水、牙關緊閉,失聲、手腳冰冷的方劑:
麻黃、人參、黃芩、川芎、芍藥、甘草、杏仁、防己、肉桂(各八分),防風(一錢),附子(泡水去皮、臍,四分),用薑棗水煎服。
2. 防風通聖散
治諸般風熱,或斑疹不快,熱極黑陷,驚風發熱,卒中不語。
防風,川芎,當歸,薄荷,大黃,芍藥,麻黃,連翹,芒硝,石膏,黃芩,桔梗,滑石,山梔,荊芥,白朮,甘草,銼散,每服三錢,生薑蔥白同煎。
白話文:
這方子用於治療各種風熱病症,包括:
- 斑疹不快: 指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紫色斑點,伴隨身體不適。
- 熱極黑陷: 指病情嚴重,出現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
- 驚風發熱: 指小兒因風熱入侵而引發的驚厥、發燒。
- 卒中不語: 指中風導致的昏迷、不能言語。
藥方組成:
- 防風
- 川芎
- 當歸
- 薄荷
- 大黃
- 芍藥
- 麻黃
- 連翹
- 芒硝
- 石膏
- 黃芩
- 桔梗
- 滑石
- 山梔
- 荊芥
- 白朮
- 甘草
用法用量:
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蔥白同煎服。
注:
- 方中所列的藥材名都帶有連結,點擊即可查看該藥材的詳細信息。
- 以上翻譯僅供參考,實際用藥還需遵醫囑。
3. 三化湯
治中風,內有便溺之阻隔,以此導之。
厚朴(薑製),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水煎服,微利則已。
白話文:
治療中風,若患者出現大小便不通的症狀,可以用這個方子幫助排泄。
藥材:
- 厚朴(用薑汁炮製),大黃,枳實,羌活(各等份)
用法:
- 將藥材用水煎煮,服用後只要出現輕微通便的效果即可。
4. 方脈中風合參
人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舉,或不知人,或死或不死者,世以中風呼之,方書亦以中風治之,考諸《內經》,則曰:風者百症之始也:又曰:風者百病之長也;又曰:風者善行而數變;又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其卒暴僵仆不知人,四肢不舉者,並無所論,止有偏枯一語而已。及觀《千金方》則引歧伯曰: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風痱,三曰風懿,四曰風痹。
偏枯者,半身不遂;風痱者,身無痛,四肢不收;風懿者,奄忽不知人;風痹者,諸痹類風狀。《金匱》中風篇曰: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脊重不伸;邪入於腑,則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沫。
白話文:
人突然昏倒僵硬,或半身不遂,或四肢無力,或失去意識,甚至昏迷不醒,世人稱之為中風,醫書也以中風治療。但根據《內經》記載,風是百病之源,變化無常,能引起寒熱、熱病、寒病、癘風、偏枯等症狀,卻未提及突然昏倒、四肢無力、失去意識等情況,只提到了偏枯。而《千金方》則引述歧伯的觀點,將中風分為四種:偏枯、風痱、風懿、風痹。偏枯指半身不遂,風痱指無痛、四肢無力,風懿指突然失去意識,風痹指類似風症的痹病。《金匱》中風篇則描述了中風的脈象和病理變化,認為脈浮緊是寒虛相搏,邪氣侵犯皮膚,導致血虛、絡脈空虛,邪氣無法消散,造成半身不遂。邪氣侵犯絡脈則造成肌膚麻木,侵犯經脈則造成脊背僵硬,侵犯腑臟則失去意識,侵犯臟腑則言語不清、流口水。
由是觀之,則知卒暴僵仆不知人,偏枯四肢不舉等症,固為因風而致者矣,故用續命排風等湯治之。及後劉河間、李東垣、朱彥修三賢者所出之論,始與昔人異矣。河間曰:中風癱瘓者,非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於風,由乎將息失宜,心火暴盛,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拂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由五志過極,皆為熱甚故也。
俗云風者,言未而忘其本也。東垣云: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病也。凡人年遇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忿怒傷其志者,多有此疾,壯歲之時無有也。若肥盛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而如此。彥修曰:西北氣寒,為風所中,誠有之矣。東南氣溫,而地多濕,有風病者非風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中風、昏迷、肢體癱瘓等症都是因風邪入侵導致,因此用驅風解毒的藥物治療。但後來劉河間、李東垣、朱彥修等醫家提出不同觀點,認為中風並非完全由外風引起。劉河間認為中風是因為心火過旺,腎水不足,導致陰虛陽實,熱氣上衝,影響心神和筋骨,而昏迷倒地。多因情緒過於激動而引發中風,這也是因為熱盛所致。李東垣則認為中風是本氣虛弱所致,而非外來風邪。年過四十,體力衰弱,或因情緒波動損傷心志,就會容易患上中風。而肥胖之人也容易中風,這也是因為形盛氣衰所致。朱彥修則認為北方氣候寒冷,容易受到風寒侵襲而中風,但南方氣候溫暖濕潤,中風並非真正因為風邪入侵。
皆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三賢者之論,河間主乎火,東垣主乎氣,彥修主乎濕,反以風為虛象,而與昔人所論大異矣,以三氏為是,則三氏未出之前,固有從昔人而治愈者矣。以昔人為是,則三氏已出之後,亦有從三氏而治愈者矣。蓋昔人三氏之論,皆不可偏廢,但三氏以相類中風之病而立論,故使後人狐疑而莫決,殊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
如《內經》所謂:三陰三陽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亦未嘗必因於風而後能也。夫風火氣濕之殊,望聞問切之間,豈無所辨乎辨之為風,則從昔人以治,辨之為火氣濕,則從三氏以治,如此庶乎,晰理明而用治當矣。
白話文:
所有濕土都會生痰,痰生熱,熱就會生風。三位醫學大家,河間主張以火論治,東垣主張以氣論治,彥修主張以濕論治,他們都認為風是虛象,這與古代醫家所論述的觀點大相逕庭。如果以三位醫家的觀點為準,那麼在他們提出觀點之前,一定也有不少人遵循古代醫家的理論而治癒疾病。如果以古代醫家的觀點為準,那麼在三位醫家提出觀點之後,也一定有許多人遵循他們的理論而治癒疾病。
其實,古代醫家和三位醫家的理論,都不能完全捨棄。只是三位醫家針對類似中風的疾病提出自己的見解,導致後人疑惑難決。其實,真正由風引起的才是中風,由火、氣、濕引起的,雖然類似中風,但並非中風。
就如同《內經》所說:三陰三陽發病,會造成肢體偏癱、痿縮、無力,四肢無法舉起,也不一定需要風才能引起。風、火、氣、濕的病因不同,通過望聞問切就可以辨別。如果判斷為風,就應該遵循古代醫家的理論治療;如果判斷為火、氣、濕,就應該遵循三位醫家的理論治療。這樣才能明辨理法,用藥得當。
中風一症,輕重有三,治各不同。中血脈者,病在半表半裡,外無六經之證,內無二便之閉,但見口眼喎邪,半身作痛,不可過汗,以虛其衛,不可大下,以傷其營,惟當養血順氣,以大秦艽湯及羌活愈風湯和之。中腑者其病在表,多著四肢,故肢節廢,脈浮惡風,拘急不仁,外有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宜疏風湯及小續命湯汗之。
中臟者,其病在裡,多滯九竅,故唇緩,二便閉,不能言,耳聾鼻塞,目瞀痰涎昏冒,宜三化湯及麻仁丸下之。然凡中血脈中腑之病,切勿用龍麝牛黃,蓋麝香入脾治肉,牛黃入肝治筋,龍腦入腎治骨,引風深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且閉症或宜,脫症深所切忌也。並勿概用大戟、蕪花、甘遂,瀉大腸大便之藥,否則損其陰血,真氣愈虛,何能驅邪出外?
白話文:
中風的症狀輕重程度不同,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中血脈者,病症介於表裡之間,沒有六經的症狀,也沒有二便不通,但會出現口眼歪斜、半身疼痛,不可過度流汗,因為會損傷衛氣,也不可服用峻下藥,以免傷及營氣,應以養血順氣為主,用大秦艽湯和羌活愈風湯治療。中腑者,病症在表,多集中在四肢,導致肢節功能喪失,脈浮惡風,肢體拘緊麻木,有六經的症狀,但二便通暢,宜用疏風湯和小續命湯發汗治療。
中臟者,病症在裡,多阻塞九竅,因此嘴唇鬆弛,二便不通,無法言語,耳聾鼻塞,視力模糊,痰涎昏迷,宜用三化湯和麻仁丸瀉下治療。但凡中血脈、中腑的病症,切忌使用龍麝牛黃,因為麝香入脾治肉,牛黃入肝治筋,龍腦入腎治骨,容易引風深入骨髓,如同油入面,無法去除,而且閉症或許可以使用,但脫症則絕對禁止。同時也不要一概使用大戟、蕪花、甘遂等瀉大腸、大便的藥物,否則會損傷陰血,真氣更加虛弱,如何驅除外邪?
中風之風乃內虛暗風,的系陰陽兩虛,而五臟本氣自病,為內奪暴厥也。然陰虛者為更多與外來風邪迥別,急者參耆朮附,固本為先,緩者順氣化痰,以救其標。補陽養陰,以固其本。陰甚虛者偏於陰,陽甚虛者偏於陽,陰陽兩虛甚者,氣血峻補,則雖外有風候之假象,不治自愈,所謂養也風自滅,蓋指內起之風,由於陰虛內起之火耳。若用辛溫風燥之藥,焉能活病?徒速其斃。
至於丹溪以癱瘓,分左右,彆氣血,四君四物為治,皆非至論,蓋左半雖血為主,非氣以統之則不流,右半雖氣為主,非血以麗之則易散,故肝膽居左,其氣常行於右,脾肺居右,其氣常行於左,往來灌注,是以生生不息也。
白話文:
中風的風其實是體內虛弱造成的虛風,由於陰陽兩虛,五臟的精氣受到損傷,導致內部失衡而突然發作。然而,陰虛導致的風和外來的風邪有很大的不同。發病急劇的患者,應該先以人參、黃耆、白朮、附子等藥物來固本培元,緩慢的患者則要順氣化痰,以救治表面症狀。同時,還要補益陽氣,滋養陰血,以鞏固根本。陰虛嚴重者偏向陰虛,陽虛嚴重者偏向陽虛,陰陽兩虛嚴重者,則需迅速補充氣血,即使外在有風寒的假象,也會自然痊癒。所謂「養也風自滅」,指的是內生的風,是由於陰虛內火所致。如果使用辛溫燥熱的藥物,不僅不能治病,反而會加速病情惡化。
至於丹溪翁將癱瘓分為左右,並區分氣血,以四君子湯和四物湯來治療,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左側雖然以血為主,但沒有氣來統攝,血液就無法流通;右側雖然以氣為主,但沒有血來滋養,氣就容易散失。所以肝膽位於左側,其氣常行於右側;脾肺位於右側,其氣常行於左側。氣血相互流通,才能維持生生不息。
中絡者,邪方入衛,尚在經絡之外,故但肌膚不仁。中經則入榮脈之中,骨肉皆失所養,故身體重著,至中腑、中臟,則離外而內,邪入深矣。中腑必歸於胃者,胃為六腑之總司也。中臟必歸於心者,心為神明之主也。風入胃中,胃熱必盛,蒸其精液,結為痰涎,胃之大絡入心。
痰涎壅盛,堵其出入之竅,故中腑則不識人也。輕者風入胃中,反倍能食,是風能生熱,熱能殺穀也。諸臟受邪,迸入於心,則神明無主,故中臟者,舌縱難言,廉泉開而流涎沫也。廉泉穴在舌下竅,通於腎,津液之所出也。
中風之症,有因外感,有因內傷。言風者外感也。言氣言火言痰者,內傷也。然外感者亦因內有鬱熱,腠里疏豁,中氣不固,暴風得而中之。內傷者,氣上逆而為火,火亢極而生風,風行水動,水湧為痰,故氣也火也痰也。其實一源流也。為治之法,外感者,分中血脈、中腑、中臟之異而治之,漸傷而緩者,先用開關利竅,次用固本調元,急則只為取本,毋容次第,蓋命在須臾,緩則援生不及也。嚴用和曰:人之元氣強壯,外邪焉能為害?必真氣先虛,榮衛空疏,邪能乘虛而入。
白話文:
當邪氣入侵人體,剛開始只停留在經絡之外,所以只會導致皮膚麻木。一旦進入經絡,就會影響到血脈,造成骨肉失養,讓人感到身體沉重。如果邪氣再深入,進入內臟,就會導致器官功能失調。所有的內臟最終都會歸屬於胃,因為胃是六腑的統帥;所有的內臟也會歸屬於心,因為心是神明的中心。
風邪入侵胃部,會導致胃火旺盛,灼傷精液,形成痰液,而胃經又與心經相連。痰液積聚,阻塞氣血流通的通道,就會導致人神志不清。輕微的情況下,風邪進入胃部,反而會食慾大增,這是因為風邪會生熱,熱能消化穀物。如果邪氣入侵臟腑,侵入心臟,就會導致神志失控,表現為舌頭伸出來說不出話,廉泉穴張開流口水。廉泉穴位於舌下,與腎經相通,是津液的出口。
中風的病症,有的是因為外感,有的是因為內傷。外感指的是外來的風邪入侵。氣、火、痰則指的是內傷。然而外感也與內在的鬱熱有關,當腠理疏鬆,正氣不足,外界的風邪就會乘虛而入。內傷則是由於氣逆上衝而導致火旺,火氣過盛就會生風,風動則水湧,水湧則成痰,所以氣、火、痰都是一脈相承的。
治療中風的方法,針對外感,要根據中血脈、中腑、中臟的不同進行治療,如果是久病緩慢的,則要先開關利竅,再固本培元;如果是急症,則要直接治本,不必按部就班,因為性命攸關,拖延不得。嚴用和說:人體元氣強健,外邪就無法入侵,只有真氣先虛,衛氣不足,邪氣才能乘虛而入。
若內因七情者,法當調氣,不當治風,即外因六淫者,亦當先救本氣,後依所感六氣治之。
肥人多中氣,以盛於外而歉於內也。然中氣與中風相類,但中風身溫有痰涎,多不能治,中氣身涼無痰涎,須臾便醒,何也?蓋中風中氣,一源流也。皆由忿怒所致,人之喜怒思悲恐五志,惟怒為甚,所以為病之參也。少壯之人,氣血未虛,真水未竭,適因怒動肝火,火煨於水,不能上升,所以身涼無痰涎,須臾便醒者,水旺足以降火也,名為中氣。
許學士云: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憂愁不己,氣多厥逆,往往得中氣之症,不可作中風治也。若衰老之人,氣血俱虛,真水已竭。適因怒動肝火,火寡於畏,得以上升,所以身溫有痰涎,其多不能治者,水竭無以降火也,名為中風。然亦有少壯而中風不治者,男子乃色欲過多,下元水虧,不能制火,女人乃產後經後,去血過多,不能配氣,適因忿怒動火,而氣無所附,故隨火而發越矣。陰也、血也,豈不為陽氣之根本乎?《經》曰:腎氣內奪,則舌喑足廢。
白話文:
如果病因是內在七情引起的,就要調和氣血,而不是直接治療風寒。同樣,如果是外在六淫所致,也要先補益本氣,然後再針對所感受的六氣進行治療。
肥胖的人大多中氣不足,這是因為他們外氣盛而內氣虛的缘故。中氣和中風雖然症狀相似,但中風患者身體溫熱,有痰涎,通常難以治癒;而中氣患者身體冰冷,沒有痰涎,很快就能醒過來。這是因为中風和中氣都源自於同一個原因,都是由於憤怒引起的。人的喜怒思悲恐五志中,以怒气最為強烈,所以容易導致疾病。年輕力壯的人,气血未虚,真水未竭,如果突然生氣,肝火上升,火氣被水氣阻礙,不能向上升發,所以身體冰冷,沒有痰涎,很快就能醒過來,這是因為水氣旺盛可以降火,稱為中氣。
許學士說:暴怒伤陰,暴喜伤陽,憂愁過度,氣血逆亂,往往會導致中氣症狀,不可當作中風治療。如果年老體衰的人,气血虚弱,真水已经耗竭,突然生氣,肝火上升,火氣過於旺盛,可以不受阻礙向上升發,所以身體溫熱,有痰涎,大多難以治癒,這是因為水氣耗盡,不能降火,稱為中風。但是,也有一些年輕力壯的人患中風,无法治癒,男性可能是因為縱慾过度,下元精氣虧虛,不能制止火氣;女性可能是因為產後或經期後失血過多,氣血不足,突然生氣,肝火上升,而氣血無所依附,就隨着火氣發作,導致中風。陰氣和血氣,不正是阳氣的根本嗎?《經》書中說:腎氣內虛,就會導致舌頭麻木,腳步無力。
治法之大概,以氣藥治風猶可,以風藥治氣則不可,以血藥治風,以氣藥治痰均可,以風藥治血,以痰藥治氣,均斷不可也。
用藥之法,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乃正治也。今中風癱瘓之症,本風火陽邪,而用烏附等熱藥治之何哉?蓋中風癱瘓乃濕痰死血,結滯於臟腑經絡之間,非烏附等熱藥,焉能開散流通!此非正治,乃從治也。《經》曰:從少從多,各觀其事。則從治之藥,只可為引經而已,況風本於熱而生,豈可概謂虛寒?用附子取效者,必中寒陰毒之症,及肥白人多濕者,丹溪所謂肥白人多濕,少用烏附行經是也。若中風陽毒之症忌之,但至癱瘓既久,則痰火拂鬱。
白話文:
治療方法大致上來說,用溫補氣血的藥物治療風寒還可以,用治療風寒的藥物治療氣虛就不行;用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風寒,用溫補氣血的藥物治療痰濕都可以;用治療風寒的藥物治療血瘀,用治療痰濕的藥物治療氣虛,都是絕對不可以的。
用藥的原則,寒證用熱藥治療,熱證用寒藥治療,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現在中風癱瘓的病症,本質是風火陽邪侵襲,卻用烏頭、附子等熱性藥物治療,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中風癱瘓實際上是濕痰瘀血阻滯於臟腑經絡之間,不是烏頭、附子等熱藥能開散流通的!這種治療方法不是正治,而是從治。古書上說:「從少從多,各觀其事。」意思是從治的藥物,只能起到引導藥力到達病灶的作用而已。況且風寒本源於熱而生,怎麼能籠統地認為是虛寒呢?用附子取得療效的,一定是中寒陰毒的病症,或者體型肥胖、膚色白皙、體內濕氣重的人,丹溪先生說過「肥白人多濕,少用烏頭附子行經」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中風是陽毒的病症,就要忌用附子。只是癱瘓病症持續時間長了,就會有痰火鬱結。
若於辛涼藥中而無香熱之藥為之嚮導,則將捍格而不能入也。況此時陽症多系假象,蓋真火既已上升而為病矣,有何真陽仍存坎宮而不動耶!能此則無是病矣。所以烏附為對症之宜,但必兼滋補,便可制其僭熱矣。
惟中臟陰寒之症,又宜純陽,忌用陰藥,蓋略兼陰藥,則陽藥便難小效,甚有益令陽亡,誠不思無陰則陽無以化,當此依希之陽,能經陰藥所化乎?所以參朮耆附等湯,不入地黃當歸者此耳。
一凡飲食如常,但失音不語者,名曰啞風,只宜小續命湯,去附子加石膏、菖蒲各一錢。
白話文:
若是在辛涼藥中沒有香熱藥引導,藥物便會被阻擋,無法進入身體。何況現在的陽症大多是假象,因為真火已經上升而導致疾病,哪還有真陽留在坎宮不動呢?如果能理解這點,就不會有這個病了。因此烏附是對症之藥,但必須同時滋補,才能制止僭熱。
至於中臟陰寒的症狀,則需要純陽之藥,忌用陰藥,因為稍加陰藥,陽藥就會失效,甚至會導致陽氣消失。這是不考慮到沒有陰氣,陽氣就無法化生的道理。在陽氣虛弱的情況下,如何能經受陰藥的化生呢?因此參朮耆附等湯方中,不加入地黃、當歸就是這個原因。
凡是飲食如常,但失音不語的,叫做啞風,只宜用小續命湯,去除附子,再加入石膏、菖蒲各一錢。
一凡初中昏倒,宜急掐人中,俟其甦醒,方用痰藥,或用吐法。若脫勢急迫,不能姑待者,急為補精補神補氣,以為性命之需,慎勿降火降痰降氣,益促喪生之速,河間、東垣專治本而不治風,可謂至當不易之論,學者必須以陰虛陽虛為主,自後醫書雜出,而使後學狐疑不決。丹溪曰:有氣虛血虛濕痰,左手脈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以四物補血,加竹瀝、薑汁。
右手脈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以四君補氣,佐以竹瀝、薑汁。如氣血兩虛而挾痰者,以八物湯加南星、半夏、竹瀝、薑汁。平正通達宜人盛宗之,但持此以治而多不效,何也?蓋治氣血痰之標,不治氣血痰之本也。
白話文:
當遇到突然昏迷的病人,應該馬上掐人中,等到清醒後再服用化痰藥或使用吐法。如果情況危急,不能等待,就必須緊急補充精氣神,以維持生命。絕對不能降火、降痰、降氣,否則只會加速死亡。河間、東垣主張治本不治標,可謂精闢至極,後學必須以陰虛陽虛為本。後來醫書紛雜出現,導致後學疑惑難決。丹溪指出,左手脈不足、左半身不遂,屬於氣虛血虛濕痰,可以用四物補血,加上竹瀝和薑汁;右手脈不足、右半身不遂,屬於氣虛,可以用四君補氣,加上竹瀝和薑汁;如果氣血兩虛且伴有痰濕,可以用八物湯,加入南星、半夏、竹瀝、薑汁。以上方法雖然符合正常道理,但實際運用卻常常不奏效,這是因為只治標不治本的緣故。
況氣虛氣滯而血脈不能運動者,豈可謂之死血?氣血氣閉而津液為之凝結者,豈可謂之濕痰?人之四肢,如木之枝幹,人之氣血,榮養乎四肢,猶木之漿水,灌溉乎枝葉,木有枝葉,必有根本,人之氣血,豈無根本乎?人有半身不遂,遷延不死者,如木之根本未甚枯,而一邊枝幹先萎耳。人有形容肥壯,忽然倒僕而即斃者。
如木之根本已絕,其枝葉雖向榮,猶枯楊生華,何可久也?忽遇大風而摧折,觀此則根本之論明矣。氣血之根本者何?火為陽氣之根,水為陰血之根,而火與水之總根,兩腎間動氣是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源,呼吸之門,三焦之根,又名守邪之神。《經》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名曰氣立,氣止則化絕。
白話文:
如果只是因為氣虛氣滯導致血脈不流通,怎麼能說是死血呢?如果只是因為氣血不通,津液凝結,怎麼能說是濕痰呢?人體的四肢就像樹木的枝幹,人體的氣血滋養四肢,就像樹木的漿水灌溉枝葉一樣。樹木有枝葉,必然有根,人體的氣血,難道沒有根基嗎?有些人半身不遂,卻能延續生命,就像樹木的根基還沒完全枯萎,而其中一邊的枝幹先枯萎了。有些人外表肥壯,卻突然倒地猝死,就像樹木的根基已經斷絕,枝葉雖然看起來茂盛,卻像枯楊生花,怎麼能長久呢?突然遇到大風就折斷了,由此可見根基的重要性。氣血的根基是什麼呢?火是陽氣的根,水是陰血的根,而火與水的總根,就是兩腎之間的動氣。這是五臟六腑的根本,十二經脈的源頭,呼吸的門戶,三焦的根基,又稱為守邪之神。《經》書上說:根源在內者,叫做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源在外者,叫做氣立,氣止則化絕。
今人縱情嗜欲,腎氣虛衰,根先絕矣。一或內傷勞役,六淫七情少觸,皆能卒中。此陰虛陽暴絕,即內奪暴厥之症也。須以參附大劑,峻補其陽,繼以地黃丸十補丸之類,填實真陰。又有心火暴甚,腎水虛衰,兼之五志過極,以致心神昏悶,卒倒無知,其手足牽掣,口眼喎邪,乃水不能榮筋,筋急而縱也。俗云:風者,乃風淫未疾之假象,風自之出也。
須以河間不識人峻補其陰,繼以人參、麥冬、瘛瘲之類,滋其化源,此根陰根陽之至論。若夫所謂痰者何?獨中風為然,要知痰從何處來,痰者,水也,其源出於腎,仲景曰:氣虛痰泛,以腎氣丸補而逐之。觀此,凡治中風者,既以前法治其根本,則痰不治而自化矣。惟初時痰涎壅盛,湯藥不入,暫用稀涎散之類,使咽喉疏通,能進湯液即止。
白話文:
現代人縱情於慾望,腎氣虛弱衰敗,根基先就斷絕了。一旦內傷勞累過度,或是受到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以及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稍稍侵犯,都能導致中風。這是因為陰虛陽盛,造成陽氣暴烈而導致昏厥,也就是內奪暴厥的症狀。必須使用人參、附子等藥物大量峻補陽氣,接著再用地黃丸、十補丸之類的藥物,填補真實的陰氣。
還有一種情況是心火過於旺盛,腎水虛弱衰敗,再加上五志過於極端,導致心神昏迷,昏倒失去意識,手腳抽搐,口眼歪斜,這是因為腎水無法滋養筋脈,筋脈緊繃而失控。民間俗語說:「風」是風邪入侵未發病時的假象,風氣從身體內部散發出來。
必須使用河間先生的不識人方峻補陰氣,接著再用人參、麥冬、瘛瘲等藥物滋養其化源,這是針對陰陽根本的至理名言。至於所謂的「痰」,並不是只有中風才會出現。要了解痰從哪裡來,痰就是水,其源頭來自腎臟。仲景說:氣虛痰泛,要以腎氣丸補腎氣並將痰排出。從這些觀點來看,治療中風,如果先用前面提到的方法治療其根本,那麼痰就不必特別治療,自然就會消失。只有在初期痰涎阻塞嚴重,湯藥無法入口時,才暫時使用稀涎散之類的藥物,讓咽喉暢通,能夠喝下湯藥即可。
若欲盡攻其痰,頃刻立斃矣。
偏枯者,本乎精神內耗不足,而氣血不能周及也。然不足之中,略有虛實之別,《經》所謂土太過則敦阜,令人四肢不遂,症之實者也,其治當瀉不當補。又有脾胃虛弱,水穀之精氣不周,氣血偏虛,為邪所中,症之虛者也,其治當補不當瀉。虛者正氣虛,實者邪氣實,瀉者瀉其邪,補者補其正。
又名之左癱右瘓者,蓋氣順血澀則為癱瘋。癱瘋者,筋脈拘急拳攣也。血順氣虛,則為瘓瘋,瘓瘋者,抬動不能也。癱者,坦也。筋脈弛縱,坦然不舉。瘓者,渙也。血氣散漫,渙然不收。求本以論,總皆氣血不足,亦不必以左右分,而以濕痰死血為定論。至於拘攣,則急多而緩少、乃寒多而熱少,《經》所謂寒則筋攣是也。
白話文:
如果想要完全攻克痰症,很快就會致命。
半身不遂的人,根本原因是精神消耗過度,導致氣血不足,無法到達四肢。然而,氣血不足的情況也有虛實之分,《內經》說:「土太過則敦阜,令人四肢不遂。」這是實證,治療應該瀉而不補。還有一些人脾胃虛弱,水穀精氣不足,氣血偏虛,被邪氣侵襲,這是虛證,治療應該補而不瀉。虛證是正氣虛,實證是邪氣實,瀉法是瀉去邪氣,補法是補益正氣。
又稱為左癱右瘓,是因為氣順血澀就會導致癱瘋。癱瘋是指筋脈拘緊、拳頭蜷縮。血順氣虛,就會導致瘓瘋,瘓瘋是指無法抬動。癱,就是鬆弛的意思,筋脈鬆弛,無法舉起。瘓,就是散亂的意思,血氣散漫,無法收攏。追根究底,都是氣血不足造成的,也不必分左右,應該以濕痰死血作為定論。至於拘攣,多為急症,緩症較少,也就是寒症多而熱症少,《內經》說:「寒則筋攣」。
其治莫如養血溫經,使陽氣以和柔之,陰津以灌溉之,如補中湯加附子,六味丸加肉桂,附子行參耆之力,而陽和自轉,肉桂通行血脈,而筋節自榮。其瘛瘲者,或伸或縮,而動不止,火之象也,本於肝家風熱火燥,搏於筋絡,則手足為之抽搐,《經》曰:火鬱之發,民病瘛瘲是也。
雖然亦有寒傷榮,血凝而拘急者;有熱傷榮,血燥筋枯而拘急者;有寒傷衛,氣虛不能攝而弛縱者;有熱傷衛,筋軟不收而弛縱者,當兼脈候辨之。大概不外乎血虛不能榮筋,而燥氣乘之,故其治亦不外乎滋補肝腎,灌溉筋脈,俾水旺火息,風木自平也。然治之即愈則可,若延久治之,則經脈閉塞,藥力難以流通,便成痼疾矣。
白話文:
治療這種病症,最好的方法是滋養血液、溫暖經絡,讓陽氣溫和柔順,陰津滋潤灌溉,例如在補中湯中加入附子,六味丸中加入肉桂,附子增強人參、黃耆的功效,使陽氣自發溫暖,肉桂通暢血脈,使筋骨得到滋養。這種疾病的發作,患者會伸縮不定,不停地動,這是火氣旺盛的表現,源於肝經風熱火燥,侵入筋絡,導致手足抽搐,《經》上說:「火氣鬱結,就會導致瘛瘲病。」
雖然也有一些是因為寒氣侵犯,血液凝滯而導致筋絡拘急;也有一些是熱氣損傷筋絡,血液乾燥筋脈枯竭而導致拘急;還有一些是寒氣侵犯衛氣,導致氣虛無法收攝,筋骨弛緩;也有一些是熱氣損傷衛氣,導致筋脈鬆軟無法收縮,筋骨弛緩,這些都需要根據脈象辨證。總體來說,都是因為血虛無法滋養筋絡,燥氣趁虛而入,所以治療方法也都是滋補肝腎,灌溉筋脈,讓水氣充足,火氣消退,風木自然平衡。如果及時治療就能痊癒,如果拖延治療,經絡就會閉塞,藥力難以流通,就會變成慢性病。
舌喑者,中風而舌不轉運,舌強不能言是也。經曰: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會厭者,聲音之戶。舌者,聲音之機。唇者,聲音之扇。橫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然心之本脈,繫於舌根;脾之絡脈,繫於舌傍;肝脈循陰器,絡於舌本;少陰之脈,走喉嚨,系舌本。是四經之脈,皆上於舌。
邪中其經,則痰涎閉其脈道,舌不能轉運而為之喑矣。有喉喑者,勞嗽而失音,即喉嚨聲啞是也。故喉喑者,喉中之聲嘶,而舌本自能言。舌喑者,舌本不能言,而喉中之聲音如故。中風而舌喑者,舌與喉俱病,而音聲不能發於會厭也。然有外感、內傷之因。外感者,風寒火熱之邪也。
白話文:
舌頭不能說話的人,是因為中風導致舌頭無法正常運動,舌頭僵硬無法說話。經書上說:喉嚨是氣體上下流通的地方。會厭是發聲的門戶。舌頭是發聲的機關。嘴唇是發聲的扇子。橫骨是神氣所控制,負責控制舌頭運動的部位。然而,心臟的本脈連接舌根;脾臟的絡脈連接舌頭兩側;肝臟的經脈沿著陰器,連接到舌根;少陰經脈經過喉嚨,連接到舌根。這四條經脈都向上連接到舌頭。
邪氣侵入經脈,就會導致痰涎堵塞經脈通道,舌頭無法正常運動,就會導致失語。有些人喉嚨不能發聲,是因為勞累咳嗽導致失聲,也就是喉嚨發出嘶啞的聲音。所以喉嚨失聲的人,喉嚨聲音嘶啞,但舌頭本身還能說話。舌頭失聲的人,舌頭本身不能說話,但喉嚨的聲音仍然正常。中風導致舌頭失聲的人,舌頭和喉嚨都生病,聲音無法從會厭發出。然而,失語的原因有外感和內傷。外感是指風寒火熱等邪氣入侵。
經云:風寒客於會厭,則厭不能發,故無音。又曰:諸熱暴喑,皆屬於火。內傷者,心、肺、腎三經致病,亦多由痰火壅塞上竅,氣血兩虛,不能上榮,則舌機不轉也。有腎虛而氣不歸源,內奪而胞絡內絕,不能上接清陽之氣者;有元氣不足,肺無所資者;有血衰而心失所養者。蓋心為聲音之主,肺為聲音之戶,腎為聲音之根。
經曰:三焦之氣,通於喉嚨,氣弱則不能上通矣。治者能於根本用力,則丹田清陽之氣,自能宣揚振作,故古人每以獨參湯、地黃飲子取效也。然中風不語之症有六:有失音不語者,有舌強不語者,有神昏不語者,有口噤不語者,有舌縱語澀不語者,有麻舌語謇不語者,可不詳歟!
白話文:
經典記載:風寒入侵會厭,就會導致會厭不能發聲,因此失聲。又說:各種因熱氣而引起的突然失聲,都屬於火邪。內傷導致失聲的,多半是因為心、肺、腎三經生病,或是痰火阻塞上焦,氣血兩虛,無法上行滋養,導致舌頭無法靈活轉動。有些人是腎虛導致氣無法歸於本源,內傷導致胞絡內部阻斷,無法向上接引清陽之氣;有些人是元氣不足,肺氣缺乏滋養;有些人是血虛導致心臟缺乏營養。總之,心臟是聲音的主人,肺是聲音的門戶,腎臟是聲音的根基。
經典記載:三焦之氣流通到喉嚨,氣虛則無法向上通達。治療者能夠在根本處下功夫,就能使丹田清陽之氣自然升發振作,因此古人常以獨參湯、地黃飲子治療失聲取得良好效果。然而中風失語的症狀有六種:一種是失音不語,一種是舌頭僵硬不語,一種是神志昏迷不語,一種是嘴巴緊閉不語,一種是舌頭伸出來,說話遲鈍不語,一種是舌頭麻木,說話含糊不清不語,這些症狀都必須仔細辨別!
口噤者,足陽明之病,頰車穴主之。蓋陽明經絡,挾口環唇,循頰車,而諸陽筋脈,皆上於頭,三陽之筋,並絡頷頰,夾於口。風寒乘虛而客其經,則筋攣急,牙關緊而口噤。又有風熱太甚,痰涎滯膈,風喜傷肝,復能燥物,是以筋燥勁迫而口噤。此皆實邪之為病,而中風門之閉症也。若在脫症,則諸陽之氣脫去,形骸管束無主,故口開舌縱不收矣。
腎者藏精主下焦地氣之生育,故衝任二脈系焉。二脈同腎之大絡,起於胞中,其衝脈因稱胞絡,為十二經脈之海,遂名海焉。衝脈之上行者,滲諸陽,灌諸經,下行者滲三陰,灌諸絡而溫肌肉,別絡結於跗,因腎虛而胞絡內絡不通於上,則腎脈循喉嚨挾舌本,故不能言,二絡不通於下,則痱厥也。
白話文:
口不能說話的人,是足陽明經的病症,頰車穴可以治療。因為陽明經脈,沿著嘴巴周圍,經過頰車穴,而所有陽經的筋脈,都向上連接到頭部,三陽經的筋脈,都與頷頰相連,夾在嘴巴周圍。風寒趁虛而入侵經脈,就會導致筋脈攣縮緊繃,牙關緊閉,口不能說話。還有一些情況是因為風熱過盛,痰涎阻塞,風邪容易傷害肝臟,又會使身體乾燥,所以筋脈乾燥收縮,導致口不能說話。這些都是實邪引起的病症,也是中風門閉塞的表現。如果屬於虛脫症,那麼所有陽氣都已經脫離,身體失去了控制,所以嘴巴張開,舌頭伸出來,無法收回來。
腎臟負責儲藏精氣,主管下焦地氣的生長和繁衍,所以衝脈和任脈都與它相連。這兩條經脈都是腎臟的大經脈,起源於胞中,衝脈因為起源於胞中,所以又稱為胞絡,它是十二經脈的總匯,因此被稱為「海」。衝脈向上運行,滲入所有陽經,滋養所有經脈,向下運行,滲入三陰經,滋養所有絡脈,溫暖肌肉。衝脈的支脈在足部連接在一起,如果腎虛,胞絡內絡向上不通,就會導致腎經沿著喉嚨,連接到舌根,因此不能說話;衝脈內絡向下不通,就會導致虛脫。
中風一症,多由肝陰不足,腎水有虧,虛火上乘,無故卒倒,筋骨無養,偏枯不遂,故滋腎養肝,治本之至要。奈有肝無補法一語,舉世盡以伐肝平肝為事,殊不知言不可補者,言肝氣也,非肝血也。蓋厥陰為風木之臟,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經》云:木鬱達之。夫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是肝之所賴以養者血也,肝血虛則肝火旺,肝火旺,則肝氣逆,肝氣逆則氣實為有餘,有餘者病氣也。殊不知肝氣有餘,固不可補,補則氣滯而不舒,非云血之不可補也。
肝血不足則為筋攣,角弓抽搐,為目眩爪枯頭痛,為脅肋少腹疼痛疝痛諸症,凡此皆肝血不榮也。故即肝氣之有餘,實由於肝血之不足,可不補乎!然補肝血又莫如滋腎水,水者木之母也。母旺則子強,是以當滋化源,蓋肝血之不足,亦由於腎水之失養也。若謂肝無補法,而以伐肝為事,愈疏而愈虛,病有不可勝言矣。
白話文:
中風的病因,大多是肝陰不足、腎水虧損,導致虛火上升,人就突然倒下,筋骨無力,身體一側麻痺癱瘓。所以滋補腎水、養護肝陰是治療根本的關鍵。然而,坊間卻流傳著「肝不可補」的說法,大家都一味地想辦法抑制肝氣,卻不知道這句話指的是「肝氣」不可補,並非「肝血」不可補。因為肝屬厥陰,是風木之臟,喜歡暢通,不喜歡壓抑,所以《經》書上說:「木鬱達之。」肝臟藏著血液,人睡覺時血液會回到肝臟,所以肝臟賴以滋養的是血液。肝血虛就會導致肝火旺盛,肝火旺盛就會使肝氣逆流,肝氣逆流就等於氣盛有餘,有餘就是病氣。其實,肝氣有餘固然不可補,補了會讓氣滯不通,但這並非說肝血不可補。
肝血不足會造成筋攣、角弓反張、頭暈眼花、指甲乾枯、頭痛、脅肋、小腹疼痛、疝氣等症状,這些都是肝血不足導致的。所以,即使肝氣有餘,其實也是由於肝血不足造成的,難道不應該補嗎?而補肝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滋補腎水,因為水是木的母親,母親強壯,孩子自然就強壯。因此,應當滋補根本,因為肝血不足,也是由於腎水不足所導致。如果說肝不可補,一味地抑制肝氣,就會越來越虛弱,病症就無法治癒了。
中風一症。宜從潔古、東垣之論,以中腑、中臟、中血脈為辨證之的。潔古云:中腑多著四肢,中臟多滯九竅。東垣云:中腑則肢節廢,中臟則性命危,中血脈則口眼喎斜。凡脈直行者為經,傍支者為絡,經有十二,絡有十五,蓋更有陽蹺過六臟,主持諸表,陰蹺通貫五臟,主持諸里,脾絡則臟腑陰陽表裡上下諸經通貫,名曰大絡,故共十五也。但方書所載混言外有六經之形症,以大小續命湯為主。
夫人身臟腑有十二經,手有三陽三陰,足有三陽三陰,其中風之有六經形症也。手之六經乎,足之六經乎,六經之症,惟傷寒有之,或謂中風六經形症,即是傷寒六經形症,至有引傷寒六經之症,以解中風六經之症,其言大謬。
白話文:
中風這個病症,應該從潔古、東垣的理論入手,以辨別中腑、中臟、中血脈為依據。潔古說:中腑病變多影響四肢,中臟病變多影響九竅。東垣說:中腑病變導致肢節無力,中臟病變危及性命,中血脈病變則出現口眼歪斜。正常脈象是直行的,稱為經脈;旁支的脈象稱為絡脈。經脈有十二條,絡脈有十五條。其中陽蹺脈經過六臟,主導身體外表的氣血運行;陰蹺脈貫穿五臟,主導身體內部的氣血運行。脾絡脈貫穿臟腑、陰陽、表裡、上下所有經脈,稱為大絡,因此絡脈總共有十五條。但醫書中記載的關於六經形症的論述往往混淆,以大小續命湯為主要治療方案。
人體的臟腑有十二經脈,手部有太陽、陽明、少陽三陽經和太陰、少陰、厥陰三陰經,腳部也有太陽、陽明、少陽三陽經和太陰、少陰、厥陰三陰經。中風也會出現六經形症。這些六經形症是手部的六經,還是腳部的六經?其實,六經形症只有傷寒會出現,有人說中風的六經形症就是傷寒的六經形症,甚至引用傷寒的六經形症來解釋中風的六經形症,這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夫傷寒六經,只傷足而不傷手,故一日巨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至傳入足三陰經,四日足太陰,五日足少陰,六日足厥陰,以漸傳變,由表入里,故仲景有麻黃桂枝大小承氣之法。若中風為暴病卒倒,難分經絡,惟有臟腑血脈之別。或中於足之六經,或中於手之六經,非若傷寒有次第傳經者也。
故論中風則十二經皆有見症,而不止於足六經也。
遺尿,系元陽真氣虧極,必須大用參朮耆附,益志五味,以保元陽脫勢,時時服之補接,誠話命之第一關也。蓋人之所賴以生者,此陽氣也。此氣一虧,時時可脫,故服補藥亦宜時時接之,不可不慎,不可不知。
白話文:
傷寒病一開始只會影響腳,不會影響手,因此病程會依序從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再傳入足三陰經,分別是足太陰經、足少陰經、足厥陰經,逐漸從表面進入內部。因此,張仲景才會有麻黃、桂枝以及大小承氣湯等方劑。
中風則不同,它是一種突然發作的疾病,很難區分經絡,只能分辨是哪個臟腑或血脈出了問題。中風可能是影響腳的六經,也可能是影響手的六經,不像傷寒有循序漸進的傳經方式。
因此,討論中風時,十二經脈都有可能出現症狀,不只局限於腳的六經。
遺尿是元陽真氣嚴重虧損的表現,必須大量使用人參、黃芪、鹿茸、附子等補益元氣的藥物,並配合五味子等滋陰益志的藥物,以保護元陽,防止生命力衰退。需要經常服用這些藥物來補充元氣,因為這關係到生命的根本,不可輕忽。人體的生命依賴陽氣,陽氣一旦虧損,就會不斷衰退,因此補充藥物也要時時不停,不可疏忽大意。
東垣之論專以氣虛為主,縱有風邪,亦是乘虛而襲,《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此之時,豈尋常藥餌能通達上下哉!急以人參、烏附大劑煎服即蘇,此誠有通經達絡之能,斬關奪旗之力。然每服必用人參兩許,補助真氣,駕驅其邪,否則不惟無益,適足以取敗。觀先哲耆附參附等湯,其義可見。
若遺尿手撒,口開鼻鼾,雖為不治,然服前藥,多有生者。喻嘉言曰:臟為陰,可勝純陽之藥,腑為陽,必加陰藥一二味,制其僭熱,經絡之淺,又當加和榮衛,並宣導之藥。劉氏之論,則以風為末,而以火為本,然火之有餘,緣木之不足也。劉氏原以補腎為本,觀其地黃飲子可見矣。
白話文:
李東垣认为,人体气虚是疾病的主要原因,即使有外邪入侵,也是乘虚而入。《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时一般的药物很难起效。必须用人参、乌附等大剂量煎服才能迅速恢复,这确实具有通经达络、斩关夺旗的功效。每次服用都要用不少人参来补益元气,驱除邪气,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适得其反。从古人的参附汤等方剂中,可以看出这种道理。
即使是遗尿、手撒、口开鼻鼾等看似不治之症,服用上述药物也能救活很多病人。喻嘉言说:“脏属阴,可服用纯阳之药;腑属阳,必须加入一两味阴药来制其亢热;经络较浅,则需加和荣卫、宣导之药。”刘氏则认为,风是表象,火才是根本,而火盛的原因是肾虚。刘氏以补肾为本,他的地黄饮子就体现了这一点。
但治中風之症,凡勢在危迫之際,當純以補陽為要,陽者生之本也。陽生而陰自長,蓋補陰力緩,恐不及矣。況陽氣大虛,雖有假火,若略兼陰藥,則陰翳之火驟消,亡陽之勢益露,挽回何及!迨至危勢漸平,又當兼以填補真陰,其陰虛有二,有陰中之水虛,有陰中之火虛,火虛者專以河間地黃飲子,水虛者當以六味地黃丸,故至當之治法,總以固陽為保生之首重,繼以滋補精血為去病之根基,風自火出,火自陰虧,陰血一得,風火自息,不知此而以風燥致斃者多矣。
筋脈束骨,何處無之,脈皆起於手足指端,故十二經皆以手足名之,脈為血之隧道,榮則和柔,虧則不遂,熱則弛縱,寒則拘攣,故《準繩》曰:凡風痹偏估,未有不因真氣不周而病者,治之不用黃耆為君,人參歸芍為臣,防風桂枝勾藤為佐,而徒以烏附羌獨,涸榮而耗衛者,未之能愈也。凡精神短少,運用太過,一時接續不來,便有無故卒倒之患。
白話文:
治療中風病症,當病人處於危急狀態時,必須以補陽為首要,因為陽氣是生命的根本。陽氣生發,陰氣自然會滋長,但補陰的效果較緩慢,恐怕來不及。況且陽氣虛衰,即使有虛火,如果稍微加入陰性藥物,陰寒之火會迅速消退,陽氣衰竭的趨勢更加明顯,後悔就來不及了!等到病情漸漸平穩,就要兼顧填補真陰,陰虛分為兩種,一種是陰中之水虛,一種是陰中之火虛。火虛者專用河間地黃飲,水虛者則用六味地黃丸。所以最恰當的治療方法,就是以固護陽氣為保命的首要任務,然後再滋補精血作為治病的根本,因為風從火起,火因陰虛而生,陰血一旦得到滋補,風火自然就會消退。不知道這個道理而因風燥致死的人很多。
筋脈遍布全身,無處不在,脈絡都源於手足指端,所以十二經脈都以手足命名。脈絡是血液流通的通道,充足則舒暢和柔,不足則運行不順,熱則鬆弛縱緩,寒則拘緊收縮。所以《準繩》中說:所有風痹偏癱,沒有不是因為真氣不通而導致的,治療時不用黃芪為君藥,人參、歸芍為臣藥,防風、桂枝、勾藤為佐藥,而只用烏頭、羌活,耗損津液,消耗衛氣,是無法治癒的。凡是精神不足,運用過度,一時接續不上,就會出現無故突然倒下的情況。
若天真未竭,尺脈有根者,須臾自醒。倘天真已竭,尺脈無根者,則無陽潰散,目開鼾聲,遺尿汗湧,脫勢具備,難望其有生矣。故平時能於根本用力,善保水火,則氣血自然和平,斷無是病,既病而未至根本大傷,水火偏絕則調理得當,水火猶可和平,氣血何難漸復,倘不知此,正當氣血虧極發露之時,元陽走散,依稀之際,見其搐竄治風,見其涎壅治痰,驅逐克削標病從減,正氣益傷,重則暴亡,輕則痼疾,故能於水火立命之處看明,氣血生長之源參透,則外假之象雖變現百出,亦有主見於胸中,不為所感矣。
況玩《靈樞經》曰: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者,內居榮衛,榮衛疾,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其邪氣淺者,脈偏痛。又曰: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志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
白話文:
如果人體的元氣還未完全耗竭,脈象還有根氣,那麼很快就會醒過來。但如果元氣已經耗盡,脈象沒有根氣,就會出現陽氣潰散、眼睛睜開卻打鼾、尿失禁、汗液大量湧出、生命垂危等症狀,很難再活下來。因此,平時要注重養護元氣,保持陰陽平衡,這樣氣血自然就會平和,不會出現這種疾病。如果已經生病,但還沒有達到元氣大傷、陰陽失衡的程度,只要調理得當,陰陽仍然可以平衡,氣血也能逐漸恢復。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在氣血極度虧虛發作的時候,元陽散失,出現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狀,就只會著眼於治療這些表面症狀,反而會加重正氣的損傷,嚴重者會暴亡,輕者會留下痼疾。所以,要從根本上明白陰陽調和的重要性,了解氣血生長的根源,即使遇到各種複雜的病症,也能心中有數,不會被表象迷惑。
況且,《靈樞經》也說:虛邪侵入人體的一半,深入者會進入榮衛之氣,榮衛之氣生病,真氣就會消失,邪氣獨留,就會導致半身不遂。而邪氣淺者,則會出現脈絡疼痛。書中還說:痱子病的病人,如果沒有疼痛,四肢無法收縮,意識不清,但還能說話,就能治癒;如果嚴重到不能說話,就無法治癒了。
可見必由真氣去而邪氣獨留,及志不亂,言微知為可治,志亂不能言為不可治,則知全以正虛為本,外邪為標者,十之一二,何必拘以中風局中風方,紛紛立論乎!況人受水火之真以成,而後臟腑具備,漸有筋骨形骸,故臟腑之根,繫於真水真火,陰陽氤氳,釀成氣血,流行臟腑,灌溉百骸,故水火為本,氣血為標也。
凡真陰真陽虧極,則邪氣乘虛,直中於臟,內臟受傷,害人性命,若氣血不足,未至根本虧極,則邪不能直達於裡,或中腑或中血脈,則形骸受傷,乃有偏枯痿痹。要知真陽虧極。我身之陰寒,可以聚而乘之,非謂必有外寒也。真陰虧極,我身之風火,可以動而乘之,非謂必外有風火也。
白話文:
很明顯,病症是由真氣耗散而邪氣獨留所致。患者心志安定,能清楚表達病情,就表示可以治療;若心志混亂,無法言語,則無法治療。由此可見,疾病的根本在於正氣虛弱,外邪入侵只是表象,真正患病的原因,只有十分之一二是外邪入侵。為何要執著於中風的病名和治療方法,而紛紛立論呢?況且人體是由水火真氣化生而成的,有了真氣,臟腑才會具備,逐漸長出筋骨形骸,所以臟腑的根本在於真水真火,陰陽交合而生氣血,氣血運行於臟腑,滋養全身,因此水火為本,氣血為標。
當真陰真陽極度虧損時,邪氣乘虛而入,直達臟腑,內臟受損,危及生命。若氣血不足,尚未達到根本虧損的程度,邪氣無法直達內臟,可能侵犯腑臟或血脈,就會導致形骸受損,出現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真陽虧損時,人體的陰寒之氣可以聚集而乘虛而入,不一定需要外來的寒邪;真陰虧損時,人體的風火之氣可以躁動而乘虛而入,也不一定需要外來的風火。
所謂內起之風,由於內起之火耳!識得標,只取本,乃治法萬全之要領,何況當此大虛,頃刻存亡之症,以風火痰氣之假象,而失其生人精氣神之根本,豈能奏功萬一乎?祛風適足以走泄元神,清火無非以消滅陽氣,消痰則不足之真陰愈加銷爍,理氣則丹田之浮泛,益令無根虛陽,變至亡陽,閉症變成脫症。(凡中風牙關緊閉,兩手握固為閉症,可治。
若口開手撒,眼合遺尿,鼾聲為脫症,難治。)此皆治標者之罪也。(張)治中風多症,寤寐參究機關,從無一失,有案另陳,敢此特表。
世以卒然仆倒,昏不知人為中風,以卒死者為中臟,痰涎壅盛者為痰厥,不知總由真氣太弱,痰火泛上者十居八九。若虛極而陽暴脫,則尿出而死矣。此時乃無形之神氣欲絕,急用參朮附子大劑補接,亦有活者。若以風火痰而作有形之疾病為治,妄用他藥,便無生理,戒之戒之。
白話文:
所謂內起之風,是因為體內有火氣引起的!醫治疾病,要抓住根本原因,才是治病的關鍵,何況現在患者虛弱,隨時可能性命不保,如果只針對風火痰氣等表面症狀治療,而忽略了患者本身的精氣神,就無法真正治癒。驅散風寒只會耗損元氣,清熱只能消滅陽氣,化痰會導致本就虛弱的陰氣更加耗損,理氣則會讓丹田虛浮,更加損害無根的陽氣,最終導致陽氣衰竭,閉症轉變成脫症。(中風患者牙關緊閉,雙手握拳屬於閉症,可以治療。
但如果患者嘴巴張開、手無力、眼睛閉合、尿失禁、鼾聲如雷,則是脫症,難以治療。)這些都是只治表面症狀的錯誤做法。(張某)治療中風,我日夜思考其中的奧妙,從未失手,有詳細記錄,另行呈上,在此只簡單說明。
世人認為突然倒地昏迷不醒是中風,猝死是中臟病變,痰涎阻塞是痰厥,卻不知道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體內真氣太弱,痰火上涌引起的。如果虛弱到極點,陽氣突然衰竭,就會出現尿失禁而亡。這種情況下,是無形的精氣快要耗盡,應該使用人參、白朮、附子等藥物大劑量補益,才有可能救活。如果只把中風看成風火痰等有形的疾病,胡亂用藥,就沒有治癒的可能,一定要謹慎!
或問人有半肢風者,必須拘以左半身屬血,右半身屬氣乎,曰未必然,人身劈中分陰陽水火,男子左屬水,右屬火,女子左屬火,右屬水,男子半肢風者多患左,女子半肢風者多患右,即此觀之,可見以陰虛為主。又有身半以上俱無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軟弱麻痹,小便或澀或自遺,屬氣乎,屬血乎?此亦足三陰之虛症也。《經》曰:榮虛則不仁,衛虛則不用不仁,皮膚不知痛癢也。
不用,手足不為人用也。僅以氣血分陰陽,未嘗以左右分氣血也。要知氣血周流無間,豈可以行於右者皆謂之氣,行於左者皆謂之血乎?
夫天地之道,春氣始於左而終於右,秋氣始於右而終於左,夏氣始於上而終於下,冬氣始於下而終於上。人身亦然,左右上下,靡不周及,故諸陽之經,皆起於手足,而循行於身,風寒客於肌膚,隨其虛處而停滯,如手足氣血難倒之處,邪易襲矣。氣血不足,運行難周,所以有偏枯之名也。
白話文:
有些人會問,半身不遂的患者,是左半邊身體屬於血,右半邊身體屬於氣嗎?其實不一定,人體的中線將陰陽水火分開,男性左邊屬水,右邊屬火,女性則相反。男性半身不遂多半是左側,女性則多半是右側,由此可見陰虛是主要原因。也有患者上半身正常,下半身卻軟弱無力、麻痺,小便不順暢或失禁,這也是足三陰虛弱的症狀。《經》書上說:榮氣虛弱則失去知覺,衛氣虛弱則手腳無力,皮膚感覺不到疼痛或癢。不能只用氣血分陰陽來解釋,左右身體並不代表氣血的不同。要知道氣血在體內循環流動,沒有間斷,怎麼可以說右邊流動的是氣,左邊流動的是血呢?
天地運行之道,春氣從左邊開始,到右邊結束,秋氣則相反;夏氣從上往下,冬氣則相反。人體也是如此,左右上下,氣血都循環到,所以所有陽經都從手腳開始,然後沿著身體運行。風寒入侵肌膚,就會停留在虛弱的地方,比如手腳氣血運行不暢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邪氣侵襲。氣血不足,運行不順暢,就會出現偏癱。
《內經》但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嘗以人身之氣血分左右也。人之氣血,周流一身,氣如橐鑰,血如波瀾,氣為血行,血為氣配,陰陽相維,循環無端,何嘗有左右之分!自丹溪論半身不遂,謂在左屬血虛,在右為氣虛,由是以左右分屬氣屬血者,從茲始矣。夫以脾肺在右,而右半身不遂者,主乎脾肺之為病。
腎肝在左,而左半身不遂者,主乎腎肝之為病則可。若必主乎右氣左血以立論,豈血僅行於左而不行於右耶?氣僅行於右而不行於左耶,是氣血在人身己分離而不相屬矣。氣行血行,氣滯血滯,血氣相維,何有左右之分也。若果屬血虛,亦當兼以補氣,蓋氣有生血之功,果屬氣虛,亦當兼以養血,蓋血有和氣之力。若以血氣分治、則愈致陰陽乖格,豈能調和氣血,而治偏枯耶?
白話文:
《內經》只談論左右,指的是陰陽的運行軌跡,從未以人體的氣血分為左右。人體的氣血,周流全身,氣如同風箱,血如同波浪,氣推動血液運行,血滋養氣的運行,陰陽相互依存,循環無盡,哪裡有左右之分呢!
自從丹溪先生論述半身不遂,認為左側屬於血虛,右側為氣虛,從此以後,便開始以左右區分氣血了。然而,脾肺位於右側,而右半身不遂者,應該以脾肺病變為主。腎肝位於左側,而左半身不遂者,應該以腎肝病變為主才是。若一定要以右側為氣虛,左側為血虛來論證,難道血只流向左側,不流向右側嗎?氣只運行於右側,不運行於左側嗎?這樣說來,氣血在人體中就分離了,不再相依相存了。氣的運行帶動血液運行,氣的停滯導致血液停滯,血氣相互依存,哪裡有左右之分呢?
就算真的是血虛,也應該同時補氣,因為氣能生血。如果真的是氣虛,也應該同時養血,因為血能調和氣。如果以血氣分離來治療,反而會導致陰陽失衡,怎能調和氣血,治療半身不遂呢?
《經》曰:肝主筋;又曰:諸筋者皆屬於節。是以人之曲伸動履皆筋使然。夫筋體堅硬,藉血氣滋養,乃得柔和,故少壯之與老年,筋力可見矣。氣虛血弱之人,大病後,傷寒汗下後,筋失所養,則發痓,霍亂吐瀉,津液暴傷則轉筋,其理更可見矣。
但肥白人多兼濕痰流滯,黑瘦人多因血液衰涸,故凡有手足漸覺不遂,或臂膊及髀股肢節,大拇次指麻痹不仁,或口眼歪斜,語言謇澀,或胸膈迷悶,吐痰相續,或手足少力,肌肉微掣,或六脈弦滑,而虛軟無力,雖未至於倒僕,其中風暈厥之候可指日而待,須預防之,當節飲食,戒七情遠房事,此至要者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肝臟主宰著人體的筋脈;又說:所有的筋脈都與關節相連。所以人體的彎曲伸展、行走活動,都是由筋脈來支配的。
筋脈的本質堅硬,需要靠血液氣血的滋養才能變得柔軟,因此年輕人和老年人,筋力上的差異就很明顯了。氣血虛弱的人,或者大病之後,傷寒發汗之後,筋脈失去滋養,就會出現抽搐、霍亂嘔吐腹瀉、津液大量損失而導致抽筋等症狀,其中的道理更加明顯。
但身體肥胖且膚色白的人,大多伴隨著濕痰停滯;而身體瘦弱且膚色黑的人,大多是因為血液衰敗。因此,凡是手腳逐漸感到不靈活,或者手臂、大腿關節,大拇指和食指麻木無感,或者口眼歪斜,說話含糊不清,或者胸悶氣短,反覆吐痰,或者手腳無力,肌肉輕微抽動,或者脈象弦滑,卻虛軟無力,雖然還沒有到跌倒昏厥的程度,但中風昏厥的徵兆已經可以預見,需要及時預防。
應該控制飲食,戒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和房事,這才是最關鍵的。
其應服藥餌,察其兩尺虛衰者,以六味八味地黃,切補肝腎,如寸關虛弱者,以六君子、十全大補之類,急補脾肺,才有衛益。若以搜風順氣,及清氣化痰等藥,適所以招風取中也,若失調理而既中矣。如正氣不足之證,只保正氣,不必驅邪,此時真陰失守,孤陽飛越,或非桂附,何以追復失散之元陽?其痰涎上湧者,水不歸源也。面赤煩渴者,火不歸源也。
惟桂附能引火歸元,一引水火既歸,則水能生水,木不生風,而風自息矣。如邪氣有餘者,痹症之類,雖以扶正氣為主,不可不少用祛邪之法,如易老天麻丸之類。至於攣者,有因熱而筋膜乾縮者,有因寒而筋脈拘急者,有因血虛而勿榮於筋者,有因邪盛而留滯關節者,可不細辨歟!
白話文:
服用藥物時,要觀察病人兩尺脈虛弱的,就用六味地黃丸或八味地黃丸來補肝腎;若寸關脈虛弱的,就用六君子湯或十全大補湯之類來補脾肺,才能夠增強正氣。如果使用搜風順氣、清氣化痰等藥物,很容易招風受寒。如果沒有調理好就生病了,如果正氣不足,就只管補益正氣,不必驅逐邪氣。此時真陰虧虛,陽氣外泄,除了桂枝、附子,還能用什麼來挽回散失的陽氣呢?如果痰涎上湧,說明水氣不能回歸;如果面紅口渴,說明火氣不能回歸。
只有桂枝、附子才能引火歸元,引水火歸位後,水能生水,木不生風,風自然就消散了。如果邪氣過盛,比如痹症之類,雖然要以扶正氣為主,但也不能完全不用祛邪之法,像易老天麻丸之類的藥物就可以使用。至於肢體攣縮,有因熱而筋膜乾縮的,有因寒而筋脈拘急的,有因血虛而不能滋養筋脈的,有因邪氣過盛而停留在關節的,這些情況都需要仔細辨別。
陰虛有二。陰中水虛,病在精血,陰中火虛,病在神氣,蓋陽衰則氣脫,而神氣為之昏亂,陰虧則形壞,而肢體為之廢弛,真火為陽之本,真水為陰之根,水火不固,陰陽亡矣。精神內奪,外邪中焉,必根本絕而枝葉枯槁也。
中風小便不利,若非臟腑津液燥槁,即由汗多津液外亡,因所因而治之。小便自利,若不知此,徒加滲利,愈令津液重亡,元陽走泄,為害不淺。若小便疾出不能忍者,乃真氣虛極,不能固禁收攝也。脫極則為遺,總四肢百骸,何物不仗氣血濡潤?何處不仗神氣收攝?故真元衰敗於中,精神耗散於外,則百骸皆失其主矣。欲動則不遂,正不足也。
白話文:
陰虛分為兩種:陰中水虛,病症出現在精血上;陰中火虛,病症出現在神氣上。陽氣衰弱就會氣虛脫散,導致神氣昏亂;陰氣虧損就會形體衰敗,導致肢體無力。真火是陽氣的根本,真水是陰氣的根源,水火不固,陰陽就會失衡。精神內耗,外邪就會趁虛而入,最終導致根基毀滅,枝葉枯萎。
中風導致小便不利,可能是臟腑津液乾燥,也可能是汗出過多導致津液外泄,要根據病因對症治療。小便自利,如果不知道原因,就胡亂使用滲利藥物,只会加重津液的流失,导致元陽外泄,危害很大。如果小便急促難忍,就是真氣虛弱,无法收敛控制。真氣完全耗竭就会导致遺泄。四肢百骸都需要氣血滋潤,都需要神氣收攝。因此,真元衰敗於內,精神耗散於外,就會導致全身百骸失其主宰。想要活動卻不能,正是因為正氣不足。
欲靜同自動,風假象也。僵臥如屍者,神氣欲脫而未盡也。回陽固本者,保命衛生之學也。養正而邪日除,探本窮源之論也。先攻後補者,從俗好惡之情,未得病情至理也。
中風稍瘥,有多食倍常者,因風木盛則克脾,脾受克求助於食,當瀉肝理風以安脾,脾安則食自如常也。雖然亦因臟腑之脂膏耗竭,有陽無陰,所以孤陽用事,如中消者,然雖多食,未必長其精華,然借食尚堪抵其消耗,惟為補養精血,俾脂膏足而自復如常,何必瀉肝理風為事哉!
白話文:
想要靜止卻像自動一樣,是因為風的假象。像屍體一樣僵臥著,是神氣想要離開卻尚未完全消失。回陽固本是為了保命和維持健康。養護正氣,邪氣就會逐漸消除,這是探求病根的道理。先攻後補是順從世俗喜好的做法,並未掌握病情真相。
中風稍微好轉後,有些人食量大增,這是因為風邪過盛會克制脾臟,脾臟受到克制就會求助於食物,應該瀉肝理風來安撫脾臟,脾臟安定了,食量自然恢復正常。雖然也可能是因為臟腑的脂肪耗竭,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導致孤陽用事,就像中消一樣,即使食量增加,也不一定能增加精華,但藉由食物尚能抵禦消耗,只要補養精血,讓脂肪充足,自然恢復正常,為何還要瀉肝理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