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12)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12)
1. 活人苡仁酒
治腳痹。
苡仁,牛膝(各一兩),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杜仲(各一兩),熟地(一兩五錢),白朮(五錢),為粗末,人絹袋內,用歸酒五升浸,春秋冬二七日,夏月七日,分作數服,遂貼,浸酒空心每服一盞或半盞,日三四服。常令酒氣醺醺不絕,久服覺皮膚下如數百條蟲行,即是風濕氣散。
白話文:
這是在介紹一種名為「活人苡仁酒」的藥酒製法,主要用於治療腳部麻木無力。配方包含苡仁、牛膝、海桐皮、五加皮、獨活、防風、杜仲、熟地和白朮等多種中藥材,各藥材用量不同。所有藥材研磨成粗末後放入絹袋,再用五升米酒浸泡。在春、秋、冬季節需浸泡十四天,夏季則只需浸泡七天。服用時可分多次,一般空腹時每次服用一杯或半杯,一天可服三到四次。持續服用會讓身體有微醺感,長時間服用後,會感覺皮膚下好像有數百條小蟲在爬行,這是表示風濕之氣正在被逐漸驅散。
2. 羌活導滯湯
腳氣初發,一身盡痛,或肢節腫痛,便溺阻膈,先以此導之,後用當歸湯。
大黃(酒煨,一兩),羌活,獨活(各五錢),川歸,防己(各三錢),枳實(麩炒,二錢),每服七錢,水煎服,取微利則已。
白話文:
在腳氣病剛開始發作時,如果全身疼痛,或者四肢關節腫痛,排泄受阻,應先使用這個方子進行治療,之後再服用當歸湯。
藥方成分與劑量如下:大黃(需用酒燉煮,用量為一兩),羌活,獨活(這兩種藥材各用量為五錢),川芎,防己(這兩種藥材各用量為三錢),以及枳實(需用麩皮炒過,用量為二錢)。每次服藥時,應取以上藥物共計七錢,用水煎煮後服用,直到稍微有瀉下作用即可停止。
3. 濟世方
治一切腳氣神效。用穿山甲前兩足者,燒存性研細,入麝少許,多少隨人斟酌,要服此藥。須去他事,晚間忌進飲食,至夜深腹空時調服,坐臥隨意,及雞鳴再一服,痛立止,過一二日便能步履如常,神效。
白話文:
【濟世方】治療所有腳氣病,效果神奇。使用穿山甲的前兩隻腳,燒燬後保留其灰燼,然後磨成細粉,加入少量的麝香,具體份量可依個人情況適度調整,準備服用這藥物。需先放下其他事情,晚上避免進食,等到深夜肚子空的時候服用,無論是坐著或躺著都可以,等到公雞啼叫時再服用一次,疼痛立刻就能緩解,過一兩天後就能像平常一樣行走,效果非常神奇。
以上是古方療法的現代化翻譯,請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和醫生指導使用。
4. 千金方松葉酒
治腳氣十二風痹,不能行。用松葉六十斤,挫細,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釀米五斗如常造酒法,另煮松葉汁,以漬米並饙飯,其釀封七日後,澄飲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眾。
熏洗用香紫蘇(半斤),忍冬花(四兩),木饅頭(七兩),蘇木(二兩),為粗末,以水煎數沸,桶盛分三度添用,只一次洗完,永除病根。
白話文:
【千金方松葉酒】
這款藥酒能治療腳氣和十二種風濕病,讓人恢復行走能力。製作方法如下:先取六十斤松葉,細細切碎,然後用四石的水來煮,最後保留四鬥九升的濃縮液。再用五斗米釀酒,依照一般釀酒程序進行,只是在浸米和蒸飯時,要加入剛才煮好的松葉汁。等酒釀好封存七天後,就可以飲用了,要喝到微醺的程度,許多人都因此而得到療效。
至於燻洗的藥方,則需準備香紫蘇半斤、忍冬花四兩、木饅頭七兩、蘇木二兩,把這些材料切成粗粒,用水煮沸幾次,然後倒入桶中,分成三次使用,只需洗一次,就能根治疾病。
以上就是「千金方松葉酒」的詳細做法與燻洗療法。
5. 三將軍丸
治腳氣入腹衝心,大便不通。
吳茱萸,木瓜,大黃(各等分),米糊丸,綠豆大,每五十丸,粳米枳殼湯下,未應再加服,以通為度。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腳氣病蔓延至腹部並影響到心臟,導致大便不順的情況。
藥方成分有:吳茱萸、木瓜、大黃,這三種藥材需使用等量。將這些藥材磨成粉後,用米糊做成大小如綠豆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粒,服用時應用粳米和枳殼煮成的湯送服。如果沒有明顯效果,可以再次服用,直到排便順暢為止。
6. 杉木節湯
治腳氣衝心,或心脅有塊,毒勝痰逆,痞滿喘急,汗流搐搦,昏悶上視咬齒,甚至垂絕不知人。
杉木節(一大升),橘葉(一升,無葉用皮亦可),大腹皮(七個,連皮銼碎),以童便三升,煎一升半,分二服。若一服得快利,停後服。
白話文:
【杉木節湯】
這帖藥方適用於治療因腳氣引發的胸口不適,或是心臟和脅部出現硬塊的情況,對於因為毒素過多導致的痰多反胃,腹部脹滿、呼吸困難、大量出汗、肌肉抽搐、精神混亂、眼睛上翻咬牙等症狀,甚至嚴重到似乎快要不行了,意識模糊的病況都有幫助。
所需材料如下:杉木節一大升、橘葉一升(如果找不到新鮮橘葉,用橘子皮代替也行)、大腹皮七片(要連同外皮一起,切碎)。用三升的童子尿來煎煮這些材料,煎至剩下一半的量,即一升半,再分成兩次服用。如果在第一次服用後,病情有明顯改善,那麼第二次的劑量就可以暫時不用喝了。
7. 麻黃左經湯
治風寒暑濕流注足太陽經,腰足攣痹,關節重痛,增寒發熱,無汗惡寒。
麻黃(去節),乾葛,細辛,白朮(米泔浸),茯苓,防己,羌活,桂心(不見火),甘草,防風各等分。一方加葳靈仙,薑棗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麻黃左經湯]用於治療因風、寒、暑、濕影響足太陽經絡,導致腰部和腳部肌肉緊縮疼痛,關節沉重且疼痛,身體忽冷忽熱,不出汗並且畏寒的症狀。
藥方成分包含:去節的麻黃,乾葛,細辛,米泔水中浸泡過的白朮,茯苓,防己,羌活,未經火烤的桂心,甘草,防風,以上藥材份量相同。另有一種配方會再加入葳靈仙,使用薑和棗煮水煎藥,應在空腹時服用。
8. 六物附子湯
治四氣流注於足太陰經,骨節煩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氣,小便不利,手足或時浮腫。
附子(炮,去皮、臍),桂心,防己(各四錢),炙甘草(二兩),白朮,茯苓(各三兩)姜水煎,食前溫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為四季氣候影響,導致足部的脾臟經絡不順,出現骨頭關節疼痛,四肢感到僵硬且無法自由活動,並且有自發性出汗、呼吸短淺、小便不通暢,偶爾手腳會浮腫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炮製過的附子(去皮、去蒂),桂心,防己(各約12克),炙甘草(約30克),白朮,茯苓(各約90克)。用薑和水一起煎煮這些藥材,然後在飯前溫熱服用。
9. 虎潛丸
治腎陰不足,筋骨痿軟,不能步履。
黃柏(鹽、酒炒),知母(鹽、酒炒),熟地黃(杵膏,各三兩),虎脛骨(二兩,酥炙),鎖陽,當歸(各一兩五錢),陳皮,白芍(酒炒),牛膝(各二兩),龜板(四兩,酥炙)
為末,煮羯羊肉搗為丸,桐子大淡鹽湯下。
人之一身,陰氣在下,陰不足則腎虛,腎主骨,故艱於步履,龜屬北方,得天地之陰氣最厚,故以為君。虎屬四方,得天地之陰氣最強,故以為臣。獨取脛骨從類之義也。草木之藥性偏,難效氣血之屬異類有情也,黃柏、知母去骨中之熱,地黃、歸芍滋下部之陰,陰虛,則陽氣泄越而上,用鎖陽以禁其上行,加陳皮以導其下降,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故用羊肉為丸。命曰虎潛者,虎,陰也。
潛,藏也。欲其封閉氣血而退藏於密也。
白話文:
「虎潛丸」用來治療因腎臟陰氣不足導致的筋骨無力,以致行走困難。
所需藥材包括:黃柏、知母(皆需以鹽和酒炒過)、熟地黃(搗成膏狀,每種各90克)、虎脛骨(60克,需塗上酥油後烤乾)、鎖陽、當歸(各45克)、陳皮、白芍(酒炒過)、牛膝(各60克)、龜板(120克,需塗上酥油後烤乾)。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煮熟的羯羊肉搗碎混合成丸,大小如桐子,服用時以淡鹽水吞服。
人體內陰氣主要存在於下部,如果陰氣不足,會造成腎虛,而腎臟與骨頭關係密切,因此會影響行走能力。龜生活在北方,吸收了大地濃厚的陰氣,所以是此藥方的主要成分。虎作為萬獸之王,其力量來自於它所吸收的天地間強烈的陰氣,因此虎脛骨被選為輔助成分,這是因為它們都屬於陰性物質。植物藥材的性質較為單一,對於調節氣血的效果有限,而動物藥材因其生命活動,更能夠有效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黃柏和知母能去除骨頭中的熱氣,熟地黃、當歸和白芍則能滋養下部的陰氣。當陰氣不足,陽氣就會過度上升,因此使用鎖陽來阻止這種現象,同時加入陳皮以幫助氣血下降。對於精氣不足的情況,我們用味道濃鬱的羊肉製成藥丸來補充。之所以命名為「虎潛丸」,是因為虎代表陰性,而「潛」則意味著隱藏,我們希望這種藥丸能封閉氣血,使其深藏於體內,達到調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