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11)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11)

1. 方脈足病合參

初起發寒熱,殊類傷寒,第腳膝痛或腫是也。雖始或因坐臥濕地,涉水履冰,然久必變而為熱,故均屬濕熱也。《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蓋脾主四肢,足居於下,而多受濕,濕鬱成熱,濕熱相搏,其痛作矣。故古名為壅疾,當用宣通之劑。

如羌活導滯湯、當歸拈痛湯之類,使氣不壅而痛自愈矣。古無腳氣之說,《內經》名厥,兩漢間名緩風,宋齊之後謂腳氣。凡腫者,名濕腳氣,濕者,筋脈弛長而軟,或浮腫,或生臁瘡之類是也,治宜利濕疏風。如不腫者,名乾腳氣,干即熱也。筋脈捲縮攣痛,枯細而不腫是也,治宜潤血清燥。

白話文:

一開始出現發寒發熱的症狀,雖然和傷寒症狀相似,但主要表現為腳膝疼痛或腫脹。雖然一開始可能是因為久坐潮濕之地,或是涉水踏冰導致的,但時間久了就會轉變成發熱,所以歸根究底都是濕熱引起的。《內經》說:「所有濕腫滿脹的病症,都屬於脾土。」又說:「受濕邪侵襲,下半身最先受到影響。」這是因為脾臟主管四肢,而腳位於下肢,更容易受到濕氣的侵襲。濕氣鬱積就會化熱,濕熱相互搏擊,就會導致疼痛。古人稱這種病為「壅疾」,應該用宣通氣血的藥方來治療。

像羌活導滯湯、當歸拈痛湯之類的方劑,就能使氣血流通,疼痛自然就會消退。古時候並沒有腳氣這個說法,《內經》稱之為「厥」,兩漢時期稱為「緩風」,到了宋齊時期才叫做「腳氣」。凡是腳部腫脹的,稱為「濕腳氣」,濕氣會使筋脈鬆弛延長而軟弱,或是出現浮腫,或者生出臁瘡等等,治療應該以利濕疏風為主。如果沒有腫脹,稱為「乾腳氣」,乾代表熱。筋脈捲縮攣痛,枯瘦而不腫,這就屬於乾腳氣,治療應該以潤血清燥為主。

有從外感者,有從內傷者,其為濕熱則一而已。北方高燥,多飲𨣒酪,肉食酻酻酒,濕熱下流所致。南方卑下多濕,血氣虛弱之人,或遇房失,負重遠行,沖冒雨雪,寒濕乘虛所致。大抵風寒暑濕之氣,中於諸陽則病在外,其症多在足外踝及足背,宜散之而愈。中於諸陰,則病在裡,其症多在足內踝及臁內,宜溫利之。

外症自汗走注為風勝,無汗疼痛攣急為寒勝,腫滿重著為濕勝,煩渴熱頑為暑勝。如四氣兼有,但推其多者為勝,厥者,為風、痛者、為寒、腫者、為濕。寒勝則蟲,皮膚中如蟲行之狀。熱勝則縱,足六經皆能致病,惟手六經不與焉。寒則溫之,熱則寒之。在表則散,在裡則下。

白話文:

有些人是因為外感生病,有些人則是因為內傷,但造成濕熱的病症卻是一樣的。北方乾燥寒冷,人們容易食用乳酪、肉類和酒,造成濕熱下流引發疾病。南方氣候濕潤,體弱多病的人,或是房事不節、勞累過度、淋雨受寒,都會讓寒濕趁虛而入,導致疾病發生。總之,風寒暑濕等外邪入侵人體,如果侵入陽氣,就會表現在身體外,症狀多出現在腳踝外側和腳背,需要疏散治療。如果侵入陰氣,則會表現在身體內,症狀多出現在腳踝內側和腿內側,需要溫暖利水治療。

外感疾病,如果伴隨自汗出透,則代表風邪較重;如果無汗伴隨疼痛和肌肉攣急,則代表寒邪較重;如果出現腫脹沉重,則代表濕邪較重;如果感到煩躁口渴,熱度難退,則代表暑邪較重。如果四種外邪同時存在,則以最明顯的症狀為主要致病因素。其中,發涼麻木的,以風邪為主;疼痛的,以寒邪為主;腫脹的,以濕邪為主。如果寒邪較重,就會感覺皮膚裡面有蟲子爬行。如果熱邪較重,就會影響全身經絡,但手部的六條經絡不會受到影響。治療時,寒邪需要溫暖,熱邪需要寒涼;表症需要疏散,裡症需要瀉下。

若大虛氣之,間作補湯,隨病冷熱而用之。不可拘執,其人黑瘦者,易治;肥大赤白者,難愈。黑人耐風濕,赤白人不耐風濕。瘦人肉硬,肥人肉軟耳。其用藥當分虛實寒熱表裡。如黃芩、蒼朮乃濕熱必用之藥也。防己、獨活,治腰以下至足,濕熱腫盛也。木瓜取入肝走筋也。

赤茯、木通,滲利其濕也。肉桂、烏附散寒濕也。木香、檳榔、香附、烏藥,宣行氣道之劑也。紅花、桃仁,活力行凝之劑也。牛膝、杜仲、萆薢、虎骨,壯筋骨之劑也。參、耆、白朮、歸、芍、地黃,補養氣血之劑也。合宜而用,則或攻或補皆可奏功,腳氣初起甚微,多不令人識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非常虛弱,可以間隔著服用補湯,根據病症的寒熱變化而調整用藥。不要拘泥於固定的方子。體型瘦弱的人容易治癒,肥胖且面色紅潤或蒼白的人則難以治癒。黑皮膚的人耐受風濕,紅潤或蒼白皮膚的人則不耐受風濕。瘦人的肉質堅硬,肥人的肉質柔軟。用藥時要根據虛實、寒熱、表裡來區分。例如黃芩、蒼朮是治療濕熱必用的藥物。防己、獨活治療腰部以下到腳部的濕熱腫脹。木瓜可以入肝經,治療筋脈方面的疾病。

赤茯苓、木通可以利水滲濕。肉桂、烏附子可以散寒除濕。木香、檳榔、香附、烏藥可以宣通氣道。紅花、桃仁可以活血化瘀。牛膝、杜仲、萆薢、虎骨可以壯筋骨。人參、黃芪、白朮、當歸、芍藥、地黃可以補益氣血。將這些藥物合理配伍,就可以根據需要攻邪或補虛,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腳氣初期症狀很輕微,往往不容易被人察覺。

食飲嬉戲氣力如故,惟卒起腳屈,弱不能動為異耳,南北所感,雖有內外之殊,然皆由腎虛也。婦人病此者,亦血海虛而得之。與男子腎虛同也。若入腹衝心,嘔吐不止,危在頃刻,宜八味丸溫以逐之。入腎則腰腳腫小便不通,目額皆有黑氣,沖胸喘而呻吟,左尺脈絕者,死,蓋腎虛陽衰之人多犯此,腎乘心,水剋火也。故腎虛腳氣,當以金匱腎氣丸預為服之也。

南方自外而入者,止下脛腫痛,北方自內而致者,乃或至於手節也。治法初用解散,次必推蕩大便,以導其邪氣。《經》曰:臥出而風吹之,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至真要大論》云:太陰之勝,火氣內郁,流散於外,足脛胕腫,飲發於中,胕腫於下。

白話文:

吃喝玩樂、體力都跟平常一樣,只是突然站起來腳彎曲,軟弱無力,這才奇怪。無論是南方或北方的寒氣入侵,雖然有內外之分,但都源於腎虛。女人得這種病,也是因為血海虛弱造成的,跟男人腎虛是一樣的。如果寒氣入侵腹腔,衝擊心臟,導致不停嘔吐,情況危急,必須服用八味丸溫暖身體,將寒氣逼出來。寒氣入侵腎臟,就會造成腰腳腫脹、小便不通、眼額出現黑氣、胸悶喘不過氣、呻吟,左腳寸脈消失,就代表死亡。這是因為腎虛陽氣衰弱的人,更容易受寒氣侵襲,腎臟剋制心臟,水剋火。因此,腎虛腳氣,應該預先服用金匱腎氣丸來預防。

南方寒氣從外部入侵,只會造成小腿腫痛;北方寒氣從內部入侵,則可能會導致手關節疼痛。治療方法一開始要服用解散藥物,然後一定要排出大便,引導邪氣排出體外。《經》書上說:「躺在床上突然被風吹,寒氣凝結在皮膚上,就叫做痹症,凝結在血管中,就叫做泣症,凝結在腳上,就叫做厥症。」《至真要大論》說:「太陰寒氣過盛,火氣內郁,向外散發,就會造成小腿胕腫,寒氣從內部發作,就會造成小腿胕腫。」

凡內傷酒食,脾胃營運之氣有虧,不能上升,乃下流乘其肝腎之佐注於足脛,加之房事不節,邪氣柔虛乃為腳氣,久而不愈,遂成痼疾,堅硬如石,謂之石疽。肉色赤紫,皮肉潰爛,名為緩疽,惟宜溫補腳氣,或見食嘔吐,憎聞食氣,腹痛作瀉,或二便阻塞,或精神昏憒。或妄語錯亂,或壯熱頭痛,有類傷寒,名腳氣,攻心多死。

黑瘦者,易治;肥白肉厚者,難愈。

東垣曰:凡腳氣服補藥,及用湯渫洗皆取之大禁也。此為南方外感濕氣腫痛而言,非為北方內之濕氣注下腫痛而言也。若內受濕氣不能外達,宜淋滯消導。泄越其邪,腳氣濕流於下,生瘡腫痛久而不愈,乃腳氣下注成漏也,須用升提之藥,提起其濕,隨以氣血用藥。有腳氣衝心者,宜四物湯,加(炒)黃柏、萆薢,再於湧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調敷上,以艾炙之,泄引其熱下行。

白話文:

凡是因飲食不節而造成的內傷,脾胃的運化氣機就會受損,無法上升,就會向下流動,依附在肝腎的輔助氣機上,流到腳脛。再加上房事不節,邪氣乘虛而入,就會導致腳氣。久治不愈,就會變成頑固的疾病,堅硬如石,稱為石疽。肉色發紅發紫,皮肉潰爛,稱為緩疽。這種情況需要溫補治療腳氣。患者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嘔吐、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反胃、腹痛腹瀉,或者大小便不通暢,精神恍惚,甚至胡言亂語,發熱頭痛,類似傷寒的症狀,稱為腳氣攻心,這種情況死亡率很高。

體型瘦弱的人容易治療,肥胖、皮膚白皙、肉厚的人則難以治癒。

李東垣說:凡是腳氣患者服用補藥,或用藥湯浸泡洗腳,都是禁忌。這種方法適用於南方因外感濕氣而引起的腫痛,不適用於北方因內傷濕氣下注引起的腫痛。如果內受濕氣無法排出體外,應該使用利水消腫的藥物,使濕氣排出體外。腳氣的濕氣向下流動,生瘡腫痛久治不愈,就是腳氣下注成漏,需要使用升提的藥物,將濕氣提昇,再用補氣血的藥物。如果腳氣衝到心臟,應該服用四物湯,再加入炒黃柏、萆薢,並在湧泉穴用附子末、唾液調和敷上,用艾灸,將熱氣引導向下。

一禁嗔,嗔則心煩,煩則腳氣發;二禁大語,大語則傷肺,肺傷亦發;三禁露足當風入水,兩足尤不宜冷;更宜戒嗜欲,節飲食為要。

其脈浮弦者風,濡弱者濕,洪數者熱,遲者寒,微者虛,牢堅者實。結則因氣,散則因憂,緊則因怒,細則因悲。

有腎臟風毒壅積,腰膝沉重者,宜葳靈仙末,蜜丸如桐子大,初服酒下八十丸,平明微利惡物,如青膿桃膠即是風毒積滯也。如未動,夜再服一百丸,取下後吃粥補之。仍當服溫補藥為妙。然風毒中人,隨臟皆得,心肺二臟,經絡所起,在十手指,肝脾腎三臟,經絡所起,在足十趾。

白話文:

控制脾氣,因為生氣會讓人心煩,心煩就會導致腳氣發作。說話不要太大聲,因為大聲說話會傷肺,傷肺也會導致腳氣發作。不要讓雙腳暴露在風中或水中,尤其是雙腳要保持溫暖,避免受寒。另外,要戒掉嗜欲,飲食要節制。

脈象浮弦是風,濡弱是濕,洪數是熱,遲是寒,微是虛,牢堅是實。脈象結是因為氣,散是因為憂,緊是因為怒,細是因為悲。

如果腎臟有風毒積聚,導致腰膝沉重,可以用葳靈仙研磨成粉,用蜜丸成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八十丸,用酒送服。第二天早上會稍微腹瀉排出青膿狀的排泄物,這就是風毒積滯。如果沒有排出,晚上再服用一百丸,排出後吃粥補身體。之後要繼續服用溫補藥。風毒入侵人體,會影響各個臟腑,心肺兩個臟腑的經絡起始於十個手指,肝脾腎三個臟腑的經絡起始於十個腳趾。

腳跟痛,有因痰,有因血熱。血熱者,四物加黃柏、知母、牛膝之類。痰者,用二陳加南星、黃柏、防己。若腳指拳縮無血,乃腎氣不足,血氣不榮也,惟宜補以榮也。然足跟乃督脈發源之所,腎經所過之地,諸骨承載之本。凡或熱或腫或痛者,皆足三陰虛熱所致,丹溪謂火起於尢泉陰虛之極也。少年酒色過度者,多犯此症。

一膝腫痛不消,防成鶴膝風。以膝腫如鶴,足脛細脈多弦緊是也。乃三陰經虛,寒濕流注為患。如環跳穴,在跨眼及腳根徹痛不已,外皮如故,脈沉數或滑者,防生附骨疽乃毒氣附著於骨而成。

(張按:究竟有何毒氣?)乃腎經陽和之氣不足,故腎部隧道骨縫之間氣不宣行,陰血凝滯內郁濕熱為潰為膿,所以有久服八味丸,令人無骨疽之語,謂骨暖氣行血無壅滯,毒何生焉?)人多誤為濕熱,及至膿成,氣血大虧,已不可救矣。不知鶴膝風與附骨疽,俱腎虛者多患之。

白話文:

腳跟疼痛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痰濕或血熱。血熱者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黃柏、知母、牛膝等藥物治療;痰濕者則用二陳湯加上南星、黃柏、防己等藥物治療。如果腳趾蜷縮且沒有血色,表示腎氣不足,血氣不流通,需要補腎氣、促進血行。

腳跟是督脈發源、腎經經過的地方,也是承載全身骨骼的根本。腳跟部位出現熱、腫或疼痛,大多是因為足三陰經虛熱造成。丹溪認為這種情況是陰虛火旺引起的。年輕人如果縱慾過度,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膝蓋腫痛不消,要小心會變成鶴膝風。鶴膝風的症狀是膝蓋腫脹像鶴的膝蓋一樣,小腿上的經脈細小且弦緊。這是因為三陰經虛寒濕流注造成的。如果環跳穴(位於大腿外側,髖骨下方)到腳跟之間疼痛不止,表面皮膚卻沒有異常,脈象沉數或滑,要注意可能會發展成附骨疽,這是毒氣附著在骨頭上造成的。

附骨疽的產生是因為腎經陽氣不足,導致腎部骨縫之間氣血不通,陰血凝滯、內郁濕熱,最後形成潰爛化膿。古人說長期服用八味丸可以預防附骨疽,因為八味丸能溫補腎氣,使骨骼暖和、氣血流通,就不會形成毒氣。

很多人誤以為附骨疽是濕熱引起的,等到膿瘡形成,氣血大虧,就無藥可救了。其實鶴膝風和附骨疽都是腎虛的人容易患上的病症。

因真氣衰弱,邪氣得以深襲,前人用附子者,以溫補腎氣,又能行藥勢散寒邪也。故體虛之人為冷氣所襲,經久不消,極陰生陽,寒化為熱而潰也。若誤用寒涼,必成廢疾,或攣曲偏枯,或痿弱不起,或堅硬如石為石疽,或日久始潰,皮肉俱腐為緩疽,下部道遠,非桂附不能下達也。況腎主骨,而臀以下俱屬腎,非桂附不能入其經而宣行也。

白話文:

由於真氣虛弱,邪氣得以深入侵襲,前人使用附子,是為了溫補腎氣,同時也能促進藥物效力,驅散寒邪。因此,體虛之人受到寒氣侵襲,久久不消,極陰轉化為陽,寒邪轉化為熱,最終導致潰爛。如果誤用寒涼之藥,必然會導致疾病加重,或出現肢體攣縮、枯萎,或痿弱無力,或堅硬如石的石疽,或久久不潰,皮肉腐爛的緩疽。下部經脈距離較遠,非桂附之藥不能下達。而且腎主骨,臀部以下皆屬於腎經,非桂附之藥不能進入腎經而宣行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