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七 (5)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七 (5)

1. 白花蛇

白花蛇,出蘄州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方勝紋,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有佛爪甲,腸如連珠,眼光如生,產他處者,或兩目俱閉,或一開一閉也。常居石南樹上,食其花葉,石南辛苦治風,且生於土穴陰霾之處,稟幽暗毒癧之氣,故其味雖甘鹹性則有大毒也。

《經》曰:風者善行而數變,蛇亦善行而無處不到,故能引諸風藥至病所,透骨搜風,自臟腑而達皮毛,凡癧風疥癬,喎僻拘急,偏痹不仁,因風所生之症,無不藉其力以獲瘥。同苦參、何首烏、葳靈仙、鱉蝨、胡麻、天門冬、百部、蕤薟、漆葉、刺蒺藜,治癧風並遍身頑痹疥癬。

驅風膏,治風癱癧風,遍身疥癬,用白花蛇肉四兩,酒潤炙乾,天麻七錢半,薄荷、荊芥各二錢半,為末,好酒二升,蜜四合,石器熬成膏,每服一盞,浸湯服,日三服,急於暖處出汗十日效。

白花蛇酒,治諸風癧癬,用白花蛇一條,去頭尾酒潤,去皮骨取肉,絹袋盔之,蒸糯米一斗,安曲於缸底,置蛇於曲上以飯安蛇上,用物密蓋三七日,取酒以蛇曬乾為末,每服三五分,溫酒下,仍以濁酒並糟作餅食之,尤佳。烏梢蛇,色黑如漆,尾細有劍,脊者良,氣味所主並炮製治與白花蛇同,但性善無毒,而功亦淺耳,其頭尾併骨,有大毒,須盡去之。

白花蛇,制宗雷公。漬酒旋飲,止風痛甚速,去風毒殊佳,癩麻風,白殿風、髭眉脫落,鼻柱塌壞,鶴漆風,雞距風,筋爪拘攣,肌肉消蝕。凡諸藥力莫及,悉能引達成功。凡服蛇藥酒,切忌見風。類中風,虛弱人並所禁用。

主治(痘疹合參),竹青蛇,性熱,有毒。痘稠密無縫,遍身不起,用此以毒攻毒。

白話文:

【白花蛇】

白花蛇主要產自蘄州的龍頭虎口地區,它的身體是黑色底紋加上白色斑點,兩側各有二十四個方形的勝紋,腹部有著像念珠一樣的斑紋,嘴裡有四顆長牙,尾巴末端有佛爪狀的甲片,腸子看起來就像連串的珠子,眼睛非常有生命力。在其他地方產的白花蛇,可能雙眼都是閉著的,或者是一開一閉。

它們通常棲息在石南樹上,以樹的花葉為食。石南樹的味道苦澀,可以治療風濕,而且生長在土穴和陰暗的地方,吸收了那裡的陰暗和毒性,所以即使味道甘鹹,但本質上是有劇毒的。

根據古籍記載:風邪善於行走且變化多端,蛇同樣善於行走,並且可以到達任何地方,因此它可以引導各種藥材到達病患部位,穿透骨髓尋找風邪,從臟腑深入到皮膚表面,對於麻瘋、癬、偏風、抽搐緊繃、半身不遂、失去知覺等由風邪引起的病症,都可以靠白花蛇的力量來緩解。

白花蛇與苦參、何首烏、威靈仙、鱉蝨、胡麻、天門冬、百部、蕤薟、漆葉、刺蒺藜一起使用,可治療麻瘋以及全身頑固的風濕和癬。

驅風膏,可用於治療風癱、麻瘋和全身的癬,配方是:四兩的白花蛇肉,先用酒浸泡再烤乾,七錢半的天麻,二錢半的薄荷和荊芥,磨成粉末後,加入二升的好酒和四合的蜂蜜,在石器中熬成膏狀,每次服用一盞,用熱水沖泡飲用,每天三次,連續十天在暖和的地方讓身體發汗,效果顯著。

白花蛇酒,可用於治療各種風癮和癬,配方是:一條白花蛇,去除頭尾後用酒浸泡,然後去掉皮和骨,取出肉,放入絹袋中蒸煮,一斗的糯米,曲放在缸底,把蛇肉放在曲上,再把飯放在蛇肉上,蓋好蓋子密封三七天,取出酒液,把蛇肉曬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到五分,用溫酒送服,還可以用剩下的酒和糟做成餅食用,效果更佳。

烏梢蛇,身體黑色如漆,尾巴細長如劍,脊背部分品質最好。其氣味和主治病症,以及炮製方法都與白花蛇相同,只是其性質溫和無毒,功效相對較淺。然而其頭尾和骨頭有劇毒,必須完全去除。

白花蛇,製法遵循雷公的原則,浸泡在酒中隨時飲用,可以迅速緩解風痛,去除風毒效果極佳,對於麻瘋、白殿風、鬍鬚眉毛脫落、鼻子塌陷、鶴漆風、雞距風、筋爪拘攣、肌肉消瘦等藥材無法達到的病症,都能成功引導治療。服用含有蛇的藥酒時,千萬不能吹風。類似中風、身體虛弱的人禁止使用。

主治(參考痘疹),竹青蛇,性質熱,有毒。如果痘疹密集到沒有空隙,全身都長不出來,可以用這種方式以毒攻毒。

以上是白花蛇的詳細介紹和應用。

2. 蛇蛻

蛇蛻,端午採取,去翳膜,明澈雙睛,止嘔逆,闢除諸惡,大人腸痔蠱毒,小兒瘛瘲驚癇,火熬敷之,瘡疹能愈。

主治(痘疹合參),凡痘不論寒熱虛實而不起發,用此焙乾,配起發之藥助之。

白話文:

【蛇蛻】

蛇蛻這種東西,最好在端午節時採集。它有去除眼睛上的翳障,使視力變得清晰的作用,同時也能止住嘔吐和反胃的情況,更能避除各種邪惡的影響。對於成人來說,它可以治療腸痔和蠱毒等疾病;對小孩來說,則能治療抽搐、癲癇等疾病。如果將它用火烤熱後敷在患處,還可以治癒瘡疹。

主要用途(可與治療痘疹的方法一起使用):無論是因為冷熱或是虛實原因導致的痘疹未能發出,都可以將蛇蛻曬乾後,配合促進痘疹發出的藥物一起使用,以達到輔助療效。

3. 龜甲

介蟲三百六十,而龜為之長。稟金水之氣,味鹹而甘,氣平有毒,其性神靈,能變化。凡入藥,勿令中濕,中濕則遂其變化之性,而成癥瘕於腹中,故言有毒也。氣味俱陰,入足少陰經。

方家多入補心藥,用以心藏神,而龜性有種,借其氣以相通,且得水火既濟之義,實非補心之正藥,其主骨中寒熱,傷寒勞復肌體,寒熱欲死,腰背痠痛,手足重弱,五痔陰蝕,濕痹頭瘡咳瘧者,皆陰虛而邪熱為病也。又主驚恚氣心腹痛者,亦陰虛而人偏盛也。不能久立,囟門不合者,皆腎氣虧而骨氣不足也。

陰能除大熱,而諸症自退矣,且有鹹寒軟堅潤下之性,則癥瘕崩漏之疾,何慮不瘳?但今人有喜用鱉甲,惡用龜甲者,有喜用龜甲,惡用鱉甲者,皆偏見也。二者皆至陰之物,鱉甲走肝益腎以除熱,龜甲通心入腎以滋陰,但鱉甲無毒,可多用,龜甲非千年自死者則有毒也,故方書所載,敗龜板者,取其長年則得陰氣最深,故有益陰之功耳。若新剖之甲有毒,不宜輕使,妊婦不宜服,病人虛而無熱者,不宜服。

凡入藥更須研極細,勿令中濕,不爾,留滯腸胃,能變癥瘕也。

龜甲十二月忌服,專補陰衰,善滋腎損,復足真元,五痔陰蝕,濕痹頭瘡,驚恚氣,心腹痛,骨中寒熱,不可久立,漏下崩帶,癥瘕疲瘧,傷寒勞復,肌體寒熱欲死。腰背痠痛,手足重弱難舉,小兒囟門不合。女子濕癢陰瘡,逐瘀血積凝,續筋骨斷絕。以性靈於物。用補心益智,至陰柔順之氣。

能衰亢烈之火,寒以養精,至靜而能制群動也。性與鱉甲相類,但鱉甲色青,應木走肝益腎以除熱,龜甲色黑應水,通心入腎以滋陰,然皆至陰大寒,多用必傷脾土。肉煮啖,除風痹身腫,瘴氣踒折,釀酒主風痛拘攣,緩急癱瘓。

主治(痘疹合參),龜板,痘中有用之者,以其大有補陰之功也。

按:龜稟北方之至陰,其華在甲,取以補心補血補腎,皆以養陰也。格物者云,天有先春之震,山多自死之龜,龜聽雷音,則口中所含以蟄者,便吐而昂首,時令尚早無蟲可食,多致餓死。血肉腐爛,滲入下甲,此真敗龜板也,陽龜殼圓板白,陰龜殼長板黃;陰人用陽,陽人用陰。

白話文:

標題: [龜甲]

內容: 世間昆蟲有三百六十種,而龜是它們中的領導者。它吸收了金和水的氣韻,味道鹹且微甜,性質平和卻帶毒性,因爲龜擁有神靈般的變化能力。在藥物使用上,務必保持乾燥,一旦受潮,它的變化特性將被激發,在人體內形成腫塊,這就是它帶有毒性的原因。龜甲的氣味都是陰性,主要影響足少陰經。

醫家常用龜甲作爲補心藥,是因爲心臟藏神,而龜的生命力旺盛,藉助其氣韻與人心相通,同時體現了水火既濟的哲學思想,但實際上,這並非補心的正統藥物。它主要治療骨中寒熱,傷寒勞復肌體,寒熱交替欲死,腰背痠痛,手腳無力,五痔陰蝕,溼痹頭瘡咳嗽瘧疾等病症,這些都屬於陰虛導致的邪熱疾病。另外,對於驚恚氣心腹痛,也是由於陰虛而偏盛所致。不能長久站立,囟門未閉合,這些都是腎氣虧損,骨氣不足的表現。

陰性物質能清除大熱,病症自然會消退。龜甲還有鹹寒軟堅潤下的特性,那麼症瘕崩漏這類疾病,怎麼可能會不治癒呢?然而,現代人有的偏好鱉甲,厭惡龜甲;有的則相反,這都是片面的看法。兩者都是極陰的物質,鱉甲作用於肝腎,消除熱氣;龜甲通心入腎,滋陰補腎。但是,鱉甲無毒,可以大量使用,而龜甲,如果不是千年的自死者,則帶有毒性,因此古籍記載的敗龜板,取其長年累積的深厚陰氣,所以具有養陰的功效。新割的龜甲有毒,不宜輕易使用,孕婦不宜服用,沒有熱症的虛弱病人也不宜服用。

在藥物製作時,必須磨成極細的粉末,避免受潮,否則會滯留在腸胃,可能引起症瘕。

龜甲在十二月不宜服用,它專門補充衰弱的陰氣,滋養受損的腎臟,恢復真元,治療五痔陰蝕、溼痹頭瘡、驚恚氣、心腹痛、骨中寒熱、無法長時間站立、漏下崩帶、症瘕疲瘧、傷寒勞復、肌體寒熱欲死、腰背痠痛、手腳無力難以舉高、小兒囟門未閉合、女性溼癢陰瘡等疾病。它能去除瘀血積聚,續接斷絕的筋骨,因爲它的靈性超越其他生物。用以補心益智,吸收至陰柔順的氣韻。

它能抑制過度的火氣,通過寒冷來養精蓄銳,靜止中控制各種動態。它與鱉甲性質類似,但鱉甲色青,應木走肝益腎以除熱,龜甲色黑應水,通心入腎以滋陰。然而,它們都是極陰大寒的物質,過量使用會損傷脾土。龜肉煮熟食用,可以治療風溼腫脹,瘴氣跌打骨折,釀成的酒主要用於治療風痛拘攣,緩解急性癱瘓。

主治(參考痘疹),龜板在痘疹中也有應用,因爲它有強大的補陰功效。

據記載:龜吸收了北方的至陰之氣,其精華在於龜甲,取以補心補血補腎,都是爲了滋養陰氣。有學者說,春天雷聲響起前,山裏有許多自然死亡的龜,聽到雷聲,龜會吐出口中用於冬眠的食物,並抬頭張望,但由於時節尚早,沒有蟲子可吃,許多龜因此餓死。血肉腐爛,滲入下甲,這纔是真正的敗龜板。陽龜殼圓,板色白;陰龜殼長,板色黃。陰性體質的人適合用陽性龜甲,陽性體質的人適合用陰性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