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19)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19)

1. 五臟標本

腎虛則欲墜,下縮身而青㿠白,顱囟開解,下竄畏明,心懸如飢,胸痛引春,厥逆溲多而耳鳴。腎絕則反目直視,狂言遺尿,腰折骨枯。然腎絕者四日死。平脈則冬旺七十二日,而脈沉濡石石者,沉濡而滑,舉指脈疾。其賊脈,則緩而大,並面大黃皆逆。其危脈則石如轉索,去如彈石。

此是臟腑之大略,然心為血之主,而肝又為血之臟,是以血出之於心,而納之於肝也。抑肺為氣之主,而腎又為氣之藏,是以氣出之於肺,而納之於腎也。至於脾胃,尤為後天元氣之本,化源生髮之機,五臟六腑之大源,氣血精微,莫不願之以長養也。

白話文:

腎臟虛弱時,會感覺好像要往下掉,身體會縮起來,皮膚呈現青白色,嬰兒的囟門會張開,會往下竄動且怕光,心臟會感覺懸空像飢餓一樣,胸部會疼痛並牽引到肋骨,手腳冰冷且小便多,還會有耳鳴。腎氣衰竭時,眼睛會翻白直視,胡言亂語且大小便失禁,腰部彎折且骨頭枯萎。腎氣衰竭的人通常會在四天內死亡。正常脈象在冬天旺盛,約七十二天,脈象會呈現沉濡且堅硬的樣子,但摸起來卻是沉濡而滑,輕輕一按脈搏速度就很快。如果脈象是反常的,會呈現緩慢而大的樣子,臉色也會出現蠟黃,這些都是逆反的現象。危險的脈象會像轉動的繩索般堅硬,來勢像彈出的石頭。

這說的是臟腑的大概狀況,心臟是血液的主宰,而肝臟又是血液的儲藏地,所以血液由心臟輸出,再由肝臟儲存。肺臟是氣的主宰,而腎臟又是氣的儲藏地,所以氣由肺臟輸出,再由腎臟儲存。至於脾胃,更是後天元氣的根本,是轉化產生能量的樞紐,是五臟六腑的能量來源,氣、血、精微物質,都依賴脾胃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