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4)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4)
1. 栝蔞薤白白酒湯
治胸痹喘息,咳唾短氣。
大栝蔞一個(搗碎),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三味同煎,溫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胸部悶痛、呼吸困難,咳嗽並有痰,以及呼吸短促的症狀。
取一個大的栝蔞(需先搗碎)、薤白半斤、白酒七升,將這三種材料一同煎煮,煮好後溫熱服用。
2. 旋覆花湯
治胸中嘈雜汪洋,冷涎泛上,兀兀欲吐。
旋覆花,橘紅,半夏,茯苓,甘草,厚朴,芍藥,細辛,姜水煎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胸口有種混亂不適感,好像有冰冷的口水往上湧,時常感覺想嘔吐的情況。
使用方法是:旋覆花、橘紅、半夏、茯苓、甘草、厚朴、芍藥、細辛這些藥材,用薑和水一起煎煮後服用。
3. 推氣散
右脅痛。
片薑黃,枳殼(麩炒),桂心(各五錢),甘草(炙,二錢),為末,每服二錢,薑湯調下。
白話文:
需準備薑黃、炒過的枳殼、桂心各五錢,以及炙過的甘草二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兩錢的藥粉,用薑湯調和後服用。
4. 柴胡瀉肝湯
鬱怒傷肝,左脅痛。
柴胡(一錢二分),甘草(五分),青皮,芍藥(各一錢),黃連(炒),山梔(炒),龍膽草(各八分),當歸(一錢二分),水煎服。
白話文:
因為生氣導致肝氣鬱結,引起左側肋骨部位疼痛。
藥方為:柴胡(3.6公克),甘草(1.5公克),青皮,芍藥(各3公克),炒過的黃連,炒過的山梔,龍膽草(各2.4公克),當歸(3.6公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5. 桃仁化滯湯
去瘀血,治脅痛。
桃仁(九個),紅花,川芎,柴胡,青皮(各八分),芍藥(一錢),歸尾(一錢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桃仁化滯湯】
這帖藥方主要功能是去除體內瘀血,治療肋側疼痛。
藥材如下:桃仁九粒、紅花、川芎、柴胡、青皮各約2.4克,芍藥約3克,當歸尾約4.5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6. 左金丸
治肝經火實,左脅滿痛。夫肝木居於左,肺金處於右,左金者,謂金令行於左,而平肝木也。蓋黃連瀉心火而不使乘金,則肺得清肅,而肝木有所制矣。
黃連(六兩,炒),吳茱萸(一兩,鹽湯泡),為末,水發為丸,如椒目大,白滾湯下。
白話文:
【左金丸】
主治肝臟火氣過盛,導致左側脅部飽滿疼痛的症狀。在人體中,肝臟屬木且位於左側,肺臟屬金且位於右側,「左金」的意思是指金的剋制力行於左側,用以平衡和抑制肝臟的木性。具體來說,黃連可以清除心臟的火氣,防止其對肺臟產生不良影響,這樣肺臟就能保持清肅,進而有效控制肝臟的活動。
配方如下:取六兩黃連(需炒過),一兩吳茱萸(需用鹽水浸泡),磨成粉末後,加水製成藥丸,大小如同花椒籽,服用時以熱水吞服。
7. 當歸龍薈丸
肝木實火。兩脅痛之要藥。
當歸,龍膽草(各酒洗),山梔,黃連,黃芩(各一兩五錢),蘆薈,大黃(酒煨,各五錢),木香(一錢五分),黃柏(一兩),青皮(一兩),柴胡(五錢),麝香(少許),為末,神麯糊丸,桐子大,薑湯下三五十丸。
白話文:
[當歸龍薈丸]
這是針對肝臟因實火引起兩側肋骨疼痛的重要藥物。
藥方成分包括:當歸和龍膽草(兩者皆需用酒洗過)、山梔、黃連、黃芩(這些各需一兩五錢)、蘆薈、大黃(需用酒燉過,各需五錢)、木香(需一錢五分)、黃柏(需一兩)、青皮(需一兩)、柴胡(需五錢)、麝香(只需少許)。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使用神麯糊來製成大小如桐子的藥丸,每次服用時以薑湯送服三五十粒。
以上是該藥方的詳細製作及服用方式。
8. 沉香降氣丸
治一切氣不升降,脅肋刺痛,胸膈痞塞。
沉香,檳榔(各二錢五分),人參,訶子(煨,去核),大腹皮(炒,各五錢),白朮,紫蘇葉,香附子(炒),神麯(炒),麥櫱,烏藥(各一兩),陳皮,甘草(炒),薑黃(各四兩),京三稜(煨),蓬莪朮(煨),益智(炒,去殼),厚朴(去皮,姜炙,各二兩),每服三錢,白湯送下。
白話文:
【沉香降氣丸】
用於治療各種因氣機不順、上下不通所導致的疾病,如脅肋部位有如針刺般的疼痛,以及胸膈部感到堵塞不適。
藥方成分及其份量如下:沉香與檳榔各二錢五分,人參、訶子(需先炮製去核)、大腹皮(需炒過)各五錢,白朮、紫蘇葉、香附子(需炒過)、神麯(需炒過)、麥櫱、烏藥各一兩,陳皮、甘草(需炒過)、薑黃各四兩,京三稜(需炮製)、蓬莪朮(需炮製)、益智(需炒過去殼)、厚朴(需去皮並以薑汁炮製)各二兩。
服用方式:每次服用三錢,以開水送服。
9. 方脈六郁合參
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郁者,滯而不通之義,故脈亦沉而澀也。然氣鬱則生濕,濕鬱則生熱,熱鬱則成痰,痰鬱則血不行,血鬱則食不消,而成癥痞。六者,相因為病,治當順氣為先,氣調而鬱亦散矣。故諸病多生於郁,然郁皆在中焦,蒼朮、撫芎總解諸郁,隨症加入諸藥,開提其氣以升之。
假如食在氣上,提其氣則食自降矣。郁者,結聚而不得發越,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此為傳化失常,六郁之病見矣。六郁者,血鬱、痰鬱、火鬱、濕鬱、食鬱是也六者,以氣為主,氣行則鬱散矣。六郁不得發越者,風寒鬱則為熱也。
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宜香附、蒼朮、撫芎、木香、檳榔:濕鬱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緩,宜白芷、蒼朮、川芎、茯苓;痰鬱者,動則喘急,或背膊一片冰冷,四肢麻痹,寸口脈沉滑,宜海石、香附、星、半、栝蔞、蒼朮;熱鬱者,瞀悶,小便赤澀,脈沉數,目干目赤,宜山梔、青黛、香附、蒼朮、撫芎;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澀,宜桃仁、紅花、青黛、香附、撫芎;食鬱者,暖酸腹飽,噁心不能食,人迎脈平和,氣口脈緊盛,宜蒼朮、香附、查曲、麥芽、砂仁、針砂。《經》曰:木鬱達之。
宜用吐劑令條達也。火鬱發之。宜用汗劑令疏散之。土鬱奪之。宜用下劑令無壅滯也。金鬱泄之。宜滲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鬱折之。折之制其沖逆也。然百病不出乎氣血痰三者,而用藥亦隨之。氣用四君子湯,血用四物湯,痰用二陳湯,郁用越鞠丸。蓋氣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誤藥雜亂而成郁,治病當以郁法參之。或氣或血或痰,施以四君四物二陳加減為妙。
《經》曰,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蓋五志之火,觸發無常,不依傳次也。然七情致病,乃發於至情太過,鬱結於內而成病也。情則神識有知,無跡可尋,觸境乃發。
若憑有形無知之藥,以攻有情無跡之痛,縱能疏通已前之鬱滯,焉能解其後來復結之萬緒乎?況以疏氣平肝舒郁為事,益令氣血日傷,惟宜以識遣識,以理遣情,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耳!病去之外不無心脾氣血受傷者,用氣血心脾之藥以調理之。
白話文:
當氣血運行和諧時,各種疾病都不會產生,一旦發生鬱滯,就會引發各種疾病。鬱,就是指氣血運行不暢,因此脈象也會顯得沉澀。然而,如果氣鬱,就會生成濕氣;濕氣鬱積,就會生成熱氣;熱氣鬱積,就會形成痰;痰鬱積,就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血液鬱積,食物就不易消化,進而形成症瘕痞滿等疾病。這六種情況相互影響,導致疾病,治療應以順暢氣機為首要目標,氣調和了,鬱積也就自然散去了。所以,許多疾病都是由鬱積引起的,但鬱積通常都出現在中焦部位,蒼朮、撫芎可以總解各種鬱積,根據不同症狀加入其他藥物,提升氣機以使其上升。
如果食物停留在氣之上,提升氣機就能使食物自行下降。鬱積,指的是氣機凝結無法正常運轉,該上升的無法上升,該下降的無法下降,該變化的無法變化,這是傳導功能失調,六鬱的病症就出現了。六鬱包括血鬱、痰鬱、火鬱、濕鬱、食鬱,其中以氣鬱為主,氣機運行,鬱積就會散去。六鬱無法正常運轉,可能是由於風寒鬱積轉化為熱。
氣鬱會導致胸脅疼痛,脈象沉澀,可用香附、蒼朮、撫芎、木香、檳榔等藥物。濕鬱會導致全身遊走性疼痛,或關節疼痛,遇陰冷天氣就會發作,脈象沉緩,可用白芷、蒼朮、川芎、茯苓等藥物。痰鬱會導致活動後呼吸急促,或背部一塊冰冷,四肢麻木,脈象沉滑,可用海石、香附、星、半、栝蔞、蒼朮等藥物。熱鬱會導致頭暈悶悶,小便赤澀,脈象沉數,眼睛乾燥泛紅,可用山梔、青黛、香附、蒼朮、撫芎等藥物。血鬱會導致四肢無力,飲食正常但排便呈紅色,脈象沉澀,可用桃仁、紅花、青黛、香附、撫芎等藥物。食鬱會導致胃部暖酸飽脹,噁心無法進食,人迎脈平和,氣口脈緊盛,可用蒼朮、香附、查曲、麥芽、砂仁、針砂等藥物。
《黃帝內經》說,木鬱應當使之暢達,可使用催吐藥物讓其順暢。火鬱應當發散,可使用出汗藥物使之疏散。土鬱應當清除,可使用瀉下藥物使之無壅塞。金鬱應當洩放,可使用利尿藥物使之排出。水鬱應當抑制,抑制其衝動反逆。然而,所有疾病不出於氣、血、痰三者,用藥也應當跟隨這些原則。氣的問題可使用四君子湯,血的問題可使用四物湯,痰的問題可使用二陳湯,鬱積的問題可使用越鞠丸。因為氣、血、痰三種疾病,大多會伴隨鬱積,或者鬱積時間長了會導致疾病,或者疾病持續時間長了會產生鬱積,或者錯誤使用藥物導致鬱積,治療疾病時應當考慮到鬱積的問題。對於氣、血、痰,使用四君子湯、四物湯、二陳湯進行加減,效果更佳。
《黃帝內經》說,憂慮、恐懼、悲傷、喜悅、憤怒,如果無法按適當的順序表現,就會導致重大疾病。因為五志之火,觸發沒有規律,不會按照正常的順序傳遞。然而,情緒導致的疾病,是由於極度的情緒過度鬱結在內心而形成的。情緒是有意識的,無法尋找痕跡,只有在接觸到特定情境時才會發作。
如果使用無意識的藥物來攻擊有情感卻無痕跡的痛苦,即使能夠疏通以前的鬱積,又怎能解開未來可能再次形成的紛擾呢?況且,如果只是疏氣、平肝、舒鬱,反而會讓氣血每日損傷,應該使用意識來遣散意識,用道理來遣散情緒,所謂的心病還需用心藥醫!疾病消失後,外部未必不會對心、脾、氣、血造成傷害,應使用調理心、脾、氣、血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