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17)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17)

1. 五臟標本

《經》曰:五臟者,中之守也。蓋言身形之中,五神安守之所也。夫肝者,在天之風,在地為木,在人為肝,通竅於眼,在時為春,在方為東,在色為青。《經》曰:東方木也,萬物所以始生也。又曰:臟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腎水為母,心火為子,與膽為腑,剋土養筋,故久行則傷筋。

司藏魂,其類草木,其畜雞,其卦巽,其性仁,其充筋,其華爪,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角者觸也,象陽氣觸動而生也。其數八,其病在筋其臭臊,其聲呼,其氣噓,其液淚,其味酸。有餘怒,不足悲。外應爪甲色青,然欲如青玉光澤,不欲如藍。

《靈樞》曰:爪厚者膽亦厚。更肝主風,風喜傷肝,病主驚風,痘主水泡,若恚怒氣逆,則傷肝氣。若燥氣盛則病,其病候面青筋急多怒,眼痛日閉,不欲見人,或兩目連扎臍左動氣。若肝實,則直視大叫,呵欠項急頓悶,日赤多怒,頭眩痛引兩脅小腹之下。若虛則目昏胸痛,咬牙吹氣,筋縮拘拳,恐懼加人將捕。

若絕則唇腮反青,四肢多汗,然肝絕者,八日死。平脈則春旺七十二日,脈弦緩而長,然春弦者,端直之狀,細弱而長,其賊脈則浮澀而短,與夫面白亦逆,其危脈弦如張弓弦。

心者,在天之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心,在時為夏,在方為南,在色為赤,通竅於舌。《經》曰:南方火也,萬物所以盛長也。又曰:臟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肝木為母,脾土為子,小腸為腑,剋金主血。若久視則傷血,司藏神,其類火,其畜羊,其卦離,其性禮,其面華,其應四時。

上為熒惑星,其病在脈。其音徵,徵者,止也,物盛則止也。其數七,其臭焦,其聲言,其氣呵,其充血,其液汗,其味苦,外應掌色赤,然赤如帛裹朱,不欲如赭。《靈樞》曰:心應脈。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更心主熱,熱則傷心,病主驚熱,痘主紅斑。若憂愁思慮則傷心,寒氣勝則病,其病候,面赤喜笑,心煩掌熱而口乾,間日妄語,臍上動氣。若心實,則上竄咬牙,口乾喜笑,身熱汗血,而筋脅膺背痛滿,或叫哭而搐。

若心虛,則恍惚多驚,憂煩少色,咳嗽舌強,腰背痠痛。若心絕,則搖頭直視,形如煙燻。然心絕者,一日死。平脈則夏旺七十二日,而脈洪緩,洪者浮大而散,來疾去遲。其賊脈,則沉濡而微,與夫面赤亦逆,其危脈鉤,如操帶鉤。

脾者,在天之濕,在地為上,在人為脾,在時為四季,在方為中央,在色為黃,通竅唇口。《經》曰:脾脈者,上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又曰:臟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心火為母,肺金為子,與胃為腑,克腎水,主賞肌肉。若久坐則傷肉,司藏意智,其類土,其畜牛,其卦坤,其性信,其華在唇四白,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其病在肉。其青宮,宮者中也,土位居中,為五行建極也。

白話文:

五臟標本

《黃帝內經》說:「五臟是身體中心的守護者。」意思是說,身體內部,五臟是精神安穩居住的地方。肝臟,在天象中對應風,在地上對應木,在人體就對應肝臟,它的孔竅通往眼睛,在時令上對應春天,在方位上對應東方,在顏色上對應青色。《黃帝內經》說:「東方屬木,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又說:「臟腑的精氣散佈在肝臟,肝臟儲藏筋膜的精氣。」腎水是肝木的母親,心火是肝木的兒子,肝臟和膽互為表裡,肝木可以剋制脾土,滋養筋脈,所以長時間行走會損傷筋骨。

肝臟主管魂魄,它的屬性像草木,對應的動物是雞,對應的卦象是巽卦,它的屬性是仁愛,它滋養筋脈,它的表現在指甲,對應的穀物是麥,它對應四季,天象中對應歲星,所以春天的氣息在頭部。它對應的聲音是角音,角音象徵陽氣觸動而生長。對應的數字是八,肝臟的疾病表現在筋脈,對應的氣味是臊味,發出的聲音是呼氣,呼吸的氣息是噓氣,分泌的液體是眼淚,對應的味覺是酸味。肝氣旺盛時容易發怒,肝氣不足時容易悲傷。外在表現是爪甲的顏色呈青色,但這種青色應該像青玉般光澤,不應像藍色。

《靈樞經》說:「指甲厚的人膽也比較厚。」而且肝臟主導風的運行,風邪容易侵犯肝臟,肝病主要表現為驚風,痘疹主要表現為水泡。如果過度憤怒,導致氣機逆亂,就會損傷肝氣。如果燥邪過盛就會生病,病症表現為面色青暗、筋脈緊張、容易發怒、眼睛疼痛、閉上眼睛不想見人,或者兩眼不停地眨動,肚臍左側有氣體在跳動。如果肝氣過於旺盛,就會出現眼睛直視、大聲叫喊、打呵欠、脖子僵硬、突然昏厥、眼睛發紅、易怒、頭暈頭痛並牽引兩側脅肋以及小腹。如果肝氣虛弱,就會出現眼睛昏花、胸痛、咬牙切齒、喘氣、筋脈攣縮、手腳拘攣、恐懼,感覺有人要抓捕自己。

如果肝氣衰竭,就會出現嘴唇和腮部發青,四肢大量出汗。肝氣衰竭的人,八天會死亡。正常肝脈在春天旺盛,持續七十二天,脈象呈現弦緩而長,春季正常的弦脈,脈形是直而細長,虛弱的弦脈是浮澀而短,如果面色蒼白也是異常的表現,危險的脈象是弦而硬,像拉滿的弓弦。

心臟,在天象中對應熱,在地上對應火,在人體就對應心臟,在時令上對應夏天,在方位上對應南方,在顏色上對應紅色,它的孔竅通往舌頭。《黃帝內經》說:「南方屬火,是萬物繁盛生長的地方。」又說:「臟腑的精氣通於心臟。心臟儲藏血液和脈搏的精氣。」肝木是心火的母親,脾土是心火的兒子,心臟和小腸互為表裡,心火可以剋制肺金,主管血液。如果長時間注視會損傷血液,心臟主管神志,它的屬性像火,對應的動物是羊,對應的卦象是離卦,它的屬性是禮儀,表現在面部,對應四季。

天象中對應熒惑星,它的疾病表現在脈搏。對應的聲音是徵音,徵音代表停止,意思是事物發展到頂點就會停止。對應的數字是七,對應的氣味是焦味,發出的聲音是言語,呼吸的氣息是呵氣,它滋養血液,分泌的液體是汗液,對應的味覺是苦味。外在表現是手掌顏色呈現紅色,但這種紅色應該像絲綢包裹著硃砂,不應該像赭石一樣。

《靈樞經》說:「心臟對應脈搏。皮膚厚的人脈搏也厚,脈搏厚的人小腸也厚。」而且心臟主管熱的運行,熱邪容易傷害心臟,心病主要表現為驚悸發熱,痘疹主要表現為紅斑。如果過度憂愁思慮就會損傷心臟,寒邪過盛就會生病,病症表現為面色紅潤,喜歡笑,心煩、手掌發熱並且口乾,有時會說胡話,肚臍上方有氣體在跳動。如果心氣過於旺盛,就會出現向上竄動、咬牙切齒、口乾喜歡笑、身體發熱、汗血、筋脈、脅肋、胸背疼痛脹滿,或者又哭又鬧、抽搐。

如果心氣虛弱,就會出現精神恍惚、容易驚嚇、憂慮煩躁、面色蒼白、咳嗽、舌頭僵硬、腰背痠痛。如果心氣衰竭,就會出現搖頭晃腦、眼睛直視,身體像被煙燻過一樣。心氣衰竭的人,一天就會死亡。正常心脈在夏天旺盛,持續七十二天,脈象呈現洪大而緩慢,洪脈是浮大而散,來得快去得慢。虛弱的脈象是沉濡而微弱,如果面色發紅也是異常的表現,危險的脈象是如彎鉤一樣,像拿著一個帶鉤一樣。

脾臟,在天象中對應濕,在地上對應土,在人體就對應脾臟,在時令上對應四季,在方位上對應中央,在顏色上對應黃色,它的孔竅通往嘴唇。《黃帝內經》說:「脾脈主管向上運輸,如同灌溉四方。」又說:「臟腑的精氣滋養在脾臟,脾臟儲藏肌肉的精氣。」心火是脾土的母親,肺金是脾土的兒子,脾臟和胃互為表裡,脾土可以剋制腎水,主管肌肉。如果長時間坐著會損傷肌肉,脾臟主管意念和智慧,它的屬性像土,對應的動物是牛,對應的卦象是坤卦,它的屬性是誠信,表現在嘴唇和周圍的皮膚,對應的穀物是稷米,它對應四季,天象中對應鎮星,它的疾病表現在肌肉。它在青宮(黃帝居所,也指中心),宮的意思是中心,土位於中央,是五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