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3)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3)

1. 愈痛散

治急心痛胃疼。

五靈脂(去沙石),玄明索(炒,去皮),蓬莪朮(煨),當歸良薑(炒,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熱醋湯調服。

2. 檳榔散

治男婦心脾痛。

五靈脂檳榔(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隔夜先將豬肉鹽醬,煮熟,令患人細嚼吐出,以引蟲頭向上,然後煎菖蒲湯調藥服之,以殺蟲也。

3. 方脈胸脅病合參

《經》曰:南風生於夏,病在心,喻在胸脅,此以胸屬心也。肝虛則胸痛引背脅,肝實則胸痛不得轉側,此又以胸屬肝也。夫胸中實,肺家之分野。其言心者,以心之脈從心系,卻上肺也。其言肝者。以肝之脈,貫膈上注肺也。然胸痛即膈痛,其與心痛別者,心痛在歧骨陷處,胸痛則橫滿於胸中兩脅間也。其與胃脘痛別者,胃脘痛在心之下。胸痛在心之上也。

《素問》曰:胸痛少氣者,水氣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是以胸中陽氣,如離照當空、曠然無外,設地氣一上,則窒塞有加,故濁氣在上,則生䐜脹。胸痹者,陰氣上逆之候也。仲景微則用薤白白酒以益其陽,甚則用附子乾薑以消其陰,世人不知胸痹為何病,習用豆蔻、木香三稜、神麯等藥,坐耗其胸中之陽,益增其困矣。

有飲食失節,勞役過度,以致痹土虛乏,肝木得以乘其土位,而為胃脘當心而痛,上攻兩脅,膈噎不通,其脈沉弦著,宜歸脾湯白芍,以薑棗為引煎服。

戴氏曰:房勞腎虛之人,胸膈多有隱痛,此腎虛不能納氣,氣虛不能生血之故。氣與血猶水也,盛則流暢,虛則鮮有不滯者,所以作痛,宜破故紙之類補腎,芎歸之類補血。若作尋常脅痛治則殆矣。

膈門一點相引作痛,而吸氣皮覺急者,此有汙血也。用滑石桃仁黃連枳殼之類為末,以蘿蔔汁煎熟飲之。(以上論胸痹)痰流氣鬱而胸脅痛者,(其脈沉澀而細。)風寒者,(脈浮弦而數。)食積者,(脈沉弦而伏。)痰飲者,(或弦滑,或結促。)死血者,(脈沉而澀。

)虛者,(脈弦而細數或大而無力)火者,(脈洪滑而數。)當分條類,析明別,左右施治。《經》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又曰:肝木氣實則脅病。夫實者,指邪氣而言。《經》曰:邪氣盛則實是也。又曰: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

(心氣逆則少陽盛,足太陽脈,循脅裡,出氣街,心主脈,循胸,出脅故爾)

《經》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大凡左乳之下,其動應衣,此宗氣之泄也,故謂之死。)

丹溪曰:兩脅走痛是痰實者,可用控涎丹。左脅痛為肝經受邪,宜柴胡疏肝散。右脅痛,為肝經移病於腫,宜推氣散。食積痛,凡痛有一條槓起者是也,當於積門參看。氣弱人脅痛,脈細緊或弦,多從勞役怒氣得者,八物湯加木香、青皮。肥白人氣虛,發寒熱而脅下痛,用參耆補氣,加柴胡、木香、青皮調氣。

瘦人發寒熱脅痛多怒者,必有瘀血,宜桃仁、紅花、柴胡、青皮、大黃、滑石,去滯氣必用青皮,乃肝膽二經之藥。若二經血不足者,先當補血,少加青皮。痰飲停伏脅痛,宜導痰湯。脅下痛而大便秘結者,木香檳榔丸。虛寒作痛者,必用辛溫補劑,加調氣藥。

解痛以琥珀膏貼之,或白芥子水研敷之;或吳茱萸醋研敷之;韭菜炒熨亦可。人有房勞內傷,脅下一點痛者,名干脅痛,難愈,當大補氣血以養肝火,滋腎水以補母。左脅痛胃脘痛二症,婦人多有之。

以其憂思忿怒之氣,素蓄於中,發則上衝,被濕痰死血陰滯其氣,血不得條達,故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肝木之邪,得以乘機侵侮而為病也,故治婦人諸痛諸疾,必以行氣開鬱為主,破血散火兼之。諺云:香附縮砂,婦人之至寶,山藥蓯蓉,男子之佳珍,此之謂也。以上論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