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3)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七 (3)

1. 愈痛散

治急心痛胃疼。

五靈脂(去沙石),玄明索(炒,去皮),蓬莪朮(煨),當歸,良薑(炒,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熱醋湯調服。

白話文:

治急心痛胃疼

將五靈脂(去除沙石)、玄明索(炒製,去皮)、蓬莪朮(煨製)、當歸、良薑(炒製,各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熱醋湯調服。

2. 檳榔散

治男婦心脾痛。

五靈脂,檳榔(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隔夜先將豬肉鹽醬,煮熟,令患人細嚼吐出,以引蟲頭向上,然後煎菖蒲湯調藥服之,以殺蟲也。

白話文:

治男婦心脾痛

將五靈脂和檳榔各取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在服用前一晚先將豬肉用鹽醃製,煮熟,讓患者細嚼後吐出,目的是引誘蟲子頭部向上。之後再煎煮菖蒲湯,將藥粉調入服用,藉此殺蟲。

3. 方脈胸脅病合參

《經》曰:南風生於夏,病在心,喻在胸脅,此以胸屬心也。肝虛則胸痛引背脅,肝實則胸痛不得轉側,此又以胸屬肝也。夫胸中實,肺家之分野。其言心者,以心之脈從心系,卻上肺也。其言肝者。以肝之脈,貫膈上注肺也。然胸痛即膈痛,其與心痛別者,心痛在歧骨陷處,胸痛則橫滿於胸中兩脅間也。其與胃脘痛別者,胃脘痛在心之下。胸痛在心之上也。

《素問》曰:胸痛少氣者,水氣在臟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是以胸中陽氣,如離照當空、曠然無外,設地氣一上,則窒塞有加,故濁氣在上,則生䐜脹。胸痹者,陰氣上逆之候也。仲景微則用薤白白酒以益其陽,甚則用附子乾薑以消其陰,世人不知胸痹為何病,習用豆蔻、木香、三稜、神麯等藥,坐耗其胸中之陽,益增其困矣。

白話文:

古書記載,夏季南風盛行,容易導致心臟病變,症狀表現於胸脅部位,這是因為胸部與心臟相連。肝臟虛弱則會導致胸痛延伸至背部和脅肋,肝臟實熱則會導致胸痛難以翻身,這是因為胸部也與肝臟相關。胸部是肺部的分野,因此心臟的脈絡從心臟連接到肺部,肝臟的脈絡則穿過隔膜向上連接到肺部。所以胸痛其實是隔膜痛,與心臟痛的區別在於心痛位於歧骨陷處,胸痛則橫向充滿胸部兩側。胸痛與胃脘痛的區別在於胃脘痛位於心臟下方,胸痛則位於心臟上方。

另一本古書記載,胸痛伴隨氣短,是體內水氣積聚於臟腑的表現。水屬陰氣,陰氣積聚於內,導致胸痛氣短。胸部陽氣如同太陽照耀,空靈無礙,一旦地氣上涌,就會堵塞加重,導致濁氣上行,產生胸悶脹痛。胸痹是陰氣上逆的徵兆。醫學典籍記載,輕症可以用薤白和白酒溫陽,重症則可以用附子、乾薑消陰。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胸痹的病理,習慣用豆蔻、木香、三稜、神麯等藥物,反而耗損了胸部陽氣,加重病情。

有飲食失節,勞役過度,以致痹土虛乏,肝木得以乘其土位,而為胃脘當心而痛,上攻兩脅,膈噎不通,其脈沉弦著,宜歸脾湯加白芍,以薑棗為引煎服。

戴氏曰:房勞腎虛之人,胸膈多有隱痛,此腎虛不能納氣,氣虛不能生血之故。氣與血猶水也,盛則流暢,虛則鮮有不滯者,所以作痛,宜破故紙之類補腎,芎歸之類補血。若作尋常脅痛治則殆矣。

膈門一點相引作痛,而吸氣皮覺急者,此有汙血也。用滑石、桃仁、黃連、枳殼之類為末,以蘿蔔汁煎熟飲之。(以上論胸痹)痰流氣鬱而胸脅痛者,(其脈沉澀而細。)風寒者,(脈浮弦而數。)食積者,(脈沉弦而伏。)痰飲者,(或弦滑,或結促。)死血者,(脈沉而澀。

白話文:

有因飲食無規律,過度勞累工作,導致脾胃虛弱,使得肝木有機會侵入脾胃位置,造成胃部及心口疼痛,向上影響到兩側肋骨,有食道阻塞的感覺,脈象沈弦,適合使用歸脾湯加入白芍,以薑和棗作為引子來煎煮服用。

戴氏說,對於房事過度導致腎虛的人,胸膈部位常有隱隱的疼痛,這是因為腎虛不能涵養元氣,元氣不足不能生髮血液的結果。氣和血如同水流,旺盛時流暢,缺乏時很少不會阻滯,因此會產生疼痛,應該使用如破故紙這類能補腎的藥物,芎歸這類能補血的藥物。如果按照普通的肋骨疼痛去治療,可能會誤事。

有一點在胸部引發疼痛,且吸氣時皮膚感覺緊張,這是因為有瘀血存在。可以使用滑石、桃仁、黃連、枳殼這類的藥物研磨成粉,用蘿蔔汁來煎煮成熟後飲用。

對於痰液流通,氣體被壓抑導致胸脹疼痛的情況(脈象沈澀而細),風寒引起的(脈象浮弦而數),食積(脈象沈弦而伏),痰飲(脈象可能弦滑或結促),以及死血(脈象沈而澀)等症狀,都需要對症下藥。

)虛者,(脈弦而細數或大而無力)火者,(脈洪滑而數。)當分條類,析明別,左右施治。《經》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又曰:肝木氣實則脅病。夫實者,指邪氣而言。《經》曰:邪氣盛則實是也。又曰:少陽所謂心脅痛者,言少陽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

(心氣逆則少陽盛,足太陽脈,循脅裡,出氣街,心主脈,循胸,出脅故爾)

《經》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大凡左乳之下,其動應衣,此宗氣之泄也,故謂之死。)

丹溪曰:兩脅走痛是痰實者,可用控涎丹。左脅痛為肝經受邪,宜柴胡疏肝散。右脅痛,為肝經移病於腫,宜推氣散。食積痛,凡痛有一條槓起者是也,當於積門參看。氣弱人脅痛,脈細緊或弦,多從勞役怒氣得者,八物湯加木香、青皮。肥白人氣虛,發寒熱而脅下痛,用參耆補氣,加柴胡、木香、青皮調氣。

白話文:

脈搏虛弱細數或粗大無力,代表虛症;脈搏洪大滑數,代表火症。應該區分病症類型,分析清楚,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經》說:左右代表陰陽的運行道路,也是氣的起始和終止。又說:肝木氣盛則會導致脅痛。這裡的「實」,指的是邪氣。《經》說:邪氣盛則為實。《經》又說:少陽心脅痛,指的是少陽盛。這裡的「盛」,指的是心氣外溢。

心氣逆則少陽盛,足太陽脈循行於脅裡,出於氣街,心主脈循行於胸,出於脅,所以心氣逆就會導致脅痛。

《經》說:胃的經絡名為虛里,貫穿橫膈膜,連通肺,從左乳下出來,其脈動應於衣。脈象是宗氣。《經》說:左乳下脈動應於衣,是宗氣泄露,故稱為死。

丹溪說:兩脅疼痛,是痰實證,可用控涎丹。左脅痛是肝經受邪,宜用柴胡疏肝散。右脅痛,是肝經移病於脾,宜用推氣散。食積痛,凡痛處有一條槓起者是也,應該在積門部位檢查。氣弱人脅痛,脈細緊或弦,多由勞役怒氣引起,用八物湯加木香、青皮。肥胖之人氣虛,發寒熱而脅下痛,用人參、黃耆補氣,加柴胡、木香、青皮調氣。

瘦人發寒熱脅痛多怒者,必有瘀血,宜桃仁、紅花、柴胡、青皮、大黃、滑石,去滯氣必用青皮,乃肝膽二經之藥。若二經血不足者,先當補血,少加青皮。痰飲停伏脅痛,宜導痰湯。脅下痛而大便秘結者,木香檳榔丸。虛寒作痛者,必用辛溫補劑,加調氣藥。

解痛以琥珀膏貼之,或白芥子水研敷之;或吳茱萸醋研敷之;韭菜炒熨亦可。人有房勞內傷,脅下一點痛者,名干脅痛,難愈,當大補氣血以養肝火,滋腎水以補母。左脅痛胃脘痛二症,婦人多有之。

白話文:

瘦弱的人容易發冷發熱,伴隨肋骨疼痛,而且容易生氣,這很有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瘀血造成的。建議使用桃仁、紅花、柴胡、青皮、大黃、滑石等藥材治療,其中青皮能疏通氣滯,是肝膽二經的藥物。如果肝膽二經血虛,就需要先補血,再少量添加青皮。如果因為痰飲停留在肋骨附近而引起疼痛,則應該使用導痰湯。如果肋骨疼痛還伴隨便秘,則可以使用木香檳榔丸。如果是虛寒引起的疼痛,則需要使用辛溫補劑,並加入調節氣血的藥物。

想要止痛可以將琥珀膏貼在疼痛部位,或者將白芥子研磨成水敷在患處,也可以用吳茱萸研磨成醋敷在患處,韭菜炒熱熨燙患處也有效果。有些人因為房事勞累損傷身體,導致肋骨下方一點疼痛,這叫做干脅痛,比較難治癒,需要大量補氣血來滋養肝火,並滋補腎水來補益腎臟。左側肋骨疼痛和胃脘疼痛這兩種症狀,女性更容易出現。

以其憂思忿怒之氣,素蓄於中,發則上衝,被濕痰死血陰滯其氣,血不得條達,故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肝木之邪,得以乘機侵侮而為病也,故治婦人諸痛諸疾,必以行氣開鬱為主,破血散火兼之。諺云:香附縮砂,婦人之至寶,山藥蓯蓉,男子之佳珍,此之謂也。以上論脅痛。

白話文:

因為婦女憂思忿怒的情緒,長期積鬱在體內,一旦發作就會向上衝擊,受到濕痰、瘀血、陰氣阻滯,血液無法暢通流通,導致清陽之氣不能上升,濁陰之氣不能下降。肝木的邪氣乘虛而入,進而發病。所以治療婦女各種疼痛和疾病,必須以行氣解鬱為主,再配合活血化瘀的藥物。俗話說:「香附縮砂,婦人之至寶;山藥蓯蓉,男子之佳珍。」這就是這個道理。以上是關於脅痛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