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上 (2)
雜症大小合參卷首上 (2)
1. 上古天真論篇
(陽明之脈氣營於面,故其衰也,發墜面焦。)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三陽之脈,盡上於頭,故三陽衰,則面焦發白。所以衰者,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經月數泄脫之故。)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經水絕止,是為地道不通。
衝任衰微,故形壞無了。)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里。(老陰之數極於十,少陰之數次於八,男子為少陽之氣,故以少陰數合之。《易·繫辭》曰:天九地十則其數也。)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男女有陰陽之質不同,天癸則精血之形亦異,陰靜海滿而去血,陽動應合而泄精,二者通和,故能有子。《易·繫辭》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壯滿。(丈夫天,癸八八而終,年居四八,亦材力之半也。)五八腎氣衰,發墮齒禍。(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氣既衰,精無所養,故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陽氣,陽明之氣也。
足陽明脈起於鼻,夾口環唇,交承漿,上耳前,至額顱,故衰於上,則面焦髮鬢白也。)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肝氣養筋,肝衰筋不能動。腎氣養骨,腎衰形體疲極,天癸已竭,故精少也。)八八則齒髮去。(陽氣竭,精氣衰,故齒髮不堅,離形骸也。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五臟六腑精氣淫溢,而滲灌於腎,腎乃受而藏之,非腎一臟而獨有精,故曰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物壯則老,謂之天道也。)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稟天真之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雖老而生子,子壽亦不過天癸之數。)
白話文:
陽明經的氣血運行於面部,所以當它衰弱時,頭髮會脫落,面色會焦黃。女子在六七(四十二歲)時,三條陽經的氣血在上部衰弱,面容會變得焦黃,頭髮開始變白。(三條陽經都向上到達頭部,所以陽經衰弱,面色會焦黃,頭髮會變白。會衰弱的原因是,婦女氣有餘而血不足,因為她們每個月都會經血流失。)女子在七七(四十九歲)時,任脈會虛弱,太衝脈衰少,天癸會枯竭,地道(指月經)會不暢通,所以形體會衰敗並且無法生育。(經水停止,就是地道不通。衝脈和任脈衰弱,所以形體會衰敗。)
男子在八歲時,腎氣充實,頭髮開始生長,牙齒開始更換。(老陰的極數是十,少陰的次數是八,男子屬於少陽之氣,所以用少陰的數來配合。《易經·繫辭》說:天數為九,地數為十。)男子在二八(十六歲)時,腎氣旺盛,天癸到來,精氣會溢出,陰陽調和,所以能夠生育。(男女陰陽的本質不同,天癸的精血形態也不同,陰屬靜,精血充盈而流出經血;陽屬動,與陰配合而洩出精液,兩者協調,所以能夠生育。《易經·繫辭》說:男女交合精氣,萬物才會化生。)
男子在三八(二十四歲)時,腎氣平均,筋骨強勁有力,所以真牙會長出,身體發育到極點。男子在四八(三十二歲)時,筋骨隆盛,肌肉壯實飽滿。(男子的天癸以八為週期,每八年一個階段,在四八(三十二歲)時,正值壯年,是體力和能力的巔峰。)男子在五八(四十歲)時,腎氣開始衰弱,頭髮脫落,牙齒鬆動。(腎主骨,牙齒是骨頭的餘氣,腎氣衰弱,精氣無從滋養,所以頭髮會脫落,牙齒會枯槁。)男子在六八(四十八歲)時,陽氣在上部衰竭,面容會焦黃,鬢髮會變白。(陽氣指的是陽明經的氣。足陽明脈從鼻開始,沿著口周,繞著嘴唇,在承漿穴交會,向上到耳前,最後到達額頭,所以當陽氣在上部衰弱時,面容會焦黃,鬢髮會變白。)男子在七八(五十六歲)時,肝氣衰弱,筋脈無法活動,天癸枯竭,精氣減少,腎臟衰弱,形體都到了極點。(肝氣滋養筋脈,肝氣衰弱,筋脈就不能活動。腎氣滋養骨骼,腎氣衰弱,形體就會疲憊。天癸已經枯竭,所以精氣會減少。)男子在八八(六十四歲)時,牙齒和頭髮會脫落。(陽氣耗盡,精氣衰竭,所以牙齒和頭髮會不堅固,脫離形體。)
腎是主水的,它接受五臟六腑的精氣並儲藏起來,所以五臟功能旺盛,腎才能排洩精氣。(五臟六腑的精氣充滿溢出,滲透灌注到腎,腎接受並儲藏這些精氣,並非腎臟單獨擁有精氣,所以說五臟功能旺盛,腎才能排洩精氣。)現在五臟都衰弱了,筋骨鬆弛無力,天癸已經耗盡,頭髮鬢角都變白了,身體沉重,行走不穩,而且不能生育了。(事物強盛之後就會衰老,這就是自然規律。)有些人年紀很大了,卻還能生育,這是因為他們的天壽超過了一般人,氣血經脈常常暢通,腎氣仍然有餘。(稟賦了天生的旺盛之氣。)雖然這樣還能生育,但男性的壽命終究不會超過八八(六十四歲),女性的壽命終究不會超過七七(四十九歲),天地間的精氣都已經耗盡了。(即使年老而生子,孩子的壽命也不會超過天癸的年限。)
2. 四氣調神大論篇
《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此謂發陳,(春陽上升,氣潛發育庶物,陳其姿容,故曰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天氣溫,地氣發,溫發相合,萬物滋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溫氣生,寒氣散,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春氣發生於萬物之首,故披髮緩形,使志意發生也。
)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春陽布發生之令,養生者必謹奉天時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逆。謂反行秋令,肝象木,王於春,行秋令,則肝氣傷,夏火旺而木廢,故病於夏,春生夏長,逆春傷肝,故少氣,以奉於長夏之令也。)夏三月,此謂蕃秀,(陽自春生,至夏洪盛,物生以長,故蕃秀也。
蕃,茂盛也,秀,華美也。)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則天地氣交也。陽氣施化,陰氣結成,成化相合,萬物華實也。)夜臥早起,勿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緩陽氣則物化,寬志意則氣泄,物化則華英成秀,氣泄則膚腠通宣,時令發揚,故所愛亦惟順陽而在外也。)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逆,謂反行冬令。痎,痎瘦之瘧。心象火,王於夏,行冬令則心氣傷,秋金旺而火廢,故病於秋。秋收冬藏,逆夏傷心,故少氣以奉於秋收之令。冬水勝火,故重病於冬至之時也。)秋三月,此謂容平,(萬物夏長,華實已成,容壯至秋,平而定也。
)天氣以急,地氣以明,(天氣以急,風聲切也。地氣以明,物色變也。)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懼中寒露,故早臥。欲使安寧,故早起。)使志安寧,以緩秋形,(志躁不慎,其動則助秋形,急順殺伐生,使志安寧緩秋形也。)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神蕩則欲熾,欲熾則傷和氣,和氣既傷。
則秋氣不平調也。故秋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順秋氣之收斂也。)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則少。(逆,謂反行夏令,則肺氣傷,冬水旺而金廢,故病發於冬,逆秋傷肺,故少氣以奉冬藏之令也。)冬三月,此謂閉藏,(草木凋,蟄蟲去,地戶閉塞,陽氣伏臟。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陽氣下沉,水冰地折,故欲周密,不欲煩擾也。)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避於寒也。)使志若伏若匿,皆有私意,若己有得,(謂不欲妄出於外,觸冒寒氣也。)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去寒就溫,言居深室也。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無泄皮膚,謂勿汗也,汗則陽氣發泄,為寒氣所迫奪也。)此冬氣之應,養臟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逆,謂反行夏令,腎象水旺於冬,行夏令則腎氣傷,春木旺而水廢,故病發於春,逆冬傷腎,故少氣以奉於春生之令也。)天氣,清靜光明看也,言天明不竭,以清淨致之,人壽延長,亦由順動而得,此言天氣以示人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白話文:
《四氣調神大論》說:
春季三個月,這叫做「發陳」,意思是說春天的陽氣上升,萬物潛藏的生機開始萌發,展現出各自的姿態。此時天地間充滿生機,萬物欣欣向榮,所以應該晚睡早起,在庭院中散步,放鬆身體,讓精神充滿活力。這時要多給予、少索取,多獎賞、少懲罰,這才符合春季的養生之道。如果違背春天的規律,就會傷害肝臟,到了夏天就會出現虛寒的症狀,導致身體虛弱。
夏季三個月,這叫做「蕃秀」,意思是說陽氣從春天開始生長,到夏天達到頂峰,萬物茂盛,開花結果。這時天地陰陽之氣相互交融,萬物開花結果。要晚睡早起,不要厭惡白天的炎熱,保持心平氣和,使花草樹木都能繁盛生長,讓體內的氣機得以疏洩,像是把喜愛的事物放在外面一樣。這才符合夏季的養長之道。如果違背夏天的規律,就會傷害心臟,到了秋天就會出現瘧疾等疾病,冬天也會因為體力不足而生重病。
秋季三個月,這叫做「容平」,意思是說萬物經過春夏的生長,到了秋天,已經成熟豐收,呈現出一片平和的景象。這時天氣開始轉涼,早晚溫差大,大地的顏色也開始變化。應該早睡早起,像雞一樣作息,保持心境安寧,讓身體適應秋天的變化,收斂自己的精神,使秋天的氣息平和。不要讓情緒波動過大,保持肺氣清淨。這才符合秋季的收斂之道。如果違背秋天的規律,就會傷害肺臟,到了冬天就會出現腹瀉等疾病,身體會因為體力不足而難以儲藏能量。
冬季三個月,這叫做「閉藏」,意思是說草木凋零,動物冬眠,大地封閉,陽氣潛藏於體內。這時水結冰、地面凍裂,不要擾動體內的陽氣。應該早睡晚起,等到太陽出來再活動,保持心情平靜,就像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一樣,感到一切都安穩妥當。要避開寒冷,待在溫暖的地方,不要讓皮膚出汗,防止陽氣過度散失。這才符合冬季的養藏之道。如果違背冬天的規律,就會傷害腎臟,到了春天就會出現手腳麻木無力等疾病,導致身體虛弱。
天氣的運行,清澈明亮,表明天道的運行是永恆的。人如果能順應天地運行的規律,也能延年益壽。天地的運行是自然而然的,它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