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17)
雜症大小合參卷六 (17)
1. 方脈舌病合參
《經》曰:舌乃心之苗。又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又曰:心脈系舌本,脾脈絡舌旁,系舌下,故發為病,或生瘡,或重舌木舌諸症,皆二經之所致也。然肝脈亦絡舌本,故風寒所中,則蜷縮而不言,七情所郁,則熱腫滿而不消,心熱則裂而瘡,脾熱則滑而苔,而脾閉則白胎如雪,肝壅熱則血上湧。若舌無故自痹者,不可作風熱治,蓋由心血不足,血虛火爍耳,理中湯合四物湯治之。
昔有人舌上生瘡,久蝕成穴,服涼藥不效,此下元虛寒,虛火不降,投養正丹遂愈。
白話文:
【經典指出:舌頭是心臟的外顯表現。同時又說:顏色為中央黃色,內通脾臟,開口於口部,精氣藏於脾臟,因此病症會反應在舌頭上。再說:心臟的脈絡連接舌根,脾臟的脈絡繞行舌邊,連接舌底,所以發病時,可能出現口腔潰瘍,或是舌頭腫脹、硬化的各種症狀,這些都是心臟和脾臟的問題導致的。然而,肝臟的脈絡也連接舌根,因此當受風寒影響,舌頭就會蜷縮無法說話,情緒鬱悶時,就會出現熱、腫、滿的現象且不會消退,心臟過熱舌頭會出現裂紋及潰瘍,脾臟過熱舌頭會變得滑膩並有舌苔,脾臟閉塞舌頭會呈現白色胎如雪,肝臟熱度過高血液會上湧。
如果舌頭無緣無故自行失去知覺,不能簡單地以風熱來治療,這是由於心血不足,血虛導致火氣過旺,可以使用理中湯加上四物湯來治療。
曾經有個人舌頭上長了潰瘍,長時間未癒合形成洞穴,服用涼性藥物沒有效果,這是因為下焦虛寒,虛火無法下降,使用養正丹後就痊癒了。】
2. 龍石散
治上膈壅熱,口舌生瘡,咽嗌腫塞。
硃砂(一錢五分,研),寒水石(煅通赤,三錢二分),腦子(二分半,研),為末,每日三五次,夜臥摻貼。
白話文:
【龍石散】用於治療上部胸膈間有熱感,導致口腔及舌頭出現潰瘍,咽喉腫痛堵塞。
成分包括:硃砂(約5克,需研磨細碎),寒水石(煅燒至通紅後,約10克),龍腦(約1.25克,需研磨細碎)。將這些藥材混合成為粉末,每天可使用三到五次,於夜晚睡覺前,將藥粉塗抹在患處。
3. 口疳吹藥神方(錦囊秘方)
甚者,加西牛黃一分更好。
冰片(二分),人中白(煅,二錢),麝香(一分),銅青(三錢五分),上研極細,令濃茶淨口,吹少許,候痰涎流盡,再吹一二次即煎。
一方
治舌腫,用百草霜為末,好醋調敷立
白話文:
對於嚴重的病情,添加微量的西牛黃會有更佳的效果。
使用冰片(約0.6公克),人中白(燒過的,約6公克),麝香(約0.3公克),銅青(約10.5公克),以上材料需研磨至極細粉末。先用濃茶清潔口腔,然後吹入少量藥粉,等到口中的痰液及唾液流盡,再重複一到兩次此過程。
另一個處方
針對舌頭腫脹的情況,可將百草霜研磨成細末,再用好的醋調和後敷於患部,立即可見效。
4. 升麻散
治上膈熱壅,口舌主瘡,先用此升發。
升麻(一兩五錢),赤芍藥,人參,桔梗,葛根,薄荷,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升麻散]
用於治療上呼吸道因熱氣壅塞所導致的口腔及舌頭上的瘡痛,先使用此方以提升體內陽氣使其發散。
藥方成分及劑量為:升麻45克,赤芍藥、人參、桔梗、葛根、薄荷、防風各3克,甘草1.5克。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5. 三黃丸
治三焦實熱。
黃芩(春四兩、夏秋六兩、冬三兩),大黃(春三兩、夏一兩、秋二兩、冬五兩),黃連(春四兩、夏五兩、秋冬三兩),為末,蜜丸,每服百丸,食後白湯下。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三焦實熱的處方。
根據季節的不同,使用黃芩的份量如下:春天用四兩,夏天及秋天用六兩,冬天則用三兩;大黃的用量為:春天三兩,夏天一兩,秋天二兩,冬天五兩;黃連的用量則是:春天四兩,夏天五兩,而秋天和冬天都是三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蜂蜜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一百粒,飯後用熱水送服。
6. 加味龍膽瀉肝湯
治膽痹口苦。
柴胡(一錢),黃芩(七分),人參,黃連,天冬,麥冬,山梔,生甘草,龍膽草,知母(各五分),五味子(七粒),水煎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膽道阻塞導致口苦的處方。
藥材包括:柴胡3公克,黃芩2.1公克,人參、黃連、天門冬、麥門冬、山梔、生甘草、龍膽草、知母各1.5公克,五味子7粒。用水煎煮後服用。
7. 加味甘露飲
治胃經客熱口臭,牙宣赤眼口瘡,上焦消渴,此心肺胃藥也。
熟地,生地,天冬,麥冬,枇杷葉(去毛),黃芩(各一兩),茵陳,枳殼,石斛,甘草(各一兩),犀角(五錢),為粗末,每服三五錢,水煎,食後臨臥溫服。
白話文:
[加味甘露飲]用於治療因胃部受到外來熱邪導致的口臭,牙齦出血、眼睛紅腫、口腔潰瘍,以及上半身的口渴症狀,這是針對心臟、肺部和胃部問題的藥方。
所需藥材包括:熟地、生地、天冬、麥冬、枇杷葉(需去除絨毛)、黃芩(各100克),茵陳、枳殼、石斛、甘草(各100克),犀角(50克)。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約9至15克,用水煎煮,飯後及睡前溫服。
8. 香薷湯
治口臭。用香薷煎濃湯含之。丹溪云:香薷能治口臭如神。
治口瘡,用砂仁火煅存性為末,摻上即愈。又方用檳榔火煅存性為末,入輕粉敷
白話文:
[香薷湯]這帖藥方是用來治療口臭的。做法是使用香薷來煎煮成濃鬱的藥湯,然後用這藥湯來漱口。有位名叫丹溪的醫生曾說過,香薷對於治療口臭的效果就像神效一樣。
另外,如果要治療口腔潰瘍(口瘡),可以使用砂仁,先用火焙燒到它只留下原本的性質不被破壞,再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就能迅速痊癒。還有一個方法,是使用檳榔,同樣地用火焙燒到只留下原本的性質,研磨成粉末後,加入輕粉(一種藥材)敷在患處。
9. 內府治口臭方
用連翹為末,糊丸,食蒜韭之後,茶吞二三錢,口中濁氣,化為清氣,甚效。
白話文:
[治療口臭的內府方法]
使用連翹製成粉末,然後做成藥丸。在食用大蒜或韭菜後,可以用茶水吞服兩三錢(古時的重量單位)的這種藥丸。這樣一來,口中的異味會轉化為清新氣息,效果非常顯著。
10. 紅芍藥散
歌曰:心痛口瘡,紫桔紅蒼,三錢四兩,五服安康。上件紫菀、桔梗、紅芍藥、蒼朮各等分細末,羊肝四兩,批開摻藥末三錢,用麻扎定,火內燒令熟,空心食之,白湯送下,大效。
白話文:
歌訣說的是:對於心痛以及口腔潰瘍的問題,使用紫菀、桔梗、紅芍藥和蒼朮這幾種藥材,各取等量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取四兩的羊肝,將其切開後,撒入三錢的藥粉,然後用麻線綁緊,放入火中燒烤至熟。在空腹時食用此羊肝,並用白開水送服,連續服用五次,就能讓人恢復健康,效果顯著。
具體操作是,將紫菀、桔梗、紅芍藥、蒼朮這四種藥材各取等量,研磨成細末。再取四兩羊肝,切開後將三錢的藥末撒入,用麻線綁緊,放入火中燒烤至熟。空腹時食用此羊肝,並用白開水送服,效果極佳。
11. 順氣豁痰湯
治舌痹或麻,此因痰氣滯於心胞絡。
半夏(用白礬生薑皂角煮過,一錢五分),茯苓,橘紅,栝蔞(去油),貝母,黃連,桔梗,香附(便制),枳殼(各一錢),甘草(四分),姜水煎服。
理中湯
方見中寒門。
白話文:
【順氣豁痰湯】
用於治療舌頭麻木或無力的情況,這是因為痰氣在心包絡積聚所導致的。
藥材包括:半夏(需先以白礬、生薑、皁角煮過,用量為一錢五分)、茯苓、橘紅、栝蔞(要去油)、貝母、黃連、桔梗、香附(需經便製)、枳殼(以上藥材各一錢)、甘草(四分)。將這些藥材用薑水煎煮後服用。
理中湯
這個方子可參考「中寒門」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