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8)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二 (8)

1. 陰陽論

然冬至一陽生,當漸向暖和,何為臘月大寒,水雪反盛?夏至一陰生,當漸向清涼,何為三伏溽暑酷熱反熾乎?曰:此將來者進,成功者退,隱微之際,未易以明也。蓋陽伏於下,則逼陰於上,並水氣蒸,而堅冰至也;陰盛於下,則逼陽於上,井水寒而雷電合也。今人病面紅、口渴、煩躁、喘咳者,誰不曰火盛之極,抑孰知其為腎中陰寒所逼乎?以寒涼之藥進而斃者,吾不知其幾矣,冤哉!

朔望分陰陽者,初一日為死魄,陰極陽生。初三日百胐,十三日而幾望,十五則盈矣。漸至二十以後,月廓空虛,海水東流,人身氣血亦隨之,女人之經水期月而滿,滿則溢,陰極而少陽生,始能受孕,故望以前屬陽。

陽一而實,陰二而虛,蓋陰之二從陽一所分,故曰秉全體。月有盈虧,人之初生,純陽無陰,賴其母厥陰乳哺,而陰始生,是以男子至二八而精通,六十四而精已絕,其女子至二七而經始行,四十九而經已絕。人身之陰只供三十年之受用,可見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況嗜欲者多,節欲者少,故自幼至老,補陰之功,一日不可缺。

此陰字指陰精而育,不是泛言陰血,今之以四物湯補陰者誤也。王節齋云:水虛成病者十之八九,火虛成病者十之一二,微得其意矣。褚侍中雲:男子陰已耗,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而內敗,小便道澀如淋,陽已痿而復竭之,則大小便牽痛,愈痛則愈便,愈便則愈痛,然陰中有水有火,水虛者固多,火衰者亦不少,未有精泄已虛,而元湯能獨全者。況阻陽互為其根,議補陰者,須以陽為主,蓋無陽則陰無以生也。

男子背陽而負陰,女子背陰而負陽,人身劈中,分陽陰左右。男子右屬火而為氣,左屬水而為血;女子右屬水而左屬火。凡人半肢風者,男子多患左,女子多患右,豈非水不能營耶!

有根陰根陽之妙,不窮其根,陰陽或幾乎息矣。談陰陽者,曰,氣血是也。詎知火為陽氣之根,水為陰血之根,蓋觀之大地,以日為火之精,故氣隨之,月為水之精,故潮隨之。然此陰陽水火,又同出一根,朝朝稟行,夜夜覆命,周流而不息,相偶而不離。惟其同出一根,而不相離也,故陰陽又各互為其根,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從陽而引陰,從陰而引陽,各求其屬,而窮其根。

世人但知氣血為陰陽,而不知水火為陰陽之根,能知水火為陰陽,而誤認心腎為水火之真,此道之所以不明也。試觀之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見在而日月二曜,所以照臨於天地間者,非真陰真陽乎?人身心肝脾肺腎五行具存,而所以運行於五臟六腑之間者,有無形之相火,行陽二十五度,無形之腎水,行陰二十五度,而其根則原於先天,太甚之真,此所以為真也。一屬有形,便為後天,而非真矣,非根矣。

白話文:

冬至時陽氣開始產生,照理說應該逐漸轉暖,為什麼到了臘月反而寒冷加劇,冰雪盛行呢?夏至時陰氣開始產生,照理說應該逐漸轉涼,為什麼到了三伏天反而酷熱難耐呢? 這是因為將要發展的陽氣在潛伏,而已經達到高峰的陽氣正在消退,這是在隱微之處,不容易明白。 陽氣潛伏在下方,就會把陰氣逼到上方,水氣同時蒸發,所以才會結成堅冰;陰氣在下方旺盛,就會把陽氣逼到上方,所以井水寒冷,雷電交加。

現在有些人面色潮紅、口渴、煩躁、咳嗽氣喘,大家都認為是火氣太旺,但誰知道這其實是被腎中的陰寒所逼迫造成的?用寒涼藥物治療而死亡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了,真是冤枉啊!

用朔望來區分陰陽,初一是死魄,陰氣達到極致而陽氣開始產生。初三日是百胐,到了十三日接近滿月,十五日就滿月了。漸漸到了二十日以後,月亮變得空虛,海水也跟著東流,人體的氣血也隨著月亮的盈虧變化。女子的月經週期是一個月,月滿時經血就會溢出,這也是陰氣達到極致,少陽開始產生,才能受孕。所以望日以前屬於陽。

陽是一而實在,陰是二而虛的,因為陰的二是由陽的一所分出來的,所以說是秉承了整體。月亮有圓缺,人剛出生時,是純陽而沒有陰氣的,需要依靠母親的厥陰乳汁哺育,陰氣才開始產生。因此男子到了十六歲精氣才開始暢通,到了六十四歲精氣就衰竭了;女子到了十四歲月經才開始來潮,到了四十九歲月經就停止了。人體的陰氣只能供應三十年的使用,可見陽氣常常有餘,陰氣常常不足。何況貪圖慾望的人多,節制慾望的人少,所以從幼年到老年,補養陰氣的功夫一天都不能缺少。

這裡說的陰是指陰精的滋養,不是泛指陰血。現在用四物湯來補陰是錯誤的。王節齋說:「因為水虛而生病的人十之八九,因為火虛而生病的人十之一二」,這已經很接近真意了。褚侍中說:「男子陰精已經耗竭,還想用性慾來發洩精氣,結果精氣反而出不來,淤積在體內,小便不通暢像淋病一樣。陽氣已經衰弱,又加以耗竭,大小便就會牽連疼痛,越痛越想排便,越排便越痛。 然而,陰中有水有火,水虛的人固然多,火衰的人也不少,沒有人精氣已經耗竭,而元氣還能獨自保全的。況且陰陽互為根本,要討論補陰,必須以陽為主,因為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產生。

男子背朝著陽,懷抱著陰;女子背朝著陰,懷抱著陽。人體從中間剖開,左右分別屬於陰陽。男子的右邊屬於火而為氣,左邊屬於水而為血;女子的右邊屬於水,左邊屬於火。凡是患有半身不遂的人,男子多患左側,女子多患右側,難道不是因為水不能濡養的緣故嗎?

陰陽之間有根本的奧妙,如果不能探究其根本,陰陽恐怕就會衰竭。談論陰陽的人,只會說是氣血。要知道火是陽氣的根本,水是陰血的根本。觀察大地,太陽是火的精華,所以氣隨著太陽運行;月亮是水的精華,所以潮汐隨著月亮變化。然而,這些陰陽水火,又是同出一源的,每天都在運行,周而復始,循環不息,相輔相成,從不分離。正是因為它們同出一源,不相分離,所以陰陽又各自互為根本,陽根於陰,陰根於陽,沒有陽氣,陰氣就不能產生;沒有陰氣,陽氣就不能化生。從陽來引導陰,從陰來引導陽,各自尋求歸屬,才能探究其根本。

世人只知道氣血是陰陽,卻不知道水火才是陰陽的根本。如果知道水火是陰陽,又誤認為心腎是水火的真諦,這就是這個道理沒有被闡明的原因。試看天上的金木水火土五星,以及日月這兩個照耀天地之間的星體,它們不是真正的陰陽嗎?人體的心肝脾肺腎五臟都存在,而運行在五臟六腑之間的,有看不見的相火,運行陽氣二十五度,有看不見的腎水,運行陰氣二十五度,而它們的根本則源於先天太極的真氣,所以才稱之為真。一旦有形,就屬於後天,而不是真正的根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