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十六證類方 (5)

回本書目錄

傷寒十六證類方 (5)

1. 表熱證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

傷寒五六日中風,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心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者,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血弱氣盡、腠里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

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傷寒四五日,身熱惡寒,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腹痛者,與小柴胡湯。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表半在裡也。

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實而泄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則自愈。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傷寒瘥以後,更發熱者,小柴胡主之。

按少陽證在半表半裡之間,里陰虛將入陽明之腑,里陽虛將入太陰之臟,固不僅為表證也,然用柴芩,終為清解之法,用里藥不過預塞其去路耳,故以表熱證屬之。

小柴胡湯

柴胡(四錢),黃芩(一錢五分),甘草(一錢五分炙),人參(一錢五分),生薑(一錢五分),半夏(二錢),大棗(二枚),水二杯,煎一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溫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二錢)。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五分)、栝蔞根二錢。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白芍藥(一錢五分)。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二三錢。若心下悸而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二錢。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一錢五分),溫覆取微似汗。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七分、乾薑一錢。按少陽中郁,表裡不和,故用柴芩清半表而瀉甲木,參甘大棗溫半里而補己土,生薑半夏降胃逆而止嘔吐也。

白話文:

[表熱證]

當陽明經受風邪侵襲,脈象呈現弦浮大,同時伴有呼吸短促,腹部脹滿,脅下及心區疼痛,長時間按壓腹部氣流不暢,鼻腔乾燥無汗,嗜睡,全身及面部黃疸,小便排泄困難,伴隨潮熱現象,耳前後腫脹,可用針刺緩解症狀。如果外部症狀未消,病程超過十天,脈象持續浮大,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對於陽明病,出現潮熱,大便稀軟,小便正常,胸脅滿脹不減的患者,小柴胡湯爲主要治療方法。若陽明病患者脅下硬滿,大便祕結,嘔吐,舌苔白膩,同樣適用小柴胡湯。

感冒五六日後感受風邪,寒熱交替,胸脅不適,食慾不振,心情煩躁且常嘔吐,或僅感心煩無嘔吐,或口渴,或腹痛,或脅下有痞硬感,或心悸,小便不暢,或無明顯口渴但身體微熱,或咳嗽,小柴胡湯爲主要治療方法。血虛氣弱,腠理疏鬆,邪氣乘虛而入,與體內正氣交戰,集結於脅下。正邪雙方爭鬥,引發寒熱交替,發作時間規律,導致患者沉默寡言,食慾不佳。

臟腑相連,疼痛必然向下傳遞,邪氣位於上部而疼痛出現在下方,因此引起嘔吐,治療上首選小柴胡湯。感冒或風邪入侵,若出現柴胡湯的適應症,只需發現一個症狀即適用,無需全部症狀齊備。感冒四五日,身體發熱畏寒,頸部僵硬,脅下滿脹,手腳溫暖且口渴,小柴胡湯爲主要治療方法。嘔吐併發低燒,小柴胡湯爲主要治療方法。太陽病十日後,脈象細弱且嗜睡,表明外部病邪已被清除。若有胸滿腹痛的情況,可使用小柴胡湯。

感冒時陽脈澀滯,陰脈弦緊,根據臨牀判斷應有腹部急痛的症狀,若先使用小建中湯無效,改用小柴胡湯爲主治方案。感冒五六日,頭部出汗,輕微畏寒,手腳冰涼,心下滿脹,食慾不振,大便乾硬,脈象細弱,這種情況屬於陽氣微弱,病邪同時存在於體表和體內。雖然脈象沉緊,但不能判定爲少陰病。因爲少陰病不會出現汗出的現象,現頭部有汗,因此可排除少陰病可能,小柴胡湯爲主要治療方法。若病情不明朗,排便後症狀會得到緩解。女性受風邪侵擾七八日後,反覆出現寒熱交替,月經突然停止,這是熱邪侵入血室的表現,血液凝固,引發類似瘧疾的症狀,定期發作,小柴胡湯爲主要治療方法。

女性受風邪侵擾,發熱畏寒,月經來潮,七八日後熱退脈緩體溫下降,胸脅下滿脹,狀似結胸,伴有譫語,這是熱邪侵入血室的跡象,需刺期門穴,根據實情進行泄放。

女性感冒發熱,月經來潮,白天清醒,夜晚則譫語,形如見鬼,這是熱邪侵入血室,只要不傷害胃氣及上焦、中焦,可自行痊癒。原本是太陽病未愈,轉爲少陽病,脅下硬滿,乾嘔無法進食,寒熱交替,尚未嘔吐或腹瀉,脈象沉緊,小柴胡湯爲主要治療方法。對於柴胡湯適應症的疾病,若採用下法治療後,柴胡湯的症狀仍未消失,再次使用柴胡湯,會出現發熱、汗出、全身顫抖等症狀,但最終會痊癒。

感冒痊癒後再度發熱,小柴胡湯爲主要治療方法。

根據少陽病的特點,病邪處於半表半里的狀態,陰虛體質可能進入陽明腑,陽虛體質可能進入太陰髒,不僅僅表現爲表證。然而,使用柴胡黃芩的治療方法,主要目的是清解,使用裏藥只是提前阻斷病邪進一步發展的途徑,因此將其歸類爲表熱證。

【小柴胡湯】

配方:柴胡(12克)、黃芩(4.5克)、炙甘草(4.5克)、人參(4.5克)、生薑(4.5克)、半夏(6克)、大棗(2枚),用水兩杯煎至一杯半,去渣後繼續煎至八分,溫服。若胸中煩悶但無嘔吐,去掉半夏和人參,加入栝蔞實(6克)。若口渴,去掉半夏,增加人參(1.5克)和栝蔞根(6克)。若腹中疼痛,去掉黃芩,加入白芍藥(4.5克)。若脅下痞硬,去掉大棗,加入牡蠣(6-9克)。若心悸且小便不利,去掉黃芩,增加茯苓(6克)。若無口渴但有輕微發熱,去掉人參,加入桂枝(4.5克),覆蓋保暖以促進微汗。若咳嗽,去掉人參、大棗、生薑,加入五味子(2.1克)、乾薑(3克)。根據少陽病的病因,內外不和,故使用柴胡黃芩清半表而瀉肝木,人參甘草大棗溫半里而補脾土,生薑半夏降胃逆而止嘔吐。

2. 表虛證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按太陽證發汗太過,以致汗泄亡陽,表虛已極。但經絡之陽,根於腎水,溫腎陽即所以治表虛也。故以表虛證屬之。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附子(一錢),水煎服按腎氣者,諸陽之本,汗漏不止,則腎中陽根泄而不藏,故用桂枝達肝木之郁陷,芍藥斂風氣之疏泄,姜甘大棗補脾精,而和中氣,附子暖腎水以益陽根也。

白話文:

在太陽病的情況下,如果使用發汗的治療方式,導致汗液流失不止,病人會出現怕風、小便困難、四肢有輕微緊繃感,且難以彎曲伸展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桂枝加附子湯來治療。

進一步解釋,當太陽病的患者過度發汗,會導致體內陽氣大量流失,表層防禦極為虛弱。然而,身體經絡中的陽氣是來自腎臟的水份,溫暖腎臟的陽氣就能治療表層的虛弱。因此,這被歸類為表虛證的一種。

桂枝加附子湯的成分如下: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附子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其中,腎臟的氣息是所有陽氣的根本,若汗液持續流失不止,腎臟中的陽氣根基就會被耗盡,無法儲存。因此,桂枝能疏通肝臟的氣滯,芍藥能收斂風氣的散失,生薑、甘草及大棗能補充脾臟的精氣,調和中焦氣機,而附子則能溫暖腎臟的水份,以增強陽氣的根基。

3. 表實證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人不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桂枝二麻黃一湯。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末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按以上諸證,有太陽風寒雙感者,有太陽陽明並病者,有少陽病尚連太陽之經者,有少陽病將傳太陰之臟者,而要總屬實邪在表也,故以表實證統之。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一錢二分),芍藥(八分),生薑(八分),甘草(八分炙),麻黃(八分),大棗(二枚半),杏仁(七枚),先煮麻黃去沫,入諸藥煎,溫服。按風寒雙感,營衛並傷,故麻桂並用以泄營衛也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一錢三分),芍藥(一錢),麻黃(七分),生薑(一錢),杏仁(十六枚),甘草(七分),大棗(一枚),煎法同上。

按風寒雙感,而風邪較多,寒邪較少,故重泄營血。而輕泄衛氣,乃為合法也。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二錢),芍藥(二錢),甘草(一錢五分),生薑(二錢),大棗(三枚),葛根(四錢),先煎葛根去沫,後入諸藥同煎,溫服,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按太陽表病不解,郁遏陽明經府之氣,方中加葛根者,泄陽明之經氣,降逆而達郁也。

柴胡桂枝湯

柴胡(二錢),黃芩(八分),人參(一錢五分),半夏(一錢),甘草(五分),桂枝(八分),芍藥(八分),生薑(八分),大棗(二枚),水煎服。按少陽之病,而微見惡寒,則太陽之外證未去,故宜柴胡合桂枝雙解太少之經邪也。

柴胡桂枝幹薑湯

柴胡(四錢),桂枝(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栝蔞根(二錢),乾薑(一錢),牡蠣(一錢),甘草(一錢炙),水煎服。初服微煩,再服汗出而愈。按少陽之經,而傳太陰之臟,表裡俱未解也,故用柴胡黃芩疏甲木而清相火,桂枝栝蔞達乙木而清燥金,姜甘溫中而培土,牡蠣除滿而消結也。

白話文:

[表實證]

患有太陽病已經八九天了,病狀類似瘧疾,發燒畏寒,熱的時候比冷的時候多。病人沒有嘔吐,排便正常,一天會發作兩三次。如果脈象浮緩,這表示病情快要好轉了。脈象微弱且持續畏寒,這表示陰陽都虛弱,不能再次發汗、瀉下或催吐。如果臉色反而出現紅潤,表示病情還未好轉。由於病人無法微微出汗,身體可能會感到搔癢,適合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脈象變得洪大的,可以繼續服用桂枝湯,按照先前的方法。

如果病狀像瘧疾,每天發作兩次,應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湯。太陽病患者,頸背僵硬,卻出汗且畏風,應使用桂枝加葛根湯治療。傷寒六七天,低燒伴輕微畏寒,肢節疼痛、輕微噁心,胸口憋悶,外表症狀尚未消失,可用柴胡桂枝湯治療。傷寒五六天,已經發汗,又進行瀉下,胸脅部略有脹痛,小便不通暢,口渴但不噁心,只頭部出汗,時冷時熱,心情煩躁,這是病還未好轉的徵兆,可用柴胡桂枝乾薑湯治療。

根據上述各種症狀,有的是太陽經和風寒同時感染,有的是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患病,有的是少陽經病連接太陽經,有的是少陽經病即將傳到太陰臟器,但總的來說,都是實邪在表層,因此統稱為表實證。

桂枝麻黃各半湯的成分包括:桂枝、芍藥、生薑、甘草、麻黃、大棗、杏仁。先煮麻黃去掉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溫熱飲用。風寒雙感,營衛雙受損,因此結合使用麻黃和桂枝來調節營衛。

桂枝二麻黃一湯的成分包括:桂枝、芍藥、麻黃、生薑、杏仁、甘草、大棗。風寒雙感,風邪較多,寒邪較少,因此加重對營血的調節,輕微調節衛氣,這樣纔是合理的方法。

桂枝加葛根湯的成分包括: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葛根。太陽表病未能解決,導致陽明經的氣機被抑制,方中加入葛根,用以調節陽明經的氣機,降低逆流,疏通鬱結。

柴胡桂枝湯的成分包括: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桂枝、芍藥、生薑、大棗。少陽病,輕微畏寒,表示太陽病的外在症狀尚未消失,因此應使用柴胡和桂枝,雙管齊下,治療太陽和少陽經的疾病。

柴胡桂枝乾薑湯的成分包括:柴胡、桂枝、黃芩、栝蔞根、乾薑、牡蠣、甘草。初次服用可能有些煩躁,再服用後出汗而痊癒。少陽經病傳至太陰臟器,表裡都未解決,因此使用柴胡、黃芩疏肝理氣,清熱,桂枝、栝蔞調節肝氣,清燥,薑甘溫中,培養脾胃,牡蠣消除脹滿,消除結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