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雜病證方歌括 (14)
雜病證方歌括 (14)
1. 祟病
〔祟病提綱〕,肌消食減變無常,戰慄形容赤復黃,白沫流時無定脈,妙方宜用卻邪湯。
卻邪湯
犀羚二角著靈方,虎骨參耆鹿角霜,牡蠣更兼龍齒用,調和肉汁再烹羊。
白話文:
祟病提綱
症狀: 患者肌肉消瘦,食慾減退,身體狀況變化無常,常常戰慄發抖,面色赤紅或發黃,口吐白沫,脈象不規則。
治療: 宜用卻邪湯。
卻邪湯
藥材: 犀角、羚羊角、虎骨、人參、黃耆、鹿角霜、牡蠣、龍齒。
製作: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肉汁調和,再加入羊肉一起烹煮。
2. 目病
〔目病提綱〕,目病清陽不得升,濁陰上逆熱熏蒸,初時紅腫生雲翳,日久旋驚各病增。
柴胡芍藥丹皮湯
(證附),左目有時痛不禁,欲清相火用柴芩,丹皮芍藥能除熱,甘草和中且益陰。
百合五味湯
(證附),右目旋驚赤痛時,治須百合共丹皮,芍甘五味還兼夏,熱甚再加膏母宜。
百合五味姜附湯
(證附),土濕水寒上熱時,目中赤痛治休遲,法宜夏芍兼姜附,百合苓甘五味施。
茯澤石膏湯
白話文:
目病提綱
目病是由於清陽之氣不能上升,濁陰之氣上逆,熱氣熏蒸所致。初期會出現眼睛紅腫、生雲翳的現象,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各種眼疾。
柴胡芍藥丹皮湯
症狀: 左眼偶爾疼痛難忍。
治療: 需用柴胡、黃芩清瀉相火,丹皮、芍藥清熱,甘草和中益陰。
百合五味湯
症狀: 右眼旋轉疼痛,眼赤。
治療: 需用百合、丹皮清熱,芍藥、甘草、五味子清熱滋陰,若熱甚,可加生地黃。
百合五味姜附湯
症狀: 土濕水寒,上火導致眼赤疼痛。
治療: 需用夏枯草、芍藥清熱,姜、附子溫陽散寒,百合、茯苓、甘草、五味子清熱滋陰。
茯澤石膏湯
(證附) 此方無症狀描述,應是治療其他眼疾的方劑。
(證附),目珠黃赤勢彌危,濕熱熏蒸要速醫,澤瀉茯苓兼半夏,石膏甘草合山梔。
桂枝丹皮首烏湯
(證附),目無赤痛不明時,只見昏花是血虧,夏桂姜苓龍眼肉,首烏甘草共丹皮。
桂枝柴胡湯
(證附),柴草菖蒲並桂枝,生薑和入牡丹皮,瞳仁縮小終能治,擬定良方果出奇。
白話文:
眼睛發黃發紅,情況很危急,濕熱燻蒸需要趕緊治療。澤瀉、茯苓、半夏,石膏、甘草和山梔一起服用。
眼睛沒有發紅疼痛,也看不清楚,只看到視力模糊,這是血虛造成的。桂枝、生薑、茯苓、龍眼肉,首烏、甘草和丹皮一起服用。
柴胡、菖蒲和桂枝,生薑加入牡丹皮,瞳孔縮小都能治好,擬定的良方果然奇效。
烏梅山萸湯
(證附),五味酸梅共首烏,芍甘龍牡合山萸,瞳仁散大偏能治,妙法流傳總不誣。
薑桂參苓首烏湯
(證附),目珠塌陷有奇方,苓桂人參草合姜,再用首烏專養血,元神補足眼生光。
芍藥棗仁柴胡湯
(證附),目珠突出總能醫,芍藥首烏斂最宜,柴草棗仁當併入,更須破瘀用丹皮。
白話文:
烏梅山萸湯適用於瞳孔散大的病症,其中酸梅、首烏等藥物,與芍藥、甘草、龍骨、牡蠣、山萸等藥物組合,能有效治療瞳孔散大,其功效真實不虛。
薑桂參苓首烏湯適用於眼球凹陷的病症,以茯苓、桂枝、人參、草果、薑、首烏等藥物組合,能滋養血液,使元神充盈,改善眼部狀況,使眼睛重現光彩。
芍藥棗仁柴胡湯適用於眼球突出的病症,以芍藥、首烏等藥物收斂,並加入柴胡、草果、棗仁,更輔以丹皮破瘀,可有效治療眼球突出。
3. 耳病
〔耳病提綱〕,火邪上逆病旋成,耳或重聽熱腫生,疼痛癰膿當速治,法宜降濁更升清。
柴胡芍藥茯苓湯
(證附),桔甘芍藥茯苓全,半夏柴胡喜共煎,耳內腫疼經服後,上升邪熱總能痊。(熱甚加黃芩膿成加丹皮桃仁)
苓澤芍藥湯
(證附),澤芍柴胡共茯苓,杏仁半夏妙通靈,耳中有病流黃水,此藥煎成服莫停。
白話文:
耳病主要由火邪上逆引起,造成耳朵沉重、發熱腫脹,甚至疼痛化膿,需要及時治療。治療方法應該以清熱降火為主,同時升清降濁。
柴胡芍藥茯苓湯可用於治療耳朵腫痛。藥物組成包括柴胡、芍藥、茯苓、半夏、桔梗、甘草,其中柴胡和半夏相輔相成。服用此藥後,耳朵腫痛症狀會逐漸減輕,上逆的邪熱也會消散。如果熱症嚴重,可以加用黃芩;如果化膿,可以加用丹皮和桃仁。
苓澤芍藥湯適用於耳朵流黃水。藥物組成包括澤瀉、芍藥、柴胡、茯苓、杏仁、半夏,藥效通達靈竅。如果耳朵內有病變導致流黃水,可以服用此藥。
參茯五味芍藥湯
(證附),橘皮芍藥草兼苓,五味人參佐更靈,半夏並施能降濁,此方專治耳重聽。
白話文:
【參茯五味芍藥湯】
此方專門用於治療耳部聽力減退的症狀。配方包括:
- 橘皮:具有理氣和胃的功效。
- 芍藥草:能緩和神經,有安神止痛的作用。
- 甘草:調和各藥材之間的性質,並有調節體液平衡的作用。
- 人參:滋補元氣,強壯體質。
- 茯苓:利水滌痰,有助於清潔體內環境。
- 五味子:收斂固表,對耳部疾患尤其有效。
配方中的半夏能降逆化痰,使全身氣血運行順暢。綜合運用這些藥材,此方能有效治療耳部重聽的問題。
4. 鼻病
〔鼻病提綱〕,鼻因肺逆氣難清,外感風寒病乃生,嚏噴涕流瘡並作,膿成臭敗令人驚。
桔梗元參湯
(證附),甘草橘苓半夏姜,元參桔梗杏仁良,肺升鼻塞因多涕,治郁還當用此方。
五味石膏湯
(證附),五味姜苓合石膏,杏仁半夏共煎熬,元參桔梗須同入,鼻涕流黃治法高。
黃芩貝母湯
(證附),桔貝柴胡共芍芩,杏仁五味合元參,瘡生鼻孔偏成熱,用此專能助肺陰。
白話文:
鼻子疾病主要因肺氣上逆,難以宣通所致,外感風寒則更容易發病。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涕、鼻腔潰瘍等,甚至還會流出膿液,臭氣熏人。
桔梗元參湯適用於鼻塞流涕,因肺氣鬱滯所致者。
五味石膏湯適用於鼻涕黃色,熱盛者。
黃芩貝母湯適用於鼻腔潰瘍,偏熱者。
苓澤姜蘇湯
(證附),病成鼻塞是風傷,言語不清有妙方,須用蘇陳兼澤杏,茯苓甘草合生姜。
白話文:
"苓澤姜蘇湯"是一種治療風寒引起的鼻塞和語言不清的古方。所需的材料包括:紫蘇葉、陳皮、杏仁、茯苓和甘草,再加上一片生薑。茯苓與甘草一同使用,配合生薑的溫暖效果,能夠舒緩因風寒所引發的症狀。
5. 口病
〔口病提綱〕,燥熱填胸口病成,根源獨屬足陽明,濁陰不降殊為逆,唇吻腫疼臭惡生。
甘草黃芩湯
(證附),石膏甘草共黃芩,半夏茯苓性主沉,濕熱熏蒸原可治,口中穢惡莫能侵。
貝母元參湯
黃芩甘草共元參,貝母同施更益陰,專治口瘡兼熱腫,胃中濁氣暗銷沉。
桂枝姜苓湯
(證附),脾濕翻驚膽火生,下寒上熱口瘡成,茯苓芍桂元參用,再入姜甘法益精。
白話文:
口病的成因多為燥熱填塞胸口,根本原因來自足陽明經。濁陰不降,逆流向上,導致唇吻腫痛,散發臭味。
甘草黃芩湯適合用於這種口病,石膏、甘草、黃芩、半夏、茯苓都具有清熱除濕的作用,能夠有效治療濕熱薰蒸引起的口病,防止口中穢惡。
貝母元參湯專治口瘡伴隨熱腫的症狀,黃芩、甘草、元參、貝母共同作用,能夠清熱益陰,消除胃中濁氣。
桂枝姜苓湯適用於脾濕翻涌,膽火上炎引發的口瘡,茯苓、芍藥、桂枝、元參、生姜、甘草,共同作用,滋陰益氣,清熱除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