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雜證要法 (11)
雜證要法 (11)
1. 寒證類
2. 霍亂
霍亂者,食寒飲冷而外感風寒者也。脾胃以消化為能,如水穀不消,在上脘則胃逆而為吐,在下脘則脾陷而為利,或吐或利,不並作也。若風寒外束,經迫腑郁,則未消之飲食,不能容受,於是吐利並作,而霍亂之病成矣。肝膽主筋,水土寒濕,木氣不榮,是以筋轉也。如霍亂頭疼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以五苓散主之。
寒多不飲水者,以理中丸主之。如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或吐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以四逆湯主之,如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以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如惡寒脈微,而復和,利止亡血也,以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如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五苓散
(方見痰飲),用_抑扶煎_尤妙(方見痢疾)
理中丸
人參,白朮,甘草,乾薑(各三兩),煉蜜為丸,白滾水調服,作湯亦可。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白朮加桂四兩。吐者,去白朮加生薑三兩,下利者,仍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寒加乾薑,足前成四兩。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杯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四逆湯
(方見嘔吐),用_茯苓四逆湯加半夏_尤妙(方見泄瀉)
通脈四逆湯
(方見泄瀉),加豬膽半杯
四逆加人參湯
即四逆湯加人參
桂枝湯
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炙),生薑(三錢),大棗四枚,水煎溫服,須臾啜稀粥,溫覆取微似汗。
白話文:
【霍亂】 霍亂這病,是由於食用冰冷食物且外感風寒所導致的。脾胃負責消化功能,如果食物無法消化,在上脘部分會導致胃部逆反造成嘔吐;在下脘部分則會使脾臟功能下降造成腹瀉。可能是嘔吐,可能是腹瀉,通常不會同時發生。然而,如果風寒從外部束縛,經絡受到壓迫,腑臟運作受到阻礙,未消化的食物無法被身體接受,於是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形成了霍亂。肝膽主導肌肉功能,當水土過於寒濕,木氣不能正常運行,因此會導致肌肉抽搐。如果霍亂伴有頭痛、發燒、全身疼痛,而且感到熱想喝水,應該使用五苓散來治療。
如果病人感覺寒冷,不想喝水,應使用理中丸。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出汗、發燒、怕冷、四肢緊縮、手腳冰冷,或者嘔吐、腹瀉後小便頻繁,大量出汗,腹瀉呈清水樣,內部寒冷而外表發熱,脈搏微弱快要停止,應使用四逆湯。如果嘔吐、腹瀉停止,但汗出且四肢緊縮未解,脈搏微弱快要停止,應使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如果怕冷脈搏微弱,但又恢復正常,腹瀉停止,卻流失了血液,應使用四逆加人參湯。
嘔吐、腹瀉停止,但身體仍然疼痛,應當調整外部環境,宜用桂枝湯稍作調和。
【五苓散】 參考痰飲的處方,使用抑扶煎更佳(此方見於痢疾)
【理中丸】 人參、白朮、甘草、乾薑(各三兩),用煉蜜製成藥丸,用開水調服,也可做成湯藥。如果肚臍上方有異常感,是腎氣活動的徵兆,去掉白朮,增加桂皮四兩。如果嘔吐,去掉白朮,增加生薑三兩。如果腹瀉,繼續使用白朮。如果心悸,增加茯苓二兩。如果口渴想喝水,增加白朮,總量達到四兩。如果腹部疼痛,增加人參,總量達到四兩。如果寒冷,增加乾薑,總量達到四兩。如果腹部脹滿,去掉白朮,增加附子一顆。服藥後,約等同吃飯的時間,喝一杯熱粥,保持身體溫暖,不要讓衣服被子散開。
【四逆湯】 參考嘔吐的處方,使用茯苓四逆湯加半夏更佳(此方見於泄瀉)
【通脈四逆湯】 參考泄瀉的處方,加入半杯豬膽汁
【四逆加人參湯】 即四逆湯加上人參
【桂枝湯】 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炙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用水煎煮,溫熱服用。服用後不久,喝一些稀粥,保持身體溫暖,以產生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