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雜證要法 (34)
雜證要法 (34)
1. 反胃
〔反胃提綱〕,下竅居然閉不開,朝餐暮吐實堪哀,脾虛莫運非關胃,治法尤當善化裁。
大半夏湯
(證附),吐屬脾虛病勢沉,治宜半夏共人參,再加白蜜功能潤,去濕和中並益陰。
吳茱萸證
(方見傷寒),胃反胸間或有寒,朝餐暮吐未能安,溫中降逆宜何藥,湯用吳萸治不難。
白話文:
【反胃】
[反胃總結],如果消化道的出口無法正常開啟,導致食物在早上吃進去,晚上又全吐出來,這狀況確實讓人感到悲慘。但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脾胃功能虛弱,無法正常運作,並不是直接與胃部問題相關。在治療上,應該巧妙地調整方法,妥善處理。
大半夏湯
(相關症狀附錄),如果吐是因為脾臟虛弱導致,病情通常比較嚴重。在治療上,可以使用半夏和人參來調理。再加上蜂蜜,可以起到滋潤作用,幫助去除濕氣,調和中焦,並能滋養陰液。
吳茱萸症狀
(此處提到的藥方可參考傷寒論),如果胃部反轉,或是胸口感覺到寒冷,早晨吃的食物到了晚上還會吐出,讓患者無法安穩。要溫暖中焦、降逆止吐,應該使用什麼藥物呢?使用吳茱萸湯來治療,效果不錯。
2. 不能食
〔不能食提綱〕,燥濕得中脾胃開,一經偏勝便成災,虛寒虛熱還宜辨,調劑陰陽賴妙才。
消食丸
(證附),胃中虛冷不能餐,治法偏宜消食丸,神麯烏梅兼麥櫱,姜苓並用是神丹。
資生丸
(證附),去熱補虛進食頻,木苓楂曲合蓮陳,再加芡豆兼山藥,白蔻人參共薏仁。
白話文:
[無法進食]
[無法進食的總結],當身體的濕燥平衡,脾胃功能就會正常運轉,但一旦某個機能過度活躍,就會造成健康問題。虛弱伴隨寒冷或發熱的情況也需要仔細辨別,調節陰陽平衡需要高超的醫術。
消食丸
(相關病症),如果因為胃部虛弱及寒冷導致無法正常飲食,治療上適合使用消食丸,這種藥丸成分包括神麯、烏梅、麥芽,加上薑和茯苓,堪稱是神奇的配方。
資生丸
(相關病症),為了消除體內熱氣、補充虛弱,並且增加食慾,可以選擇資生丸。這種藥丸由木香、茯苓、山楂、麥芽、蓮子、陳皮組成,再添加芡實、赤小豆、山藥,以及白豆蔻、人參和薏仁,共同製成。
3. 谷勞
〔谷勞提綱〕,不能進食腹空飢,穀氣頻生飯後時,怠惰情深偏嗜臥,四肢煩重病彌危。
沉香湯
(證附),谷勞不食用何方,攻補兼施治法良,杏夏姜陳同枳實,參苓朮草共沉香。
椒姜大麥湯
(證附),谷勞不食病堪嗟,湯用椒姜大麥芽,消食溫中真入妙,一杯甘露效爭誇。
白話文:
【病症:谷勞】
【谷勞的特徵】病人無法進食,常感覺腹部空虛飢餓,尤其在飯後,穀氣頻繁上逆。患者精神萎靡,有強烈的嗜睡傾向,四肢感到沉重,病情相當嚴重。
【沉香湯】
對於谷勞這種無法進食的狀況,應該採用既能攻又能補的方法來治療,這是一種很好的療法。此方使用杏仁、半夏、乾薑、陳皮、枳實、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和沉香等藥材一同煎煮。
【椒姜大麥湯】
對於谷勞這種無法進食的疾病,實在讓人嘆息。此方使用胡椒、乾薑和大麥芽煎煮成湯,能有效幫助消化,溫暖中焦,效果非常好,就像飲下一杯甘露,其療效令人稱讚。
4. 嘔吐噦呃逆
〔嘔吐噦呃逆提綱〕,四端病體屬陽明,飲食無存證各呈,胃不下行偏上逆,熱寒虛實辨宜清。
吳茱萸證
(方見傷寒),病屬胃虛復有寒,旋驚食谷嘔難安,四肢逆冷多煩躁,湯用吳萸是妙丹。
茯苓澤瀉湯
(證附),吐後渴生思飲漿,更兼胃實熱難當,桂苓朮澤姜甘用,水病驅除是妙方。
四逆證
(方見傷寒),小便能通弱脈呈,更兼嘔逆不時生,四肢見厥身微熱,寒盛格陽辨要精。
大黃甘草湯
(證附),食已居然吐不禁,此緣胃濕熱邪侵,大黃蕩穢甘培土,攻補兼施妙義深。
小半夏湯
(證附)
小半夏加茯苓湯
(證附),有寒胃實病情真,食谷居然吐欲頻,半夏降沖姜止嘔,加苓去濕效如神。
小柴胡證
(方見傷寒),木邪剋土賴何驅,寒熱兼生實可虞,痞滿旋驚胸脅痛,妙方宜用小柴胡。
半夏瀉心證
(方見傷寒),病人作嘔腹腸鳴,心下旋驚痞硬生,半實半虛寒復熱,法宜溫補又宜清。
橘皮竹茹湯
(證附),口中噦味吐難禁,宜用生薑橘與參,大棗竹茹甘草入,半攻半補義彌深。
代赭旋覆花證
(方見傷寒),辨證如逢呃逆時,病分虛實用何醫,治宜代赭加旋覆,攻補兼施法最奇。
二陳湯加減方
嘔吐噦兼呃逆生,二陳加減法彌精,平時勤取原書閱,臨證方能記得清。
白話文:
【嘔吐噯呃逆總綱】 這四種症狀(嘔吐、噯氣、呃逆)都屬於陽明病症,當飲食無法正常消化時,各種症狀就會顯現出來。這是因爲胃氣本應下行,卻反常地向上逆流。在治療時,應該清楚地區分熱證、寒證、虛證和實證。
【吳茱萸湯】 此方適用於胃虛且伴有寒證的情況。患者在進食後會感到不安並頻繁嘔吐,四肢冰冷且情緒煩躁,使用吳茱萸湯是個好選擇。
【茯苓澤瀉湯】 嘔吐之後口渴想喝水,加上胃部實熱難以忍受,此方使用肉桂、茯苓、白朮、澤瀉、生薑和甘草,是驅除水病的好方子。
【四逆湯】 小便通暢但脈象虛弱,伴隨不定時的嘔吐,四肢冰冷且身體微微發熱,這是寒氣過盛,阻礙了陽氣的運行,需要精確地判斷和治療。
【大黃甘草湯】 進食後持續嘔吐,這可能是因爲胃溼熱邪氣侵擾,大黃可以清除污穢,甘草可以滋養脾胃,這個方子巧妙地結合了攻與補。
【小半夏湯】 【小半夏加茯苓湯】 這兩種方子適用於胃寒且實證的情況,進食後頻繁嘔吐。半夏可以降逆,生薑可以止嘔,加入茯苓則能去除溼氣,效果神奇。
【小柴胡湯】 木邪克土,即肝木過旺剋制脾土,寒熱交替出現,胸脅疼痛,小柴胡湯是有效的治療方法。
【半夏瀉心湯】 患者嘔吐,腹部鳴響,心下痞硬,半實半虛,寒熱交織,需要溫補和清熱的雙重方法。
【橘皮竹茹湯】 口中噯氣,嘔吐難以控制,適合用生薑、橘皮和人參,加上大棗、竹茹和甘草,這是一個半攻半補的方子。
【代赭石旋覆花湯】 遇到呃逆,無論是虛證還是實證,都可以使用代赭石加旋覆花,這個方子攻補兼施,非常奇特。
【二陳湯加減方】 對於嘔吐、噯氣和呃逆的症狀,二陳湯加減方非常精妙,平時多讀醫書,臨牀上才能記得清楚並應用自如。
5. 吞酸
〔吞酸提綱〕,土經木克始吞酸,此病根原總屬肝,飲食停留脾不運,腹中𩞄雜最難安。
二陳加吳茱萸生薑湯
(證附,二陳湯見眩暈),脾虛不運是何因,治法先宜用二陳,姜並吳萸加更妙,溫中去濕效如神。
連理湯加陳皮半夏方
(證附),證屬脾虛不運時,有寒有熱合當知,姜甘參朮黃連用,加入陳皮半夏宜。
六君子證(方見瘧疾)
平胃證
飲食難消積在中,法兼補下各成功,病虛當用六君子,內實還宜平胃攻。
平胃散
蒼朮陳皮厚朴全,再兼甘草可同煎,生薑作引須加入,消食良方世共傳。
白話文:
【吞酸】
【吞酸概要】,當脾胃被肝氣所剋制時,便會開始出現吞酸的症狀,此病症的根本原因主要出於肝臟。若飲食消化不良,脾胃無法正常運作,肚子裡混亂的感覺是最令人不安的。
【二陳加吳茱萸生薑湯】
(附註,二陳湯詳見眩暈篇),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作的原因是什麼呢?治療上,應先使用二陳湯,再加入生薑和吳茱萸,效果更佳,能溫暖中焦,去除濕氣,效果如同神仙。
【連理湯加陳皮半夏方】
(附註),當證狀屬於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必須瞭解可能伴隨寒熱的狀況,此方使用生薑、甘草、人參、白朮、黃連,再加入陳皮和半夏更為適合。
【六君子證】(方見瘧疾)
【平胃證】
飲食難以消化,食物積存在中焦,治療上需兼顧補益與清下,病態虛弱時應使用六君子湯,內部實熱時則宜使用平胃散。
【平胃散】
由蒼朮、陳皮、厚朴、甘草組成,加上生薑作為引導,這是流傳於世間的消化良方。
6. 泄瀉
〔泄瀉提綱〕,腹疼泄利有多端,實證無非熱與寒,病本辨明方用藥,清溫兩法治何難。
胃苓證
(方見氣鼓),水停泄瀉病初成,腹痛旋驚脹滿生,小便不通寒濕作,胃苓湯用法彌精。(加減法詳原書)
茯苓四逆證
(方見傷寒),真陽已敗濕傷脾,腸胃寒生洞泄時,利病既成當速治,茯苓四逆用相宜。
加味理中湯
(證附),脾虛久泄有專方,須用參甘術合姜,加入茯苓兼藥豆,驅寒助氣效彌良。
四神丸
(證附),病屬虛寒在腎脾,五更作泄腹疼時,法宜五味吳萸用,肉蔻還兼補骨脂。
烏梅證
(方見傷寒),泄瀉多時久未痊,熱寒並作不安然,烏梅丸用偏能治,攻補兼施是秘傳。
白話文:
【腹瀉】
【概述】腹瀉的原因很多,實質上不外乎熱和寒兩種情況。只有明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用清熱或溫暖兩種方法治療,這又有什麼困難呢?
【胃苓湯證】 在腹瀉初期,若水分滯留導致腹瀉,伴隨腹部疼痛和突然出現的脹滿感,小便不通暢,這是因為寒濕在作怪。這種情況下,使用胃苓湯效果極佳,具體加減法則需參考原書。
【茯苓四逆湯證】 若是因真陽衰弱、濕氣傷脾,導致腸胃寒冷,出現嚴重腹瀉,應立即治療。這種情況下,使用茯苓四逆湯是最適合的選擇。
【加味理中湯】 對於脾虛引起的長期腹瀉,有專門的治療方案。需要使用人參、甘草、白朮、薑等組合,再加入茯苓和藥豆,這種湯藥能驅除寒氣,提升氣力,效果非常好。
【四神丸】 如果疾病屬於腎脾虛寒,常在五更時腹瀉並伴有腹部疼痛,應使用五味子和吳茱萸,加上肉豆蔻和補骨脂,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
【烏梅丸證】 對於長期未能痊癒的腹瀉,熱和寒同時存在,身體處於不安狀態,烏梅丸可以有效治療,它具有攻補兼備的特性,是一種祕傳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