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雜病證方歌括 (4)

回本書目錄

雜病證方歌括 (4)

1. 喉風

〔喉風提綱〕,喉風病本要先知,溫證傷寒共有之,鬱熱內生邪外入,散清兩法可兼施。

柴胡桂枝去人參湯

(證附),咽喉腫痛總難安,發熱肢疼或惡寒,姜夏柴芩兼桂芍,棗甘並用是仙丹。

甘桔湯

(證附),病屬傷寒入少陰,更兼咽痛總難禁,法宜枯梗同甘草,開鬱除邪熱不侵。

防風湯

(證附),溫證咽喉腫痛時,心煩口燥內陰虧,防風竹葉兼桑葉,杏桔丹翹芍草施。

甘草桔梗射干湯

(證附),喉病原因相火升,生瘡疼痛力難勝,緩攻半夏兼甘草,桔梗射干解鬱凝。

養陰清肺湯

(證附),咽內生瘡腫痛多,治宜地芍與丹荷,麥冬貝母兼甘草,更用元參病可瘥。

辛烏證

頤間脖項腫相連,散用辛烏是秘傳,或洗或敷均入妙,再加荊芥藥尤全。

辛烏散

辛烏甘桔與柴翹,芍豆同施力倍饒,皂地荊皮兼芥穗,或敷或洗腫能消。

白話文:

【喉風】

首先,瞭解喉風這種疾病是必要的,它可能是溫熱病症或是感冒所引起。當體內熱氣鬱積,加上外來邪氣入侵,我們可以使用散熱和清熱兩種方法同時治療。

柴胡桂枝去人參湯:如果你有咽喉腫痛、發燒、肢體疼痛或感到寒冷的症狀,這個處方包含了柴胡、黃芩、桂枝、白芍,還有薑和半夏,以及大棗和甘草,就像仙丹一樣,能有效治療。

甘桔湯:當你感冒進入少陰期,而且咽喉疼痛難忍,此處方含桔梗和甘草,能開鬱、除去邪氣,防止熱氣入侵。

防風湯:當你患有溫熱病,咽喉腫痛,心裡煩躁,口乾舌燥,防風、竹葉、桑葉,杏仁、桔梗、丹參、連翹、白芍和甘草的組合能治療。

甘草桔梗射干湯:喉嚨疾病通常是由體內火氣上升所導致,造成生瘡且疼痛難忍,半夏和甘草緩解攻擊性,桔梗和射干解鬱止痛。

養陰清肺湯:咽喉生瘡且腫痛,治療應該包含地黃、白芍、丹參、蓮子,麥冬、貝母和甘草,再加入元參,病情可以得到改善。

辛烏證:頸部腫脹,使用辛烏是祕密的療法,無論是洗滌還是敷用,效果都非常好,再加上荊芥,藥效更全面。

辛烏散:辛烏、甘草、桔梗、柴胡、連翹、白芍、綠豆,皁角、地荊皮、芥穗,無論是敷用還是洗滌,都能消腫。

2. 痙證

〔痙證提綱〕,邪氣乘虛入太陽,足寒身熱項偏強,有時面目旋成赤,口噤頭搖背反張。

栝蔞桂枝證

(桂枝湯見傷寒),太陽證備辨宜詳,脈反沉遲身體強,柔痙已成何藥治,蔞根加入桂枝湯。

葛根證

(方見傷寒),太陽剛痙已成時,氣上衝胸力不支,口噤難言小便少,葛根湯用治偏宜。

大承氣證

(方見傷寒),病人胸滿不能安,口噤無言臥覺難,兩腳拘攣兼齘齒,大承氣證要參觀。

當歸補血湯合桂枝湯方

(證附,桂枝湯見傷寒),有時男子患金瘡,產後婦人血已傷,痙證併成何藥治,耆歸加入桂枝湯。

白話文:

【痙證】

【痙證總括】,當邪氣趁虛侵入太陽經絡,會出現腳冷身熱、頸部僵硬的情況,有時候臉部和眼睛會變得紅赤,嘴巴緊閉,頭部搖晃,背部呈反弓形。

栝蔞桂枝證

(桂枝湯在傷寒論中有詳細描述),對於太陽經的症狀,我們應該詳細辨別,如果脈象反而呈現沉遲,身體僵硬,已經形成柔痙的情況,該如何治療呢?可以在桂枝湯中加入栝蔞根。

葛根證

(方子在傷寒論中有描述),當太陽剛開始形成痙證的時候,氣往上沖胸,力氣無法支持,嘴巴緊閉無法說話,小便量少,這種情況下,使用葛根湯治療效果較佳。

大承氣證

(方子在傷寒論中有描述),病患胸部憋悶無法舒適,嘴巴緊閉無法說話,躺在牀上感覺不舒服,兩腿肌肉緊縮並且咬牙切齒,這就是大承氣證的表現,需要特別注意。

當歸補血湯合桂枝湯方

(證狀附於此,桂枝湯在傷寒論中有詳細描述),有時候男性受了金瘡(外傷),或者產後的女性失血過多,形成了痙證,該如何治療呢?可以將當歸和桂枝湯結合使用。

3. 瘧疾

〔瘧疾提綱〕,此證陰陽互戰爭,暑蒸汗泄病由生,寒留腸胃兼經臟,一被秋風瘧乃成。

柴胡栝蔞乾薑湯

(證附),先寒後熱瘧名寒,蔞棗柴芩治不難,甘草人參加入妙,二姜並用是生干。

柴胡桂枝幹薑湯

(證附),牡瘧寒多熱少時,柴胡獨用最相宜,茯苓更並人參入,甘草乾姜合桂枝。

白虎桂枝柴胡湯

(證附),先熱後寒溫瘧成,石膏知母火能清,桂柴達表宜兼用,粳草補中治效呈。(癉瘧以用此方)

六君子湯

(證附),脾寒有濕屬虛時,瘧疾初成何藥醫,參朮苓甘陳夏用,柴胡薑棗再加宜。

減味鱉甲煎丸

(證附),結成瘧母病彌深,藥用丹桃膠桂參,葶藶大黃兼鱉甲,姜甘夏芍與柴芩。

白話文:

【瘧疾】

【瘧疾總論】,瘧疾是因為體內正邪兩氣互相抗爭,加上夏天的高溫使身體出汗過多而導致生病,寒氣滯留在腸胃和臟腑中,一旦遇到秋天的涼風,就會引發瘧疾。

【柴胡栝蔞乾薑湯】,如果先感到寒冷後再發燒,這種瘧疾稱為寒瘧,可用栝蔞、大棗、柴胡和黃芩來治療,若加入甘草和人參效果更佳,同時使用乾薑和炮薑。

【柴胡桂枝幹薑湯】,如果寒症比熱症多,單用柴胡是最適合的,再配合茯苓、人參、甘草、乾薑和桂枝。

【白虎桂枝柴胡湯】,如果先發燒後才感到寒冷,形成溫瘧,可用石膏、知母來清除體內的火氣,桂枝和柴胡可同時用於調理表面,粳米和甘草則可補中,這是治療癉瘧的良方。

【六君子湯】,當脾臟受寒且有濕氣,身體虛弱時,瘧疾初發時應如何治療?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半夏和陳皮,再加入柴胡、薑和大棗。

【減味鱉甲煎丸】,如果瘧疾已經嚴重到形成瘧母,可用丹參、桃仁、阿膠、桂枝、人參、葶藶、大黃、鱉甲、薑、甘草、半夏、芍藥和柴胡、黃芩來治療。

4. 痧證

〔痧證提綱〕,邪風瘴氣染成痧,病淺偏宜刮用麻,倘若深時針刺妙,治之得法效堪誇。

白話文:

【痧症概述】 當身體受到邪風瘴氣的影響而產生了痧症,如果病情較輕,比較適合使用刮痧的方式來治療。但若病情較深,則針刺療法會更為巧妙有效。只要治療方法得當,其療效是值得讚許的。

5. 中風

〔中風提綱〕,濕邪久已遍周身,一中風寒便不仁,入絡在經傳腑臟,淺深表里辨宜真。

驅風活血湯

(證附),初中邪風口眼斜,汁和生地用偏嘉,再將竹瀝清痰火,獨活驅風更可誇。

桂枝歸苓湯

(證附),左半偏枯血分虛,姜苓甘草濕邪除,桂枝芍藥芍歸入,妙劑能將脈絡舒。

黃耆姜苓湯

(證附),病源本屬氣虛時,右半偏枯何藥醫,宜用姜苓兼杏夏,麻黃甘草合參耆。

小續命湯

(證附),身有濕邪卒中風,居然血脈不流通,二防麻桂參芩用,芍藥姜甘杏合芎。

祛風湯

(證附),風邪初中據何知,手足旋驚不遂時,須用桑防姜夏杏,天麻秦芍草苓施。

葶藶散

(證附),痰涎膠塞阻胸中,迷惑不清是中風,葶藶更兼甘遂用,再增芥子有奇功。

白話文:

【中風】

  1. 中風的基本原則:長期受濕邪影響全身,一旦遭受風寒,身體機能就會喪失,風邪從經絡進入,再傳到腑臟,需清楚辨別病情的深淺及所在部位。

  2. 驅風活血湯:初發中風,出現口歪眼斜,此方以生地為主,加入竹瀝清熱化痰,獨活驅風,效果顯著。

  3. 桂枝歸苓湯:左側身體癱瘓,是由於血液不足,使用此方可以去除濕邪,桂枝、芍藥、當歸等成分能舒緩脈絡。

  4. 黃耆姜苓湯:病根在於氣虛,右側身體癱瘓,此方以薑、苓、杏、夏等為主要成分,加上麻黃、甘草、人參、黃耆,治療效果良好。

  5. 小續命湯:身體有濕邪,突然中風,導致血脈不通,此方使用防風、麻黃、人參、黃芩等,配合芍藥、薑、甘草、杏、川芎,有效治療中風。

  6. 祛風湯:風邪初起,手腳驚跳,行動不便,此方使用桑葉、防風、薑、夏、杏等,加上天麻、秦艽、芍藥、甘草、茯苓,有效祛風。

  7. 葶藶散:痰涎堵塞胸部,精神混亂,此方以葶藶、甘遂為主,加上芥子,有特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