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雜病證方歌括 (1)

回本書目錄

雜病證方歌括 (1)

1. 自序

余少年只讀儒書,而不嫺醫術。適值家慈遘疾,纏綿數年之久,省內名醫,延診殆遍,病終未除。後延一醫,用猛藥攻之,病益劇,岌岌乎危矣。余因思為子而不知醫,一旦遇親有疾,致遭庸醫毒手,倘因此長逝,其抱恨為何如也?從此遂毅然有志學醫,但未經名家指示,只購行常數種醫書讀之,涉獵十年,雖稍知大概,終未得此道之指歸也。

及三十七歲,報捷南宮,後入部當差,公餘之暇,即赴書市購買醫書,先得《徐氏八種》,《陳修園十六種》,繼得高士宗《醫學真傳》,張隱菴《侶山堂類辨》,後得《黃氏八種》,見諸公著作皆遠宗軒岐,近法促景,始知《內經》、《傷寒》、《金匱》各書,乃萬世醫學之祖也。得此書後,又研究二十年之久,朝夕揣摩,頗有心得。

白話文:

我年輕時只讀儒家經典,對醫術一竅不通。恰逢母親染病,病纏綿數年之久,省內名醫幾乎都看過,卻始終不見好轉。後來找來一位醫生,用猛藥治療,病情反而加重,危在旦夕。我心想,做兒子的卻不懂醫術,一旦親人染病,要是遇上庸醫誤診,導致病重去世,悔恨終生將如何自處?從此我毅然決然立志學醫,但沒有名師指點,僅購置了一些常見醫書自學,十年的時間,雖然略知醫理皮毛,卻始終沒能找到醫術的精髓所在。

直到三十七歲,我考中舉人,後來進入中央政府任職,公務之餘,便經常去書市購買醫書。首先得到《徐氏八種》和《陳修園十六種》,接著又得到高士宗的《醫學真傳》和張隱菴的《侶山堂類辨》,後來又得到《黃氏八種》。看到這些醫學巨匠的著作,無不追溯醫學源頭,兼採各家之長,我才明白《內經》、《傷寒》、《金匱》等醫學經典,才是萬世醫學之根源。得到這些書籍之後,我又研究了二十年之久,朝夕揣摩,有了不少心得。

因博採各書之純粹者,合輯為一編,名之曰《醫學摘粹》,蓋謂美善兼臻,即可措施各當也。書成後,即出守涼州,在甘淹留十六年,而醫書並未釋手。及民國改元,余即由西寧大臣,解組旋里。同鄉勸余行道以濟時,余即欣然首肯。惟市醫見余所出之方,群笑而非之,謂執古方不能治今病也。

余聞之,謂古方不能治病,想時方乃能治病耶?因詢病人,有經市醫診治者,即索原方閱之,見有治氣之方,即將攻氣藥全用之,見有治血之方,即將攻血藥全用之,推之無論治何病,每擬一方,必用藥十六味,或二十味,雜藥濫投,並不講方法矣。

尤可怪者,治傷寒不知通經解表,而先施攻下之方:治溫病不知泄衛滋營,而專用苦寒之藥;治虛勞只講滋陰,治中風惟知溫補,立方種種支離,所以治病不效,而病家始來求治於余也。乃此輩不知已之趨時而誤,反謂人之泥古而迂,豈非甘入迷途而不知自返者哉!余見醫道謬妄如此,眼底殺運宏開,生靈遭劫,餘年已七十有七矣。

白話文:

由於廣泛收集各家醫書的精華,將其彙集為一本,命名為《醫學摘粹》,意指精華集於一身,就能應對各種疾病。書成之後,我被派往涼州任職,在甘肅停留了十六年,期間從未放下醫書。民國改元後,我從西寧大臣任上卸任返鄉。鄉里人勸我行醫濟世,我欣然答應。然而,當地醫生見了我所使用的藥方,紛紛嘲笑,說我執著古方,無法治療現代疾病。

我聽了之後,心想:古方不能治病,難道現代藥方就能治病嗎?於是,我就詢問病人,那些看過當地醫生的,就索要他們的藥方來看。發現治療風寒的方子,就用盡攻伐風寒的藥物;治療血症的方子,就用盡攻伐血症的藥物。推而廣之,無論治什麼病,每開一個方子,必然使用十六味藥,或者二十味藥,各種藥物混雜在一起,完全不講究方法。

更奇怪的是,治療傷寒不先疏通經絡、解表散寒,卻先用攻下之法;治療溫病不先疏泄衛氣、滋養營氣,卻專用苦寒的藥物;治療虛勞只注重滋陰,治療中風只注重溫補,開出的藥方支離破碎,所以治療效果不佳,病人才最終來找我求醫。這些人不知道他們追逐時髦而誤入歧途,反而認為我固執古方而迂腐,難道他們甘願迷失方向而不肯回頭嗎?我見醫道如此謬誤,心中感慨萬千,世間疾苦,生靈遭殃,我如今已經七十七歲了。

及是時而不思設法以救之,更待何人?遂邀同志,將傷寒、雜病各證、各方俱編成歌括,以便後學披吟。倘有心求道者,幼而學之,壯而行之,未始不可以挽回氣數也,爰為記。

民國五年五月二十日,瀋水慶恕云閣氏自識

白話文:

眼看着情況危急卻不思尋找方法拯救,還要等到何時?於是邀請同道中人,將傷寒、雜病的各種症狀和藥方都編成歌訣,方便後學背誦學習。如果有人真心求醫之道,從小學習,長大後實踐,未嘗不能改變命運,特此記錄。

民國五年五月二十日,瀋水慶恕云閣氏自識

2. 感寒

〔感寒提綱〕四時俱有感風寒,浮緊原從脈象看,無汗頭疼身發熱,如兼咳嗽更難安。

桑防湯

(證附),外感風寒治有方,姜甘芍杏與桑防,再兼桔梗通經絡,發熱頭疼用此良。

白話文:

【感受寒邪總則】一年四季皆有可能感受風寒,脈象浮緊主要通過脈象觀察,若無出汗、頭痛、身體發熱,如果再伴有咳嗽,會讓人感到更加不舒服。

【桑防湯】

(針對症狀),對於外感風寒有治療的方法,使用薑、甘草、芍藥、杏仁和桑葉,再加桔梗以通暢經絡,用於發熱、頭痛的情況時效果良好。

3. 傷風

〔傷風提綱〕中虛外感兩相投,肺被邪傷清涕流,嚏噴發時頭眩暈,再覘脈象緩兼浮。

紫蘇姜苓湯

(證附),鼻流清涕是傷風,蘇杏姜甘治有功,橘夏苓砂須並用,外寒內濕可交攻。

白話文:

【傷風提綱】指的是體質虛弱,同時受到外部風邪的侵襲,導致肺部受損,引起清鼻涕流出、打噴嚏、頭暈等症狀,脈搏感覺緩慢且帶浮動感。

【紫蘇姜苓湯】

(此為治療傷風的一種方劑),當出現清鼻涕流出的情況,多為傷風所致。使用紫蘇、杏仁、生薑和甘草等藥物治療,效果顯著。在配方中還需加入橘皮、夏枯草、茯苓和砂仁等,用於攻擊外部寒邪和內部濕氣的共存問題。

4. 溫證

〔溫證提綱〕冬不藏精溫病成,發時表裡熱兼生,雙清妙法終當用,外解風邪內泄營。

防風解溫湯

(證附),太陽發熱渴思漿,頭痛心煩腰脊強,治法宜將翹杏用,芍甘丹桔與桑防。

葛根解溫湯

(證附),陽明經內病多端,目痛鼻乾臥不安,口渴胸煩何藥治,元參甘芍葛翹丹。(熱加石膏嘔加半夏)

柴胡加減方

(證附),經入少陽病漸深,耳聾胸脅痛難禁,咽乾口苦還兼渴,柴芍丹翹夏草芩。(熱加元參)

白話文:

冬天不儲藏精氣,容易患上溫病。發病時,表裡同時發熱,宜用清熱解毒之法,外解風邪,內泄營氣。

太陽經發熱,口渴想喝漿水,頭痛心煩,腰脊酸痛,可用翹搖、杏仁、芍藥、甘草、丹皮、桑白皮、防風治療。

陽明經內熱,症狀繁多,如目痛、鼻乾、臥不安、口渴、胸悶,可用元參、甘草、芍藥、葛根、翹搖、丹皮治療。若伴有發熱,加石膏;若伴有嘔吐,加半夏。

少陽經病症加重,耳聾、胸脅疼痛難忍,咽乾口苦,兼有口渴,可用柴胡、芍藥、丹皮、翹搖、夏枯草、黃芩治療。若伴有發熱,加元參。

防風生地湯

(證附),太陰經證要詳參,口渴身中熱不堪,腹滿嗌乾何藥治,丹防芍地合桑甘。

防風天冬湯

(證附),渴兼身熱不能安,口燥旋驚舌更干,經入少陰當速治,桑防冬草地元丹。

防風當歸湯

(證附),發熱旋驚作渴時,滿煩囊縮治休遲,桑防芍地丹歸草,經入厥陰用此醫。

桑甘杏桔湯

(證附),熱微但咳不安康,宜用桑甘杏桔湯,紫菀麥苓兼半夏,爭傳治嗽有專長。

白話文:

口渴、身體發熱難耐,肚子脹滿、喉嚨乾涸,要用什麼藥物治療呢?可以用防風、丹皮、芍藥、生地和桑白皮一起服用。

口渴伴隨身體發熱難以安寧,口乾舌燥、還伴隨驚恐不安,這屬於少陰經病變,要及時治療,可以用桑白皮、防風、天冬、地黃和丹皮一起服用。

發熱、驚恐不安、口渴,肚子脹滿、小便量少,要趕快治療,可以用桑白皮、防風、芍藥、生地、丹皮、當歸和甘草一起服用。

身體稍微發熱,咳嗽不止,身體不適,可以使用桑白皮、甘草、杏仁和橘皮一起服用,搭配紫菀、麥冬和半夏,治療咳嗽效果顯著。

人參白虎湯

(證附),經入陽明病象殊,旋驚肺熱與津枯,姜甘粳母參膏用,發表清邪效可圖。

大承氣加味湯

(證附),邪傳胃腑燥難禁,熱結下焦病益深,積朴硝黃攻法妙,再加芍地並滋陰。

白話文:

人參白虎湯適用於陽明經病症明顯,出現旋轉驚厥、肺熱津枯等表現。使用生薑、甘草、粳米、人參和炙甘草,具有發表清邪的作用。

大承氣加味湯適用於邪氣傳入胃腑,導致燥熱難忍,熱結下焦病情加重的情况。使用大黃、枳實、芒硝等藥物攻邪,並加入芍藥、生地滋陰。

5. 暑證

〔暑證提綱〕暑傷元氣正虛時,一感風邪熱不支,表裡鬱蒸神頓憊,散清兩法要兼施。

防翹桑杏湯

(證附),病緣表實氣先傷,舌白汗無渴飲漿,宜用銀花翹竹杏,豉甘滑桔合桑防。

桑防地芍湯

(證附),表實邪傷血分時,舌紅口渴水頻思,桑防竹草兼翹桔,加入丹皮芍地宜。

人參白虎湯

(證附),浮大而芤脈象彰,表虛氣被暑邪傷,口中燥渴兼多汗,粳母參膏甘草良。

加減生脈散方

白話文:

夏天容易伤气,身体虚弱的时候,稍微沾染风寒,就容易出现发热、头晕、全身乏力等症状。这时候要同时清热解暑和滋补元气。

如果症状是舌苔白、出汗不多、口渴不明显,可以服用银花、连翘、竹叶、杏仁、豉汁、甘草、滑石、橘皮和桑叶组成的药方。

如果症状是舌苔红、口渴明显、频繁喝水,可以服用桑叶、防风、竹叶、草果、连翘、橘皮、丹皮、芍药、生地组成的药方。

如果脉象浮大而虚,身体虚弱,被暑气所伤,出现口渴、多汗等症状,可以服用粳米、人参、麦冬、甘草组成的药方。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服用麦冬、生地、五味子组成的药方。

(證附),表虛暑熱血中侵,舌赤汗多渴不禁,須用丹皮兼五味,麥冬生地合沙參。

小陷胸加枳實湯

(證附),脈呈洪滑入陽明,面赤頭兼眩暈生,水結在胸痰飲作,連蔞枳夏此方精。

小承氣湯

(證附),經入陽明病象彰,咽乾口燥熱邪傷,胃腸結實宜攻候,枳樸大黃是妙方。

白話文:

如果病人表現為表虛暑熱、血中侵襲,舌頭紅、出汗多、口渴難忍,可以用丹皮、五味子、麥冬、生地、沙參來治療。

如果病人脈象洪滑,屬於陽明經證,面紅、頭暈、胸部有水氣積聚、痰飲作祟,可以用小陷胸湯加枳實來治療。

如果病人屬於陽明經證,咽乾口燥、熱邪侵犯,胃腸積實,可以用小承氣湯來治療,其中枳實、樸硝、大黃是主要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