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回本書目錄

1. 雜病證方歌括

2. 自序

余少年只讀儒書,而不嫺醫術。適值家慈遘疾,纏綿數年之久,省內名醫,延診殆遍,病終未除。後延一醫,用猛藥攻之,病益劇,岌岌乎危矣。余因思為子而不知醫,一旦遇親有疾,致遭庸醫毒手,倘因此長逝,其抱恨為何如也?從此遂毅然有志學醫,但未經名家指示,只購行常數種醫書讀之,涉獵十年,雖稍知大概,終未得此道之指歸也。

及三十七歲,報捷南宮,後入部當差,公餘之暇,即赴書市購買醫書,先得《徐氏八種》,《陳修園十六種》,繼得高士宗《醫學真傳》,張隱菴《侶山堂類辨》,後得《黃氏八種》,見諸公著作皆遠宗軒岐,近法促景,始知《內經》、《傷寒》、《金匱》各書,乃萬世醫學之祖也。得此書後,又研究二十年之久,朝夕揣摩,頗有心得。

因博採各書之純粹者,合輯為一編,名之曰《醫學摘粹》,蓋謂美善兼臻,即可措施各當也。書成後,即出守涼州,在甘淹留十六年,而醫書並未釋手。及民國改元,余即由西寧大臣,解組旋里。同鄉勸余行道以濟時,余即欣然首肯。惟市醫見余所出之方,群笑而非之,謂執古方不能治今病也。

余聞之,謂古方不能治病,想時方乃能治病耶?因詢病人,有經市醫診治者,即索原方閱之,見有治氣之方,即將攻氣藥全用之,見有治血之方,即將攻血藥全用之,推之無論治何病,每擬一方,必用藥十六味,或二十味,雜藥濫投,並不講方法矣。

尤可怪者,治傷寒不知通經解表,而先施攻下之方:治溫病不知泄衛滋營,而專用苦寒之藥;治虛勞只講滋陰,治中風惟知溫補,立方種種支離,所以治病不效,而病家始來求治於余也。乃此輩不知已之趨時而誤,反謂人之泥古而迂,豈非甘入迷途而不知自返者哉!余見醫道謬妄如此,眼底殺運宏開,生靈遭劫,餘年已七十有七矣。

及是時而不思設法以救之,更待何人?遂邀同志,將傷寒、雜病各證、各方俱編成歌括,以便後學披吟。倘有心求道者,幼而學之,壯而行之,未始不可以挽回氣數也,爰為記。

民國五年五月二十日,瀋水慶恕云閣氏自識

白話文:

[自序]

我在年輕的時候,只專注於儒家的書籍,並沒有深入學習醫術。不幸的是,母親長時間生病,持續了好幾年。我們請遍了省內的名醫,但她的病情依舊沒有改善。後來,一位醫生使用了強烈的藥物治療,結果母親的病情反而更加嚴重,生命危在旦夕。這讓我意識到,作為兒子卻不懂醫術,當親人生病時,只能任由庸醫胡亂治療,如果母親因此離世,那該多麼令人遺憾。

從那時起,我決心學習醫術,但由於沒有名醫指導,只能自己買一些常見的醫書閱讀,花了十年時間涉獵,雖然對醫學有了初步的瞭解,但始終未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直到我三十七歲,我有幸被錄取為官員,閒暇時就去書市買醫書。我先得到了《徐氏八種》和《陳修園十六種》,接著獲得了高士宗的《醫學真傳》以及張隱菴的《侶山堂類辨》,後來又找到了《黃氏八種》。這些著作都追溯到古代的醫學理論,並且遵循了近代的醫學原則。我終於瞭解到,《內經》、《傷寒》和《金匱》等書籍是醫學的源頭。得到這些書後,我再研究了二十年,每天都在揣摩,漸漸有了自己的體會。

於是,我廣泛收集了各種精華的醫學知識,整合成一本書,命名為《醫學摘粹》,意在追求完美,使每個治療方案都能恰當。書寫完畢後,我被派往涼州擔任官員,在那裡停留了十六年,但醫書一直不曾離開我的手。直到民國建立,我從西寧的大臣職位上退下來,回到故鄉。鄉親們鼓勵我行醫救人,我很高興地同意了。然而,當地的醫生看到我開出的處方,都嗤之以鼻,認為古老的處方無法治療現代的疾病。

我聽到這些評論,心想難道只有現代的處方纔能治病嗎?我向病人詢問,如果他們曾經接受過當地醫生的治療,我就要求查看他們的原始處方。我發現有些處方是用於調理氣血的,但醫生卻將所有攻氣和攻血的藥物全部使用,無論治療哪種疾病,他們往往會開出十六或二十種藥物,隨意混用,根本不考慮治療方法。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在治療傷寒時不知道如何通經解表,卻先使用攻下的藥物;在治療溫病時不知道如何泄衛滋營,卻專門使用苦寒的藥物;在治療虛勞時只注重滋陰,而在治療中風時只知道溫補。他們的治療方法五花八門,缺乏系統性,因此治療效果不佳,病人才會來找我求治。然而,這些醫生卻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反而批評我墨守成規,這豈不是盲目追隨潮流,無法自我反省嗎?

我看到醫學領域存在如此多的謬誤,無數生命遭受摧殘,我已經七十七歲了。如果在這個時候我不努力設法拯救,還能指望誰呢?因此,我邀請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將傷寒和雜病的各種症狀和治療方法編成詩歌,以便後人學習。如果有志於醫道的人,年輕時開始學習,壯年時實踐,或許能夠挽回一些命運。於是,我寫下了這篇自序。

民國五年五月二十日,瀋水慶恕雲閣氏自述。

3. 表證類

4. 感寒

〔感寒提綱〕四時俱有感風寒,浮緊原從脈象看,無汗頭疼身發熱,如兼咳嗽更難安。

桑防湯

(證附),外感風寒治有方,姜甘芍杏與桑防,再兼桔梗通經絡,發熱頭疼用此良。

白話文:

【感受寒冷】

四季皆有可能受到風寒侵襲,我們可從脈象的浮緊狀態看出是否受寒。若出現無汗、頭痛、身體發熱的症狀,甚至還伴隨咳嗽,那麼情況就顯得較為嚴重了。

桑防湯

對於因外在環境而感染風寒的情況,我們有一個治療方式。使用薑、甘草、白芍、杏仁、桑葉和防風這些藥材,再加上桔梗來疏通經絡,對於發燒、頭痛的症狀,這個藥方效果很好。

5. 傷風

〔傷風提綱〕中虛外感兩相投,肺被邪傷清涕流,嚏噴發時頭眩暈,再覘脈象緩兼浮。

紫蘇姜苓湯

(證附),鼻流清涕是傷風,蘇杏姜甘治有功,橘夏苓砂須並用,外寒內濕可交攻。

白話文:

【感冒】

【傷風總結】體質虛弱之際遭遇外在病邪侵襲,兩者正好相遇,導致肺部受到影響,引發流清鼻涕的症狀。打噴嚏、頭暈等現象隨之而來,進一步觀察脈象,會發現其緩慢且浮動。

紫蘇薑苓湯

(病症附加說明)流清鼻涕的狀況,正是感冒的典型表現。使用紫蘇、杏仁、薑、甘草進行治療,效果顯著。此外,還需搭配陳皮、茯苓、砂仁共同使用,可以同時對抗體內的寒氣和濕氣。

6. 溫證

〔溫證提綱〕冬不藏精溫病成,發時表裡熱兼生,雙清妙法終當用,外解風邪內泄營。

防風解溫湯

(證附),太陽發熱渴思漿,頭痛心煩腰脊強,治法宜將翹杏用,芍甘丹桔與桑防。

葛根解溫湯

(證附),陽明經內病多端,目痛鼻乾臥不安,口渴胸煩何藥治,元參甘芍葛翹丹。(熱加石膏嘔加半夏)

柴胡加減方

(證附),經入少陽病漸深,耳聾胸脅痛難禁,咽乾口苦還兼渴,柴芍丹翹夏草芩。(熱加元參)

防風生地湯

(證附),太陰經證要詳參,口渴身中熱不堪,腹滿嗌乾何藥治,丹防芍地合桑甘。

防風天冬湯

(證附),渴兼身熱不能安,口燥旋驚舌更干,經入少陰當速治,桑防冬草地元丹。

防風當歸湯

(證附),發熱旋驚作渴時,滿煩囊縮治休遲,桑防芍地丹歸草,經入厥陰用此醫。

桑甘杏桔湯

(證附),熱微但咳不安康,宜用桑甘杏桔湯,紫菀麥苓兼半夏,爭傳治嗽有專長。

人參白虎湯

(證附),經入陽明病象殊,旋驚肺熱與津枯,姜甘粳母參膏用,發表清邪效可圖。

大承氣加味湯

(證附),邪傳胃腑燥難禁,熱結下焦病益深,積朴硝黃攻法妙,再加芍地並滋陰。

白話文:

【溫證概要】 冬季若未能妥善保存體內精氣,則可能形成溫病,發病時體內外皆會產生熱象。治療時,最終會採用雙清法,既可疏散風邪,又能調節體內營養。

防風解溫湯 當太陽經絡出現發熱,患者感到口渴想喝水,並伴有頭痛、心煩及腰背僵硬等症狀,治療時應使用連翹和杏仁,配以芍藥、甘草、丹皮、桔梗及防風。

葛根解溫湯 陽明經絡的疾病種類繁多,常見症狀如眼痛、鼻乾、睡眠不佳,口渴、胸悶且煩躁。對此,可用玄參、甘草、芍藥、葛根、連翹及丹皮來治療。(若高熱可加石膏;若嘔吐可加半夏)

柴胡加減方 疾病進入少陽經絡後病情逐漸加重,患者可能會耳鳴、胸脅疼痛、口乾舌燥且口苦。柴胡、芍藥、丹皮、連翹、半夏、甘草及黃芩是常用的治療組合。(高熱者可加玄參)

防風生地湯 太陰經絡的病症需仔細辨別,口渴、身體過熱、腹部脹滿、咽喉乾燥,可用丹皮、防風、芍藥、生地、桑葉及甘草來治療。

防風天冬湯 口渴、身體過熱、口乾舌燥,病情進入少陰經絡時應盡快治療,常用藥物有桑葉、防風、天冬、生地、玄參及丹皮。

防風當歸湯 發熱、口渴、精神緊張、腹部脹滿、睾丸收縮,病情進入厥陰經絡時,桑葉、防風、芍藥、生地、丹皮、當歸、甘草是治療選擇。

桑甘杏桔湯 若只是輕微發熱並伴隨咳嗽,可用桑葉、甘草、杏仁、桔梗、紫苑、麥冬、茯苓及半夏來治療,這組合對於咳嗽特別有效。

人參白虎湯 病情進入陽明經絡,症狀包括精神緊張、肺熱及津液枯竭,薑、甘草、粳米、石膏、人參及知母是治療選項,可有效疏風清熱。

大承氣加味湯 若邪氣已傳至胃部,造成嚴重的乾燥症狀,熱結於下焦,病情進一步惡化。厚樸、大黃、芒硝、芍藥、生地能有效攻下積滯,同時滋補陰分。

7. 暑證

〔暑證提綱〕暑傷元氣正虛時,一感風邪熱不支,表裡鬱蒸神頓憊,散清兩法要兼施。

防翹桑杏湯

(證附),病緣表實氣先傷,舌白汗無渴飲漿,宜用銀花翹竹杏,豉甘滑桔合桑防。

桑防地芍湯

(證附),表實邪傷血分時,舌紅口渴水頻思,桑防竹草兼翹桔,加入丹皮芍地宜。

人參白虎湯

(證附),浮大而芤脈象彰,表虛氣被暑邪傷,口中燥渴兼多汗,粳母參膏甘草良。

加減生脈散方

(證附),表虛暑熱血中侵,舌赤汗多渴不禁,須用丹皮兼五味,麥冬生地合沙參。

小陷胸加枳實湯

(證附),脈呈洪滑入陽明,面赤頭兼眩暈生,水結在胸痰飲作,連蔞枳夏此方精。

小承氣湯

(證附),經入陽明病象彰,咽乾口燥熱邪傷,胃腸結實宜攻候,枳樸大黃是妙方。

白話文:

【暑證】

在元氣受損、身體虛弱時受到暑熱傷害,一旦再感受到風邪,體內熱力就無法支撐,內外熱氣鬱積,精神頓時疲憊不堪,這時必須同時使用清熱與散寒兩種治療方法。

防翹桑杏湯

(證附),如果因爲外表實症使氣血先受傷,舌苔呈現白色且沒有汗水,感到口渴想喝水,應該使用銀花、翹竹、杏仁,加上豉、甘草、桔梗和桑葉、防風來調理。

桑防地芍湯

(證附),當外表實症傷害到血液部分,舌苔變紅且口渴想頻繁喝水,應使用桑葉、防風、竹茹、甘草,再加上翹桔、丹皮、芍藥和地黃來調治。

人叄白虎湯

(證附),脈象顯示浮大而芤,表明表虛之氣被暑邪所傷,口乾舌燥並伴隨大量出汗,這時粳米、母參、石膏、甘草都是良好的治療選擇。

加減生脈散方

(證附),表虛時暑熱侵入血液,舌色變紅且大量出汗,口渴不止,需使用丹皮、五味子,加上麥冬、生地和沙參來治療。

小陷胸加枳實湯

(證附),脈象顯示洪滑,表明已進入陽明階段,面部潮紅、頭暈目眩,胸中有積水,痰飲現象出現,此方連同蔞、枳實、半夏可以精妙地處理。

小承氣湯

(證附),病症進入陽明階段,咽喉乾燥、口燥熱邪傷害,腸胃結實,適合使用枳實、厚朴、大黃的配方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