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證方歌括 (2)

回本書目錄

傷寒證方歌括 (2)

1. 小青龍證

(傷寒而內有水鬱),表邪未解水停時,嘔咳兼生病甚危,小便不通還作渴,滿居少腹喘非宜。

小青龍湯

表寒里水病非輕,桂芍麻甘用藥精,半夏更兼姜細味,管教內外患全平。

2. 白虎證

(表已解而里有熱),傷寒脈滑厥旋生,表解方知裡熱成,白虎煎湯真可用,胸中邪火一時清。

白虎湯

石膏去火十分強,知母兼施倍覺涼,粳米煎湯甘草入,驅邪消熱此方良。

3. 白虎加人參證

(表已解而里有熱),傷寒表解尚難安,燥渴心煩背惡寒,白虎加參湯可用,生津助氣是神丹

白虎加人參湯

石膏知母善清金,草米煎湯益助陰,補用人參加更妙,仙方能解躁煩心。

4. 五苓證

(表未解而里有水),發熱過經不解煩,中風表裡證猶存,渴惟思飲入旋吐,水逆為名是病源。

五苓散

外寒未去水旋停,術澤同煎合二苓,解表不須多用藥,桂枝一味妙通靈。

茯苓甘草湯

(證附,表未解而里有水),汗多不渴未傷津,苓桂姜甘立法新,病減只將輕藥用,宣通表裡效如神。

5. 文蛤白散證

病在陽經汗失宜,肉中粟起益煩時,縱思飲水原非渴,文蛤不瘥白散施。

文蛤散

先將文蛤細研時,須用熱湯調服宜,病若不瘥仍有法,五苓白散酌裁之。

白散

貝母須兼桔梗施,清金散郁用相宜,溫行巴豆真神妙,寒熱交攻立法奇。

6. 桃仁承氣證

(表退而熱結血分),蓄血病成勢若狂,因知熱結在膀胱,表邪解後方宜下,須用桃仁承氣湯

桃仁承氣湯

小腹瘀凝宜急攻,桃仁破血有奇功,硝黃蕩穢專清熱,桂草舒肝更補中。

7. 抵當湯證

(表退而熱結血分),表邪內入解無從,脈象微沉不結胸,熱在下焦當硬滿,腹中瘀血斷難容。

8. 抵當丸證

(表退而熱結血分),傷寒身熱未能安,少腹滿應小便難,今反利時因有血,須將湯藥合成丸。

抵當湯

虻蛭桃仁大黃,湯丸隨證用偏良,破開瘀血沉疴起,從此其人不發狂。

9. 太陽壞病

【入陽明去路】

10.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證

(表寒未解而內有火鬱),表熱不用桂枝湯,外散內清另有方。汗出喘生無大熱,麻甘杏石治偏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髮表泄皮毛,裡熱宜清用石膏甘草杏仁還併入,和中降逆法彌高。

11. 人參白虎證

(表解而里有熱方見太陽正病),傷寒已服桂枝湯,汗出煩生渴飲漿,脈象更兼洪且大,人參白虎是良方。

12. 調胃承氣證

(表解而里有熱),此證已經汗出初,惡寒乃是屬陽虛,若還惡熱原為實,胃氣調和病自除。

調胃承氣湯

汗後須將胃氣調,大黃甘草芒硝,津傷陽實全能治,熱滿胸中一概消。

【入太陰去路】

13. 五苓散證

(表未解而里有水,方見太陽本病),燥生汗後不眠時,和胃除煩少飲宜,小便維艱浮脈見,熱微消渴五苓施。

14. 甘草乾姜證

(誤汗而里陽虛),心煩便數汗瀰漫,兩腳拘攣更惡寒,湯用桂枝溫反誤,亡陽厥逆覺咽乾。

甘草乾薑湯

桂枝誤服竟亡陽,厥逆心煩病象彰,同氣相招真善法,補宜甘草熱宜姜。

芍藥甘草湯

(證附,誤汗而里陰虛),誤汗傷陰厥逆生,拘攣兩腳步難行,只須芍藥兼甘草,補血舒筋治效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