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1. 傷寒證方歌括
2. 敘
粵自神農嘗百草而藥性乃傳,軒帝著《內經》而病源始出,此固開天之神智,亦即救世之苦心也。越及漢季,有張仲景先師出,著有《傷寒》、《金匱》各編,理精法密,辭古義深,探石室之秘藏,發蘭臺之奧蘊,洵為醫林中特出之書也。
乃前人著作極精,而後世註疏多謬,致使良苗雜於稂莠之間,而是非莫辨;嘉粟埋於粃糠之內,而真偽誰分;此有心人所同慨也!今有黃氏《傷寒》書出,辨偽訂訛,悉復篇章之舊;鉤深致遠,獨探撰述之原;譬如淘盡荒沙而黃金始得呈其色,剖開頑石而白壁乃能顯其光,自古注《傷寒》者,未有如黃氏之盛者也。然,未經名人指授,終不敢自信賞識之非誣矣。
茲聞慶雲閣先生,素日博覽醫書,迄今己涉獵三十餘載矣,諒必於群書淆亂之中,獨衷一是。因倩世仁甫先生為介紹,只求先生引而進之,得聞此道之指歸素願足矣。乃蒙不棄,即延入講堂,當而指明,古今醫書精純者絕少,惟《傷寒》、《金匱》之書,獨得《靈》、《素》真傳,醫學家群當奉為圭臬也。註疏不下數百家,惟黃氏註疏獨合聖經之旨,直可與仲景之書並傳不朽矣。
其餘各書,瑕瑜互見,實不敢贊一詞焉。(鏞)敬聆之下,如獲南針之指示,嚮往彌殷;益望北斗之光華,仰瞻倍切。退歸後,即照黃氏成規,將傷寒雜病,各證各方,俱編為歌括,以便披吟。書成錄出,即呈先生筆削,不料適值先生亦作《證方歌括》,以授及門。遂檢閱鏞稿中有精粹可取者,即摘錄先生書內,以排印行世。
(鏞)以迂疏之作,叨附末光,是亦生平大幸事也。爰為敘。
民國四年舊十一月初八日後學郭振鏞謹敘
白話文:
從神農氏品嚐百種草藥,藥物的性質才得以流傳,黃帝編寫《黃帝內經》,疾病的根源才開始被認識,這確實是開創人類文明的智慧,也是拯救世人疾苦的用心。直到漢朝末期,出現了張仲景這位偉大的前輩,他撰寫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內容理論精確,法則細密,詞句古樸,意義深遠,挖掘了醫學寶藏的精髓,揭露了醫學奧祕,無疑是醫學界裡最突出的著作。
然而,前人的著作雖然精深,但後世的註釋和疏解卻多有錯誤,使得好的知識混雜在糟粕中,難以分辨是非;珍貴的知識被埋沒在無用的信息中,真偽難辨,這是所有有心於醫學的人都感到遺憾的事!如今黃氏的《傷寒論》版本出現,辨別真偽,訂正錯誤,恢復原著的面貌;深入探究,揭示作者的創作原意,就像淘盡沙礫後黃金才顯示其光彩,剖開頑石後玉石才能顯現其光輝,自古以來註釋《傷寒論》的人,沒有像黃氏這樣優秀的。
但是,如果沒有名人的指導,我終究不敢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現在我聽聞慶雲閣先生,長年廣泛閱讀醫書,至今已超過三十年,相信在眾多混亂的醫書中,您必然有自己的選擇。因此請世仁甫先生介紹,只希望先生能指引我,讓我瞭解這條道路的方向,我的願望就足夠了。沒想到先生不嫌棄我,邀請我進入講堂,明確指出,古今醫書中精純的極少,唯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獨得《靈樞》和《素問》的真傳,醫學家都應該將它們視為標準。註釋的版本不下數百家,唯有黃氏的註釋最符合聖經的精神,完全可以和張仲景的原著並列,永垂不朽。
其他的書籍,優劣參半,我實在不敢妄加評論。我聆聽先生的教導,如同得到指南針的指引,更加嚮往;更期待北斗星的光芒,仰望之情更為迫切。回家後,我就按照黃氏的規範,將傷寒和雜病的各種症狀和治療方法,編成歌訣,以便學習。書寫完成後,立即呈交先生批改,沒想到恰巧先生也在編寫《證方歌訣》,用以教授學生。於是,我檢查我的稿件,其中有精華的部分,就摘錄到先生的書中,以便排版出版。
我以拙劣的作品,沾先生的光,這也是我一生中的幸運之事。因此,我寫下了這篇序言。
民國四年(1915年)舊曆十一月初八日,後學郭振鏞謹記。
3. 自敘
粵自軒岐著《內經》,遂為萬世醫書之祖。然僅立言而未立法,尚未得視為全書也。越及漢季,有南陽張仲景先生出,著有《傷寒》、《金匱》各書,論證出方,俱臻完備。其書辭古而意深,理精而法密,括天人之奧蘊,得《靈》、《素》之真傳,洵為醫學家之至寶矣。惟《傷寒》以六經立法,從六氣也。
而此義後人絕無解者,所以注《傷寒》者不下數百家,往往立言不合經旨,更兼篇章次第紊亂,沿謬承訛,無人考正。是以著作愈多,其旨愈不明於天下也。今有黃氏傷寒書出,悉本六氣之理,以發明此書之旨,語必透宗,言皆有本,去偽存真,辭華悉臻純粹;提綱挈領,條理益見詳明;自古注《傷寒》者,未有如黃氏之盡美盡善者也!尤可取者,以編殘簡斷之書,悉復縷晰條分之舊,脈絡既已分明,篇章無不吻合,以後學之心思,揣前人之志意,雖隔形骸於千載,恍聆緒論於一堂,得先聖之薪傳,開後人之茅塞,其書之有裨於人也,豈止於一時一世已哉。余即遵黃氏成規,將各證、各方均編為歌括,以便學者披吟。
書已告竣,適有友人郭桂五,登門造訪,手持《證方歌括》一書求正。余細閱之,見書中意旨,與余所作者,大致相同。余即摘其書之精純可取者,纂入余書內,合為一編,以便排印行世。惟望有心向學者,得是書以為入道之門,庶不難升堂入室,將來可為吾道之傳人也,豈非吾人所厚望也哉!爰為敘。
民國四年舊曆九月二十四日慶恕自識
白話文:
從黃帝和軒轅氏創立《黃帝內經》開始,這本書便成為了醫學界的鼻祖。然而,它只建立了理論基礎,並未形成完整的法則,因此不能算是完整的醫學典籍。到了漢朝末年,來自南陽的張仲景先生出現,他撰寫了《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等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得醫學理論和方法都達到完善。這些書詞彙古樸,意涵深遠,道理精妙,法則嚴密,涵蓋了天地人間的奧祕,真正繼承了《靈樞》和《素問》的精髓,確實是醫學界的瑰寶。《傷寒雜病論》根據六經理論建立法則,這是源自於自然界的六種氣候。
然而,對於這個理論,後人卻鮮有人能夠理解,因此,雖然注釋《傷寒雜病論》的人不下數百家,但他們的解釋往往與原著的意旨不符,更因為篇章順序混亂,誤解和錯誤傳播,無人能進行校正。因此,著作越來越多,但原著的精髓卻越來越模糊不清。現在,黃氏的《傷寒雜病論》出現,完全基於六氣理論,來闡述此書的精髓,言語精確,言之有據,剔除偽說,保留真理,辭藻華麗且純粹;提綱挈領,條理清晰,從古至今,注釋《傷寒雜病論》的人中,沒有比黃氏更完美和全面的了!更令人讚賞的是,他將殘缺的篇章重新組織,使之恢復原有的脈絡和結構,使得篇章之間無縫對接,讓人們可以理解前人的思想,即使隔了千年,也能彷彿在課堂上聆聽前人的教導,繼承先賢的智慧,啟迪後人的思考,這本書對於人們的影響,豈止於一時一世呢?我遵循黃氏的編輯原則,將各種病症和藥方編成詩歌形式,方便學習者閱讀。
當書籍完成時,恰好有位朋友郭桂五來訪,他手中拿著《證方歌括》一書請求指導。我仔細閱讀後,發現書中的主旨與我所寫的大致相同。於是,我選取了書中精華的部分,編入我的書中,合併成一本,以便出版發行。我期待有心學習的人,能夠通過這本書進入醫學的大門,這樣就不難掌握醫學的精髓,將來能成為我們醫學界的傳人,這不正是我們共同的期望嗎?因此,我為這本書寫下了這篇序言。
於民國四年農曆九月二十四日,慶恕自識。
4. 太陽本病
5. 桂枝證
(中風),中邪先入太陽宮,發熱頭疼更惡風,有汗脈浮惟在表,解肌總是桂枝功。
桂枝湯
有汗中風用桂姜,再將芍藥治營傷,補脾大棗兼甘草,啜粥生津並養陽。
白話文:
【桂枝證】
這是指當風邪侵襲人體,首先影響的是太陽經,會出現發燒、頭痛和畏風的症狀。如果病人有出汗、脈搏浮現的特徵,這就表示病在皮表,而用以調理肌肉、發散風邪的治療方式,首選就是使用桂枝。
桂枝湯
對於有出汗的風邪患者,我們會使用桂枝和薑來治療。此外,為了修復受到風邪影響的營血,我們還會加入芍藥。大棗和甘草則是用來補益脾胃。喝粥可以滋潤津液,同時也有助於養護陽氣。
6. 麻黃證
(傷寒),浮緊居然脈象呈,惡寒發熱嘔旋生,頭疼體痛終無汗,證屬麻黃表病成。
麻黃湯
傷寒無汗用麻黃,桂杏兼施輔佐良,甘草補脾中氣固,皮毛直達是神方。
白話文:
【麻黃證】
在得了風寒感冒時,脈搏呈現出浮而緊的特徵,會感到畏寒並發燒,還可能伴隨噁心嘔吐的症狀,頭痛和身體疼痛,但始終不出汗,這些都是屬於麻黃證的表現,代表著表層的風寒已經形成。
麻黃湯
對於風寒感冒不出汗的情況,使用麻黃來治療非常適合。配合桂枝和杏仁一起使用,效果更佳。而甘草則能補充脾胃的中氣,使體質更穩固。這種藥方能直接透過皮毛進入體內,發揮其神奇的療效。
7. 桂枝麻黃各半證
(風寒兩感),瘧狀二三度發時,面呈熱色解無期,未經小汗身癢作,湯用桂麻各半宜。
桂枝麻黃各半湯
合用麻黃並桂枝,杏仁芍藥佐偏宜,生薑大棗兼甘草,兩感風寒取效奇。
白話文:
【桂枝麻黃各半證】
當風邪和寒邪同時侵襲人體,像瘧疾一樣的症狀反覆出現兩三次,臉上呈現出發熱的紅色,病情沒有緩解的跡象。如果身體未曾微微出汗且有癢感,這時候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會比較適合。
桂枝麻黃各半湯
這個藥方結合了麻黃和桂枝,加上杏仁和芍藥來輔助治療,還有生薑、大棗和甘草一起使用。對於風邪和寒邪同時侵襲的情況,這種藥方有驚人的療效。
8. 桂枝二麻黃一證
(風寒兩感方見上),脈呈洪大汗頻生,仍服桂枝未可更,如再發時形似瘧,輕宣衛氣重宣營。
白話文:
【桂枝二麻黃一證】
(對於風寒同時侵襲的情況,參考前述的方劑)如果脈象顯示為洪大,且患者頻繁出汗,這種情況下應繼續服用桂枝湯,不應該更改藥方。如果再次發病,病情表現類似於瘧疾,治療時應輕微宣通表層的氣機(即衛氣),重度宣通深層的氣機(即營氣)。
9. 桂枝二越婢一證
(中風而內有火鬱),發熱惡寒表病彰,渴而譫語火邪傷,脈浮汗出偏能解,營衛輕宣用此方。
桂枝二越婢一湯
外寒未解熱旋生,草棗和中芍泄營,發表桂麻姜併入,石膏治里火能清。
白話文:
【桂枝二越婢一證】
(對於感受風邪同時體內有火氣鬱積的情況)表現為發燒怕冷,這說明表面病症已明顯。口渴並伴有胡言亂語,這是火邪傷害身體的徵兆。脈搏浮動且出汗,這種情況下,使用此方能有效解除營衛失調。
桂枝二越婢一湯
外感寒邪尚未解除時,體內熱症隨之產生。甘草和大棗可以調和中焦,白芍能疏泄營分。為了表癥的消除,桂枝、麻黃、薑一起加入,石膏則可以清除體內的火熱。
【桂枝二越婢一湯】
當外部寒氣尚未被驅散,內部卻開始產生熱度,這就是此方所對應的症狀。甘草和大棗可以調理中焦脾胃,白芍則可幫助營血運行。為了治療表癥,加入了桂枝、麻黃和薑,而石膏則是專門用來清除體內過剩的火熱。
10. 大青龍證
(中風而內有火鬱),發熱身疼更惡寒,躁煩無汗未能安,中風脈象浮而緊,方用青龍治不難。
大青龍湯
桂麻發表散邪風,再入生薑助有功,獨用石膏清裡熱,杏仁草棗補兼攻。
白話文:
【大青龍症狀】
(當中風但體內有鬱積的火氣時),會出現發燒、身體疼痛且更加畏寒的情況,心情焦躁不安、無法排汗,導致無法獲得安穩。中風的脈象呈現浮而緊的特徵,使用大青龍湯治療並不是難事。
大青龍湯的組成
桂枝和麻黃能幫助表散風邪,加上生薑能增強功效,單獨使用的石膏能清除體內的熱氣,杏仁、甘草及大棗則具有補益和攻邪的雙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