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傷寒證方歌括 (1)
傷寒證方歌括 (1)
1. 敘
粵自神農嘗百草而藥性乃傳,軒帝著《內經》而病源始出,此固開天之神智,亦即救世之苦心也。越及漢季,有張仲景先師出,著有《傷寒》、《金匱》各編,理精法密,辭古義深,探石室之秘藏,發蘭臺之奧蘊,洵為醫林中特出之書也。
乃前人著作極精,而後世註疏多謬,致使良苗雜於稂莠之間,而是非莫辨;嘉粟埋於粃糠之內,而真偽誰分;此有心人所同慨也!今有黃氏《傷寒》書出,辨偽訂訛,悉復篇章之舊;鉤深致遠,獨探撰述之原;譬如淘盡荒沙而黃金始得呈其色,剖開頑石而白壁乃能顯其光,自古注《傷寒》者,未有如黃氏之盛者也。然,未經名人指授,終不敢自信賞識之非誣矣。
白話文:
自從神農氏嘗百草,藥性才開始流傳;軒轅帝寫下《黃帝內經》,疾病的根源才被揭示,這是開天闢地的智慧,也是救世濟民的苦心。到了漢朝,張仲景先生出現,寫下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內容精妙,文字深奧,揭開了醫學的奧秘,可謂是醫學界獨樹一幟的著作。
然而,前人著作雖然精深,但後人注解卻多有錯誤,導致真知灼見混雜在謬誤之中,真假難辨;就像良田里長滿了雜草,珍貴的穀物被糠秕掩蓋,讓人難以分辨。這也是有心人共同感嘆的事情。
如今,黃氏的《傷寒論》問世,辨別真偽,糾正錯誤,恢復了原來的篇章;探究深遠,獨自追溯撰寫的本源。就像淘盡沙礫,黃金才顯露真容;劈開頑石,白璧才得以光芒四射,自古以來注解《傷寒論》的人,沒有人能比得上黃氏的成就。不過,沒有名師指點,始終不敢自信自己的見解不會有誤。
茲聞慶雲閣先生,素日博覽醫書,迄今己涉獵三十餘載矣,諒必於群書淆亂之中,獨衷一是。因倩世仁甫先生為介紹,只求先生引而進之,得聞此道之指歸素願足矣。乃蒙不棄,即延入講堂,當而指明,古今醫書精純者絕少,惟《傷寒》、《金匱》之書,獨得《靈》、《素》真傳,醫學家群當奉為圭臬也。註疏不下數百家,惟黃氏註疏獨合聖經之旨,直可與仲景之書並傳不朽矣。
其餘各書,瑕瑜互見,實不敢贊一詞焉。(鏞)敬聆之下,如獲南針之指示,嚮往彌殷;益望北斗之光華,仰瞻倍切。退歸後,即照黃氏成規,將傷寒雜病,各證各方,俱編為歌括,以便披吟。書成錄出,即呈先生筆削,不料適值先生亦作《證方歌括》,以授及門。遂檢閱鏞稿中有精粹可取者,即摘錄先生書內,以排印行世。
白話文:
我聽說慶雲閣先生平日廣泛閱讀醫書,至今已鑽研三十餘年,想來您一定能從眾多醫書中分辨真偽,獨具慧眼。因此,我請世仁甫先生為我引薦,只希望能得到您的指點,聽您闡述醫學之道,我的願望就已滿足。
沒想到您沒有拒絕,立刻將我請進講堂,並直言不諱地說,古今醫書中精華很少,只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才真正繼承了《黃帝內經》的真髓,是醫學家們應該奉為圭臬的經典。
歷代註解和疏通這兩本書的學者不下數百家,但只有黃氏註疏最符合經書的本意,足以與仲景的著作並傳千古。
其他醫書,都有優缺點,實在不敢妄下評語。
我聆聽您的教誨,如同得到指南針的指引,更加渴望學習;也更加仰慕北斗的星光,希望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醫學。
我回到家後,就依照黃氏的規範,將傷寒雜病、各種證候和藥方,都編成了歌訣,方便朗讀記憶。
書稿完成後,我立刻呈給先生您批閱,沒想到您也剛好寫了《證方歌括》,傳授給您的弟子。
於是,我檢視自己的稿子,發現其中有一些精華可以取用,就將它們摘錄到您的書中,並排印出版,讓更多人受益。
(鏞)以迂疏之作,叨附末光,是亦生平大幸事也。爰為敘。
民國四年舊十一月初八日後學郭振鏞謹敘
白話文:
以迂疏之作,叨附末光,是亦生平大幸事也。爰為敘。
民國四年舊十一月初八日後學郭振鏞謹敘。
在民國四年的舊曆十一月初八日,晚輩郭振鏞謹慎地撰寫此序。
2. 自敘
粵自軒岐著《內經》,遂為萬世醫書之祖。然僅立言而未立法,尚未得視為全書也。越及漢季,有南陽張仲景先生出,著有《傷寒》、《金匱》各書,論證出方,俱臻完備。其書辭古而意深,理精而法密,括天人之奧蘊,得《靈》、《素》之真傳,洵為醫學家之至寶矣。惟《傷寒》以六經立法,從六氣也。
而此義後人絕無解者,所以注《傷寒》者不下數百家,往往立言不合經旨,更兼篇章次第紊亂,沿謬承訛,無人考正。是以著作愈多,其旨愈不明於天下也。今有黃氏傷寒書出,悉本六氣之理,以發明此書之旨,語必透宗,言皆有本,去偽存真,辭華悉臻純粹;提綱挈領,條理益見詳明;自古注《傷寒》者,未有如黃氏之盡美盡善者也!尤可取者,以編殘簡斷之書,悉復縷晰條分之舊,脈絡既已分明,篇章無不吻合,以後學之心思,揣前人之志意,雖隔形骸於千載,恍聆緒論於一堂,得先聖之薪傳,開後人之茅塞,其書之有裨於人也,豈止於一時一世已哉。余即遵黃氏成規,將各證、各方均編為歌括,以便學者披吟。
白話文:
自從軒岐(黃帝、岐伯)著《內經》以來,它就成了醫學典籍的鼻祖。然而,《內經》僅立下了醫學的理論基礎,卻沒有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法,所以還不能算是一本完整的醫書。
直到漢朝時期,南陽的張仲景先生出現了,他著有《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等書,書中論證詳盡,處方完善,堪稱醫學的巔峰之作。張仲景的醫書語言古樸卻意蘊深遠,道理精妙而方法嚴密,涵蓋了天地人三者的奧秘,繼承了《靈樞》、《素問》的真諦,真正是醫學家的無價之寶。
不過,《傷寒雜病論》以六經辨證施治,從六氣變化入手,這一點後世醫家無人能真正理解。因此,歷代注釋《傷寒雜病論》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的論述往往背離經旨,而且篇章次序混亂,謬誤叢生,沒有人能夠加以糾正。所以,著作越多,其精髓反而越難為世人所理解。
如今,黃氏傷寒書問世了,它完全遵循六氣的理論,闡明了《傷寒雜病論》的精髓,文字通透,言論有據,去偽存真,文辭精煉;思路清晰,條理更加明晰。自古以來注解《傷寒雜病論》的著作,沒有哪本像黃氏傷寒書這樣完美無缺!
黃氏傷寒書最可貴的是,它將殘缺不全的古代醫書,重新整理成條理清晰的版本,脈絡分明,篇章銜接自然。後學者通過黃氏傷寒書,可以揣摩前人的意旨,雖然隔著千年時空,卻仿佛身處同一堂課,接受先賢的教誨,開拓自己的思路。這本書對後世的影響,絕不僅限於一時一世。
我遵循黃氏傷寒書的模式,將各種證候和處方都編成了歌訣,方便學習者朗讀記憶。
書已告竣,適有友人郭桂五,登門造訪,手持《證方歌括》一書求正。余細閱之,見書中意旨,與余所作者,大致相同。余即摘其書之精純可取者,纂入余書內,合為一編,以便排印行世。惟望有心向學者,得是書以為入道之門,庶不難升堂入室,將來可為吾道之傳人也,豈非吾人所厚望也哉!爰為敘。
民國四年舊曆九月二十四日慶恕自識
白話文:
這本書已經寫完了,恰巧朋友郭桂五先生登門拜訪,手持《證方歌括》一書向我請教。我仔細閱讀之後,發現這本書的精髓與我寫作的內容大體相同。因此,我將其中精華可取的部分摘錄出來,編入我的書中,合為一冊,方便印刷流傳。只希望有心向學者,能以這本書作為入門,如此便不難深入學習,將來能成為我道之傳人,這豈不是我們所殷切期盼的嗎?特此敘述。
民國四年舊曆九月二十四日 慶恕自識
3. 桂枝證
(中風),中邪先入太陽宮,發熱頭疼更惡風,有汗脈浮惟在表,解肌總是桂枝功。
桂枝
有汗中風用桂姜,再將芍藥治營傷,補脾大棗兼甘草,啜粥生津並養陽。
白話文:
中風是因為邪氣入侵太陽經脈,導致發燒頭痛,怕風。患者可能伴隨出汗,脈象浮在表面,此時用桂枝解表退熱是最有效的。
如果患者出汗,可用桂枝和生姜治療,再用芍藥治療營氣受損。 補脾胃則需加入大棗和甘草,同時喝粥滋潤津液,溫補陽氣。
4. 麻黃證
(傷寒),浮緊居然脈象呈,惡寒發熱嘔旋生,頭疼體痛終無汗,證屬麻黃表病成。
麻黃
傷寒無汗用麻黃,桂杏兼施輔佐良,甘草補脾中氣固,皮毛直達是神方。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浮緊的脈象,並且伴隨惡寒發熱、嘔吐、頭疼、全身疼痛、沒有汗等症狀,這就屬於麻黃能治療的表證。
麻黃可以治療傷寒無汗的症狀,搭配桂枝和杏仁效果更佳,甘草可以補益脾胃,固護中氣,這四味藥一起使用,能直達肌膚腠理,是治療表證的良方。
5. 桂枝麻黃各半證
(風寒兩感),瘧狀二三度發時,面呈熱色解無期,未經小汗身癢作,湯用桂麻各半宜。
桂枝麻黃各半湯
合用麻黃並桂枝,杏仁芍藥佐偏宜,生薑大棗兼甘草,兩感風寒取效奇。
白話文:
患了風寒感冒,發燒像瘧疾一樣,二三天一次,臉色發紅,退燒遙遙無期,還沒有出過小汗,身體癢癢的,可以用桂枝和麻黃各半的藥方。
6. 桂枝二麻黃一證
(風寒兩感方見上),脈呈洪大汗頻生,仍服桂枝未可更,如再發時形似瘧,輕宣衛氣重宣營。
白話文:
在風寒兩感的情況下,根據之前的方子(這裡提到的「上」可能是指某個方子或文獻,但具體內容未提供),如果脈搏呈現洪大且汗頻生,則仍然不應該更換服用「桂枝」這種藥物。如果病情再度發作,表現類似於瘧疾的症狀,那麼應該採取輕微疏散表衛之氣的治療方式,同時注重調理內營之氣。這段文字主要是在說明在不同病情階段應採取的治療策略。
7. 桂枝二越婢一證
(中風而內有火鬱),發熱惡寒表病彰,渴而譫語火邪傷,脈浮汗出偏能解,營衛輕宣用此方。
桂枝二越婢一湯
外寒未解熱旋生,草棗和中芍泄營,發表桂麻姜併入,石膏治里火能清。
白話文:
中風患者,體內有鬱熱,表現為發燒、怕冷,這是外寒未解,熱邪內生的表現。患者口渴、神志不清,這是火邪傷及神明的症狀。脈象浮而有汗,說明表邪已解。這時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宣散營衛,清熱解表。方中桂枝、麻黃、生姜發散風寒;石膏清熱瀉火;草果、大棗和胃健脾;芍藥養血斂陰,以緩解營衛之氣虛。
8. 大青龍證
(中風而內有火鬱),發熱身疼更惡寒,躁煩無汗未能安,中風脈象浮而緊,方用青龍治不難。
大青龍湯
桂麻發表散邪風,再入生薑助有功,獨用石膏清裡熱,杏仁草棗補兼攻。
白話文:
中風患者出現內熱鬱結,症狀包括發燒、身體疼痛、畏寒、焦躁不安、無汗、難以安睡,脈象浮緊,可以用青龍湯治療。青龍湯中,桂枝和麻黃能發散外邪風寒,生薑幫助發汗,石膏清解內熱,杏仁和甘草則滋補兼顧攻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