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本草類要 (7)
本草類要 (7)
1. 益智仁
味辛,氣溫,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和中調氣,燥濕溫寒,遺精與淋濁俱療,吐血與崩漏兼醫。去殼炒研,消食亦良。
白話文:
【益智仁】
味道辛辣,性質溫和,主要影響的是脾臟(足太陰脾)和胃(足陽明胃)。它能調和中焦的氣機,調節氣息,去除濕氣,溫暖身體,對於遺精和尿濁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也能用於治療吐血和崩漏等出血症狀。使用時,應先去殼炒製再研磨成粉,對於消化不良也有良好的幫助。
2. 縮砂仁
味辛,氣香,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和中調氣,行郁消渴。降胃陰而下食,達脾陽而化谷。嘔吐與泄利皆良,咳嗽共痰飲俱妙。善療噎膈,能安胎妊。調上焦之腐酸,理下氣之穢濁,除咽喉口齒之疾,化銅鐵骨刺之哽。去殼,炒研。
白話文:
[縮砂仁]
味道辛辣,散發香味,主要影響的是脾臟和胃部的運作。它有助於調和身體機能,調整氣息,消除鬱悶,解渴。能幫助胃部陰氣下降,促進食物消化;使脾臟的陽氣上升,幫助分解食物。對於治療嘔吐、腹瀉有很好的效果,對於咳嗽和有痰的情況也有奇效。它能夠有效治療吞嚥困難,同時對安胎有幫助。能夠調節上消化道的異常分泌,整理下消化道的混濁氣息,清除咽喉及口腔的疾病,甚至能化解卡在喉中的銅鐵或骨刺。使用時需先去除外殼,再炒過研磨後使用。
3. 白豆蔻
味辛,氣香,入足陽明胃、手太陰肺經。降肺胃之沖逆,善止嘔吐。開胸膈之鬱滿,能下飲食。噎膈可效,痎瘧亦良。去睛上翳障,消腹中脹疼。研細,湯沖。
白話文:
【白豆蔻】
味道辛辣,散發香味,主要影響的是人體中的足陽明胃經與手太陰肺經。能緩解肺胃的逆氣,對於止吐有很好的效果。能舒緩胸膈的鬱悶飽脹感,幫助消化食物。對於吞嚥困難或食道阻塞的疾病有治療效果,對於瘧疾也有良好的療效。能去除眼睛上的翳障,減輕腹部脹痛。使用時需先研磨成細粉,再用熱水沖服。
4. 大茴香
味辛,微溫,入足陽明胃、足少陰腎經。降氣止嘔,溫胃下食,暖腰膝,消㿉疝。
白話文:
【大茴香】 味道辛辣,性質微微溫熱,主要影響的是腳部的陽明胃經和少陰腎經。它能幫助調節氣機下降,止住嘔吐,溫暖胃部,促進消化,使食物下行,同時也能暖和腰和膝蓋部位,並有助於消除脹大的症瘕或疝氣問題。
5. 大熱類
6. 乾薑
味辛,性溫,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厥陰肝、手太陰肺經。燥濕溫中,行郁降濁,補益火土,消納飲食。暖脾胃而溫手足,調陰陽而定嘔吐,下衝逆而平咳嗽,提脫陷而止滑泄。略炒用,勿令焦黑。
白話文:
【乾薑】
味道辛辣,性質溫熱,作用於胃、脾、肝、肺等經脈。能去除濕氣,溫暖中焦,幫助氣血順暢,降低體內濁氣,補充和增強體內的火與土元素(在中醫理論中,這兩個元素與消化系統相關),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它能使脾胃保持溫暖,從而讓手腳也感到暖和;調節身體陰陽平衡,緩解嘔吐;能抑制胃氣上沖,減輕咳嗽;還能提升下陷的臟器,防止泄瀉。
使用時需稍微炒一下,但要避免炒到焦黑。
7. 川椒
味辛,性溫,入足陽明胃、足厥陰肝、足少陰腎、足太陰脾經。暖中宮而溫命門,驅寒濕而止疼痛,最治嘔吐,善醫泄利。去目及閉口者,炒去汗用。
白話文:
【川椒】
味道辛辣,性質溫熱,能作用於胃、肝、腎、脾等臟腑。能溫暖身體內部,特別是對腹部有加溫效果,並且能驅除體內的寒氣和濕氣,緩解各種疼痛。尤其對於治療嘔吐非常有效,也能很好地處理腹瀉的情況。使用時應去除不開口的和視覺檢查不合格的花椒,經過炒製去掉其表面濕氣後再使用。
8. 蓽茇
味辛,氣溫,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溫脾胃而化谷,暖腰膝而止痛,吐泄皆醫,疝瘕並效。醋浸焙用。
白話文:
[蓽茇]的味道是辛辣的,性質溫熱,能作用於脾經和胃經上。它能溫暖脾胃並幫助消化食物,同時也能舒緩腰膝的疼痛,並停止痛感,對於嘔吐和腹瀉都有療效,也能治療疝氣和瘕症。使用時,應先以醋浸泡再烘焙後使用。
9. 丁香
味辛,氣溫,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溫燥脾胃,驅逐脹滿,治心腹疼痛,除腰腿濕寒。最止嘔噦,善回滑溏,殺蟲解蠱,化塊磨堅。起丈夫陽弱,愈女子陰冷。用母丁香,雄者為雞舌香。
白話文:
【丁香】
味道辛辣,性質溫熱,能作用於脾臟和胃部的經絡。有助於溫暖和燥化脾胃,消除脹氣,治療心腹部的疼痛,並可去除腰部和腿部的濕寒。它最擅長止住嘔吐,也能有效改善滑瀉的情況,有殺蟲及解蠱毒的功效,還可以消散硬塊,軟化堅硬物質。能夠提升男性的性功能,改善女性的宮寒問題。使用時應選用母丁香,而公丁香則被稱為雞舌香。
10. 草豆蔻
味辛,氣溫,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燥濕調中,運行郁濁,善磨飲食,能驅痰飲。治胃口寒濕作痛,療腹中腐敗成積。泄穢吞酸俱效,蠻煙瘴雨皆醫。痎瘧堪療,霍亂可愈。反胃噎膈之佳藥,嘔吐泄利之良品。化魚肉停留,斷赤白帶下。麵包糖煨,研去皮。
白話文:
【草豆蔻】
味道辛辣,性質溫熱,主要影響的是脾臟和胃部的運作。具有去除濕氣、調整中焦(脾胃)功能的效果,可以幫助消化食物,並有驅除痰濕的作用。適用於因寒濕導致的胃痛,以及治療腹部內因食物腐敗所產生的積滯。對於腹瀉、噁心、吞酸等症狀都有療效,甚至在溼熱環境下所引起的疾病也能有所改善。對於瘧疾也有治療效果,且能治癒霍亂。是治療反胃、噎膈(吞嚥困難)、嘔吐、腹瀉的優良藥材。能夠幫助消化魚肉等食物,同時對治療白帶或血帶下症(婦科病)有幫助。使用時,可將其與麵包、糖一起烘烤,然後研磨去皮後使用。
11. 肉豆蔻
味辛,性溫,氣香,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溫中燥土,消穀進食,善止嘔吐,最收泄利。治寒濕腹痛,療赤白痢疾,化痰水停留,磨飲食陳宿。麵包煨研,去油湯沖。
白話文:
【肉豆蒄】
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散發香味,主要影響的是脾臟(足太陰脾)與胃(足陽明胃)的功能。它能溫暖中焦,幫助消化,增加食慾,特別能有效止吐,對治療腹瀉有顯著效果。適用於寒濕導致的腹部疼痛,以及紅白痢疾的治療,能促進痰液和水分的排出,並有助於消除食物積滯。使用方法為:將其裹在面團中進行烘烤,然後研磨成粉,最後用去油的熱湯沖服。
12. 吳茱萸
味辛,苦性溫,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溫中泄濕,開鬱破凝,降濁陰而止嘔吐,升清陽而斷泄利。熱水洗數次用。
白話文:
這味藥材名為吳茱萸,其味道辛辣且帶有苦味,屬溫性,主要影響人體的胃(足陽明胃)、脾(足太陰脾)和肝(足厥陰肝)三個臟腑。它能溫暖中焦以驅除濕氣,解開鬱結並破散凝滯,同時降低體內的濁陰之氣以止住嘔吐,並提升清陽之氣以治療腹瀉。在使用前,需先用熱水清洗數次。
13. 肉桂
味甘辛,氣香,性溫,入足厥陰肝經。溫肝暖血,破瘀消癥。逐腰腿濕寒,驅腹脅疼痛。
白話文:
【肉桂】 味道甘甜且帶有辛辣,散發香味,屬性溫和,主要影響肝臟的運作(進入足厥陰肝經)。它能溫暖肝臟,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除瘀血及腫塊。此外,也能驅除腰部和腿部的濕冷感,減緩腹部及脅部的疼痛。
14. 附子
味辛鹹苦,性溫,入足太陰脾、足少陰腎經。暖水燥土,泄濕除寒,走中宮而溫脾,入下焦而暖腎,補垂絕之火種,續將斷之陽根。治手足厥冷,開臟腑陰滯,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攣拘。通經脈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結。降濁陰逆上,能回噦噫。提清陽下陷,善止脹滿。紙包數層,水濕,火中灰埋煨熟,去皮、臍切片,砂鍋隔紙焙焦用,勿令黑。
白話文:
這味藥名為附子,其味道包含了辛辣、鹹及苦,藥性溫和,主要作用於脾臟與腎臟。它能溫暖身體的水分,使土壤般的濕氣得以乾燥,排除濕氣並驅散寒氣。在身體中間部位溫暖脾臟,深入下部區域來溫暖腎臟,補充即將熄滅的火種,延續即將斷裂的陽氣根基。
它可以治療四肢冰冷,消除臟腑中的陰寒阻滯,緩解腰腹疼痛,鬆弛踝膝部位的緊繃。它能疏通因寒冷而凝固的經脈,消除因寒冷引起的結塊。它還能抑制渾濁的陰氣上逆,幫助解決噦噫等問題。它能提升下陷的清陽之氣,有效防止脹滿感。
使用方法是:先將附子用多層紙包裹,用水濕潤後,放入灰中用火煨煮至熟,去掉外皮和中心部分,切成薄片,再在砂鍋中隔著紙烘烤至焦黃,但要避免烤黑。
這樣處理後的附子可以更好地發揮其藥效。
15. 烏頭
味辛苦,性溫,入足厥陰肝、足少陰腎經。開關節而去濕寒,通經絡而逐冷痹。消腿膝腫疼,除心腹痞痛。治寒疝最良,療腳氣絕佳。制同附子,蜜煎取汁用。
白話文:
這味藥名為烏頭,其味道辛且苦,性質溫和,主要影響的是肝臟與腎臟。它能促進關節活動並驅除濕寒,疏通經絡並消除因寒冷引起的疼痛。烏頭能減緩腿部與膝蓋的腫脹疼痛,也能紓解心腹部的脹痛。對於治療寒疝有著極好的效果,對腳氣病的療效更是一流。它的製備方法和附子相似,需用蜂蜜煎煮取出汁液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