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雜證要法 (19)

回本書目錄

雜證要法 (19)

1. 脫證

陽自右降,降於下而化濁陰。陰自左升,升於上而化清陽。陽根於陰。陰根於陽,是陰陽互相為根也。而要其升降之權,總在於脾胃。一自脾氣不升,則精血馳走而陰脫。《經》曰:脫陰者目盲是也。一自胃氣不降,則神氣飛騰,而陽脫。《經》曰:脫陽者見鬼是也。如陰脫者,以烏肝湯主之。

如陽脫者,以兔髓湯主之。如虛病元陽將脫者,以參附湯主之。如少陰氣厥不至者,以地黃飲子主之。

烏肝湯

白話文:

陽氣從右側下降,向下運行轉化為濁陰;陰氣從左側上升,向上運行轉化為清陽。陽氣根源於陰氣,陰氣根源於陽氣,這就是陰陽互相依存的道理。而主導它們升降的力量,關鍵在於脾胃。一旦脾氣不能上升,精血就會奔流而下,導致陰氣脫落。《經》書上說:「陰氣脫落的人會雙目失明。」一旦胃氣不能下降,神氣就會飄浮不定,導致陽氣脫落。《經》書上說:「陽氣脫落的人會看到鬼魂。」如果陰氣脫落,可用烏肝湯治療;如果陽氣脫落,可用兔髓湯治療;如果虛弱導致元陽將要脫落,可用參附湯治療;如果少陰氣虛厥逆不至,可用地黃飲子治療。

甘草(二錢),人參(三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乾薑(三錢),附子(三錢),首烏(三錢蒸),芍藥(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兔髓湯

甘草(二錢),人參(三錢),五味(一錢),半夏(三錢),龍骨(二錢煅研),牡蠣(三錢煅研),元參(三錢),附子(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甘草兩錢,人參、茯苓、桂枝、乾薑、附子各三錢,首烏三錢蒸熟,芍藥三錢,加水煎煮至大半杯,溫熱服用。

甘草兩錢,人參三錢,五味子一錢,半夏三錢,龍骨二錢煅燒研磨,牡蠣三錢煅燒研磨,元參、附子各三錢,加水煎煮至大半杯,溫熱服用。

參附湯

人參(一兩),附子(五錢制),水煎大半杯,溫服。

地黃飲子

肉桂,附子,肉蓯蓉,茯苓,熟地,麥冬,五味子,遠志,菖蒲,石斛,山萸肉,巴戟肉(各一錢),薄荷葉(四分),水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參附湯

人參一兩,附子五錢,用清水煎煮至剩半杯,溫熱服用。

地黃飲子

肉桂、附子、肉蓯蓉、茯苓、熟地、麥冬、五味子、遠志、菖蒲、石斛、山萸肉、巴戟肉各一錢,薄荷葉四分,用清水煎煮至剩半杯,溫熱服用。

2. 盜汗自汗

陰虛盜汗。盜汗者,時常發熱,睡時出汗,醒時即收也。陽虛自汗。自汗者,時常畏寒,動靜皆有汗也。然陰陽互根,又有不可泥者。盜汗亦有陽虛,自汗亦有陰虛者。如汗出喘甚,汗出脈脫,汗出身痛,汗出發潤至巔,汗出如油,汗出如珠,此六者皆不治之證也。如汗出屬陰虛者,以葉氏方主之。

如汗出屬陽虛者,以參附湯主之。如陰陽俱虛者,以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如腎水上泛,汗出不止,名曰亡陽,以真武湯主之。

葉氏方

人參(二錢),熟地(三錢),五味(二錢),甘草(二錢炙),湖蓮(二錢),茯神(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盜汗是指經常發熱,睡覺時出汗,醒來後汗就止住的現象,通常是陰虛引起的。自汗則是指經常怕冷,無論活動或靜止都會出汗,這是陽虛的表現。但陰陽互相依存,也不能完全墨守成規,盜汗也可能因陽虛引起,自汗也可能因陰虛引起。如果出汗伴隨喘息嚴重、脈搏微弱、身體疼痛、頭髮油膩、汗水像油一樣、汗水像珠子一樣,這六種情況都是難以治療的徵兆。

若汗出屬於陰虛,可以用葉氏方治療。若汗出屬於陽虛,可以用參附湯治療。若陰陽俱虛,可以用芍藥甘草附子湯治療。若腎水上泛,汗出不止,稱為亡陽,可以用真武湯治療。

葉氏方由人參、熟地、五味、甘草、湖蓮、茯神組成,水煎服。

參附湯

(方見脫證)

芍藥甘草附子湯

芍藥(三錢),甘草(二錢),附子(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真武湯(方見痰飲)

白話文:

參附湯

(此方見於脫證篇)

配方: 芍藥甘草附子湯

用藥: 芍藥三錢,甘草二錢,附子三錢。

用法: 水煎至半杯,溫服。

真武湯

(此方見於痰飲篇)

3. 不寐

不寐之證不一,有勞病虛煩不得眠者,緣土濕胃逆,相火浮動,以擾亂神魂而不得安,以酸棗仁湯主之。又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以司晝夜之開闔。今有厥逆之氣,客於五臟六腑,抗衛氣於外,使之行於陽,不得入於陰,故目不得瞑,以半夏秫米湯主之。又有水氣停滯於胸中,郁成濕痞,近而欺凌宮城,心神煩擾而不得眠者,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酸棗仁湯

酸棗仁(八錢生用不研),甘草(一錢半),知母(三錢),茯苓(三錢),芎藭(一錢半),水三杯,先煮酸棗仁至二杯,入諸藥,再煎至八分服。

白話文:

失眠的原因很多,有些人因為勞累、虛弱、心煩意亂而睡不着,這是因為脾胃虛弱、胃氣上逆,心火旺盛,擾亂神志,導致失眠,可用酸棗仁湯治療。有些人因為身體陽氣外泄,不能歸於陰,導致失眠,可用半夏秫米湯治療。還有些人因為水濕停留在胸腔,形成濕痰,影響心神,導致失眠,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

半夏秫米湯

半夏(五錢),秫米(一茶杯),以長流水揚數百遍,煎大半杯,溫服。

小半夏加茯苓湯

(方見喘促)

白話文:

【半夏秫米湯】

  • 半夏 (五錢)
  • 糳米 (一茶杯)

使用長流水,將所有成分攪拌數百次後,煮至約大半杯的量,溫熱服用。

【小半夏加茯苓湯】

詳細配方請參閱喘促部分。

4. 怔忡

怔忡者,心下跳動不安也。即驚悸之類,緣土濕木鬱,相火浮動,逼擾宮城,以致心神震盪不安也。以金鼎湯主之。如因水氣凌心,而成怔忡者,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重者以桂枝茯苓大棗甘草湯主之。再重者以真武湯主之。如因奔豚而成怔忡者,當於奔豚門求方治之。

金鼎湯

(方見神驚)

小半夏加茯苓湯

白話文:

怔忡是指心裡跳動不安,也就是驚悸的症狀。這種症狀是因脾土濕潤,肝木鬱結,心火浮動,擾亂心臟,導致心神震盪不安所致。可用金鼎湯治療。如果因水氣侵犯心臟導致怔忡,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症狀較重的可用桂枝茯苓大棗甘草湯治療。更嚴重的則可用真武湯治療。如果因奔豚導致怔忡,則需要針對奔豚的症狀進行治療。

(方見喘促)

桂枝茯苓大棗甘草湯

茯苓(八錢),桂枝(四錢),甘草(二錢),大棗(二枚),取水揚三百遍,名甘瀾水,三杯,先煮茯苓至二杯,入諸藥煎至七分,溫服。

真武湯

(方見痰飲)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現喘促,可以使用桂枝茯苓大棗甘草湯。準備茯苓八錢、桂枝四錢、甘草二錢和大棗兩枚,將水反复煮沸三次,得到甘瀾水三杯。先將茯苓煮至剩兩杯,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至七分,溫熱服用。如果患者出現痰飲,則可以使用真武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