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證辨 (8)
傷寒證辨 (8)
1. 戰振慄
戰謂身抖聳動也,慄謂心內發㦗也,振亦聳動,比之於戰則無力也。所以論中曰振振者,皆責其虛也。慄邪氣為之也,戰正氣為之也,邪正相交故爭也。此證若生於汗吐下之後,是虛其中外而致逆也,若不致逆邪,因以衰正,因以和而作解,則為正勝邪卻,戰慄汗出而平也。
白話文:
"戰振慄"指的是身體的顫抖與心臟的悸動。"戰"描述的是身體不由自主的抖動,"慄"則是指心裡的恐懼或不安感。"振"也是抖動的意思,但與"戰"相比,它更顯得無力。在醫學理論中,當描述為"振振"時,通常是在指出其虛弱的狀態。
"慄"是由邪氣(即病原體)引起的,而"戰"則是由正氣(即人體的免疫系統)引起的。當邪氣和正氣交戰時,就會出現這種爭鬥的症狀。
如果這種症狀發生在出汗、嘔吐或排便後,這可能是因為這些行為削弱了身體的內外平衡,導致了反常的反應。但如果這種反常的反應沒有發生,邪氣反而因正氣的強化而被抑制,那麼這就是正氣壓倒邪氣,身體通過戰慄和汗水排出邪氣,然後恢復正常的情況。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