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雜證要法 (8)

回本書目錄

雜證要法 (8)

1. 腰痛

腰痛者,水寒而木鬱也。腎居腰間,腎水寒則土濕,土濕則木鬱而陽陷,則痛在於腰。亦有色欲過度而腰痛者,陰精大泄,而陽根已損,此木枯土敗之原,而疼痛所由來也。如因濕而得屬實者,以腎著湯主之。如因寒而得屬虛者,以桂枝姜苓阿膠湯主之。如因外感風寒而致者,應以傷寒法治之,不在此例。

腎著湯

茯苓(三錢),白朮(三錢生),乾薑(二錢),甘草(一錢炙),水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腰痛的中醫解释:

腰痛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 水寒而木鬱: 肾脏位于腰部,肾水寒冷会使脾土湿润,脾土湿润就会导致肝木郁结,阳气下陷,最终导致腰痛。
  2. 色欲过度: 过度纵欲会导致肾精亏损,阳气虚弱,就像树木枯萎、土壤败坏一样,进而引起腰痛。

针对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 湿邪导致的腰痛,属实证: 宜用肾著汤治疗。肾著汤由茯苓、白朮、乾薑、甘草组成,具有温肾健脾、利湿止痛的功效。
  • 寒邪导致的腰痛,属虚证: 宜用桂枝姜苓阿胶汤治疗。桂枝姜苓阿胶汤由桂枝、生姜、茯苓、阿胶组成,具有温阳散寒、补血活血的功效。
  • 外感风寒导致的腰痛: 应以伤寒法治疗,不在此例。

肾著汤的组成和用法:

  • 茯苓三钱,白朮三钱(生),乾薑二钱,甘草一钱(炙)。
  • 将上述药材用水煎煮,直至剩下半杯药液,温服。

桂枝姜苓阿膠湯

茯苓(三錢),桂枝(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阿膠(三錢炒研),白芍(三錢),當歸(三錢),川芎(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桂枝姜苓阿膠湯

藥材:

  • 茯苓:三錢
  • 桂枝:三錢
  • 甘草:二錢
  • 生薑:三錢
  • 阿膠:三錢,炒研成粉末
  • 白芍:三錢
  • 當歸:三錢
  • 川芎:三錢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煎至剩下半杯湯汁,溫熱服用。

2. 頭痛

頭痛者,風寒火三氣逆於上也。然亦有因陰血虛,陽熱盛而頭痛者。亦有因陽氣虛,陰寒盛而頭痛者。血虛頭痛尚微,陽虛頭痛獨劇耳。如真頭痛,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不治。如因火盛而頭痛者,以元參飲主之。如因血虛而頭痛者,以當歸補血湯加鹿茸主之。如因腎陰虛而頭痛者,以左歸飲加味主之。

如因陽虛而頭痛者,以吳茱萸湯主之。如因外感風寒而頭痛者,應以傷寒法治之,不在此例。

元參飲

白話文:

頭痛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風寒火三種氣逆上造成的,也可能是陰血虛、陽熱盛導致,還可能是陽氣虛、陰寒盛引起的。血虛引起的頭痛比較輕微,而陽虛引起的頭痛則會特別劇烈。如果頭痛非常嚴重,痛到整個腦袋都痛,手腳冰冷到指節,那就很難治癒了。如果頭痛是因為火盛引起的,可以用元參飲治療;如果是血虛引起的,可以用當歸補血湯加鹿茸治療;如果是腎陰虛引起的,可以用左歸飲加味治療;如果是陽虛引起的,可以用吳茱萸湯治療。如果是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則應該用傷寒法治療,不在此討論。

元參(一兩),水煎,當茶飲。有風者,用柴胡湯去人參,加元參、枳實治之。

當歸補血湯

黃耆(一兩),當歸(三錢),加鹿茸(一兩),水煎大半杯,溫服。

左歸飲

熟地(四錢),山藥(三錢),山茱萸(三錢),茯苓(三錢),枸杞(三錢),甘草(二錢炙),加肉蓯蓉(三四錢),川芎(二錢),細辛(一錢半),水煎服。

白話文:

元參一兩,用水煎煮當茶喝。如果有風寒症狀,就用柴胡湯去除人參,再加入元參和枳實治療。

當歸補血湯:

黃耆一兩,當歸三錢,加入鹿茸一兩,用水煎煮至半杯,溫熱服用。

左歸飲:

熟地四錢,山藥三錢,山茱萸三錢,茯苓三錢,枸杞三錢,甘草二錢(炙烤過),加入肉蓯蓉三四錢,川芎二錢,細辛一錢半,用水煎煮服用。

吳茱萸湯

人參(二錢),吳茱萸(二錢),生薑(四錢),大棗(三枚),水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吳茱萸湯

藥材:

  • 人參:二錢
  • 吳茱萸:二錢
  • 生薑:四錢
  • 大棗:三枚

用法: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至剩約半杯藥液,溫熱服用。

3. 眩暈

眩暈者,眩冒而旋轉不定也。如因肝風痰飲而致者,統以二陳湯加味主之。如因虛而致者,以一味鹿茸酒主之。如因火亢而致者,以一味大黃散主之。

二陳湯

半夏(三錢),陳皮(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二錢炙),水煎大半杯,溫服。如屬肝風者,加防風、玉竹、天麻、鉤藤。如屬痰飲者,倍半夏,倍加澤瀉。火盛者,加黃芩、元參。

白話文:

頭昏眼花,感覺頭部旋轉不定,這就是眩暈。若是因為肝風痰飲引起的,就用二陳湯加減治療。若是因為虛弱導致的,就用鹿茸酒來治療。若是因為火氣過盛引起的,就用大黃散來治療。

一味鹿茸酒

鹿茸(一兩),酒煎去渣,入麝香少許服。

一味大黃散

大黃(制),為末茶調下,每服一錢至二三錢。清寧丸亦可代之。

白話文:

鹿茸一兩,用酒煎煮後去渣,加入少許麝香服用。大黃製成粉末,用茶水調服,每次服用一到二三錢。清寧丸也可以代替大黃散服用。

4. 痰飲

痰飲者,肺腎之病也。其根由於土濕,蓋肺氣降而化水,腎水升而化氣,一自陽衰土濕,肺氣壅滯不能化水,腎水凝瘀不能化氣,氣不化水則鬱蒸於上而為痰,水不化氣則停積於下而為飲。痰飲伏留,清道堵塞,此壅嗽發喘,息短胸滿,眠食非舊,喜怒乖常,諸變證所由作也。

如痰飲伏留而脹滿者,以姜苓半夏湯主之,或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如痰飲停滯而喘喇者,以小青龍湯主之,或以麻黃射干湯主之。如飲積於上,氣不化水,致飲留心下而化痰者,以桂苓甘術湯主之。如飲積於下,水不化氣,致飲泛胸中而化痰者,以真武湯主之。如水飲停瘀臟腑,上在胸膈,宜泄其氣分者,以十棗湯主之。

白話文:

痰飲是肺和腎的病症,根源在於脾土濕困。肺氣下降化水,腎水上升化氣,一旦陽氣衰弱,脾土濕困,肺氣就會阻塞無法化水,腎水也會凝滯無法化氣,氣不化水就會向上蒸郁成痰,水不化氣就會向下停積成飲。痰飲停留在體內,阻塞經絡,就會導致咳嗽喘息、呼吸短促、胸悶、睡眠和飲食異常、喜怒無常等各種病症。

如果痰飲停滯導致脹滿,可以用姜苓半夏湯或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如果痰飲停滯導致喘鳴,可以用小青龍湯或麻黃射干湯治療。如果飲積在心下,氣不化水,導致飲液轉化為痰,可以用桂苓甘術湯治療。如果飲積在下,水不化氣,導致飲液上泛胸中,轉化為痰,可以用真武湯治療。如果水飲停滯在臟腑,在胸膈部位,需要泄其氣分,可以用十棗湯治療。

下在臍腹,宜泄於水道者,以豬苓湯主之。流溢經絡,宜泄於汗孔者,以五苓散主之。如一切痰飲可吐者,以瓜蒂散主之。

姜苓半夏湯

茯苓(三錢),澤瀉(三錢),甘草(一錢),半夏(三錢),杏仁(三錢),生薑(三錢),陳皮(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如上熱者,加黃芩、貝母。下寒者,佐乾薑、附子。宿痰膠固難行者,加枳實開之。

白話文:

如果水濕停留在腹部,應該排泄到小便,可以用豬苓湯治療。如果水濕溢出經絡,應該排泄到汗孔,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如果痰飲可以吐出來,可以用瓜蒂散治療。

姜苓半夏湯的組成是:茯苓三錢,澤瀉三錢,甘草一錢,半夏三錢,杏仁三錢,生薑三錢,陳皮三錢,用水煎成半杯,溫熱服用。如果病人有上熱的情況,可以加黃芩、貝母;如果病人有下寒的情況,可以加乾薑、附子;如果痰飲久積,膠固難行,可以加枳實來開通。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見喘促),小青龍湯(方見《傷寒》),麻黃射干湯(方見《金匱》)

桂苓甘術湯

茯苓(四錢),白朮(三錢),桂枝(三錢),甘草(一錢半炙),水煎大半杯,溫服。

真武湯

茯苓(三錢),白芍(三錢),生薑(三錢),白朮(二錢),附子(二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十棗湯

白話文:

小半夏加茯苓湯(治喘促)、小青龍湯(見傷寒論)、麻黃射干湯(見金匱要略)。

桂苓甘術湯:茯苓四錢,白朮三錢,桂枝三錢,甘草一錢半(炙),水煎大半杯,溫服。

真武湯:茯苓三錢,白芍三錢,生薑三錢,白朮二錢,附子二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十棗湯。

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異篩,秤末,合和之。水二杯,先煮大棗十枚,至七分,去渣滓,納藥末。強人服八九分,羸人服五六分,平旦溫服,若下少病不除,明日更服,加三分,利後糜粥自養。

豬苓湯(方見瘟疫)

五苓散

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桂枝(半兩),茯苓(十八銖),共為末,以白飲和服三錢,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按:白飲即白開水)

白話文:

將芫花、甘遂、大戟各取等量,分別過篩研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取兩杯水,先煮十顆大棗,煮到七分熟時,去掉渣滓,加入藥粉。體壯者服用八九分,體弱者服用五六分,清晨溫服。若服藥後瀉下不多,病症未除,第二天再服用,每次加三分,瀉後以稀粥調養身體。

若要使用豬苓湯,可參考瘟疫方。

另外,可以使用五苓散:取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桂枝半兩、茯苓十八銖,研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和,每次服用三錢,一天服用三次,多喝溫水,汗出即可痊癒。

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上各等分為末,取二錢,以香豉一撮,用熱湯煮作稀糜,和藥散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家,不可與之。

白話文:

【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以上兩種藥材按照相同比例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約為6克),用一撮香豉(約為0.5克)加入熱湯中煮至成為稀粥狀,然後與藥粉混合後服用。若未出現嘔吐反應,可以逐漸增加用量,直至達到舒暢的嘔吐效果為止。對於已經失血的病人,不可使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