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證辨 (4)

回本書目錄

傷寒證辨 (4)

1. 往來寒熱如瘧寒熱

寒而熱,熱而寒,寒熱相因不已,故名往來寒熱,為少陽主證,宜小柴胡湯。寒熱而有作止之常,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謂之瘧,屬雜病也。寒熱而無作止之常,日三五發,謂之如瘧,屬太陽經未盡之表邪也,宜麻桂各半湯。若熱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湯。若有汗,宜桂枝二麻黃一湯。若無汗,亦宜麻桂各半湯。此皆治太陽未盡之微邪法也。

白話文:

「時冷時熱,像患了瘧疾一樣,冷和熱交替出現且持續不絕,因此被稱為往來寒熱,這是少陽經的主導症狀,應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冷熱發作有固定的頻率,比如一天一次或是隔天一次,這種情況則被定義為瘧疾,屬於綜合性的疾病。然而,如果冷熱發作沒有固定的規律,一天可能發作三到五次,這種情況被稱為類似瘧疾,通常是由於太陽經絡中尚未完全清除的表層邪氣所導致,適合使用麻黃與桂枝各半的湯劑。如果患者體內熱多於冷,則應使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如果患者有出汗的現象,則應使用桂枝二麻黃一湯。若無出汗,則同樣適用麻黃與桂枝各半的湯劑。這些都是針對太陽經絡中尚未完全清除的微弱邪氣的治療方法。」

2. 目眩耳聾

目眩者,目黑不明也,耳聾者,耳無所聞也,皆少陽經主證,非死候也。若因汗吐下失宜,致諸變逆壞證,目眩而神昏,言亂乃神散,氣脫之候,故不能生也。若因誤發濕溫家汗,而不能言語,耳聾無聞,身青面色變者,名曰重暍,亦死證也。

白話文:

目眩就是視線模糊不清,看東西一片黑暗的狀況;耳聾則是耳朵聽不到聲音的現象。這兩種症狀都是少陽經絡的主要症狀,並不是必死的徵兆。但如果因為不當的出汗、嘔吐或腹瀉,導致身體產生了各種逆反和惡化的症狀,如目眩且精神混亂,語言紊亂顯示神志散亂,這是氣息瀕臨脫離的徵兆,因此生命難以維持。如果因為錯誤地讓患有濕熱病症的人出汗,導致他無法說話,耳朵聽不到聲音,全身皮膚呈現青色,臉色異常改變,這種情況被稱為嚴重的中暑,同樣也是致命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