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雜證要法 (3)
雜證要法 (3)
1. 燥證
燥病者,感秋氣而得之也。其證或發熱,或咳嗽,或清竅不利,或諸氣膹郁,諸痿喘嘔,因燥而得者。如初起右脈數大,燥傷手太陰氣分者,以桑杏湯主之。如感燥而咳者,以桑菊飲主之。如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以沙參、麥冬湯主之。如燥氣化火,清竅不利者,以翹荷湯主之。如諸氣膹郁,諸痿喘嘔,因燥而得者,以清燥救肺湯主之。
白話文:
燥病,是指受到秋季乾燥氣候影響而引起的疾病。其症狀可能出現發熱、咳嗽、鼻塞、呼吸不暢,或四肢無力、喘息、嘔吐等,都是由於燥邪所致。
若剛開始出現右脈跳動頻快且有力,這是燥邪傷及手太陰肺經的表現,可用桑杏湯治療。
若因乾燥而咳嗽,可用桑菊飲治療。
若燥邪傷及肺胃陰分,出現發熱或咳嗽等症狀,可用沙參麥冬湯治療。
若燥氣化火,出現鼻塞、呼吸不暢等症狀,可用翹荷湯治療。
若因燥邪導致氣機鬱結,出現肢體無力、喘息、嘔吐等症狀,可用清燥救肺湯治療。
桑杏湯
桑葉(二錢),杏仁(三錢),沙參(三錢),貝母(二錢),香豉(二錢),梔皮(一錢),梨皮(二錢),水煎大半杯,頓服之。重者,再作服。
桑菊飲
杏仁(三錢),連翹(二錢),薄荷(一錢),桑葉(三錢),菊花(二錢),桔梗(二錢),甘草(一錢),葦根(二錢),水煎大半杯,溫服。日服二次。熱甚加元參,熱在血分,去薄荷、葦根,加麥冬、生地、丹皮。肺熱甚,加黃芩。渴加天花粉。
白話文:
桑杏湯
桑葉(二錢),杏仁(三錢),沙參(三錢),貝母(二錢),香豉(二錢),梔皮(一錢),梨皮(二錢),用清水煎煮至半杯,一次服用完畢。病情嚴重者,可重複服用一次。
桑菊飲
杏仁(三錢),連翹(二錢),薄荷(一錢),桑葉(三錢),菊花(二錢),桔梗(二錢),甘草(一錢),葦根(二錢),用清水煎煮至半杯,溫熱服用。每日服用兩次。
特殊情況:
- 熱症嚴重者,可加入元參。
- 熱症屬於血分者,可去掉薄荷、葦根,加入麥冬、生地、丹皮。
- 肺熱嚴重者,可加入黃芩。
- 口渴者,可加入天花粉。
沙參麥冬湯
沙參(三錢),玉竹(二錢),甘草(一錢),桑葉(二錢),麥冬(三錢),扁豆(二錢生),花粉(二錢),水煎大半杯,溫服。久熱久嗽者,加地骨皮三錢。
翹荷湯
薄荷(二錢),連翹(二錢),甘草(二錢),黑梔皮(二錢),桔梗(二錢),綠豆皮(二錢),水煎大半杯,溫服。日服二劑。
清燥救肺湯
石膏(三錢),甘草(一錢),桑葉(三錢),人參(一錢),銀杏仁(二錢),胡麻仁(二錢炒研),阿膠(二錢),麥冬(三錢不去心),枇杷葉(二錢炙去毛),水煎大半杯,溫服。
白話文:
沙參麥冬湯:沙參三錢,玉竹二錢,甘草一錢,桑葉二錢,麥冬三錢,扁豆二錢(生),花粉二錢,水煎至半杯,溫熱服用。如果長期發熱咳嗽,可以加入地骨皮三錢。
翹荷湯:薄荷二錢,連翹二錢,甘草二錢,黑梔皮二錢,桔梗二錢,綠豆皮二錢,水煎至半杯,溫熱服用。每日服用兩劑。
清燥救肺湯:石膏三錢,甘草一錢,桑葉三錢,人參一錢,銀杏仁二錢,胡麻仁二錢(炒研),阿膠二錢,麥冬三錢(不去心),枇杷葉二錢(炙去毛),水煎至半杯,溫熱服用。
2. 瘟疫
疫病者,感受天地之癘氣也。其證頭痛發熱,或有汗,或無汗,胸滿或渴,鄉里傳染,人人相同。蓋人與天地相通,天地之六氣不正,而人氣感之則病生焉。然六氣均能致病,惟寒溫之氣居多。溫疫之證,發熱出汗,得之於風。寒疫之證,寒熱無汗,得之於寒。風為陽邪,寒為陰邪,風傷衛而病在營,寒傷營而病在衛,陽盛必傳陽明而為熱,陰盛必傳太陰而為寒。溫疫多病於春夏,寒疫多病於秋冬,其氣使之然也。
如溫疫在太陽經,發熱頭痛項強者,以防風湯主之。如太陽經罷,煩熱燥渴者,以白虎加元麥湯主之。氣虛煩渴者,以人參白虎加元麥湯主之。如入陽明經,目痛鼻乾,嘔吐泄利者,以葛根湯,葛根芍藥湯,葛根半夏湯主之。如入陽明腑,潮熱汗出,譫語腹痛便秘者,以三承氣湯加味主之。
白話文:
染上疫病,是感受天地間的邪氣所致。病症表現為頭痛發熱,可能伴有汗,也可能無汗,胸口悶脹或口渴,且會在鄰里間傳染,症狀幾乎一致。這是因為人與天地相通,當天地六氣失衡,人體吸入這些不正之氣,就會生病。雖然六氣都能致病,但以寒溫之氣最為常見。溫疫發熱出汗,是由於感受風邪所致;寒疫則寒熱交替無汗,是由於感受寒邪所致。風為陽邪,寒為陰邪,風邪傷及衛氣,病邪侵入營氣;寒邪傷及營氣,病邪侵入衛氣。陽氣盛則傳入陽明經,導致發熱;陰氣盛則傳入太陰經,導致寒症。溫疫多發於春夏,寒疫多發於秋冬,都是因為氣候變化使然。
若溫疫侵犯太陽經,出現發熱、頭痛、項強等症狀,可用防風湯治療。若太陽經病邪消退,出現煩熱燥渴,可用白虎加元麥湯治療。若氣虛煩渴,可用人參白虎加元麥湯治療。若病邪侵入陽明經,出現眼痛、鼻乾、嘔吐、腹瀉等症狀,可用葛根湯、葛根芍藥湯、葛根半夏湯治療。若病邪侵入陽明腑,出現潮熱汗出、神志不清、腹痛便秘等症狀,可用三承氣湯加味治療。
如入少陽經,目眩耳聾,口苦咽乾,胸痛脅痞,嘔吐內實者,以大小柴胡湯加味主之。如入太陰經,腹滿嗌乾者,以防風地黃湯主之。如入少陰經,口燥舌乾者,以防風天冬湯主之。如入厥陰經,煩滿發斑者,以防風當歸湯主之。如溫疫煩渴,飲冷而水積胃腑不消,以致腹脅脹滿,小便不利者,以豬苓湯主之。
如溫疫咽痛喉腫,耳前後腫,頰腫面赤耳聾,俗名大頭瘟者,以普濟消毒飲,去柴胡、升麻、芩、連主之。如寒疫在太陽經,頭痛發熱惡寒者,以紫蘇湯主之。如血升鼻衄未作以前,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者,以紫蘇地黃湯主之。如外寒未解,而水氣內停者,以蘇桂姜辛湯主之。
白話文:
若病邪侵入少陽經,會出現目眩耳聾、口苦咽乾、胸痛脅痞、嘔吐等症狀,且體內有實熱,可服用加味小柴胡湯治療。若病邪侵入太陰經,則會出現腹滿嗌乾,可用防風地黃湯治療。若病邪侵入少陰經,則會出現口燥舌乾,可用防風天冬湯治療。若病邪侵入厥陰經,則會出現煩滿發斑,可用防風當歸湯治療。
若患溫疫,出現煩渴、飲冷水積聚胃腑不消、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可用豬苓湯治療。若患溫疫,出現咽痛喉腫、耳前後腫、頰腫面赤耳聾,俗稱大頭瘟,可用去柴胡、升麻、芩、連的普濟消毒飲治療。若患寒疫,病邪侵入太陽經,出現頭痛發熱惡寒,可用紫蘇湯治療。若血氣上逆導致鼻衄,尚未發作前,脈浮發熱、口乾鼻燥,可用紫蘇地黃湯治療。若外感寒邪未解,同時水氣內停,可用蘇桂姜辛湯治療。
如太陽經罷,煩躁發渴者,以白虎加元麥湯主之。氣虛煩渴者,以人參白虎加元麥湯主之。如入陽明經,嘔吐泄利者,以蘇葉、葛根、升麻湯,蘇葉葛根半夏湯主之。如入陽明腑,潮熱汗出,譫語腹滿便秘者,以三承氣湯加味主之。如入少陽經,口苦咽乾,目眩耳聾,胸痛脅痞,寒熱往來者,以小柴胡湯主之。
如胸脅痞滿泄利者,以黃芩湯主之。胸脅痞滿嘔吐者,以黃芩半夏生薑湯主之。如少陽經傳陽明腑,胸脅痞滿,內實宜下者,以大柴胡湯主之。如少陽經傳太陰臟,胸脅痞滿泄利者,以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如少陽經,傳太陰臟,胸脅痞滿,嘔吐者,以柴胡桂姜半夏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太陽經病症消失後,病人感到煩躁、口渴,可以用白虎加元麥湯治療。如果病人氣虛、口渴,可以用加了人參的白虎加元麥湯治療。如果病症進入陽明經,病人出現嘔吐、腹瀉,可以用蘇葉葛根升麻湯,或蘇葉葛根半夏湯治療。如果病症進入陽明腑,病人出現潮熱、盜汗、神志不清、腹脹便秘,可以用三承氣湯加味治療。如果病症進入少陽經,病人感到口苦咽乾、頭暈耳鳴、胸痛脅肋脹滿、寒熱交替,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病人胸脅肋脹滿、腹瀉,可以用黃芩湯治療。如果病人胸脅肋脹滿、嘔吐,可以用黃芩半夏生薑湯治療。如果少陽經病症傳入陽明腑,病人胸脅肋脹滿、內實需要瀉下,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如果少陽經病症傳入太陰臟,病人胸脅肋脹滿、腹瀉,可以用柴胡桂枝乾薑湯治療。如果少陽經病症傳入太陰臟,病人胸脅肋脹滿、嘔吐,可以用柴胡桂薑半夏湯治療。
如傳入太陰腹滿者,以苓參厚朴湯主之。腹痛者,以苓參椒附湯主之。嘔吐者,以參苓半夏湯主之。泄利者,以茯苓四逆加石脂湯主之。如傳入少陰,厥逆吐泄者,以茯苓四逆加半夏湯主之。如傳入厥陰,厥逆泄利者,以茯苓參甘姜附歸脂湯主之。發熱消渴者,以參甘歸芍麥冬栝蔞湯主之。
防風湯
防風(三錢),丹皮(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桑葉(三錢),杏仁(三錢),桔梗(二錢),連翹(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取汗。治溫疫太陽經,發熱頭痛者。
白話文:
如果病症傳入太陰,導致腹脹,可以用苓參厚朴湯治療。如果腹痛,可以用苓參椒附湯治療。如果嘔吐,可以用參苓半夏湯治療。如果腹瀉,可以用茯苓四逆加石脂湯治療。如果病症傳入少陰,出現厥逆、嘔吐、腹瀉,可以用茯苓四逆加半夏湯治療。如果病症傳入厥陰,出現厥逆、腹瀉,可以用茯苓參甘姜附歸脂湯治療。如果發燒口渴,可以用參甘歸芍麥冬栝蔞湯治療。
防風湯可以用來治療溫疫太陽經引起的發熱頭痛。將防風、丹皮、芍藥、甘草、桑葉、杏仁、桔梗、連翹三錢,甘草二錢,用水煎煮至大半杯,趁熱服用,蓋好被子發汗。
白虎加元麥湯
石膏(五錢),知母(三錢),甘草(二錢),粳米(一杯),元參(三錢),麥冬(三錢),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熱服。治溫疫太陽經罷,煩熱燥渴者。
人參白虎加元麥湯
石膏(五錢),知母(三錢),甘草(二錢),人參(三錢),元參(三錢),麥冬(三錢),粳米(一杯),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熱服。治溫疫太陽經罷,氣虛煩渴者。
葛根湯
葛根(三錢),石膏(三錢),元參(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溫疫陽明經證,目痛鼻乾,煩熱不臥者。
白話文:
白虎加元麥湯用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元參、麥冬等藥材煎煮,服用後可治療溫疫導致太陽經衰竭,出現煩躁、發熱、口渴等症狀。
人參白虎加元麥湯在白虎加元麥湯的基礎上加入人參,適用於溫疫導致太陽經衰竭,並且伴有氣虛、口渴等症狀的患者。
葛根湯則用葛根、石膏、元參、甘草、生薑等藥材煎煮,用於治療溫疫導致陽明經證,出現眼睛疼痛、鼻腔乾燥、煩躁不安、無法安睡等症狀。
葛根芍藥湯
葛根(三錢),石膏(三錢),元參(三錢),甘草(二錢),芍藥(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溫疫陽明經證泄利者。
葛根半夏湯
葛根(三錢),石膏(三錢),元參(三錢),甘草(二錢),芍藥(三錢),半夏(三錢),生薑(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溫疫陽明經證嘔吐者。
調胃承氣加芍藥地黃湯
大黃(三錢生),甘草(二錢),芒硝(三錢),芍藥(三錢),生地(五錢),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溫服。
白話文:
葛根芍藥湯用葛根、石膏、元參、甘草、芍藥,水煎服,治溫疫發熱、泄瀉。葛根半夏湯在此基礎上加了半夏和生薑,治溫疫發熱、嘔吐。調胃承氣加芍藥地黃湯則用大黃、甘草、芒硝、芍藥、生地,水煎服,治溫疫發熱、便秘。
小承氣加芍藥地黃湯
大黃(五錢生),厚朴(三錢生),枳實(三錢炒),芍藥(三錢),生地(五錢),流水煎一杯,溫服。不便,再服。
大承氣加芍藥地黃湯
大黃(八錢生),芒硝(三錢),厚朴(四錢),枳實(四錢),芍藥(三錢),生地(八錢),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溫服,不下再服。以上三方,治溫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痛便秘者。
小柴胡去人參加芍藥栝蔞根湯
白話文:
小承氣加芍藥地黃湯:大黃五錢、厚朴三錢、枳實三錢炒、芍藥三錢、生地五錢,以水煎煮成一杯,溫熱服用。若症狀未改善,可再次服用。
大承氣加芍藥地黃湯:大黃八錢、芒硝三錢、厚朴四錢、枳實四錢、芍藥三錢、生地八錢,以水煎煮成一杯,去渣後加入芒硝,火化溫熱服用。若無效,可再次服用。以上三個方劑,適用於溫疫陽明腑證,症狀表現為潮熱出汗、神志不清、腹痛便秘者。
小柴胡去人參加芍藥栝蔞根湯:
柴胡(三錢),黃芩(二錢),半夏(三錢),甘草(二錢生),生薑(三錢),大棗(三枚),芍藥(三錢),栝蔞根(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飲熱粥,取微汗。治溫疫少陽經,目眩耳聾,口苦咽乾,胸痛脅痞者。
大柴胡加元參地黃湯
柴胡(三錢),黃芩(二錢),半夏(三錢),芍藥(三錢),枳實(三錢),大黃(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元參(三錢),地黃(三錢),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溫疫少陽經,傳陽明腑,嘔吐內實可下者。
防風地黃湯
白話文: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生薑、大棗、芍藥、栝蔞根各取適量,用清水煎煮至半杯,趁熱服用,蓋好被子喝熱粥,微微出汗即可。主要治療溫疫導致的少陽經病症,例如目眩耳聾、口苦咽乾、胸痛脅肋脹滿等。
柴胡、黃芩、半夏、芍藥、枳實、大黃、生薑、大棗、元參、地黃各取適量,用清水煎煮至半杯,溫熱服用。主要治療溫疫導致的少陽經病症,進一步發展至陽明腑,出現嘔吐,症狀較為嚴重需要瀉下的情況。
防風、地黃等藥物以清水煎煮服用。
防風(三錢),生地(三錢),丹皮(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溫疫太陰經,腹滿嗌乾者。
防風天冬湯
防風(三錢),天冬(三錢),生地(三錢),丹皮(三錢),元參(三錢),生薑(三錢),栝蔞根,甘草(二錢),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溫疫少陰經,口燥舌乾者。
防風當歸湯
防風(三錢),當歸(三錢),生地(三錢),丹皮(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溫疫厥陰經,煩滿發斑者。
白話文:
防風三錢、生地三錢、丹皮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加水煎煮至半杯,熱服,可治療溫疫太陰經,腹滿口乾的症狀。
防風三錢、天冬三錢、生地三錢、丹皮三錢、元參三錢、生薑三錢、栝蔞根、甘草二錢,加水煎煮至半杯,溫服,可治療溫疫少陰經,口燥舌乾的症狀。
防風三錢、當歸三錢、生地三錢、丹皮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加水煎煮至半杯,熱服,可治療溫疫厥陰經,煩躁、發斑的症狀。
豬苓湯
豬苓(三錢),茯苓(三錢),澤瀉(三錢),滑石(三錢研),阿膠(三錢炒研),流水煎大半杯,入阿膠消化,溫服。治溫疫煩渴飲冷,而水積胃腑不消,以致腹脅脹滿,小便不利者。
普濟消毒飲去升麻柴胡芩連方
連翹(一兩),薄荷(三錢),馬勃(四錢),牛蒡子(六錢),芥穗(三錢),殭蠶(五錢),元參(一兩),銀花(一兩),板藍根(五錢),桔梗(一兩),甘草(五錢),上共為粗末,每服六錢,重者八錢,鮮蘆根湯煎,去渣服。約二時許一服,重者一時許一服。治溫疫咽痛喉腫,耳前後腫,頰腫面赤耳聾,俗名大頭瘟者。
白話文:
豬苓湯
豬苓三錢,茯苓三錢,澤瀉三錢,滑石三錢研磨,阿膠三錢炒研磨,用水煎煮至大半杯,加入阿膠,使其溶解,溫熱服用。適用於溫疫引起口渴、想喝冷飲,但水停積於胃腸無法消化的情況,導致腹部兩側脹滿,小便不利者。
普濟消毒飲去升麻柴胡芩連方
連翹一兩,薄荷三錢,馬勃四錢,牛蒡子六錢,芥穗三錢,殭蠶五錢,元參一兩,銀花一兩,板藍根五錢,桔梗一兩,甘草五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六錢,症狀嚴重者服用八錢,用鮮蘆根湯煎煮,去渣服用。約兩小時服用一次,症狀嚴重者一小時服用一次。適用於溫疫引起咽喉疼痛腫脹,耳朵前後腫脹,面頰腫脹、發紅,耳聾,俗稱大頭瘟者。
紫蘇湯
蘇葉(三錢),防風(三錢),杏仁(三錢),甘草(二錢),白芍(三錢),生薑(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取汗。治太陽寒疫,頭痛發熱惡寒者。
紫蘇地黃湯
蘇葉(二錢),防風(三錢),杏仁(三錢),甘草(二錢),生地(三錢),白芍(三錢),丹皮(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取汗。治寒疫在太陽經,血升鼻衄未作以前,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者。
蘇桂姜辛湯
蘇葉(二錢),桂枝(三錢),甘草(二錢),半夏(三錢),白芍(三錢),細辛(一錢),乾薑(二錢),五味子(一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若下利,加赤石脂一錢。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若小便不利,加茯苓三錢。若喘者,加杏仁三錢。若噫者,加附子三錢。治寒疫在太陽經,外寒未解,而水氣內停者。
白話文:
紫蘇湯用紫蘇葉、防風、杏仁、甘草、白芍、生薑等藥材煎煮,熱服後蓋被取汗,適用於太陽寒疫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症状。紫蘇地黃湯則加入生地、丹皮、大棗等,適用於寒疫侵犯太陽經,出現鼻出血、脉浮发热、口干鼻燥等症状。蘇桂姜辛湯則加入桂枝、半夏、細辛、乾薑、五味子等,適用於寒疫侵犯太陽經,外寒未解,并伴有水氣内停等症状。根据不同症状,可适量增减赤石脂、栝蔞根、茯苓、杏仁、附子等藥材。
紫蘇葛根升麻湯
蘇葉(二錢),葛根(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二錢),升麻(二錢),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疫陽明經證泄利者。
蘇葉葛根半夏湯
蘇葉(二錢),葛根(三錢),白芍(三錢),半夏(三錢),生薑(三錢),甘草(二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寒疫陽明經證,嘔吐者。
調胃承氣加麥冬元參湯
大黃(三錢),芒硝(三錢),甘草(二錢),麥冬(三錢),元參(三錢),白蜜(一杯),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熱服。
白話文:
紫蘇葉、葛根、白芍、甘草、升麻各取適量,加水煎煮至半杯,溫熱服用,可治療寒疫陽明經證導致的腹瀉。
紫蘇葉、葛根、白芍、半夏、生薑、甘草各取適量,加水煎煮至半杯,熱服,可治療寒疫陽明經證導致的嘔吐。
大黃、芒硝、甘草、麥冬、元參各取適量,加水煎煮至半杯,加入白蜜熱服,可治療胃腸積熱。
小承氣加麥冬元參湯
大黃(四錢),厚朴(三錢),枳實(三錢炒),麥冬(三錢),元參(三錢),白蜜(一杯),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熱服。
大承氣加麥冬元參湯
大黃(三錢),芒硝(三錢),枳實(三錢),厚朴(三錢),麥冬(五錢),元參(三錢),白蜜(一杯),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熱服。以上三方,治寒疫陽明腑證,潮熱汗出,譫語腹滿便秘者。
小柴胡湯
柴胡(四錢),黃芩(二錢),半夏(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流水煎大半杯,熱服覆衣。治寒疫少陽經證,口苦咽乾,目眩耳聾、胸痛脅痞,寒熱往來者。
白話文:
小承氣加麥冬元參湯、大承氣加麥冬元參湯、小柴胡湯,這三種方劑都用於治療寒疫引起的發熱、腹脹、便秘等症狀。其中,小承氣加麥冬元參湯適合潮熱、出汗、神志不清、腹滿便秘的陽明腑證;大承氣加麥冬元參湯則適用於上述症狀更為嚴重的患者;而小柴胡湯則用於治療寒熱往來、口苦咽乾、目眩耳聾、胸痛脅痞等少陽經證。
黃芩湯
黃芩(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二錢),大棗(三枚),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寒疫少陽經證,胸脅痞滿泄利者。
黃芩半夏生薑湯
黃芩(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二錢),大棗(三枚),半夏(三錢),生薑(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寒疫少陽經證,胸脅痞滿嘔吐者。
大柴胡湯
柴胡(三錢),黃芩(二錢),半夏(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芍藥(三錢),枳實(三錢),大黃(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寒疫少陽經證,傳陽明腑,胸脅痞滿嘔吐內實可下者。
白話文:
黃芩湯
藥方:
- 黃芩(三錢)
- 白芍(三錢)
- 甘草(二錢)
- 大棗(三枚)
製法:
以流水煎煮至大半杯,熱服。
主治:
寒疫少陽經證,胸脅痞滿泄利者。
黃芩半夏生薑湯
藥方:
- 黃芩(三錢)
- 白芍(三錢)
- 甘草(二錢)
- 大棗(三枚)
- 半夏(三錢)
- 生薑(三錢)
製法:
以流水煎煮至大半杯,熱服。
主治:
寒疫少陽經證,胸脅痞滿嘔吐者。
大柴胡湯
藥方:
- 柴胡(三錢)
- 黃芩(二錢)
- 半夏(三錢)
- 生薑(三錢)
- 大棗(三枚)
- 芍藥(三錢)
- 枳實(三錢)
- 大黃(三錢)
製法:
以流水煎煮至大半杯,熱服。
主治:
寒疫少陽經證,傳陽明腑,胸脅痞滿嘔吐內實可下者。
柴胡桂枝幹薑湯
柴胡(三錢),黃芩(二錢),甘草(二錢),桂枝(三錢),乾薑(三錢),牡蠣(二錢),栝蔞(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寒疫,少陽經傳太陰臟,胸脅痞滿泄利者。
柴胡桂姜半夏湯
柴胡(三錢),黃芩(二錢),乾薑(三錢),桂枝(二錢),甘草(二錢),牡蠣(二錢),栝蔞(三錢),半夏(三錢),生薑(三錢),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疫少陽經,傳太陰臟,胸脅痞滿嘔吐者。寒疫之少陽,與傷寒之少陽病同,而法亦不殊。凡見少陽諸證,非內傳於腑,即內傳於臟,內連臟腑,而後少陽經證,日久不罷,方宜小柴胡湯加減治之。
白話文:
柴胡桂枝幹薑湯是用柴胡、黃芩、甘草、桂枝、乾薑、牡蠣、栝蔞等藥材煎成,用於治療寒疫,主要針對少陽經傳入太陰臟,導致胸脅痞滿、腹瀉的患者。柴胡桂姜半夏湯則是在柴胡桂枝幹薑湯的基础上加了半夏和生薑,用于治疗寒疫少陽經传入太阴臟,引起胸脅痞滿、嘔吐的患者。寒疫少陽和伤寒少陽病的症狀和治疗方法相似,當少陽經證持續不消,就需要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
若不連臟腑,而但經絡外病,則是三日少陽之證,總以太陽為主,第宜紫蘇湯發表,無事大、小柴胡湯也。
苓參厚朴湯
人參(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茯苓(三錢),半夏(三錢),厚朴(三錢),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疫太陰腹滿者。
苓參椒附湯
人參(三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蜀椒(三錢去目),附子(三錢炮),芍藥(三錢),粳米半杯,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疫太陰腹痛者。
苓參半夏湯
人參(三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半夏(三錢),生薑(三錢),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疫太陰嘔吐者。
白話文:
如果疾病不涉及臟腑,而只影響經絡,那就是三日少陽證,通常以太陽經為主,首先應該用紫蘇湯來發散表邪,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服用大小柴胡湯。
苓參厚朴湯:人參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茯苓三錢、半夏三錢、厚朴三錢,用水煎成大半杯,溫熱服用。用於治療寒邪侵襲太陰經導致腹脹者。
苓參椒附湯:人參三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蜀椒三錢(去目),附子三錢(炮製),芍藥三錢,粳米半杯,用水煎成大半杯,溫熱服用。用於治療寒邪侵襲太陰經導致腹痛者。
苓參半夏湯:人參三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半夏三錢、生薑三錢,用水煎成大半杯,溫熱服用。用於治療寒邪侵襲太陰經導致嘔吐者。
茯苓四逆加石脂湯
人參(三錢),甘草(二錢),乾薑(三錢),茯苓(三錢),附子(三錢),石脂(三錢生研),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疫太陰泄利者。
茯苓四逆加半夏湯
人參(三錢),茯苓(五錢),甘草(二錢),乾薑(三錢),附子(三錢),半夏(三錢),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疫少陰厥逆吐泄者。如嘔吐與泄利並見,加石脂。但見泄利,用茯苓四逆,加石脂湯。如四肢厥冷,蜷臥惡寒而不吐泄,但用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參甘姜附歸脂湯
人參(三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乾薑(三錢),附子(三錢),當歸(三錢),石脂(三錢),流水煎大半杯,溫服。治寒疫厥陰,厥逆泄利者。
白話文:
茯苓四逆加石脂湯、茯苓四逆加半夏湯和茯苓參甘姜附歸脂湯,都是針對寒邪侵襲導致的疾病,主要用於治療太陰、少陰、厥陰的寒邪病症。
茯苓四逆加石脂湯適用於太陰寒邪導致的泄利,茯苓四逆加半夏湯適用於少陰寒邪導致的厥逆吐泄,茯苓參甘姜附歸脂湯適用於厥陰寒邪導致的厥逆泄利。
三種湯劑都以人參、甘草、茯苓、乾薑、附子為基本配方,根據不同症狀添加石脂、半夏、桂枝、當歸等藥材。煎煮方法一致,用流水煎至大半杯,溫服。
參甘歸芍麥冬栝蔞湯
人參(三錢),甘草(二錢生),當歸(三錢),芍藥(三錢),麥冬(三錢),栝蔞根(三錢),流水煎大半杯,熱服。治寒疫厥陰,發熱消渴者。
白話文:
【參甘歸芍麥冬栝蔞湯】
人參(三錢),甘草(二錢生),當歸(三錢),芍藥(三錢),麥冬(三錢),栝蔞根(三錢),加水煮沸後再慢火煎至大約半杯的量,熱服。
此方治療寒疫厥陰引起的發熱和口渴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