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傷寒十六證類方 (24)
傷寒十六證類方 (24)
1. 雜治方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茯苓(三錢),白朮(三錢),大棗(三枚),水煎服,小便利則愈。按此證非風邪之外束,實濕邪之內動,故去桂枝之解表,加茯苓、自術泄濕而燥土也。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茯苓(四錢),桂枝(二錢),白朮(二錢),甘草(二錢),水煎服。按此證緣於水旺土濕,而風木鬱動,故用苓朮泄水,桂枝疏木,而甘草補中也。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甘草湯
桂枝(四錢),甘草(二錢炙),水煎服。按此證乃土敗木鬱,神宇不寧,故用桂枝疏木而安動搖,甘草補土以培根本也。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八錢),桂枝(四錢),甘草(二錢),大棗(二枚),取水揚三五百遍,名甘瀾水,三杯,先煮茯苓至二杯,入諸藥,煎七分,溫服。
按此證純是肝氣,木氣奔沖,原於陽亡而水寒,故用茯苓、桂枝泄癸水而疏乙木,甘草、大棗補脾精以滋肝血也。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桂枝加桂湯
桂枝(六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炙),生薑(三錢),大棗(四枚),水煎服。按汗後陽虛脾陷,木氣不舒,奔豚發作,故加桂枝以疏風木,而降奔豚也。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湯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
桂枝(三錢),甘草(二錢),大棗(四枚),生薑(三錢),牡蠣(四錢),龍骨(三錢),蜀漆(二錢),先煮蜀漆,後入諸藥,煎溫服。按汗多亡陽,君火飛騰,神魂失歸,是以驚生;濁氣上逆,化生敗濁,迷塞心宮,是以狂作。故用桂枝、甘草疏木而培中,生薑、大棗補脾而降逆,蜀漆吐腐瘀而療狂,龍骨、牡蠣斂神魂而止驚也。
水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一錢),甘草(二錢),龍骨(三錢),牡蠣(三錢),水煎服。按火逆下之,亡其里陽,又復燒針發汗,亡其表陽,神氣離根,因而煩躁不安。故用桂枝、甘草疏乙木而培中脘,龍骨、牡蠣斂神氣而除煩躁也。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腫,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服用桂枝湯,或是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後,仍然出現頭部和頸部僵硬疼痛,身體微微發熱,不出汗,胸口下方感到脹滿、輕微疼痛,小便不順暢等症狀,應該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來治療。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的組成:
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茯苓三錢,白朮三錢,大棗三枚。用水煎煮後服用,小便順暢了就會痊癒。這個情況不是外感風邪,而是體內濕邪作祟,所以去掉桂枝的解表作用,加入茯苓和白朮來排除濕氣、乾燥脾胃。
如果傷寒病,經過嘔吐或瀉下後,胸口下方感到氣逆脹滿,氣往上衝到胸口,起身就頭暈,脈搏沉而有力,如果用發汗的方法會使經脈躁動,身體顫抖搖晃,應該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來治療。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的組成:
茯苓四錢,桂枝二錢,白朮二錢,甘草二錢。用水煎煮後服用。這個情況是因為體內水氣旺盛、脾胃濕氣重,導致肝木之氣鬱結躁動,所以用茯苓和白朮來排除水濕,用桂枝來疏通肝氣,用甘草來補益中焦。
如果發汗過多,病人會用手捂住胸口,感到心悸,想要按壓,應該用桂枝甘草湯來治療。
桂枝甘草湯的組成:
桂枝四錢,炙甘草二錢。用水煎煮後服用。這個情況是脾胃虛弱、肝氣鬱結,導致心神不安,所以用桂枝來疏通肝木、安定躁動,用甘草來補益脾胃、穩固根本。
如果發汗後,病人肚臍下方感到跳動,像是要發作奔豚病,應該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來治療。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的組成:
茯苓八錢,桂枝四錢,甘草二錢,大棗二枚。將水來回攪動數百次,稱為甘瀾水,取三杯,先煮茯苓至剩兩杯,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至剩七分,溫服。這個情況是單純的肝氣上衝,因為體內陽氣虛弱、水氣寒冷,所以用茯苓和桂枝來排除寒水、疏通肝木,用甘草和大棗來補益脾精、滋養肝血。
如果用燒針的方法發汗,針刺的地方受寒,產生硬塊且發紅,一定會發作奔豚病,感覺有氣從下腹往上衝到心臟,應該在硬塊上用艾灸灸一下,每處灸一壯,再用桂枝加桂湯來治療。
桂枝加桂湯的組成:
桂枝六錢,芍藥三錢,炙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用水煎煮後服用。發汗後,陽氣虛弱、脾胃下陷,肝氣不舒暢,導致奔豚發作,所以加用桂枝來疏通肝木、平降奔豚。
如果傷寒病脈象浮,醫生用火攻的方式來強行發汗,導致陽氣耗散,病人一定會出現驚恐、狂躁不安,應該用桂枝湯去掉芍藥,加入蜀漆、龍骨、牡蠣的救逆湯來治療。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的組成:
桂枝三錢,甘草二錢,大棗四枚,生薑三錢,牡蠣四錢,龍骨三錢,蜀漆二錢。先煮蜀漆,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後溫服。發汗過多會耗損陽氣,導致心火上炎,神魂不安,所以產生驚恐;體內濁氣上逆,產生廢物,迷塞心竅,所以產生狂躁。所以用桂枝和甘草來疏通肝木、培補中焦,用生薑和大棗來補益脾胃、降逆氣,用蜀漆來清除腐敗的瘀血、治療狂躁,用龍骨和牡蠣來收斂神魂、止住驚恐。
如果因為水腫而用瀉下的方式治療,又因為用燒針發汗而產生煩躁,應該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來治療。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的組成:
桂枝一錢,甘草二錢,龍骨三錢,牡蠣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因為用火攻和瀉下的方式治療,耗損了體內的陽氣,又用燒針發汗,耗損了表面的陽氣,導致神氣無法歸根,所以產生煩躁不安。所以用桂枝和甘草來疏通肝木、培補中焦,用龍骨和牡蠣來收斂神氣、解除煩躁。
如果傷寒病到了八九天,用瀉下的方式治療後,出現胸悶、煩躁、驚恐,小便不順暢,胡言亂語,全身水腫,無法翻身,應該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