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十六證類方 (21)

回本書目錄

傷寒十六證類方 (21)

1. 表裡俱熱證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按此證脈促,外有表熱;喘汗,內有裡熱;故以表裡俱熱證屬之。

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四錢),甘草(一錢炙),黃連(一錢),黃芩(一錢五分),先煮葛根去沫,後入諸藥同煎服。按脈促表邪未解,內而喘汗,是胸膈有熱,故用葛根之辛涼以達陽明之郁,用芩連之苦寒,以清君相之火也。

白話文:

[表裡俱熱證]

原本是太陽病的症狀,適合使用桂枝湯治療,但醫生卻用了下法,導致患者一直拉肚子停不下來,如果還伴有脈搏急促,表示外表的風邪還沒解除。如果還有喘息且大量出汗的現象,這時候應該使用葛根黃連黃芩湯來治療。

這個症狀脈搏急促,表示外表有熱邪;喘息和大量出汗,則表示體內也有熱邪。因此,我們將這種內外都有熱邪的症狀歸類為表裡俱熱證。

葛根黃連黃芩湯的組成

葛根(4錢),甘草(1錢,炒過),黃連(1錢),黃芩(1錢5分)。首先煮葛根去掉浮沫,然後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最後服用。脈搏急促表示外表的風邪還未消除,體內出現喘息和大量出汗,這是因為胸部有熱邪。因此,使用葛根的辛涼性質來疏解陽明經絡的鬱滯,使用黃連和黃芩的苦寒性質,來清除體內的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