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證辨 (7)

回本書目錄

傷寒證辨 (7)

1. 房勞復陰陽易

男女新愈,交接因而復病,名曰房勞復。男女新愈交接,病男傳不病之女,病女傳不病之男,名曰陰陽易,即交易之義也。犯是病者,男以女之裩襠,女以男之裩襠,燒灰,白湯、或酒日三服之則愈。少腹急痛,牽引陰中,身重少氣,頭目眩暈,四肢拘攣,熱氣衝胸,是其證也。

白話文:

新近痊癒的男女進行房事,導致疾病再次發作,這被稱為「房勞復」。新近痊癒的男女進行房事,病人的疾病會傳染給健康的一方,這被稱為「陰陽易」,即是交換之意。如果有人得了這種疾病,男性可以使用女性的內衣,女性可以使用男性的內衣,將其燒成灰,用白開水或者酒,每日三次服用,這樣就能康復。主要症狀包括小腹緊繃疼痛,牽扯到下體,身體沈重,稍微有些虛弱,頭暈眼花,四肢僵硬,有熱氣沖上胸部,就是這種病症的表現。

2. 易愈生證

易愈之病,取於神,則神清;取於色,則色澤;取於聲,則聲長;取於身,則身輕;取於膚,則膚潤;取於脈,則脈和;皆一派不死之生證也。若有是生證,忽然口噤不語,煩躁益甚,六脈停伏,宜謹察之,非變凶也,乃邪正交爭,生戰汗之候,為將愈之兆也。凡傷寒渴者,多陽證易愈。

若忽然飲倍尋常,消散無停,知釀汗而作解也。傷寒多不能食,若忽然能食,且脈浮,知胃和,邪還於表而作解也。若不即解者,陰陽未得其時。子時得之,午時必解,陽濟陰生而解也。午時得之,子時必解,陰從陽化而解也。

白話文:

容易治癒的病症,若從精神入手,則精神清明;若從面色入手,則面色紅潤;若從聲音入手,則聲音洪亮;若從身體入手,則身體輕盈;若從皮膚入手,則皮膚光滑;若從脈象入手,則脈搏平和,這些都是生機旺盛的徵兆。如果出現這些生機旺盛的徵兆,突然出現口不能言、煩躁加劇、六脈停滯的情況,要仔細觀察,這不是病情惡化,而是邪氣與正氣交戰,將要出汗解毒的徵兆,是快要痊癒的預兆。凡是傷寒病人感到口渴的,大多是陽氣旺盛的病症,容易治癒。

如果突然飲水量比平常增加許多,喝下去就消散,沒有停留在體內,就知道要出汗解毒了。傷寒病人大多不能進食,如果突然能吃東西,而且脈象浮緩,就知道胃氣恢復,邪氣又回到體表,將要出汗解毒了。如果沒有立即痊癒,是因為陰陽尚未達到平衡的狀態。子時得病,午時必定痊癒,是因為陽氣幫助陰氣生長而痊癒。午時得病,子時必定痊癒,是因為陰氣依附陽氣轉化而痊癒。

3. 難治死證

病有生死,治有難易,生病不藥可愈,死病雖藥莫救。何則?以陰陽邪正,有盛衰也。正盛邪衰則生,陰盛陽衰則死。傷寒陽證,見浮、大、數、動、滑之陽脈則易愈而生;見沉、微、澀、弱、弦之陰脈,則難治而死。如大熱不止,邪盛脈失神為正虛,正虛邪盛,定主死也。

如陰毒陽毒,亢極不能生化也。如色枯聲敗內外兩奪也。如形若煙燻,神昏直視搖頭者,此陽邪獨留攻心而絕也。環口黧黑,腹滿下利不止,柔汗陽黃者,此為脾絕也。脈但浮,無胃氣,汗出如油,喘息不休者,此為肺絕也。唇吻反青,四肢冷汗,舌卷囊縮,此為肝絕也。面黑枯垢,齒長,溲便遺失者,此為腎絕也。

白話文:

疾病有生有死,治療有容易有困難,生病不靠藥物也能痊癒,但死症即使用藥也無法救治。為什麼呢?因為陰陽邪正,有盛有衰。正氣盛邪氣衰則生,陰氣盛陽氣衰則死。

傷寒陽證,如果出現浮、大、數、動、滑的陽脈,就容易治癒而活下來;如果出現沉、微、澀、弱、弦的陰脈,就難以治療而會死。例如大熱不止,邪氣盛而脈搏失去神氣,就代表正氣虛弱,正氣虛弱邪氣盛,必定會死亡。

例如陰毒陽毒,極度亢盛無法生化。例如面色枯槁聲音衰敗,內外氣血兩虛。例如形體像被煙熏過一樣,神志昏迷,直視前方搖頭,這是陽邪獨留攻心而導致死亡。

例如嘴唇周圍發黑,腹部脹滿,下痢不止,出汗且汗液呈黃色,這是脾臟衰竭。例如脈搏只有浮脈,沒有胃氣,汗出如油,喘息不止,這是肺臟衰竭。例如嘴唇發青,四肢出冷汗,舌頭捲縮,這是肝臟衰竭。例如面色發黑且有垢,牙齒長出來,大小便失禁,這是腎臟衰竭。

或水漿不入,生無所賴也。或脈見代散,真氣衰散也。或呃逆無休,元氣不藏也,或誤發風溫之汗,因而成痙。或誤發濕溫之汗,名曰重暍。或強發少陰汗,動其經血,從口鼻目出,名曰下厥上竭。或汗後狂言不食,仍復發熱,不為汗衰,脈躁疾者,名曰陰陽交。以上各證,均主死候。

如厥逆不回,至七八日即通身膚冷而躁,無暫寧時者,名曰臟厥,為陰邪盛極真陽飛越也。凡厥逆而甚者,多無脈,服四逆白通等湯。脈微續者,真陽漸復也。脈暴出者,迴光返照也。凡厥逆多下利,當不能食,今反能食,名曰除中,中者胃也,除者去也,謂胃氣已去,即反能食,亦無補於胃也。故仲景曰:「除中者死」。

凡諸病久不能食,忽然大能食而即死者,亦此類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無法喝水進食,就沒有活下去的依據了。如果脈象呈現代散,代表真氣衰弱散失。如果不停打嗝,代表元氣無法收藏。如果錯誤地讓病人出汗,導致風溫症狀加重而痙攣。如果錯誤地讓病人出汗,導致濕溫症狀加重,稱為重暍。如果強行讓少陰經出汗,會動搖其經血,導致從口鼻眼睛流出,稱為下厥上竭。如果病人出汗後胡言亂語、不願意吃東西,而且再次發燒,不是因為汗液衰竭,而是脈象躁急,稱為陰陽交。以上這些症狀,都是臨死前的徵兆。

如果厥逆症狀無法恢復,持續七、八天,全身皮膚冰冷且躁動不安,沒有片刻安寧,稱為臟厥,代表陰邪過於旺盛,真陽之氣飛離了身體。凡是厥逆症狀嚴重的患者,大多沒有脈象,需要服用四逆白通湯等藥物。如果脈象微弱而連續,表示真陽之氣逐漸恢復。如果脈象突然跳出來,表示迴光返照。凡是厥逆症狀的患者,通常會腹瀉,應該不能吃東西,但如果突然能夠吃東西,稱為除中,中指的是胃,除指的是去除,意思是胃氣已經消散,即使能夠吃東西,也沒有辦法補充胃氣。因此,仲景說:「除中者死」。

凡是疾病纏綿,很久都不能吃東西,突然又能大量進食,然後就死亡的,也是屬於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