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雜證要法 (2)

回本書目錄

雜證要法 (2)

1. 痢疾

〔痢疾提綱〕,風寒暑濕氣偏傷,飲食起居患未防,痢證釀成須善治,陰陽表裡辨宜詳。

當歸四逆證

(方見傷寒),下利曾因外感傷,肢寒厥冷不安康,脈微發熱真陽敗,須用當歸四逆湯。(寒加生薑吳茱萸)

小柴胡證

(方見傷寒),病因外感利旋成,表裡惟驚熱並生,在內更兼胸腹痛,小柴胡用患能平。

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湯

(證附),外感兼逢脈促時,忽生喘汗勢難支,病因挾熱旋成利,葛草芩連用最宜。

抑扶證

飲食起居偶失宜,內傷生冷痢成時,要除此證須何法,去濕溫中取效奇。

抑扶煎

樸澤姜陳喜並施,更將甘草補脾宜,豬苓烏藥吳萸用,痢有凝寒大可醫。

四逆加白芍方

(證附,四逆湯見傷寒),痛屬陰寒腹內攻,四肢厥冷急溫中,治宜姜附兼甘草,白芍加時更有功。

桂枝蓯蓉湯

(證附),土濕更兼木鬱時,速清風熱化肝宜,蓯蓉芍藥丹皮用,苓澤陳甘共桂枝。

大承氣證

(方見傷寒),奇恆痢疾病彌危,噤口旋驚不食時,此證速攻方有救,大承氣用總相宜。

桃花證

(方見傷寒),脾濕生寒辨要詳,治宜溫里法偏良,桃花湯用多奇效,固脫爭誇是妙方。

白頭翁加阿膠甘草湯

(證附),秦皮連柏白頭翁,加入膠甘更有功,爭道此方能治痢,消除肝熱不生風。

白話文:

【痢疾】

[痢疾概要]:風、寒、暑、濕等氣候因素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加上日常飲食和生活作息未能妥善管理,導致了痢疾的形成。治療痢疾應當講求方法,必須詳細辨別病患的陰陽表裡。

當歸四逆證 (方子參考自傷寒論):下痢的原因是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所造成,患者可能出現肢體寒冷、四肢厥冷和健康狀態不佳的情況。如果脈象微弱且有發燒現象,表示體內真陽已經衰敗,應使用當歸四逆湯治療。(若為寒性,可添加生薑和吳茱萸)

小柴胡證 (方子參考自傷寒論):因外在環境影響而突然產生下痢,病患可能同時出現表裡的熱症。若病患還伴有胸腹疼痛,小柴胡湯能有效緩解病情。

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湯 (病症詳述):當外在環境影響且脈象急促,突然產生喘息和大量出汗的情況,可能因體內熱度過高而造成下痢,此情況下使用葛根、黃芩、黃連和甘草湯會非常適合。

抑扶證 日常飲食和生活作息偶爾出現疏忽,導致食用生冷食物而引發下痢。要如何治療這種情況呢?去除濕氣和溫暖中焦是有效的治療方式。

抑扶煎 使用厚樸、澤瀉、生薑、陳皮,再加上甘草補脾,使用豬苓、烏藥和吳茱萸,對於因寒凝而引起的下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治療方法。

四逆加白芍方 (病症詳述,四逆湯參考自傷寒論):腹部內受到陰寒影響而感到劇烈疼痛,四肢厥冷,需要迅速溫暖中焦。治療時應使用生薑、附子和甘草,加上白芍,效果更佳。

桂枝蓯蓉湯 (病症詳述):當濕氣過重且肝臟功能受阻,應迅速清除風熱,調整肝臟功能。使用蓯蓉、芍藥、牡丹皮,加上茯苓、澤瀉、陳皮、甘草和桂枝。

大承氣證 (方子參考自傷寒論):對於病情嚴重的痢疾,患者可能出現不進食的現象,這種情況下應迅速進行治療,大承氣湯通常適用於這種情況。

桃花證 (方子參考自傷寒論):辨識脾臟濕氣產生的寒氣,溫暖體內的方法效果良好。桃花湯使用得當,往往能產生奇效,被譽為固脫的妙方。

白頭翁加阿膠甘草湯 (病症詳述):秦皮、黃連、柏子仁和白頭翁,加上阿膠和甘草,這個方子被認為能有效治療痢疾,消除肝臟熱度,防止風邪入侵。

2. 秘結

〔秘結提綱〕,尋常大便矢如羊,濕在胃中燥在腸,陰氣滿胸非火旺,法宜滋潤是良方。

阿膠麻仁湯

(證附),當歸生地共麻仁,白蜜阿膠配合勻,大便因虛成結燥,緩攻良法妙如神。

肉蓯蓉湯

(證附),病屬陽衰土濕時,糞如羊矢用何醫,茯苓甘草麻仁入,半夏蓯蓉合桂枝。

麻仁證

(方見傷寒),大便堅時燥結成,病因脾約辨分明,法宜丸用麻仁治,緩下能將穢氣清。

白話文:

【便祕的概述】 通常的情況,大便乾硬如羊糞,這表示溼氣積聚在胃部,而乾燥的問題則出現在腸道。如果胸部有陰氣充滿的感覺,並不代表體內火氣過旺。治療上,應該採取滋潤的方式,這是個有效的療法。

【阿膠麻仁湯】

由當歸、生地、麻仁、白蜜和阿膠組成,這些成分混合均勻後,對於因體質虛弱導致的大便乾結問題,此湯劑有着緩和的攻效,其效果神奇。

【肉蓯蓉湯】

當身體出現陽氣衰退,脾胃溼氣重的情況時,大便就會像羊糞一樣乾硬,這時該如何醫治呢?將茯苓、甘草、麻仁、半夏、肉蓯蓉以及桂枝組合,可以治療此類便祕。

【麻仁證】

在《傷寒論》中已記載了此方。如果大便堅硬且乾燥,原因可能是脾臟功能失調,需明確病因。治療方法是使用麻仁製成丸藥,它能緩和排便,同時清除體內的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