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證辨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證辨 (1)

1. 斑疹

〔斑疹提綱〕,溫斑溫疹病非輕,外感風邪內熱生,衛氣不開營血鬱,法宜表裡要兼清。

〔溫斑提綱〕,溫斑始自項中生,漸至周身片片成,色似丹砂光潤透,細看更有白痧呈。

加味清毒化斑湯

(證附),溫斑色紫用何醫,青葉銀花草地施,知母石膏粳米入,翹荷犀角合丹皮。

養陰復液湯

(證附),熱如漸退大傷陰,參用元沙火氣沉,甘草和中真入妙,貝冬地芍可清金。

〔溫疹提綱〕,溫疹多因毒火炎,發從頭面得先瞻,色紅點點皆高起,顆粒分明各有尖。

防風松肌敗毒湯

(證附),溫疹初生治有方,翹荷芍藥合丹防,杏甘桔梗冬桑葉,表裡雙清法最良。

荊防透疹湯

(證附),痧疹如宜溫散時,防風芥穗杏仁施,當歸芍草芎藭用,內外宣通立法奇。

清營解毒證

溫證周身疹忽生,紫紅成片病非輕,鼻扇氣促兼狂亂,壯熱思涼總要清。

清營解毒湯

薄荷發表助桑防,芍地丹翹治里良,再用銀花兼竹葉,元參桔梗合羚羊。

消毒散

(證附),斑疹回時毒未消,脖腮腫痛熱偏饒,銀花白芷天花粉,甘桔荷蠶共貝翹。

白話文:

【斑疹】

[斑疹概要],患溫斑、溫疹這類疾病並非小事,通常是因外部感受風邪,內部熱氣生成所導致。若衛氣不通,營血受阻,治療應當同時清理表裡。

[溫斑概要],溫斑通常由頸部開始出現,然後逐漸擴散全身,形成一片片斑塊,其顏色如丹砂般鮮紅且光澤透亮,仔細看會發現斑塊中夾雜著白痧。

[加味清毒化斑湯],對於紫色的溫斑,可用青葉、銀花、車前草等來治療,加上知母、石膏、粳米,最後加入連翹、荷葉、犀角和牡丹皮一起熬煮。

[養陰復液湯],如果患者體內熱氣逐漸消退,但陰氣大損,則可用人參、玄參等藥材來沉降火氣,甘草能調和中焦,效果極佳,而貝母、麥冬、生地、芍葯能清肺金。

[溫疹概要],溫疹大多因毒火所致,常從頭臉開始,呈現紅色小點狀,各個突起,每顆疹子的頂端都有尖點。

[防風松肌敗毒湯],對於剛出現的溫疹,可用連翹、荷葉、芍葯、丹防等藥材,再加杏仁、甘草、桔梗、冬桑葉,此法能有效清理表裡。

[荊防透疹湯],對於痧疹適合溫散時,可用防風、芥穗、杏仁,再加上當歸、芍葯、甘草、川芎等,此法內外宣通,療效奇特。

[清營解毒證],若患者全身突然出現疹子,且顏色紫紅成片,病情嚴重,伴有鼻翼煽動、呼吸急促、精神錯亂等症狀,以及高燒且想涼快的情況,均需清熱解毒。

[清營解毒湯],用薄荷、桑葉、防風等藥材來解表,用芍葯、生地、丹皮、連翹等藥材來清裡,再加入銀花、竹葉,以及玄參、桔梗、羚羊角等。

[消毒散],在斑疹消退後,若毒素仍未清除,伴隨頸側、腮部腫痛且熱度不減,可用銀花、白芷、天花粉,以及甘草、桔梗、荷葉、蟬蛻、貝母、連翹等藥材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