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傷寒十六證類方 (9)
傷寒十六證類方 (9)
1. 表實裡虛證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主之。太陽病,外證未解,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芍藥湯主之。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而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
按以上諸證,或身疼痛,脈沉遲,或下利有痞,或腹滿時痛,或脈細欲絕,均系表邪未解,而裡氣已虛,故以表實裡虛證統之。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
桂枝(二錢),芍藥(四錢),甘草(二錢炙),人參(三錢),大棗(三枚),生薑(四錢),水二杯半,煎八分,溫服,余同桂枝湯法。按汗泄血中溫氣,陽虛肝陷,經脈凝澀,風木鬱遏,故用甘草補其脾精,桂枝達其肝氣,芍藥清風木之燥,生薑行經絡之瘀,人參補中氣以充經脈也。
桂枝人參湯
桂枝(二錢),人參(一錢五分),白朮(一錢五分),乾薑(一錢五分),甘草(二錢),水二杯半,先煮四味,取一杯半,去滓,入桂枝煮八分服。按表證不解而中氣虛敗,故用桂枝通經而解表熱,參朮姜甘溫補中氣以轉升降之機也。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三錢),芍藥(六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水煎服。按表證不解,而反下之,脾敗肝鬱,因而腹滿時痛,故用桂枝解太陽之表邪,芍藥清乙木之風燥也。
當歸四逆湯
當歸(一錢五分),桂枝(一錢五分),芍藥(一錢五分),細辛(一錢五分),大棗(四枚),木通(一錢),甘草(一錢炙),水煎溫服。按厥陰溫氣虧敗,營血寒澀,不能暖肢節而充經絡,以致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故用甘草、大棗補脾精以榮肝,當歸、芍藥養營血而復脈,桂枝、細辛、通草溫行經絡之寒澀也。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一錢五分),桂枝(一錢五分),芍藥(一錢五分),細辛(一錢五分),大棗(四枚),甘草(一錢),木通(一錢),生薑(四錢),吳茱萸(二錢),酒水各一杯,煎溫服。按此方加吳茱萸、生薑者,溫寒凝而行陰滯也。
白話文:
[表實裡虛證]
出汗後,身體疼痛且脈搏沉緩的人,應該使用「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來治療。原本有太陽病的患者,如果外部症狀未消退就多次施予瀉下療法,導致熱氣和瀉下並存,瀉下不停,心下部位感到硬塊,且表裡的病狀都未解決的,應使用「桂枝人參湯」來治療。原本是太陽病,但醫生卻使用瀉下療法,導致腹部時常疼痛的,屬於太陰病症,應使用「桂枝芍藥湯」來治療。
手腳冰冷且脈搏細弱幾乎消失的人,應使用「當歸四逆湯」來治療。若此人體內有長期的寒氣,應使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來治療。瀉下時脈搏大是虛弱的表現,這是因為強烈瀉下的緣故。如果脈搏浮動且強烈,同時腸道有響聲,這類型的病患適合使用「當歸四逆湯」。
以上這些症狀,不管是身體疼痛且脈搏沉緩,或是瀉下伴有心下痞硬,或是腹部時常疼痛,或是脈搏細弱,都是由於外表邪氣未清除,而體內氣力已經虛弱,因此統稱為「表實裡虛證」。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由桂枝、芍藥、甘草、人參、大棗、生薑組成。此方能補脾氣,通肝氣,清風燥,活化經絡,補充中氣。
「桂枝人參湯」由桂枝、人參、白朮、乾薑、甘草組成。此方能通經絡,解表熱,溫補中氣。
「桂枝加芍藥湯」由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組成。此方能解表邪,清風燥。
「當歸四逆湯」由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大棗、木通、甘草組成。此方能補脾氣,養營血,溫經絡。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在「當歸四逆湯」的基礎上增加了吳茱萸和生薑,能溫經絡,行陰滯。
2. 表裡俱寒證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也。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
按以上諸證,或太陽表寒未解而裡寒將作,或少陰裡寒內起而表寒外束,故以表裡俱寒證統之。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水煎服。按下後脈促,表邪未解,而益以胸滿,則陽衰胃逆,濁氣衝塞,故用桂枝、生薑以驅表裡之寒,用大棗、甘草以補脾精也。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三錢),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附子(一錢),水煎服。按微惡寒者,不止脾陽之虛,而腎陽以敗,故加附子之辛溫以驅裡寒也。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二錢),細辛(二錢),附子(一錢炮),水煎麻黃去沫,入諸藥同煎,溫服。按寒邪已傳腎臟,而猶帶表寒,內有少陰,則宜溫里;外有太陽,則宜發表;故用麻黃散太陽之外寒,附子溫少陰之內寒,細辛降陰邪之沖逆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二錢),附子(一錢),甘草(二錢炙),水煎麻黃去沫,納諸藥同煎,溫服。按此方用麻黃髮太陽之表,用附子甘草溫癸水而培己土也。
白話文:
[表裡俱寒的症狀]
當太陽經病狀被不恰當地治療後,如果出現心悸且胸部感到脹滿,應該使用去掉了芍藥的桂枝湯來治療。若病人稍微感覺到寒冷,應在去掉芍藥的桂枝湯基礎上,再加入附子來治療。
對於剛開始的少陰經病症,如果出現反常的發熱且脈象沉澱,應該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對於得了少陰經病症兩三天的患者,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甘草湯,稍微發汗,因為在兩三天內並沒有看到內臟病症的徵兆,所以僅需輕微發汗即可。
對於少陰經病症,如果脈象細且沉且頻率快,表示病狀已經深入體內,此時不能強行發汗。
基於以上各個症狀,有的是太陽經表層的寒氣尚未消除,而體內的寒氣正在生成;有的是少陰經的內寒正在上升,同時表面寒氣也在束縛著體表。因此,我們將其歸類為表裡俱寒的病症。
桂枝去芍藥湯
藥材:桂枝(約9克)、甘草(約6克)、生薑(約9克)、大棗(4枚)。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服用。治療後脈搏加快,表面的邪氣尚未消除,加上胸部脹滿,這是陽氣衰弱和胃部功能逆轉,渾濁的氣體堵塞的表現,因此使用桂枝和生薑來驅除表裡的寒氣,大棗和甘草來補充脾胃的精氣。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藥材:桂枝(約9克)、甘草(約6克)、生薑(約9克)、大棗(4枚)、附子(約3克)。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服用。對於稍微感覺寒冷的情況,不只是脾胃的陽氣虛弱,腎臟的陽氣也已經受損,因此需要添加附子的辛溫性質來驅除體內的寒氣。
麻黃附子細辛湯
藥材:麻黃(約6克)、細辛(約6克)、炮製過的附子(約3克)。先用水煎煮麻黃,去除浮沫後,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溫熱後服用。對於寒氣已經影響到腎臟,但仍帶有表面的寒氣,體內有少陰經的寒氣,需要溫暖體內;體表有太陽經的寒氣,需要發汗。因此,使用麻黃來驅除太陽經的表面寒氣,使用附子來溫暖少陰經的內寒,使用細辛來抑制陰邪的上升。
麻黃附子甘草湯
藥材:麻黃(約6克)、附子(約3克)、炙甘草(約6克)。先用水煎煮麻黃,去除浮沫後,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溫熱後服用。這個處方使用麻黃來發汗太陽經的表面,使用附子和甘草來溫暖腎臟的寒氣並滋養脾胃。
3. 表裡俱熱證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按此證脈促,外有表熱;喘汗,內有裡熱;故以表裡俱熱證屬之。
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四錢),甘草(一錢炙),黃連(一錢),黃芩(一錢五分),先煮葛根去沫,後入諸藥同煎服。按脈促表邪未解,內而喘汗,是胸膈有熱,故用葛根之辛涼以達陽明之郁,用芩連之苦寒,以清君相之火也。
白話文:
[表裡俱熱證]
原本是太陽病的症狀,適合使用桂枝湯治療,但醫生卻用了下法,導致患者一直拉肚子停不下來,如果還伴有脈搏急促,表示外表的風邪還沒解除。如果還有喘息且大量出汗的現象,這時候應該使用葛根黃連黃芩湯來治療。
這個症狀脈搏急促,表示外表有熱邪;喘息和大量出汗,則表示體內也有熱邪。因此,我們將這種內外都有熱邪的症狀歸類為表裡俱熱證。
葛根黃連黃芩湯的組成
葛根(4錢),甘草(1錢,炒過),黃連(1錢),黃芩(1錢5分)。首先煮葛根去掉浮沫,然後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最後服用。脈搏急促表示外表的風邪還未消除,體內出現喘息和大量出汗,這是因為胸部有熱邪。因此,使用葛根的辛涼性質來疏解陽明經絡的鬱滯,使用黃連和黃芩的苦寒性質,來清除體內的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