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恕

《醫學摘粹》~ 傷寒十六證類方 (7)

回本書目錄

傷寒十六證類方 (7)

1. 表寒證

設胸滿腹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按以上諸證,或風傷衛而營病,或寒傷營而衛病,或入陽明而太陽經證未罷,二陽衛氣並病。證固不同,而要總屬寒邪在表,不離乎溫散之法也,故以表寒證統之。

桂枝湯

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炙),生薑(三錢),大棗(四枚),水煎溫服,須臾啜稀粥,溫覆取微似汗,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按風傷衛,而治在營,故用甘草大棗補脾精以滋肝血,生薑調臟腑而宣經絡,芍藥清營中之熱,桂枝達營中之郁,孔竅一開,而營郁外達,則中風愈矣。

麻黃湯

麻黃(三錢),桂枝(二錢),杏仁(三錢),甘草(一錢炙),水二杯半,先煮麻黃至杯半,入諸藥同煎,至八分,溫服,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按寒傷營,而治在衛,故用甘草保其中氣,桂枝發其營郁,麻黃泄其衛氣,杏仁利其肺氣,降逆而止喘也。孔竅一開,而衛郁外達,則傷寒愈矣。

葛根湯

葛根(四錢),麻黃(三錢),甘草(二錢炙),芍藥(二錢),桂枝(二錢),生薑(二錢),大棗(四枚),水煎,先煮麻黃、葛根去沫,入諸藥煎服,不須啜粥。按營為寒傷,閉束二陽衛氣,故用葛根泄陽明之衛,麻黃泄太陽之衛,桂枝芍藥通經絡而清營血,姜甘大棗和中氣而補脾精也。

白話文:

表寒證

如果出現胸悶腹痛的狀況,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如果脈象只是浮在表面,可以使用麻黃湯。太陽病如果出現脖子和背部僵硬、身體微微發抖、沒有汗、怕風的情況,可以用葛根湯來治療。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作,一定會出現腹瀉,這時也應該使用葛根湯。

以上這些症狀,有些是因為風邪侵襲衛氣而導致營血生病,有些是因為寒邪侵襲營血而導致衛氣生病,還有一些是因為病邪進入陽明經,但太陽經的症狀還沒消失,導致太陽和陽明兩經的衛氣同時生病。雖然這些情況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說都是寒邪在體表作祟,治療原則都是使用溫熱發散的方法,因此將這些情況統稱為表寒證。

桂枝湯

藥方組成: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炙甘草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用水煎煮後溫服,服藥後稍微喝點稀粥,蓋上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服藥期間要忌食生冷、黏滑、肉類、麵食、五辛、酒、乳酪、腐臭等食物。這個方子主要針對風邪侵襲衛氣,但治療重點在於營血。因此使用甘草和大棗來補養脾臟的精氣,以滋養肝血;生薑可以調和臟腑、疏通經絡;芍藥可以清除營血中的熱邪;桂枝可以疏散營血中的鬱結。當身體的孔竅打開,營血中的鬱結散發出來,中風的症狀就會痊癒。

麻黃湯

藥方組成:麻黃三錢、桂枝二錢、杏仁三錢、炙甘草一錢。用水兩杯半煎煮,先將麻黃煮到剩下一杯半,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到剩下八分,溫服。服藥後蓋上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不用喝粥。這個方子主要針對寒邪侵襲營血,但治療重點在於衛氣。因此使用甘草來保護體內的中氣;桂枝可以疏散營血中的鬱結;麻黃可以宣洩衛氣;杏仁可以宣利肺氣,降逆氣止喘。當身體的孔竅打開,衛氣中的鬱結散發出來,傷寒的症狀就會痊癒。

葛根湯

藥方組成:葛根四錢、麻黃三錢、炙甘草二錢、芍藥二錢、桂枝二錢、生薑二錢、大棗四枚。用水煎煮,先煮麻黃和葛根,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後服用,不用喝粥。這個方子針對的是營血受到寒邪侵襲,導致太陽和陽明兩經的衛氣閉塞不通。因此使用葛根來宣洩陽明經的衛氣;麻黃來宣洩太陽經的衛氣;桂枝和芍藥來疏通經絡、清除營血;生薑、甘草和大棗來調和中氣、補養脾臟的精氣。